斬秦
字體:16+-

第三百七十章 舌如刀(求票呀)

數十名秦軍士卒簇擁著荊軻進了大營,一路走來,荊軻觀秦軍大營諸帳,遠近狹闊,各有章法,官兵進出,皆有規矩,荊軻暗自點頭:王翦身為秦國大將,統兵果然頗有心得。

王翦的大帳,在營壘正中,左右和後麵,有數十個小帳環繞。前麵寬闊處,數百名王翦親衛,俱都是披甲執戟,列陳兩隊,夾持道路。到了近前,車馬正在前行之時,兩側親衛猛然雙戟往前一挺,交叉搭在頭頂之上,口中大喝:“來者何人?通名進見!”

荊軻的車夫也是個膽大的,前麵雙戟雪亮,戟尖隻對麵目,車馬手一緊,將馬韁繩拉住,怒目大喝道:“爾等無禮!”

荊軻淡然一笑,道:“虎奴莫生氣,戎狄之國,不懂待客之禮,更何況其軍中粗鄙壯漢。”

王翦原想嚇荊軻一嚇,隻要荊軻略有失態,也就罷了,沒想到荊軻處變不驚,反冷冷的扔出這麽幾句。倒讓這些列隊的親衛將卒怒不得,退不得,甚是尷尬。負責帶路的小吏見沒作弄了荊軻,反倒讓他借機損了上將軍兩句。趕緊上前道:“此乃燕國使臣,將軍貴賓,無禮不得,還請讓路。

前麵那些將士有了這個下台階,趕緊收兵站好。虎奴微微一抖韁繩,車馬啟動,緩緩向前。

到了大帳近前,小校請荊軻下車進帳。荊軻起身,整整身上衣裳,輕輕彈去塵土,跳下車來,遂小校前行,走不到十步,前麵秦軍軍簇擁之下,一人閃了出來,阻住荊軻道路,荊軻抬眼看時,來人一身青衣,身挎長劍,臉上似笑非笑,一股嘲弄的意味,道:“荊卿還記得蓋聶麽?”

蓋聶為一方大豪,素來為遊士豪傑所重,但他身家俱在晉陽,秦法嚴苛,蓋聶也不敢稍違,況王賁為太原郡守,郡中豪傑多畏之,王翦為上將軍,威權更重,有令相召,蓋聶也不敢不來。

對於荊軻往日不爭而走,蓋聶以為儒弱,心中鄙之。故王翦的吩咐,蓋聶欣然從令。

隻是他這樣一問,荊軻已知其意,哪裏肯示弱。微微一笑,雙手負在身後,淡淡的道:“昔日見先生卓然不群,威懾群雄為一方大豪,軻目為壯士而不爭,緣何今日竟自甘墮落,為他人護帳守門也?”

荊軻一句話問出,蓋聶又羞又惱,瞠目結舌無言以對,待要拔劍相向,荊軻又是他國使臣,無將軍之令,蓋聶哪裏敢動手。正手腳無措之時,蓋聶身後一人哈哈笑道:“荊卿乃上將軍貴客,汝等不恭敬迎接,擋路為何?”

說著將眾人撥開,從後麵走了上來,對荊軻深施一禮,笑道:“素聞荊卿豪傑,果然爾,在下賈遺,見過先生。”

荊軻麵帶微笑,還了一禮,道:“久聞大名,今日得見,何其幸也。”

兩人見過,賈遺請荊軻進賬,至於蓋聶和那些親衛,自然無視。

王翦在帳門處接到荊軻,彼此見禮,入座。王翦令人擺上酒宴,寒暄已畢,王翦笑道:“先生此來,所為何事?”

荊軻神色一肅,拱手道:“上將軍見問,軻不敢稍瞞,特為上將軍之英名和秦國安危而來!”

王翦暗道,聞荊軻在燕,亦文亦武,為燕丹所重,果然一開口,就是聳人聽聞。

王翦手撫胡須,眼睛眯著看一眼荊軻,道:“請先生道其詳!”

荊軻侃侃而道:“上將軍久曆行伍,功勳卓著,諸侯為將者,皆視將軍為當世名將!”

一頂高帽子先砸過來,還不等王翦謙遜,荊軻話一轉,轉向當前戰局,道是王翦既熟知兵事,必然知進退。然秦和趙大戰,燕雖出兵助趙,亦未大舉攻秦,不過是自保其土罷了。秦既敗於趙,或起兵攻趙以報其仇,或是興兵攻韓魏以取其土才是正道。

但秦和王翦不出於此,反舉大兵攻燕之雁門。

燕軍雖然一向孤弱,但這些年卻是勵精圖強,已非往日可比,況且雁門之地,山路險峻,進出不易,並非用兵之所,秦二十萬大軍北上,苦戰數月,除了折損丁壯,消耗糧草,疲敝庶民之外,毫無所得,可見秦之失策。

燕為秦所攻,自然不肯束手,舉兵西上伐秦,乃是順理成章。燕趙兩軍入太原上黨之地,初時如入無人之境,可見天亦助燕趙而厭秦。

王翦統軍二十萬北上,直接數戰下來,折損三成還多,丟了十來個城邑。此並非王翦無能,乃是天意如此,秦策謬誤也。

如今兩軍對峙,狼盂、榆次,燕趙集兵守之,當今之事,誰都知道堅城難攻,大舉圍攻還曠日彌久,況兩城之後,燕趙可隨時興兵應援乎。

兩軍對峙,燕趙憑城,秦軍守壘,萬一秦軍一個大意,為燕趙所趁,兩麵夾擊,則秦大軍十餘萬豈不是危矣?

