超陸權強國
字體:16+-

第六百七十四章 刹不住的馬車

1915年5月1日,駐美德國大使館在報紙上注銷聲明稱,任何乘坐懸掛英國旗幟的商船的美國旅客,其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障。

但骨子裏流淌著冒險者跟投機客以及商人血液的美國人並不相信,德國敢襲擊美國的商船,依舊我行我素。

盧西塔尼亞號是美國船籍的大西洋郵船,定點往返於美國與英國之間。一戰開始後,盧西塔尼亞號繼續從事客運業務,以方便美國和英國的戰時交流。當然,這些交流中除了人員以外,還包括英國方麵急需的物資——除了軍火之外,其餘戰略物資均有運載。顯而易見,這是違反中立法的行為,所以盧西塔尼亞號不掛任何旗幟,船名也被遮蓋掉了。

戰時被稱為“大西洋快犬”的盧西塔尼亞號有足夠快的速度,可以擺脫所有的德國潛艇襲擊。

於是,滿載著1959名乘客(大部分是美國人)和船員,盧西塔尼亞號從美國紐約出發了。5月7日,航行到了愛爾蘭外海遭遇到大霧,威廉•特納船長命令把速度減慢到18節。11點30分,大霧逐漸消散。正在附近遊弋的U20號潛艇發現了盧西塔尼亞號。盧西塔尼亞的航海生涯就要結束了。下午2:12分,第一枚魚雷擊中艦橋下麵的船身,緊接著,彌漫的煤炭粉塵引起了猛烈的爆炸。

船上的旅客在驚慌失措中擁上了救生艇甲板。秩序極為混亂,因為船身急速傾斜,隻有右舷的救生艇可以使用。18分鍾後,盧西塔尼亞號帶著她的1195名乘客和船員沉入了大海。不過比起兩年前沉沒的泰坦尼克號,幸運的是那些還來得及棄船的乘客被迅速趕來的愛爾蘭漁船救了起來,不至於在海水中凍死。

盧西塔尼亞號的沉沒在大西洋兩岸引起了極度的震驚。美國和英國紛紛指責這是一場殘酷的謀殺,德國的報紙則聲稱盧西塔尼亞號是一艘軍火船,否則不會這麽快沉沒。美國國內“立刻對德國宣戰”的呼籲聲囂日上。德國迫於輿論壓力,同時因為需要穩住美國人,不但承諾不再攻擊美國船,而且還付出了巨額的賠償金。

由於1915年5月的歐戰形勢是德國處於完全的上風,美國政府判斷形勢後,在逼迫德國作出宣布終止‘無限製潛艇戰’的承諾後,決定接受德國方麵的處理結果。

然而,1917年初,事隔2年之後德國人重新祭出了‘無限製潛艇戰’的戰略,高達上百艘的德國海底狼群部隊在大西洋上瘋狂的狩獵跟襲擊美國向英國跟歐洲大陸運送物資跟軍火的商船。一時間英國首相勞合喬治、法國新任高齡總理克裏蒙梭齊聲歡呼,來往法國跟英國之間的電報中出現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謝天謝地,那些該死的德國人終於招惹了一個可怕的對手”。

然而,德國人真是傻了嗎?

不,德國從來不缺頂級的戰略大師!雖說是有來自中國破譯的電報為因,究其根本原因還是德國對美國的不信任。

自歐戰爆發以來,美國亦然成為了協約國的最大最強幕後支持國,開戰兩年多的時間裏,向協約國出售了一百八十多萬杆步槍跟600多萬噸商船以及14萬噸藥品以及多不可數的物資。如果不是美國在背後操控歐戰,同盟國集團的軍事機器早就摧毀了法蘭西跟俄羅斯的抵抗,數以千計的飛機將越過英格蘭海峽,直接對英國本土進行轟炸。

是的,從美國不間斷扶持協約國,並且在本國內掀起一場規模浩大的排德運動,殘酷.迫害千萬之眾的德裔美國人。種種都讓德國越發心冷,明白了他們跟美國之間隻有可能是敵人,絕無可能成為盟友。

沒錯,越來越多的德國高層察覺到了,歐戰的勝利者不可能是同盟國甚至協約國中的一個。

為什麽?

