斬秦
字體:16+-

第一百零七章 深談(上)

姬丹說的沒錯,隻要趙軍主力北上攻燕,麵對突如其來的秦國大軍,無論是鄴地九城還是上黨諸城,肯定是守不到大軍回援的。

隻是燕趙為仇多年,燕國在趙國這,可是吃了不少的虧。燕丹就這麽好心,專為救趙才來密見自己?

李牧盯著姬丹道:“趙如北上攻燕,有太子歸國早做準備,隻要小心應對,一時半會我趙軍隻怕也占不了太多的便宜。那時秦軍依計而出,趙國西南有危,定然倉皇而退。燕軍縱然不堪,想必也能占些便宜。”

“趙失地於秦,國勢又弱一步。目下燕趙失和,趙弱豈不是大利於燕?”

“太子聰明,門下諸位賓客也都是大才,牧所能想,太子定然早已知曉。然太子偏要舍此大利,千裏北上代北告知於牧,實不知太子所為何來?”

這話問的很直接,也是一個根本不容回避的問題,大是大非的選擇,你姬丹身為太子,不選擇對燕國最有利的計策,那你到底是為了什麽呢?如果這個問題答的不能讓李牧滿意,那姬丹在李牧這裏就不會有任何的可信度,一切的謀劃都是水月鏡花。

隻是這個問題,可不是一句話兩句話能說清楚的。

但不說明白肯定不行。

姬丹笑笑,緩緩問道:“將軍,這天下諸侯之間大勢如何?”

李牧見姬丹不答反問,知道姬丹後麵定然有話,李牧微笑道:“天下諸侯紛爭數百年,如今七雄爭霸,唯秦最強,太子以為然否?”

姬丹嘿嘿一笑,道:“數百年前,天下萬邦,而今隻有七雄,難道十幾二十年後,天下仍是七雄?”

姬丹這話一問,李牧也是默然無對。真要是往回看三百年,那是天下諸侯是多少?七個?七十個都不止!

以前如此,以後呢?十幾年後,百十年後,七雄還能剩下幾個?還能剩下誰呢?

這恐怕誰也看不清楚吧,李牧這樣想著。

姬丹後麵說的話,卻是讓李牧警醒。。

“將軍,這百十年來,諸侯相爭,或有勝敗,即便是秦,亦有大敗之時,但將軍且看各國疆域。秦自西陲一隅,先奪河西、上郡,後占巴蜀漢中,如今又得河東、太原和韓魏上黨之地,南有黔中、荊宛。其地十倍於當初。”

“韓、魏初列諸侯,南攻楚,東攻齊,西擊秦,國勢強於一時,但百十年後又如何?韓魏各餘數十城,不過秦一郡之地。”

“貴國最盛之時,河東、太原多有所屬,如今也不過隻有這代北三郡和邯鄲中山,國力隻怕也遠不如當初了吧?”

“楚國為大國數百年,疆域之廣,冠於諸侯,如今卻遷都避秦,楚地入秦者,足有三郡之地”“至於燕、齊,雖保有疆域,但國力不彰,將軍豈不知乎?”

“秦國日強,諸侯日弱,如此大勢,將軍以為然乎?”

這是事實,李牧雖然心裏不甘可也沒法否認。姬丹有道:“將軍適才道:趙弱則燕有大利,丹請為將軍喻之!”

“秦如猛虎,諸侯如狼,以群狼對猛虎,或可保眾狼性命,如群狼之間互咬,丹不知得利者狼也?虎也?”

“如今秦不攻燕,乃因趙國在前,秦無法越境而攻也。如趙不在,強秦在鄰,隻怕今日之趙就是明日之燕,割城失地乃是小事,國祚不存才是真的!”

姬丹繞了一圈,總算回答了李牧的問題:你認為是大利的事,其實是沒看到天下大勢,諸侯紛爭,不管吃虧也好,占便宜也好,最後都是讓秦漁翁得利!

不看一城一地一時的得失,看的是天下十年百年的大勢,姬丹的眼界不一般呀!

李牧對姬丹刮目相看!姬丹的誠意他已經心知肚明。隻是自己畢竟不是在朝中掌握國政的相國、大將軍,就算是明白了秦王的計謀,姬丹的誠意,這事可也難辦的很呀!

李牧對姬丹一拱手,道:“先生之言,牧受教了。隻是這等大事,還是要大王和大將軍定奪,太子何不去邯鄲一遊?”

為什麽不去邯鄲,嘿嘿,這裏麵自然有道理,因為曆史上的趙王和秦王之盟,陪著趙王去邯鄲的,就是假相李牧。也就是說,如果曆史還沒改變的話,在秦國為趙王拿主意的就是你李牧,那我要將計就計,狠狠的坑嬴政一把,我不找你配合還去找誰?

