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翦乃是戰場大將,考慮的自然和昌平君等朝臣自然不同。
昌平君等人,更多的考慮通過這場大戰,能夠攻取趙國多少城池,獲得多少田土人口。能夠用較小的損失,獲得更多的人口、繳獲就是勝利。
但王翦更注重的是,能否通過這一場大戰,確實樹立對趙國的優勢。這個優勢,不但是人口、軍力的優勢,還包括戰略地形和進攻態勢上的優勢。
按照昌平君等朝臣的思路,這一場大戰結束,秦軍在河濟之間確實可以將建立更穩固的北進基地,讓趙國在漳水以南區域,再無外圍的防守城邑,使得秦國在東郡和河內的大軍對邯鄲等趙國的中心區域形成直接的威脅。如果秦軍將來北進,突破漳水防線以後,直接就麵對了趙國都城邯鄲。
可問題是,邯鄲乃是趙國經營一百多年的大城,城內人口眾多,積蓄無數,秦國大軍就算戰力再強,麵對如此堅城,想要一舉攻下也是不可能的。
這樣一來,秦軍對趙國不攻則已,隻要按此線路進攻,必然陷於長期的攻城消耗戰。
秦軍頓兵於堅城之下,要麽毫無所得的撤退,要麽大軍長期圍攻。
可十幾二十萬的大軍,長期在對方的國境之內實行圍困戰,先別說勝負如何,就是這糧草輜重的消耗、運輸、那也是一個十分艱巨的任務。
況且邯鄲城不是那麽好攻的。當年昭王調集二十多萬大軍,足足攻了兩年多,不但未能拿下邯鄲,反而為魏、楚援軍所敗。損兵折將不說,魏趙大軍乘勝追擊,連太原、上黨、陶郡等地都被人家拿了去,可說是損失慘重。
所以,秦要滅趙,必須避開邯鄲,先把趙國腹地拿過來,將邯鄲從一座堅城變成孤城才行。
這也就是當初蒙驁為什麽要東出井陘,兩路攻趙的原因。
當初蒙驁之敗,南路軍長安君成蛟出事是一個方麵,更重要的是上黨之地,趙軍還掌握著數個重要的城池,堵住了秦軍的調動聯絡之路。
因此,要想徹底的壓製住趙國,為將來一舉滅趙奠定基礎,必須徹底奪取趙國的上黨地區。讓趙軍在太行以西、勾注山以南,再無任何立足之地。
隻要秦國徹底占領上黨、太原兩郡,太行之險就全部落在秦軍手中,秦軍可以自由進出井陘道,牢牢掌握了進攻還是防禦的主動權。讓趙國的山東部分再無任何可以據守的險要之地。
所以、和順、閼與諸城必須拿下。
隻要拿下了這幾個城池,趙國在上黨沒了立足之地,也就失去了在上黨和太原方向對秦發起反擊的橋頭堡,在西側,趙國就永遠失去了自東而上的進攻之力,隻能被動防守。
奪下這幾個戰略要地,雖然人口、田土收益不大,但在戰略意義上,遠大於奪取河濟之間城池所得。
所以,王翦建議,先用河內之軍橫掃鄴地九城,對漳水防線形成威脅,同時,東郡之軍佯攻河濟之間,將北上攻燕的趙軍調回南部。
然後用太原上黨之軍,猛攻閼與、和順。
趙軍主力南下漳水,勢必糧草輜重也都要運輸回來,這樣一旦秦軍在上黨展開攻擊,趙軍主力收到南方秦軍的牽製,一來不敢輕動,二來就算是想增援上黨地區,中間大山相隔,隻有滏口徑可通,趙軍無法輸送大量的軍力輜重到上黨,對秦軍的進攻定是無能為力,隻能眼看著秦軍徹底拿下上黨。
獲得如此戰果,則趙國不但南部平原地帶麵臨秦軍的巨大壓力,就是其中間的腰腹部位,也時刻麵臨著秦軍的肆意攻擊。趙國的富饒之地,再也沒有了平安之時。即便戰場上偶爾能勝一兩陣,但戰略的頹勢不可挽回,勢必為秦所滅。
王翦的建議,得到了在場的桓齮、楊端和、羌瘣等將領的大力支持。
不過昌平君、槐狀等人,還是有些異議。
閼與、和順等上黨諸城,雖然人口田土甚少,但位居險要,易守難攻。對於秦軍來說,實在是很難啃的硬骨頭。當初馬服君趙奢的成名之戰,就是率領趙軍救援閼與,將圍攻閼與的秦軍打的大敗。
閼與區區小城,已經擋住了秦軍很多次的圍攻,居然已經成了秦軍的傷心之地。
在他們看來,與其分兵在上黨,隻為了拿下這幾個小城,真不如集中兵力,大戰河濟之間,畢竟那裏一馬平川,乃是富庶之地,奪之一來可以弱敵,二來也可以從東麵對趙國形成半圓的包圍圈,沒必要非從西麵突進趙國。
在場眾人,無論是官位還是歲數,都在蒙恬之上,其中大多是蒙家多年相交,和蒙恬大父蒙驁私交甚好,最小的也和其父蒙武平輩論交,作為一個朝堂後進,蒙恬雖然年輕,但畢竟乃是將門之後,對於兩種方案的利弊自然也有考慮。
秦王政耳裏聽著眾人的爭論,俯身看著白絹上的地圖,掂量著兩策的利與弊。
盤算許久,嬴政一抬頭,看到蒙恬立在眾人之後,嬴政問道:“蒙卿有何見解?”