沒看到歐洲都快被打爛了嗎?死了多少歐洲的精英跟年輕人?那可是整整一代人,歐戰輸了,沒有勝利者!

不,應該說勝利者沒有誕生於歐洲。

是的,美國是最大的勝利者!

日本占領了德屬太平洋島嶼,拓寬了太平洋戰略,並吞並了東印度群島,將殖民地領土擴大了四五倍之巨,亦然成為了僅次於美國的第二號勝利者。

中國或許也是一個,正麵在遠東跟中亞地區擊敗了俄國,不但吞並了俄國在華數億盧布的產業,還收回了被俄國占領了半個多世紀的領土,甚至控製了數千裏的西伯利亞大鐵路,不但成為了遠東最令人矚目的國家,還將影響力擴充到了中亞地區。也可以說是第三號勝利者。

還有那些趁著歐戰正在醞釀跟已經爆發了革命,建立了自己政權的殖民地國家,他們也可以說是勝利者。

很諷刺,所有的勝利者都不是協約國跟同盟國,反而來自歐洲之外。

德國人正是明白了這一點,才下了狠心。在美國下定決心插手歐戰之前,盡可能的打痛了他,逼迫他不敢或者畏懼加入歐戰。同時,他們還能通過切斷協約國的物資補給,打擊英法等協約國的戰爭潛力。

無限製潛艇戰,一舉兩得的戰略。

德國人恐怕無法想象到,因為他們的戰略給美國高層增加了多大的煩惱。

確實,美國國務卿訪華期間,已經跟同樣在遠東的英國外交大臣碰麵,並初步達成了共識,美國有意加入協約國,向同盟國宣戰。

隻是,美國雖然有了這個意思。但是畢竟還沒做好準備,按照威爾遜總統接到陸軍將領們的反饋消息,想要以戰前三萬多的陸軍為根基,在擴充到十萬的規模還沒消化完之前,再行擴兵百萬,恐怕沒有一年的時間不能成軍,沒有一年的時間不能形成戰鬥力。

也就是說,現在美國若是因此憤怒向德國宣戰,僅靠他那十幾萬的陸軍,送上歐洲連給德國塞牙縫的資格都沒有。

美國人迅速的向德國發泄了自己的憤怒之後,得到的依舊是德國人生硬的回答,‘無限製潛艇戰’絕不可能結束。

發現了德國人態度改變後,美國高層慌張了起來。

歐戰從爆發到現在,已經快3年了,除了美國人賺得盆滿缽滿外,歐洲各國均已經筋疲力盡。本來,美國人還打算再坐山觀虎鬥一段時間,徹底讓兩大集團把血流幹。等到年底前後,美國完成了擴軍之後,再以唯一的救世主的身份,加入協約國並一起打倒同盟國,輕鬆的分享同盟國的海外殖民地。

但俄國的革命打斷了這個一廂情願的願望。

威爾遜為代表的美國高層發現,一旦俄德單獨媾和之後,德國將麵臨三方麵的好處。第一,德國原本用於東線的百萬大軍將被解救出來,可以部署到西線,對英法形成壓倒性優勢;第二,俄國或許會向德國妥協,並將與其相鄰的領土割讓出去。而這些領土都是俄國最富饒也是工業最發達的地區。德國從俄國割去領土和最重要的工業資源,有利於強化德國的資源獲取能力並且足以改變戰略平衡。

第三,德國和俄國媾和後,以遠東那個政府的親德態度,他們國家的態度也很可能產生變化。而一旦中國做出了表態,從中國通往德國的物資輸送線就被打通了,德國可以從中國源源不斷地獲取戰略物資。實現戰爭的長期化,立於不敗之地,而中國雖然不是同盟國成員,但素來對德國關係密切。

一旦德國獲得這3方麵的優勢,將極大地改變戰略平衡並可能影響歐戰走向。在戰爭期間,美國雖然保持著中立,同時也並不拒絕向德國提供物資,但由於製海權為英國所控製,事實上隻有協約國集團才能從美國買到東西。在商品交易中,美國人賺到了大錢,而且還讓英法負下了巨額債務。假如英法崩潰,這些利益便收不回來了,因此,從美國的利益來說,上上之選是歐戰繼續保持平衡,如果非要找出一個勝利者,那麽隻能是英法。現在,英法麵臨著危險,為了自己的經濟利益,美國決定赤膊上陣了。