不過這話也就是想想罷了,姬丹嗬嗬一笑,道:“將軍乃絕世名將,如果我給將軍都說不清楚,那我到了邯鄲又有什麽用!難道我還能說通驕傲自大的老龐暖?”

“如果將軍明了秦國之計,趙王和龐暖哪裏,自有將軍去辦,更無需我操心!”

“來跑一趟代北就夠了,邯鄲太遠,我還是盡快回薊的好,也免得父王掛念!”

一句絕世名將,說的李牧心裏很是妥帖。加上姬丹後麵說的,把李牧放在了趙王和龐暖之上,雖然知道姬丹也是有意吹捧,但也讓李牧頓生知己之感。李牧嗬嗬笑道:“太子過獎,李牧愧不敢當,素來聽說太子門下多壯士,真沒想到太子口才如此高絕!”

李牧到了這時,對姬丹已經很是欣賞和信任,他口氣一轉,扭頭看著尉僚道:“久聞先生大才,如今既知秦王之計,不知先生可有所教我?”

尉僚在下座,枯坐了很久,聽李牧和太子問答,李牧要探究太子,尉僚心裏很清楚,來時路上也曾經聊過。但他卻不能替太子回答,因為今天的交流,涉及到李牧對太子最終的是否認可和態度。也是以後合作能否都進行的關鍵和基礎。

不過太子的表現,尉僚很是滿意。

李牧現在問自己,說明李牧心裏,已經對太子有了定論,這是想考較一下太子門下的實力了,自己可不能大意!

尉僚一拱手,笑道:“將軍,以在下之意,自然是燕趙聯手布局,將計就計,讓秦王偷雞不成蝕把米才對!”

李牧笑道:“將計就計想法是好,隻怕實行不易吧?”

尉僚正色道:“正是,將計就計,就需大軍調動往來,迷惑秦軍,如此我燕趙之間,需要合作無間方可,如是彼此提防,萬一有所誤會,大兵衝突,給秦王設計不成,隻怕還真掉進秦王圈套了。”

“燕趙之間,多有不和,此事又不可大張旗鼓,如何能讓雙方權貴齊心協力,隻怕大是難事!”

李牧笑道:“先生說的是,此事還需好好磋商方可。隻是有一事不知先生可曾想過。萬一秦軍兵敗,我趙軍乘勝回師攻燕,不知先生該以何策對之!”

燕國幫助了趙國,趙國取得了勝利,反過來大兵攻擊燕國,這事完全有可能發生,而且如果燕國沒有適當的對策,趙國一定會這麽幹,一舉打敗兩個強鄰,對於統軍將帥可是一個不小的誘惑!

尉僚毫不在意,微笑道:“趙國縱然打敗秦軍,這一仗也不過是小勝而已,又不是如長平一般舉國大戰。秦王嬴政剛剛親政,吃了一虧,豈能幹休?趙軍全力應付秦國報複尚且吃力,還有餘力攻燕乎?”

“我家太子英武,門下大才賢人比比皆是,這番回國,定然是革新國政,富國強兵,有太子在朝,又何懼諸侯來攻!”

尉僚這話有實有虛,但在李牧看來,回答的確是滴水不漏。這尉僚名不見經傳,隻是年初有客從鹹陽來,說起鹹陽新鮮事,談到有這麽一個人物,看此人言語答對,確有些才華!

李牧又問了尉僚幾句,尉僚回答的不卑不亢,李牧更加讚賞。賓主之間言語融洽,這話題自然就跑了開去,姬丹趁機問起代北的風土人情,以及三胡的情況。這都是趙國開疆拓土的光輝,李牧自然談的高興,從當初趙國先祖攻取代北,到武靈王收複三胡,北逐匈奴,奪取雲中九原,勢力直達陰山腳下等等,林林總總的,想到哪裏就說到哪裏。

姬丹有意為燕國向北向東拓邊強國,因此對李牧和匈奴之戰很是感興趣,詳細問起當初情形。

這是李牧得意之作,他隱忍十來年,一舉圍殲匈奴精壯十來萬,讓匈奴元氣大傷。至今匈奴不敢近邊,這件事什麽時候提起,李牧都是興致勃勃,詳細給姬丹講起他的手下三郡之地,如何選兵,如何築壘,如何掌管屬下軍民,賦稅大致如何,原本那些胡族如今何在,有何變化等等。

姬丹邊聽邊問,一麵順手給李牧送上幾頂高帽。尉僚也是個懂顏色,順著太子的語氣,也是不斷的讚揚和請教。

李牧談的興起,見姬丹問來問去,話題很多都在這諸胡部族如何管理,胡人生活怎麽安置,這遊牧和農耕是否有啥矛盾之類,而且對匈奴現狀也很是感興趣,不由大笑道:“太子對這諸胡可是關心的很呀。燕國之北多有東胡諸部,莫非太子對諸胡有什麽想法不成?”

我就不明白了,咋老醋成績提高的這麽慢呢?????求收藏,吼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