蒙恬一抱拳,道:“臣思之良久,單從這一戰結果看,兩策各有優劣,難分上下!”
嬴政一笑,問道:“這麽說,卿對兩策是不知可否了?”
蒙恬上前一步,道:“不然,臣以王將軍之策為是!”
“這是為何?”嬴政略有些不解的問道。
蒙恬走上兩步,來到幾前,手指著地圖道:“大王請看,如果用相國之策,我軍拿下鄴地和河濟之間,自然對趙國也形成了包圍之勢,自東向西,也能突進趙國腹地。”
“但大王請看,這東郡,除了西接河內三川郡之外,西南有魏,東南有楚,東北有齊,西北有趙,實則四戰之地。我軍大舉攻趙,自東郡而西北,雖然和河內之軍有夾擊之勢,但勝則萬事無妨,一旦戰陣之上略有不測,趙軍反擊之下,或許齊、魏、楚之軍就會對我東郡之軍形成夾擊之勢。”
“或者我軍正在鏖戰之時,諸侯來援,我大軍仍是受夾擊之勢。前有強敵,後有不測之危,實非萬全之道!”
“如果取了上黨則不然。上黨諸城皆在我手,我大軍東出井陘,背依大山,雖有輜重遠運之苦,但後顧無憂,勝可大舉攻略,萬一不諧,緩緩而退,依山險阻擊強敵,太原、河東、上黨諸郡隨時可起兵增援,勝負皆可保的無礙!”
王翦撫著胡須,嗬嗬一笑道:“未慮勝,先慮敗,蒙恬深得為將之道也!”
嬴政雙手一擊,笑道:“既然如此,就依王將軍之策,先取鄴地,後攻上黨!”
秦王政做了決定,王翦等一班大將,都讚大王英明,昌平君等人自知要論征戰經驗之豐,自己肯定比不上這班沙場戰將,也就不再爭論。
定了進攻的戰略,這後麵的征召軍士、糧草儲運等事,也就好安排了。經過討論,決定征上地、太原、河東三郡士卒十萬,集結於汾城,征東郡、河內、三川三郡士卒十二萬,關中調兵三萬,攻略鄴地,並對漳水一線形成攻擊態勢。
當然了,目前秦趙謀和正搞得熱火,當然現在不能馬上開始征召士卒,還要等趙軍北上之後,六郡同時快速征召,爭取一個月內,全部完成集結。
為了保證戰時輜重糧草需要,秋收之後,由相國統一協調,不但要提前調撥武庫裏的刀將軍械,還要將征收的賦稅,向兩地集中。雖說這次打的是快打快結束偷襲的主意,但也不能想當然,務必要保證九個月以上的戰事需要。
各項準備都議了個八九,在場的眾人,都絲毫沒有想離開的念頭,因為還有一件非常重大的事,要看大王如何定奪。那就是主將的人選。
這十幾年來,蒙驁身為上將軍,雖然戰績遠遠不如武安君白起,一敗於信陵君,二敗於龐煖,甚至連性命都丟在戰場上。但不管怎麽說,蒙驁作為一個外來人,能徹底融入秦軍之內,成為秦國軍界地位最高的人物,屹立十幾年不倒,也真是不容易。
現在王陵等人都已老邁,秦軍正當年的大將當中,王翦、桓齮、楊端和、蒙武都是爭取上將軍之位的得力人選!
這裏麵王翦年歲最長,乃是軍中世家頻陽王氏的子弟,自幼好兵,從軍三十多年,一步一步打到了今天的位置,在目前的眾將中,資曆最長。而其子王賁,驍勇善戰,也是不可多得的大將之才。
楊端和與昌平君熊啟甚為親近,去年獨自領兵征伐魏國,一舉取數十城,也算是戰果嗬嗬。至於桓齮和蒙武,一直都在蒙驁的統領之下為將,雖然都是征戰多年,但畢竟沒有獨自統兵的經曆,和前兩人相比,還是稍微差了點。
尤其是蒙武,多有人認為其乃是在蒙驁的庇護和司馬氏的支持下,才能有此聲望!
身為大將,正趕上國力強盛的時候,誰不願意能更上一層後,為全軍統帥,手倌兵符,征戰四方,贏得青史留名!
所以大家都在等,看誰能入了大王的法眼,成為下一位上將軍!
秦王政沉思片刻,下令道:“蒙卿鎮守太原郡不動,就以王卿為將,桓卿和楊卿副之,主攻鄴地上黨!”
四人齊上前一步,拱手高聲道:“臣等謹遵大王之令!”
求收藏,求票票,當然,有打賞的更好,嗬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