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煖在大帳之中踱了兩步,邊走邊盤算:上黨之地,自平坦城往南,計有五城,以閼與居中,四周又皆是大山阻隔,唯有南北兩路可通。秦軍要攻略上黨諸城,一是自長子、屯留出發,北上進攻武鄉、橑陽、閼與、平坦城,二則是自太原郡東下,先取平坦城,然後南下,攻取閼與各城。
如果秦軍是先取平坦城,那麽有兩點不利,一是趙軍主力就在中山,自中山救援平坦城,很是近便,穿過井陘就是。
即便趙軍來不及救援,讓秦軍先取了平坦城,如果秦軍開始向南進攻,秦軍就麵臨著趙軍主力大舉西上,奪取平坦城之後,斷絕秦軍後勤糧草,上黨守軍兩路夾擊秦軍的困境。所以,以龐煖的判斷,秦軍這次肯定是要走自南而北,從屯留北攻趙國上黨諸城的路線。
橑陽之南,趙國雖然還有兩三個城池,但都在上黨盆地邊緣,秦軍四麵大集,糧草充裕,趙國這幾個小城,單憑本地之兵,軍力太少,麵對秦國大軍圍攻,想要守住很難。如果派大軍進入,趙國又要通過崎嶇的山路,輸送大量糧草過去,難處很是不少。而秦軍在這一地區,屯留、長子各城,光狼城、泫氏都是物產較為豐足之地,又近於河東沃土,積蓄和輸運糧草很是便捷,更利於大軍取用。所以,這戰場據對不能放在這一帶。
如果趙國經過抵抗之後,放棄這南邊三城,退守橑陽和閼與,則秦軍定要趁勝追擊,閼與之地,秦軍吃過的苦頭不少,知道閼與城易守難攻,肯定秦軍要大舉進發,自長子出發北攻閼與,先不說中間有橑陽城擋在前麵,單是這二百裏的山路,就會給秦軍的輜重糧草輸運造成很大的麻煩。
如果趙軍能利用這一點,截斷秦軍糧道,秦軍前有堅城阻擋,後有伏兵截斷糧道和歸路,就算是秦軍再強,恐怕也堅持不了多久。
所以,一定要想辦法把秦軍誘到此處。
龐煖當即說道:“扈將軍,你明日馬上趕赴上黨之地,令閼與、橑陽諸城,馬上征召屬地士卒,全力防守各城。南邊武鄉三城,務必死守嚴防,決不許城中官佐軍卒後推一步!”
“令閼與城守將,分閼與城一半軍力,前出進入橑陽城駐紮,會合橑陽城軍,堅守橑陽城,決不可出兵南援!”
“如果沒有老夫的親書指令,橑陽城內官佐軍士,有敢南進、北退者,一律斬無赦!”
扈輒一聽,當即就明白了,龐煖是要用南邊三城堅守,消耗秦軍的銳氣,同時,也讓秦軍努力一番奪取三城之後,對趙軍的整體意圖徹底產生誤判。
要想誘殲秦軍,一要讓秦軍戰線拉長,二要讓秦軍減少防範。秦軍攻到橑陽,橑陽城內經過閼與的增援,戰力和鬥誌更強,就可以進一步的拖延時間,消耗秦軍鬥誌,然後再放棄橑陽,那時秦軍當然會發現橑陽守軍裏麵有不少的閼與之軍。秦軍就會覺得,趙國上黨之地的主力已經敗在自己手裏,隻要窮追猛打,閼與諸城守衛不足,輕而易舉就可拿下。這樣秦軍就會在趙軍估算好的時間內,衝進趙軍的包圍圈和埋伏!
扈輒心裏暗自心驚:老爺子這回可是下大本錢了,邯鄲這邊都城也罷,漳水長城也好,看來都不會用主力去頂上去撐住,而上黨之地,又要拚著三四個城池不要,隻圖最後一舉吃掉秦軍一大部,狠狠的打掉秦軍的一支臂膀!大將軍就是大將軍,果然舍得!
扈輒一抱拳,朗聲道:“某明日起程,到上黨諸城傳大將軍之令。橑陽城由某親自駐守就是!”
龐煖笑著一搖頭,道:“不可,你隻管傳令,橑陽防務,仍有橑陽城守將負責,你回閼與,我有大用將軍之處。”
吩咐了扈輒,龐煖又傳令眾將,各回各營,好生整訓部隊士卒,隨時準備拔營進軍。
待眾將散去,龐煖又和幾個賓客,商議捏造幾個戰勝奪城的奏報露布,擇日發出到邯鄲。以迷惑秦人在趙國的奸細和刺探。然後,請來張耳一行,將自己要假造捷報,迷惑和調動秦軍的計劃給張耳說了,請張耳轉報燕太子姬丹配合。當然,對於趙軍如何調動,如何對付秦軍的計劃,龐煖肯定要隱瞞下來,絕不會吐露半個字的。
張耳聽了之後,暗自思索,覺得很是可行,當即請龐煖派一隊輕騎,護送陽慶趕回太子的大營,請太子按計配合實行。
輕車快馬,從中山趕到方城,陽慶用了也就僅僅一天的功夫。當然,這一日快行,身子也顛簸的快散了架,隻是陽慶年輕力壯,倒也不懼。
待見了姬丹,陽慶先奉上了龐煖送給太子的玉帛之禮,轉述龐煖對太子的問候致意。姬丹嗬嗬笑著道:“此老前倨後恭,倒是變的甚快呀!”
