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九龍秘籍
字體:16+-

第一百六十六章 陶淵明往事完結

陶淵明去世的消息傳到了京都建康(今南京市),他的忘年摯友,太子中庶子,領步兵校尉、著名詩人顏延之悲痛萬分,經與淵明在京的朋友商量,根據詩人安貧樂道,堅守節操的品格,給淵明私下加了個“靖節”的諡號,並且滿懷深情地寫下了《陶征士誄並序》。

到了梁代,昭明太子可以算是詩人的一個真正知音,他不僅匯集了詩人的遺聞軼事,寫成了頗為詳細的《陶淵明傳》,而且又廣泛的收集了詩人的遺文,在梁大通元年(公元527年)詩人逝世百年之際,編成《陶淵明集》,並親自撰寫了長序,對詩人高尚的人品以及卓越的文學創作成就進行了全麵地總結,並做出了極高的評價。

隨著時間的推移,詩人安貧樂道,不慕榮華富貴,不與汙濁社會同流合汙的崇高品質,以及文學創作上的偉大成就愈來愈得到人們廣泛的崇敬與讚賞,陶淵明現存詩120多首,還有一些散文和辭賦如《搜神後記》等,其中的《桃花源記》和詩,所描繪的烏托邦式的空想社會,就比西方設想的《伊甸園》要早一千多年。陶淵明的詩歌中一大部分是所謂“田園詩”,它描繪了作者歸隱後的農村生活,反映了作者討厭官場寧願歸隱的思想感情,有美好的農村風光,有詩人鮮明的個性。這種描景抒情的寫作方法對後世作家有廣泛的影響,如唐代大詩人李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別》顯然與陶的不為五鬥米折腰精神有聯係;白居易、蘇軾等在朝野鬥爭受到挫折時,也都用陶詩來安慰自己。陶淵明在中國文學史上開創的田園詩,擴大了詩歌題材的範圍,為後代的大詩人李白、杜甫等所推崇。我國現代偉大的思想家、文學家魯迅先生在《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一文中說:“再至晉末,亂也看慣了,篡也看慣了。文章便是和平。代表平和的文章的人有陶潛。”“他窮到衣服也破爛不堪,而還在東蘺下采菊,偶然抬起頭來,悠然的見了南山,這是何等自然。”“除了論客所佩服的‘悠然見南山’之外,也還有‘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幹戚,猛誌固常在’之類的‘金剛怒目’式,在證明著他並非整天整夜的飄飄然”。“陶潛正因為並非‘渾身是靜穆’所以他偉大”。

在波濤洶湧的長江南岸,有一個取“大江東流”為名的千年古鎮,因東晉末年的偉大田園詩人陶淵明(字元亮,又名潛,號靖節先生),在任彭澤縣令時,來這裏種菊、采菊、賞菊、賦菊,而名傳千古。

據史誌載:“東流本彭澤東北境,晉彭澤令陶潛菊所也”。陶淵明大約在公元406年任彭澤縣令,那時東流是彭澤屬下的黃,菊鄉,這裏因瀕臨長江,空氣濕潤,又是一片低矮丘陵地,宜於木竹花卉的生長,尤以菊花為盛。每逢金秋時節,各種菊花應時開放,貴則登堂入室,俗乃露天野生,登上江岸,放眼望去,滿目皆菊,黃澄澄、金燦燦的一片,空氣中也氤氳著濃鬱的清香。這些黃,菊將它冷豔的聖潔美與雍容的華貴美集於一身,因美而具有詩質。陶淵明任彭澤令時才41歲,在此之前也曾幾次出仕,做過祭酒、參軍等一類小官,由於看不慣官場的腐敗黑暗,很久就萌生了避開世俗社會的想法,他一到東流,見了這般美景,正合自己心境,於是喜不自勝地在城南選了一處菊所,時常“日駐彭澤,夜宿東流”,把酒賦詩,借菊詠懷,前前後後寫下了《九日閑居》、《勸農》等詩篇,留下了“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千古名句。後來郡裏派了一個督郵來縣,縣吏叫他束帶迎接,他說“我豈能為五鬥米折腰向鄉裏小兒!”即日解授去職,賦《歸去來辭》,從此棄官不做,歸居故裏,過上了一種特立獨行、躬耕苦作、自食其力的“隱士”生活。