盡管是倉促上陣,但德國人的無限製潛艇戰跟俄國大革命,都打亂了美國的布局。結果,本該坐收漁翁之利的美國政府,現在到了戰略不得不進行調整的時候了。

美國的歐戰態度即將改變,歐洲的混亂局勢,宛若刹不住的馬車一般,向著未知的深淵衝去。

1917年2月23日,農曆2月初2龍抬頭。

位於中國版圖中心的西安已經過了傳統的新年,不過冬天的寒冷依舊籠罩著這座城市。不過,盡管天氣依舊很冷。這一天的西安城中卻是人山人海,從全國各地甚至南洋地區趕來的不少的人,雲集在這個遠東領土最龐大的國家首都。

因為今天,按照新年假期之前國務院向外界公布的總統府及陸軍部政令,今天,國防軍盛大的勝利閱兵式將要在新城區的共和廣場舉行,屆時將有不低於十萬人的軍隊,參加這一場自民國建立以來規模最龐大的閱兵式。

俄國革命的爆發,中國是最大的受益國之一。

是的,就跟日本因為俄國革命,保住了他們所吞並的東印度群島殖民地一樣。

中國也因此合法的暫時接管了現在的控製區,源源不斷的物資跟輪換部隊抵達前線,一條條戰壕跟工事的建立,都加強了中國對收複的領土跟部分現今掌握的俄國領土控製權。

對俄國戰略的初步成功,並沒有讓李漢就此滿意。事實上,作為中國在陸地上的最大也是最強對手,李漢絕不可能放過一個削弱未來對手的機會。但是當前,中國最需要完成的,便是向英法日美等國,展示中國的軍事肌肉。

是的,有什麽會比閱兵,更能展示中國軍力的強大呢?

沒有!

盡管十一月一日,中俄兩國就根據之前簽署的‘停戰協議’,停止了前線的軍事對抗。但是李漢並沒有急於從前線抽調兵力回來,直到現在,中國也僅僅隻用輪換休整的方式,從前線輪換了損失最慘重的十四個師撤回關內休整。在前線的兵力不降反增,絲毫沒有撤回的意思。

因為冬天的到來,不適應戰車跟陸航加入閱兵式,而為了最大規模的強化中國在遠東的勝利,壯大中國之勢,這兩大在前線立下赫赫戰功的編製是必須加入閱兵的行列中的。是故,這原本在十一月戰爭結束後就該舉行的閱兵式,給他一直拖延到現在。除了派出大量的儀仗隊軍官前往分散在各地的幾支已經被選中的編製訓練走步、軍列等外,還有就是為了集中陸航各飛行中隊,然後飛抵陝西進行閱兵式之前的集中飛行演練。

於是,原本該在年前舉行的閱兵式,被他故意推遲了幾個月之久。

2月23日這一天,民國新都西安的新城區共和廣場上,人山人海,這是典禮的主會場。人群從四麵八方湧來,大家爭相一睹慶典的熱鬧,現場有上百架照相機跟攝影機,有些是來自國外的媒體跟洋人事關,更多的還是政府跟中國這邊的媒體所屬,都是為了記錄下,這民國成立以來第一次大規模的國防軍閱兵式。

首先是革命英雄紀念碑揭幕儀式,為了紀念在辛亥革命、統一戰爭、對日戰爭中犧牲的英雄,經李漢提議,於1915年初國會討論通過,決定在西安共和廣場中心建立革命英雄紀念碑,並將當時還未定名的廣場命名為共和廣場,以紀念民國的建立來之不易。此事李漢有效法後世人民英雄紀念碑之意,隻是因為投資隻有40萬元,是故隻有後世那座人民英雄紀念碑二分之一大小。

