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道通天
字體:16+-

中醫長生不老的傳說(可以跳過)

據神話傳說,彭祖和陳摶老祖兩人,都在天宮玉皇大帝身邊主事。一個管著功德簿,一個管著諸神的生死簿。有一天,陳摶對彭祖說:“我勞累過度,想好好睡一覺。如有要緊事,你把我叫醒。”彭祖答:“好,你盡管放心睡覺去吧!”彭祖一見陳摶去睡覺,想趁此機會到凡間遊玩一番。有一天,他代陳摶更換生死簿名單,發現他的名字也在上麵。彭祖一想:不好,如果我到凡間被玉帝發現了,就會很快派人把我召回。他靈機一動,把生死簿上寫有“彭祖”名字的那一頁紙撕了下來,撚成紙繩訂在本子上,從此,這個生死簿上,再也找不到彭祖的名字,他才放心地下凡去了。

彭祖流落人間,作了商朝士大夫。他先後娶了四十九個妻子,生了五十四個兒子,都一一衰老死亡,而彭祖依然年輕力壯,行動灑脫。當他娶了第五十個妻子後,就辭了官,到處遊山玩景,直到這位妻子由當年的黃花閨女變成老太婆時,才定居到宜君縣一個小山村。這時彭祖已八百歲了。有天晚上,夫妻倆睡在床上拉話,妻子問他:“我是快死的人了,我死後你再娶妻不娶?”彭祖毫不介意地說:“當然還要娶,不然誰陪伴我!”妻子又問:“你為啥一直不會衰老呢?難道生死簿上沒有你的名字嗎?”彭祖哈哈大笑:“我永遠不會死的!生死簿上有我的名字,他們就是找不著。”妻子接著問:“那你的名字在什麽地方?”彭祖一時得意說出了實情。妻子這才明白彭祖一直不死的奧秘。

這位妻子死後,向玉皇大帝訴說了此事。玉帝聽後恍然大悟,派兩個差神下凡去找彭祖。由於年代久遠,派下來的差神根本不認得彭祖,找尋許久毫無音訊。這兩位差神不敢輕易地回去交差,隻好遍跑人間,四處打問。

一天,二位差神來到宜君縣彭村,趁木匠吃飯之機,偷走解板大鋸,到打麥場上使勁地鋸一個碌碡,一下招來很多鄉親圍著看稀奇。這時,彭祖也前來觀看。人們七嘴八舌,議論紛紛,彭祖因自己年事高、經曆廣,趁機譏笑說:“我彭祖活了八百歲,沒見過有人鋸碌碡。”話音剛落,二位差神把鋸一扔,當場就鎖住了他,結果他當晚就死了。傳說中的彭祖活了800歲;《聖經》中的亞當活了930歲,130歲時還生了兒子塞特,之後又活了800歲;他的塞特在807歲時還生兒育女,前後活了912歲……為了追求這個夢想,古代的人開始了不懈地努力,嚐試著煉“長生不老”的丹、製“長生不老”的藥,除了“五石散”,還有不少用中藥材煉製的丹藥,比如“老奴丸”“打老兒丸”……這些藥可不是騙人的方士煉製的,它們甚至得到華佗等名醫的認可。

老奴丸

傳說,古時有一位女子,因為丈夫常年不在家,熬不住寂寞的她與家中的老奴私通了,但是老奴年老體衰,讓該女子非常不滿意,於是她就把“老奴丸”這個家傳祖方給他吃,沒想到老奴“返老還童”,還與該女子生了兩個孩子。但後來事情敗露後,她把老奴打死了,發現老奴骨髓飽滿,骨質堅硬。

而在古老的醫術中,仍有關於老奴丸成分的記載:紫梢花、燈草炭、蛇床子、車前子、蓯蓉、菟絲子、馬蘭花、巴戟、淫羊藿、蓽澄茄、大茴香、金櫻子、破故紙、木香、母丁香、韭菜子、製川烏、遠誌、幹薑、沉香、澤瀉各5錢;核桃仁、柏子仁、桑螵蛸、枸杞*子、山萸肉、茯苓各1兩;蜘蛛15個;熟地4兩。老奴丸的功效,它不僅可以溫助腎陽,而且還可以滋腎強*精,兼能祛肝經風濕諸邪,疏通經脈,故有興助陽事之功。因腎為人之先天之本,本方藥功在補腎,故亦可起到抗衰防老、延年益

除了老奴丸,醫術中同樣記載了另一種神奇的丹藥——打老兒丸。

相傳很久以前,一年輕女子手持木棒,在路上追打一須發皆白的老頭子。過路的人見了,無不憤然。論相貌,那女子無疑是老者的晚輩,即使是夫妻,年輕妻子在路上追打老年丈夫也令人難以容忍。於是,路人對那年輕女子群起而攻之。誰知那年輕女子的一席話,竟將過路的人驚得個個目瞪口呆。原來,被追打的老者,既不是“年輕女子”的丈夫,更不是她的長輩,而是她的兒子,所謂“年輕女子”,實際已百餘歲。她因長年服用家傳秘方配製而成的一種藥丸,所以容顏不老,雖已百餘歲,仍然身輕如燕,體態姣好。而她的兒子,屢屢不聽她的勸告,拒服她配製的藥丸,結果70多歲,變得須發皆白,老態龍鍾。為此,她十分生氣,常常追打兒子,逼迫他服用藥丸。

聽到這裏,路人無不驚詫萬分,將“年輕女子”奉為神仙,紛紛請求賜予藥丸,“年輕女子”毫不吝嗇,將家傳秘方一一告於眾人。眾人用之果然均收到奇效。於是,有人將這種藥丸稱為“神仙訓老丸”。此後,“神仙訓老丸”名聲大振。至漢代,名醫華佗卻嫌該藥尚有缺陷,便在原來配方的基礎上增減了幾味藥物,突出了該藥壯陽滋陰的作用,並改名叫“仙姑打老兒丸”。

打老兒丸的成分另有不同,分別為石菖蒲、幹山藥、川牛膝(用黃精自然汁浸,漉出,酒浸一宿,若無黃精,酒浸三日,漉出,細銼,焙幹)、遠誌、巴戟天、續斷、五味子、楮實子、杜仲、山萸肉、茯神、熟地、小茴香、肉蓯蓉、枸杞子等。

“仙姑打老兒丸”經華佗調理,其名聲和作用更是不同凡響。不久,它便進了宮廷,成為皇帝和皇親國戚們的專用藥品。既然進了宮廷,該藥“打老兒丸”這一不雅的名稱自然不能再用。於是,它在不同的年代便有了不同的名字,後來傳到明代,太醫院把“仙姑打老兒丸”改成“延年益壽丸”。明代末年(1641年)中原名醫郭敬海將家傳的“不老還童掛骨丹”合並改為“延年益壽補腎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