大軍如敗,太原諸郡原本就是趙地,人心並未盡附,太原二十餘城絕非秦可有也!

如此敗軍失地,大將軍王翦豈有不名聲掃地之理?

隻怕光是身敗名裂都不夠,秦王說不定還要置王翦父子於法。

王翦所統大軍,乃是關中子弟,皆為秦之根本,諸侯聞秦大軍覆敗,國家震動,豈有不乘機興兵恢複故土的道理?

那時燕趙之軍南下河東、上黨,韓取三川,趙攻河內,齊魏攻東郡,楚國取荊宛,則關東之地,秦不能保一分也。

如此,則上將軍王翦則為秦國衰敗之罪魁禍首也。

故秦與燕趙對峙,不如和於燕趙。

三國如盟和,則王翦大軍得以保全,子弟可以歸家,河東太原之庶民也可休養生息。諸侯聞三國盟和,秦國大軍又自善戰,則天下諸侯,誰敢輕捋秦國虎須。

捎待一年半載,秦如糧草豐盈,大軍出關,取韓,滅魏平常事兒。那時國得兩郡之土,齊楚懼秦軍之威,定然恭敬如諸侯。割土納款於秦,上將軍獲滅國之功,王氏富貴尊榮,又豈是他人可比也?

王翦聽了,哈哈大笑道:“荊卿好一張利口,明明燕趙不支,那一與我戰,欲退兵求和罷了,怎麽偏又如此大言。”

荊軻可沒笑,仍是很嚴肅,道:“退兵言和各有其利罷了。上將軍道在下大言,敢問上將軍,如榆次之城,如此之兵,上將軍十幾萬大軍攻之,可保一月而下乎?”

一月而下?三個月也難說呀!王翦心裏道。

賈遺道:“攻城之事,豈易事也,一月南下。”

“三月可下乎?半年可下乎?一年定可破之乎?”

麵對堅城,裏麵又兵精糧足,別說三個月、半年、一年,兩年也未必就一定能打下來,魏國的大梁城,秦自幾十年前就想奪了,打了多少次都沒啃動,當初邯鄲之戰,秦國圍攻兩年多,裏麵缺兵、缺糧的,還不是得不了手。

攻城戰要想打的容易,或者城池矮小,或者裏麵兵馬或者糧草不足圍起來打。像榆次這樣,裏麵有大軍支撐,後麵道路暢通,真要打下來,絕對是曠日持久,而且往往是需要後方有所變故,讓城內的防守鬆下來才行。狼盂也是如此。

荊軻問的這話,王翦隻能默然相對。

賈遺也是策士出身,素來善辯的,不肯讓荊軻占了上風,反駁道:“此兩城固然不易攻,然燕趙兩軍卻隻敢龜縮城中,不敢應戰,非我秦軍之對手亦明矣!”

荊軻哈哈一笑,道:“先生雖多智,終非統兵之將也!”

“身為將者,擇有利之機,揚己之長,擊敵之短以求勝也。我軍不出戰者,非畏秦,乃是尋戰勝之機也。先生以我軍畏敵,恐他日兵敗,即根源於此也!”

荊軻巧言,賈遺反被他教訓兩句,王翦微微一笑道:“先生善言,果然大才!”

“燕趙既有意求和,不知誠意如何?”王翦既然知道荊軻善辯,並不於荊軻做口舌之爭,直截了當的問道。

別管話說的如何漂亮,畢竟乃是燕趙先求和而來,王翦當然要利用這個來索取條件,也看看燕趙求和的真實目的。

荊軻朗聲笑道:“上將軍果然爽快,此事易爾”

“如今兩軍僵持不下,就以目前之界,各自退兵為是。”

王翦大搖其頭,嘿然道:“先生此言差矣,燕趙攻我城邑,欲罷兵時,當退還所占之地,賠我糧草之耗,納質子以示其誠!”

王翦漫天要價,荊軻端然高坐,正色道:“上將軍何以言相戲也?戰既不勝,豈能以口舌得之乎?”

荊軻此來,原也沒想著一次就能談出什麽結果,不過是欲秦人知道燕趙有和之意罷了。價錢談不攏,那也就不談也罷。

正事談不下去,三人聊些詩書閑言,待酒足飯飽,荊軻告辭,王翦和賈遺送出帳外,荊軻上車,施施然去了。

蓋聶被王翦所召,反被荊軻羞辱幾句,待看荊軻去時,上將軍和客卿都是禮敬,至於蓋聶,不過最後說了一句:“汝可回矣!”

蓋聶羞憤難當,自己為一地大豪,卻顧忌身家性命,迫於權勢,任人呼來喚去,方為荊軻所輕,實是奇恥大恥,日後如何還有麵目見天下豪傑!遂勒劍自盡於家中。太原豪傑聞之,皆憐之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