革命英雄紀念碑呈方形,建築麵積1000多平方米。紀念碑分碑身、須彌座和台座三部分,總共高約12米。台座分兩層,四周環繞漢白玉欄杆,均有台階。下層座為海棠形,東西寬南北長上層座呈方形,台座上是大小兩層須彌座。下層大須彌座束腰部四麵鑲嵌著四幅漢白玉大型浮雕,分別以為主題武昌起義,護國戰爭和對日戰爭為主題。還有一麵被用白帆布蓋上,那裏本來應該雕刻上的是中俄戰爭浮雕,隻是因為曆經半年的趕工,現在雕塑家們也隻完成了一半,所以暫時不用水泥將未完成的浮雕糊上,等待徹底完工後再弄上。

兩層須彌座承托著高大的碑身,由於擔心像後世的人民英雄紀念碑一樣,耗費了大量的國力跟財政去製作,李漢並沒有接受設計師的意見,選用完成的花崗岩等巨石。而是選擇的用鋼筋混凝土及水泥製成,隻有表麵才糊上了一層打磨過的花崗岩。這也是為什麽革命英雄紀念碑的製作成本隻有人民英雄紀念碑兩百分之一的最主要原因。

民國新立,麵子工程雖然需要,但也要量力而為。過猶不及的道理,中國吃了那麽多的苦,他這個後人也記下了不少。

碑身正麵鐫刻李漢請他的把兄弟,湖南省省長同時也是民國幾位書法大家之一的譚延闓親筆撰寫的“革命英雄永垂不朽”八個鎏金大字。背麵是楊度起草、國會討論通過的祭文,碑身兩側裝飾著用鐵血十八星、鬆柏和旗幟組成的浮雕花環,象征革命英雄的偉大精神萬古長存。整座紀念碑用2000多塊花崗石和少量的漢白玉砌成,肅穆莊嚴,雄偉壯觀。

上午八時,慶典正式開始,隨著紅綢布的移開,整個紀念碑顯露在大家眼前,所有人都對此行注目禮,軍人行軍禮。在紀念碑前,李漢通過麥克風,朗讀了祭文:“……夫天下大勢,浩浩湯湯……革命肇始,眾先烈拋頭顱灑熱血,以去除一人專.製,成我中華民國……為爭取中華民主、自由、平等、強大之革命英雄永垂不朽!”

讀完祭文後,在李漢跟內閣全體成員的率領下,全場群眾對紀念碑恭恭敬敬地鞠了三個躬,並默哀一分鍾,追憶逝去之英烈。

上午9時,閱兵式拉開帷幕。李漢等政府高層肅穆站在主席台上,陸軍部總長蔡鍔特級上將一身戎裝騎著高頭大馬前來匯報。

他是本次閱兵式的總指揮!

駕馭戰馬在十數萬雙眼睛的注視下,蔡鍔緩緩行至主席台前,下馬敬禮,然後大聲報告:“報告總統,閱兵式準備完畢,請求開始!”

“開始!”李漢回禮後,蔡鍔重新騎上戰馬飛躍而去後,共和廣場上便響起了一首激動人心的音樂,那是李漢根據後世的‘共青團之歌’改編的‘革命者之歌’。

為了讓閱兵式的背景音樂響起來,讓整個共和廣場都能聽到,政府為此可是下了狠心。足足撥款七十萬之巨向美國采購了一批機器,才在這個沒有錄音機的時代裏,靠著唱片機跟麥克風等設備,讓音樂徹底響起來。

其實在選擇閱兵的背景音樂這一點上,國內的爭執不少。一部分人支持國歌、一部分人希望用‘大帥練兵曲’、不少人支持李漢曾作的‘革命軍進行曲’、還有一部分則支持這首‘革命者之歌’。

最後這討論越來越激烈,連不少辛亥革命的老元勳都驚動了。還是孫黃兩人向他上書,認為應該用‘革命者之歌’為閱兵音樂。一來向世界證明民國是由革命者前赴後繼的犧牲下才建立的共和之國,二來,卻是兩人希望以此向歐洲俄國爆發的大革命致敬。蘇維埃政權在成立儀式上,曾坦言辛亥革命為俄國大革命點亮了火把,照明了前方之路。兩人是希望中國以此回敬,盡快與俄國革命政權建立友好關係,雙方妥善和談確定中俄廢除一些不平等條約。

正是因此,這閱兵式的背景音樂,也就變成了那首‘革命者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