陶淵明在彭澤任上隻做了八十多天的縣令,而大部分時間都是駐足東流,東流人從陶公藝菊的短暫時光中,看到了這位著名詩人的詩章品德,當陶淵明棄官歸隱的消息傳來。東流人十分惋惜和思念這位可親可敬的父母官,公元427年,當人們得知陶公仙逝的消息時,民間按照食菊花乘雲升天,得道成仙的傳說,把陶公說成是菊花所化,稱他為“謫仙”。那些敬仰陶公的鄉紳名流紛紛吟詩作對讚頌他,有聯曰:“看不慣便去,足見先生節操;吟得好才留,竟開後世詩風”。“厭棄官場,五鬥自除彭澤令;樂吟田裏,一辭獨擅晉文章”。東流於五代南唐時單獨建縣,此後的曆代清明縣官也以陶公的“亮節”、“仙才”為楷模,有的還親自作聯警策自己,並貼在縣衙的大門上,有聯曰:“宰邑應思元亮節,為官尤仰謫仙才”,“謫仙遺跡已千年,看池上青蓮,瓣香誰續;陶令到官未百日,幸洲中黃,菊,生氣還存。”並將東流譽為“菊邑”,那段“滄江百折來,及此始東流”的長江稱之為“菊江”。陶因菊升華了自己的境界,菊又因陶而變成了一種精神,曆朝曆代有許多文人墨客為此寫下了不少讚美詩。唐、元禎賦詩曰:“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蘺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宋、朱淑貞賦詩曰:“土花能白又能紅,晚節猶能愛此工;寧可抱香枝上老,不隨黃葉舞東風”。明代楊季芳在《菊台》詩中更加直截了當地道出了自己的見解,詩曰:“陶公非是愛黃花,花與陶公本一家;懶向春風亮麗色,自甘秋露綴英華。”這些楹聯、詩作,把菊花的素雅、高潔和傲霜的品格,喻為陶公的清風傲骨,所以陶淵明東流藝菊成了曆史上一段千古佳話。

從東晉末年之後,祖祖輩輩的東流人都把大詩人陶淵明在東流藝菊的這段曆史看成僻邑的光彩,利用各種方式弘揚陶公的德行道藝,或詩寄情懷、或借以教化於民。相傳東流城南有一名叫康節邵的鄉紳,曾仿虞文靖之所為,作小齋二:東曰陶齋,西曰邵齋,不圖衰老斥譴之餘,得履先生舊遊之地。東流立縣後,不僅將陶公藝菊的曆史載入了本縣史冊,而且開始建祠祀之。陶公祠始建年代無考,複建於明弘治三年(1490),距今已有511年。當時東流知縣進士楊季芳因敬慕先生的高風亮節,先作祠堂於學宮之側,立主以祀,後得工部郎中毛應奎例紙六千易甓石,繼在當年先生種菊的菊所故址建起了陶靖節祠(俗名陶公祠),還在臨江處建了一座菊江亭(又名望江樓),以供遊人賞花遊覽。《明·言芳陶靖節祠記》中寫道:“先生不幸生於聖人千百年之後,徒想望聖人於寐寤之間,形於詩詠,蓋於聖人異時同趨者也,祠列殿側,義固不忒將更其神主以栗複龕以妥厥靈焉”。陶公從此被擢撥為神,享受四時之祀。據有關資料記載,當年的陶公祠與菊江亭,蔚為壯觀,祠內四周通達,中為龕,安靖節神主,前設香案,祠前為廠亭,亭前為月台,寬廣各數丈,周圍壘磚為垣,臨江為坊,坊外叢植菊。歲月悠悠,風雨流年,陶公祠隨後又經曆了明萬曆六年(1573)知縣陳春創築東流縣城牆,重建菊江亭時,移祠於亭側,清乾隆42年(1777)東流南門外建秀峰塔時,並建學舍10間,又將陶公祠移之於學舍一側。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座落在城南小丘牛頭山上的陶公祠就在原來的學舍舊址上,這座祠,經過1981、2000年兩次修葺,已是麵貌一新,祠前是緩緩流淌的菊江,祠後是巍峨古樸的秀峰塔,祠左是綠野碧波的七裏湖,祠右是波光粼粼的學湖,陶祠前方的南山——大曆山,也是茂林修竹,寺廟深深,已被定為省級風景名勝區。祠,一進三間,粉牆青瓦,鬆竹掩映,入院門有鵝卵石徑通後院,徑兩旁有五柳、花圃和百餘盆時令花卉,正廳高懸“鬆菊猶存”匾額,兩邊牆壁上掛上了八幅耐久的燙字燙畫,中間安放著一尊高丈餘的陶公塑像,隻見先生像一位禪機了悟的佛祖菩薩,手持書卷,端坐在那裏,正以一種清傲之氣,麵對著菊江和永遠盛開的菊花,細細訴說著千百年來的時事滄桑。

後人仰慕陶公的不朽聲名,尊封陶公為“隱逸詩人之宗”,特別是先生在《桃花源記》中所描繪的人間天堂,震撼著一代又一代人的心,撩撥著多少人去追尋那美好的夢。曆史上有許多名人墨客,船行長江,見岸旁有座陶公祠,紛紛棄船登岸,前往憑吊拜謁先生,並留下不少珍貴詩文,其中有昭明太子、辛棄疾、朱熹、梅堯臣、範仲淹、於謙等,明、於謙在《過菊江》詩中曰:“杖履逍遙五柳旁,一辭獨擅晉文章。黃花本是無情物,也共先生晚節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