看看陽卿塵土滿麵,姬丹甚是疲乏,姬丹關切的問道:“怎麽趕路這麽急?趕緊坐下歇歇。”
陽慶也真是累得夠嗆,謝了太子,回身坐下,姬丹傳來侍衛,給陽慶端來清水濕巾,陽慶坐著,擦洗了一把,這才覺得有點精神。姬丹在對麵落座,問道“趙軍那邊動靜如何?,龐煖有何安排?”
陽慶又喝點水,潤潤嗓子,這才將龐煖請求的,兩軍共同編造戰報,蒙蔽秦人奸細之事說了一遍,姬丹聽了,問尉僚道:“尉卿以為如何?”
尉僚琢磨一下,笑道:“雖然是編造戰報,欺騙秦人,但對於趙國,乃是勝報,其百姓庶民得知,大約隻會高興,當不至於有何後果,對於我大燕則不然,雖然是假,但我軍前些年本就屢敗於趙軍,這再有敗報,隻怕國內民心不穩,萬一有居心叵測之徒趁機鬧事,反而不美!”
“不如我等奏報,仍是奏捷,隻說大軍轉戰,正在遲滯敵軍,尋有利戰機痛奸趙人。如此百姓不明大局,心中不慌,縱有官佐看的出像是敗局,也不會輕易宣揚,而秦人如得知此情,和趙軍之報兩項對應,更會堅定秦軍認為燕趙大戰,燕軍不利,正在抵抗之想!”
“太子還可修秘書一封,令人間道去秦,向昌平君私下請求,讓秦軍救援燕國。不管怎麽說,當初太子離秦也是秦王政通過昌平君辦理的,太子密信到秦,更多設了一層迷霧,也便於龐煖用計!”
越難得到的消息越是真相。尤其是你想要蒙蔽的是智商很不錯的人。
對於無知無畏沒腦子的人來說,直接的揭示和看到當然是最好的告知和引導途徑,但是聰明人,尤其是自己本來就希望給別人設套,讓別人來上當的人來說,他對最先看到和了解到的,往往會從反麵去看,去理解,他跟願意相信自己根據矛盾和淩亂的線索而推導出來的結論。
無論是秦王政還是昌平君、王翦、桓齮這些秦國將相,無疑都是智商遠遠超過一般人的聰明人。如果燕趙兩國的消息傳來的消息一眼看去就絲絲入口,毫無二致,說不定反而會引起他們的狐疑。而尉繚這種安排,看著好像和龐煖要求不同,當消息傳到秦國將相耳中,經過他們的分析,無疑他們更會得出燕趙之戰雖然未曾主力會戰,但趙軍進展順利,攻城奪地,燕國主力避敵銳氣,尋機抗敵的結論。
趙軍攻入燕境,燕軍主力無大損,無疑正是趙軍欲退不能的時候。也就是秦軍正好大肆攻擊的時候。
太子姬丹和陽慶,對尉繚之策大加讚賞,均以為可行。遂先行派使者暗中密報燕王和國相鞠武,亞相範增,然後又安排專門的賓客僚佐,負責編造虛假戰報,配合趙軍行動。
姬丹當初派張耳帶了陽慶同去,還有另一番用意。
原本的曆史上,龐煖就死在這一年。隻是記載太簡略,道是龐煖率兵回援之時,秦軍已經將上黨、鄴地諸城全部拿下,龐煖死,趙王偃死。
兩個被秦王政大涮一把的主角同年全死,怎麽說也不能和這場大敗沒關係吧?
趙王偃暫時不用管,可龐煖乃是這次製秦的主將,如果龐煖確實因為太老了,身體抗不住,萬一再大戰進行到最緊要關頭的時候突然撒手而去,趙軍倉促之間失去主將,群龍無首,豈不是要壞了自己的大事!
所以,太子姬丹讓陽慶去,觀察一下,看看龐老爺子的身體能否頂得住這臨陣的巨大壓力和忙碌!
陽慶琢磨一下,道:“以臣觀之,龐煖年紀雖大,體力稍衰,但神思清明,精神尚好,短時期應無大礙。如果此戰曠日持久,可就難說了!”
是呀,畢竟八十多歲了,大戰曠日持久,萬一有個頭痛腦熱的,這還真是難保呀!
若以此推斷,原來龐煖回兵之後不久就死去,估計也是率大軍攻戰,身體不免勞累,有些透支,待秦軍大局伐趙,自己撤不回去,後麵秦軍肆無忌憚,趙國丟城失地,龐煖憂心如焚,大兵回援,又是鞍馬勞頓,勞而無功,再加上羞惱交攻,如此折騰之下,八十老翁扛不住,一命嗚呼也是正常呀!
求收藏,求收藏!!!小封推的標準達不到,實在太坑爹了!!!!
評論呢?咋評論這麽少?是寫的太差?還是寫的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