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高懷遠和華嶽做了分工,他們兩個人各自負責一線,每個人領兩個戰區的兵馬,負責東西兩麵作戰。
他們可不像以前宋朝皇帝那樣,動輒就坐在京師裏麵遙控指揮,他們這樣的人絕不會犯那種低級錯誤,他們必須要到一線臨近戰場的地方坐鎮指揮,必須詳細的了解整個戰場的局勢。
所以經過高懷遠和華嶽商議之後,最終決定由華嶽擔負西路軍元帥,入秦鳳路協調嶽琨的利州軍和黃嚴的秦鳳軍兩路大軍負責西線作戰,作戰目標設定為從陝西夾攻金國西麵側翼,同時牽製蒙古軍,隨時視情況進攻山西,首要目標是攻占金國鹿延路的河中府(現山西省永濟縣蒲州鎮)和延安府兩地,控製住進攻山西的要道,隨時準備北上,和蒙古軍接戰,攻入山西收複太原府以及平陽府、汾州等地。
而且西路軍的利州軍還要做好準備,從西寧州和臨洮府等地,隨時進擊蒙古人所控的西夏舊土,首要目標便是涼州和蘭州兩地盡可能的將蒙古軍逐出甘寧等地,收複河套地區,這裏的軍事由嶽琨主領,但是黃嚴和嶽琨各自有各自的決斷權,現如今在高懷遠的推行之下,已經取締了那種死板的全軍隻能聽命一人的教條主義,每一軍主將在既定作戰目標的範圍之內,擁有充分的自主權,以防主帥不清楚情況之下瞎指揮,造成貽誤戰機。
而高懷遠打算自領東路軍,也就是京東和京西兩地大軍,從京東和京西兩地同時進兵,攻擊金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收複中原之地,將蒙古軍阻於黃河以北,同時東路軍自濟南和冀州等地出兵,攻入時下蒙古人控製的河北地區,盡可能的切斷蒙古人對中原的威脅。
高懷遠打算先去京西路,和孟珙一起攻入中原,滅了金國之後,便去京東軍中,開始入河北於蒙古軍大戰,而兩路大軍最終的目標是燕雲之地,匯合於這裏,將蒙古大軍逐出關內。
而剩下的京畿軍作為總預備隊,隨時支援東路軍的作戰,特別是慶元府水軍開始北上,屯駐於密州板橋鎮,聯合現有的京東軍水師在這裏開始集結,隨時受命攻入渤海,隨時準備給蒙古人腰間插一刀,側麵牽製蒙古人的行動。
至於樞密院的參謀本部,則隨高懷遠行動,隨時根據情況調整作戰部署,一旦有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生的話,也不會出現指揮上的混亂。
製定出這個龐大的作戰計劃之後,高懷遠立即便和文官一係商議這個作戰計劃,真德秀大體上同意高懷遠這樣的布置,但是也表示了他的擔憂,宋軍畢竟百年多來,都沒有進行過如此規模的作戰了,他擔心一旦有一個出現問題抑或是一個地方的兵馬出現作戰不利,便可能牽動全局,使之全盤皆輸,何況這一次大戰需要調集幾乎整個南宋所有的錢財、糧食來支持這一場大戰,文官這邊壓力非常大,一旦物資跟不上的話,也將可能影響到全局。
這次高懷遠製定的這份作戰計劃也確實是太大了一些,這一點高懷遠自己也承認,即便他變成神仙,也無法預料到未來作戰之中可能發生的各種事情,戰場畢竟是瞬息萬變的地方,牽扯的方方麵麵實在是太多太多了,即便是把所有的數據輸入到未來的超級計算機之中,恐怕超級計算機也可能會麵臨無數數據,最終當機。
這一次的計劃甚至比起當年韓侂胄所製定的開禧北伐的計劃,還要龐大數倍甚至十數倍,幾乎囊括了整個中國的北方地區,高懷遠的胃口確實有些太大了一些,所以他的作戰計劃說起來很詳細,但是實質上也隻是一個非常粗略的戰略構思罷了,隻能說是搭建起了一個北伐的指揮體係和軍隊行動粗略的骨架。
可惜的是當年開禧北伐的結果卻令人扼腕,不但沒有給南宋征得一點失地回來,反倒還損兵折將,丟了不少地盤,空耗了南宋好不容易積累下來的許多物資錢財,最終還落得跟金國簽訂了一個更加喪權辱國的和議。
真德秀很是有點擔心,高懷遠把事情想的太簡單了一些,畢竟這不是鬧著玩的,高懷遠這一下等於把南宋所有的一切都押到了賭桌上,這將是一場空前絕後的豪賭,贏的話就是兩光一開,那就是光宗耀祖,光複舊土,開疆拓土!
輸的話,從今往後南宋可能就此一蹶不振,所有的本錢全部輸光,讓蒙古鐵騎夾著大勝的餘威,一舉突破江淮防線,踏平江南,南宋就此可能會滅國也說不定。
所以在決定是否答應高懷遠如此豪賭的事情上,真德秀不由得躊躇萬分,不知道該不該同意高懷遠這麽幹。
但是對於高懷遠的這份龐大的計劃,他的“嶽父”魏了翁和洪谘夔倒是舉雙手讚成,而且是興奮不已,幾乎哭的心都有了,他們覺得高懷遠這次的計劃可行,雖然計劃太大,但是畢竟高懷遠已經暗中籌劃了很長時間了,而且各種準備也相當的充足了。
即便是他們也覺得高懷遠有些太過樂觀了一些,胃口也太大了一些,居然這一次直接就劍指燕雲,但是他們還是認為最起碼北複中原還是沒有一點問題的,畢竟嘛,金國都成眼下這德行了,打不過蒙古人,難道連中原也收複不了嗎?
更何況時下經過數年不斷的宣傳,南宋上下不論是官方還是民間,對於北伐呼聲都很高漲,還有地方吏治眼下好轉許多,各地府庫充盈,對於支持軍隊北伐,在物質方麵也有足夠的保證。
所以他們都讚同起兵開始北伐,同意高懷遠這一次拿出的方案。
真德秀勢單力薄,最終也隻能答應了高懷遠的要求,表態說他們這些文臣,也會全力支持高懷遠行動的。
於是高懷遠便獲得了朝中文武官員的一致支持,開始以樞密院的名義,下發虎符,給各地的軍方開始下達軍令,進行最後的整備,隨時做好出兵的準備。
南宋再一次開始熱鬧了起來,更多的物資開始調離各地,無論是水路還是陸路,到處都是車輛和船隻運送著各種物資,朝著北方各地運輸,忙壞了負責這件事的漕司以及各路負責此事的轉運使。
這一次行動實在是太龐大了一些,各地征調了不少的民壯參與此事,少不了會惹出點是非,但是好在吏治清明,沿途壓迫這些參與轉運糧秣物資的民夫,倒也受氣的不算太多,何況老百姓也在琢磨,好不容易他們才等到了這一天,終於要北伐了,即便是累點苦點,他們也樂意看著自己的國家強大起來,故此此事在三月間,便開始運作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