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隊長閣下一邊說一連老臉都有點泛紅,心道我一個日軍步兵中隊的戰鬥力如何能比得上你的一個裝甲連,那10輛FD-17II型輪式裝甲車可是個神兵利器鐵刺蝟,上麵360度炮塔上安裝的M2勃朗寧重機槍一旦開火的話,好家夥簡直是所向披靡強悍異常,真要這麽換了,你呂桑不吃虧才怪,不過說起來我的步兵中隊人數可比你的裝甲連多一倍喲,不管怎樣也是壯了你的聲色了吧!
原來日本甲種師團中基本上是一個步兵中隊轄三個步兵小隊,人數一半在194到250人之間。
而在1918年這個時空,協約國東線聯軍中日本第三軍和第一軍中,一個標準的日本步兵中隊(225人)包括:一個19人的中隊部:中隊長,執行官,3個軍士,4個衛生員,軍官的勤務兵,司號員,8個通信員),3個75人的小隊,這75人的步兵小隊,每個小隊轄一個機槍組(二挺中國產7.62勃朗寧班用輕機槍)、一個迫擊炮組(二門中國產60MM口徑排屬迫擊炮)和三個步槍組。每挺輕機槍編製四人(指揮官、射手、兩名攜彈藥的副射手),每門迫擊炮編製兩人,而每個步槍組則是21人。
青木步兵第2大隊的第1中隊,就是這樣一個225人的步兵中隊,整個中隊一共擁有6挺勃朗寧班用機槍、6門60MM排屬迫擊炮,人數比中國參戰軍一個步兵連要多近一倍,但是機槍反而少了3挺,迫擊炮數量則一樣。
問題是,酋崎正剛的如意算盤在於換來的中國裝甲連不但擁有10輛輪式裝甲戰車,就是那100名車載步兵手裏可是人手一支M1伽蘭德半自動騎步槍,這火力豈是日本步兵手裏頭的手拉栓動彈倉才5發子彈的三八式步槍可以比的?何況中國人的一個連除了9挺班用機槍外,還有3挺7.62MM的勃朗寧排屬氣冷式重機槍,論火力可比自己這225人的步兵中隊不知道要強多少!
在烏法戰役結束後,協約國東線聯軍中的中國部隊,一個步兵連(145人)的編製基本如下:
連部(7人)上尉連長1人、中尉連附1人、一個勤務通信班5人。
每排(46)轄排部(4人),中尉/少尉排長1人、少尉排附1人,勤務通信兵2人,此外轄3個步兵班;
第1班14人,正副班長各1人,勃朗寧班用機槍手正副射手各1人、狙擊手2人、M1918A3勃朗寧7.62重機槍正副射手各1人,步兵6名。
第2班14人,排屬60MM口徑迫擊炮正副射手各1人取代了排屬重機槍正副射手,其餘和第1班相同
第3班14人,正副班長各1人,勃朗寧班用機槍手正副射手各1人、狙擊手2人、步兵8名
而按著中國裝甲團的常規編製,裝甲連轄連部1輛裝甲戰車和連部班,剩下三個排,每排3輛輪式裝甲戰車,各搭載一個10人的步兵班,此外FD-17II輪式裝甲戰車車組是4名成員,正副駕駛員各一名,車載M2勃朗寧大口徑重機槍正副射手各一名。而下車作戰的時候,則是搭載的10人步兵班作為步兵使用。
中國裝甲部隊的車載步兵班比聯軍中國步兵混成旅的通用步兵班14個人的編製要小,隻是10人編製的步兵班,因為車組的4人絕大部分情況是伴隨裝甲戰車行動。
這樣一個車載步兵班,正副班長各1名,狙擊手2名,戰士6名,全班裝備短槍管M1伽蘭德半自動騎步槍7枝,M1伽蘭德半自動狙擊步槍2支,勃朗寧M1911自動手槍10支,M1917BRA班用機槍一挺,每排的第2個班,則另額外裝備中國產60MM排屬迫擊炮2門,每門迫擊炮正副射手各一名,這4名迫擊炮的正副射手,同樣裝備了M1伽蘭德半自動騎步槍,至於M1911勃朗寧自動手槍,作為自衛武器早已經裝備到中國參戰軍所有野戰部隊的每一個戰士身上。
除此之外,每個戰士還裝備4枚中國產仿製英國的甜瓜手雷作為近距離火力補充,王庚作為穿越者的優勢,這廝早在1917年就親自參照二戰德軍M42鋼盔設計並讓中國陸軍部下屬兵工廠投產了中國M17式鋼盔,作為參考二戰最優秀鋼盔設計的這款鋼盔,為戰士頭部後側枕骨和頭部兩側提供了很好的防護,可以有很明顯的頭盔的護耳部分。
中國裝甲部隊的車載步兵班,由於下車獨立作戰並不是車載步兵的主要作戰方式,更多情況下車載步兵下車後是伴隨著本方的輪式裝甲戰車作戰,而裝甲車炮塔上的M2重機槍的火力已經綽綽有餘,因此裝甲連的車載步兵並沒有在排一級裝備M1918A3勃朗寧7.62口徑重機槍,下車後的車載步兵班人數也比普通步兵班少了4人。
“怎麽樣?呂桑,請您務必答應我的請求,青木大隊是步兵第18聯隊中的精銳部隊,一個225的人步兵中隊收拾烏克蘭人一個什麽騎兵營絕對不在話下,我相信前敵指揮部的宇都宮大將、畑俊六少將,甚至大庭師團長和菊池慎之助旅團長,都會樂意看到你我團結一致共同為聯軍和中日同盟攜手奮戰的!拜托了!”聯隊長酋崎正剛捧著呂煥炎的手一低頭,一副你不答應我就不鬆手的架勢。
身後幾個日軍大隊長見此情景異口同聲的哢的一個立正,“哈伊!請閣下務必答應本方的請求!”
本來呂煥炎哪肯用一個裝甲連去換一個狗屁不如的日本步兵中隊過來,裏外裏這就差了10輛輪式裝甲戰車的戰力和機動力呢,可瞧著眼前的局勢,這個酋崎正剛是認了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