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趙
字體:16+-

第一百六十章 知己知彼

“河北局勢之變化,現今真可稱之為波詭雲譎呀!如今,河北去了個孫悟……、哦,去了個猢猻又來個猴兒啊……!”接著杜如晦的話不覺感歎出口的徐世業,話一出口猛然反應過來:現在才是隋末,就連‘唐僧’的原型‘唐玄裝’還未出生,又那裏來的‘孫悟空’啊?何況,‘孫猴子’還本就是吳承恩杜撰出來、子虛烏有的。故而,就連忙改口換成了‘猢猻’。

“嗬、嗬、嗬……!”即使是這樣,徐世業的感歎同樣也引起了室內三人的焉爾不已、輕笑出聲。使得室內出現的有些詭異的壓抑氛圍也適當的得到了緩解。

“將軍之言詼諧、風趣、卻又寓意貼切。將軍為人沉穩中彰顯著親和,了無如此年少之人的孤傲、張狂,確乃不凡。勿怪如房公、杜公等這等大才亦會予以傾力的輔助!”就連之前表現得比較沉靜的太守崔世高,也不禁脫口對徐世業讚許到。

“崔大人謬讚,弘德當受不起!弘德還是接著回答克明先生之問吧!”含笑謙遜了一句的徐世業,心裏也在暗想著:你最好是能夠向你們崔家的家主為我多說幾句好話,也可使得我隨後繼續揮軍北上時能夠得到博陵崔氏的適當襄助。

隨後,徐世業也就話鋒一轉望著房玄齡和杜如晦接著說到:

“所謂欲速則不達,過急則易生亂爾。前日據細作探報,如我等一樣欲借勢取利者,已經大有人在的在北方先行為之。隻不過,其人因行之過急、起事倉促而無能形成厚重的根基,反而是不免給己身招來了禍端。

被老將楊義臣所擒之格謙,歸附隋庭後因楊義臣的倉促離去,反而馬上就又重新豎起了反旗,盤踞在‘豆自岡’開始大肆的招降納叛、並自封為‘燕王’。

事實上,河北之局就如我等之前所估測的一樣,由於被楊義臣所擊散的各支反隋豪強部眾流落四方、楊義臣所遣散的部曲亦無處可依,隻要是有人登高一呼,自然是就會從者如蟻。

格謙踞‘豆自岡’重豎反旗之後,僅僅旬日時光,其部眾就膨脹到了十幾萬之多,這也處使格謙貪欲之心大漲的枉自稱起了‘燕王’,並過急的揮眾開始四處的攻掠。

聞報的隋庭,安能容忍有人反心大昭的擅自稱王?故而,隋庭就急詔在淮南盱眙擊垮‘流竄至淮南、部眾十萬的齊魯豪強孟讓部’的江都通守王世充部,緊急北上予以清剿。

由於挾軍不下十萬的王世充部意外北上,必然會對我軍的繼續北進有所阻礙,因而弘德適才方言‘北上不急’;我等當視王世充對格謙部的清剿成效再定行止。”

“格謙部雖眾,但畢竟乃是旬日之間嘯聚所成、宛若一盤散沙,當不會抵擋得住王世充所部的全力圍剿。何況,據聞王世充此人還十分的狡詐多謀,格謙部重起後再行覆滅已屬必然。

不過,王世充如剿滅格謙所部,其實力豈不是愈加的強大?這又與之前的隋庭老將楊義臣留駐在河北何異?如此,則我軍以後則豈不是亦會與其發生糾纏?與其這樣,還莫不如冒些風險,在其與格謙部相持不下之時派出一旅精銳偷襲之,相助格謙部一臂之力;即使是無法助格謙部取勝,最少也可使格謙部與其相持得更久一些。

而我軍,就非是如弘德將軍所言的‘北上不急’,反而是更要加快北上的速度。在王世充部剿滅格謙部之前,我軍當盡快的擴大控製區域,以便盡力的達到能夠與王世充部相抗衡的實力。”

蹙起眉頭、眯起一雙細長眼睛的房玄齡,沉吟著抽絲剝繭的剖析到。

“玄齡先生所言不錯!”徐世業雖然聽明白了房玄齡所說的辦法剛好與他的想法相反,但心裏還是因房玄齡在盡心竭力的為他進行籌劃而感到萬分的高興。因而,在隨口讚許著的同時,也進一步的解釋到:

“玄齡先生所言,確是現今河北表麵上的態勢;玄齡先生所言之法,亦是在僅僅著眼於河北的情況下,我軍所應實施的最佳戰略。然弘德現今也確又不想過早的同隋庭強軍發生糾纏,使得我等處於即便是勝之亦會成為眾矢之的的境地。

弘德之所以想要對河北緩圖之,則是因尚有一宗大變有可能會令王世充部在剿滅格謙部之後、不得不又勞師以遠的揮軍南下。據細作探報,在王世充率部剛剛離開淮南,淮北之呂明月部就開始了大張旗鼓的向南陽、及荊襄進軍。據聞,盧明月部竟然號稱擁眾四十萬,盧明月亦效仿格謙、且較格謙更加不可一世的自封為‘無上王’。

先生等請想,在一泄之下就可兵壓江都的南陽、荊襄等地自封起甚至名頭兒之響亮得都要壓過帝王的‘無上王’,又安能不讓江都的隋庭驚恐萬狀?也許,在王世充率部與格謙部剛剛開戰之時,調其回師清剿兵進南陽的呂明月部的聖旨就已經到了?

適才先生亦言王世充此人狡詐多謀。因而,即使是隋庭聖旨催逼其回師南下,王世充亦不會在正同格謙部糾纏時就馬上退兵;那樣,其所部就有了被格謙部隨後掩殺的大敗之虞。故而,王世充定會在盡力的剿滅格謙部之後,才會毫無後顧之憂的回師南下。

而王世充部剿滅格謙部後隨之就離開河北南下,則才正是到了經過一番休整、戰力必然大有提高的我軍趁勢北上之時。

弘德細思之此事,心裏自是不禁為隋庭的多事之秋而感歎‘屋漏偏於連陰雨’,亦為上天對我等的照應而欣喜。”

又是毫無例外。坐在那裏凝神靜聽著徐世業分析的三人中,房玄齡聽完徐世業的解釋之後,還是把充滿著無窮智慧的狡黠目光望向了杜如晦。而杜如晦則脫口慨歎道:“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弘德將軍已頗得其中之三味也!弘德將軍之眼界,已經開始縱目天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