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貞懷有遠誌,不是重虛名之人,此道詔拜雖是天子所下,而實出於李傕等人之意,這一點,天下人都看得清清楚楚,如若應之,則就必會被世人以為他言行不一,因此,荀貞當然不會接受,他與荀彧、戲誌才、荀攸等人都看出了這道詔書的險惡用心之處,知道如不接受的話,會產生什麽樣的後果,然而兩害相權取其輕,他還是大義凜然地對李傕所遣之使表示拒受。
知道了荀貞拒受封拜,王融、孫觀等有些失望,陳午、羊琮、高堂隆等對此則極為讚成。
因為幕府發來的這道軍報雖是政治方麵的事情,而政治與軍事息息相關,卻是實際關乎到以後的軍事行動,所以荀成在議論軍事之前,先將之轉述與諸人知曉。此時說畢,言歸正傳。
荀成問諸人道:“圍牟已十餘日。方今憑臧將軍智勇,泰南雖下,而牟、嬴、奉高、博、梁甫、巨平、茌諸泰山西北之縣尚存,猶堅完,泰山郡的險要地,多半在此數縣境內,又臨濟北,有外援可恃,雖僅為一角之地,取之恐怕不易。君等各有何良策,盡請言來。”
泰山郡共有十三個縣,郡南部共有四縣,即是臧霸所克取之南城、費國、華、南武陽,其餘九個縣都在泰山北部,又大多集中在西北角一帶,以奉高為中心,於東西、南北皆不過百餘裏遠近的地界中,密集地分布了牟等七縣,梁甫山、泰山這兩處險隘就正處在此七縣之間。
茌與巨平兩縣一北一南,位處在泰山郡這個西北角的最西邊,與濟北國接壤。濟北現下雖是黃巾肆虐,可如果隻是行軍經道,過此地來援泰山郡的話,不管鮑信、或是劉岱,他兩人都能做到。
內有七縣之兵民,據泰與梁甫之險,外可得鮑信、劉岱之援,誠如荀成所言,若是應劭一心堅守,這裏固然隻不過是泰山郡的一角之地,可確然是不易攻下。
臧霸是副將,諸人皆把目光投到他的身上,等他先說。
徐卓是臧霸部的謀主,兩人在參與此次軍議前,對此有過議論,臧霸倒不貪功,對荀成說道:“徐中郎有一個攻敵之策,霸以為可行。”對徐卓說道,“中郎請把謀策獻與將軍吧?”
徐卓不推辭,起身說道:“度今之事,牟縣不足慮,其城雖堅,而明將軍與藏將軍會師城下,我軍士氣大振,早晚
可將之拔取,卓愚見,正如明將軍所言,此時應慮者,正當是如何攻取泰山西北諸縣。”
荀成點了點頭,問道:“中郎高策為何?我軍該如何攻取泰山西北地?請言之。”
徐卓挺立席間,侃侃而談,說道:“卓以為,現下可用圍城打援之策。”
“噢?具體怎麽用?中郎可詳言與吾等聽。”
“明將軍圍牟十餘日,而應仲遠遲遲不遣援兵者,卓料見,此必是他欲以牟縣挫明將軍銳氣,待明將軍兵疲,然後他再遣兵來擊,以妄圖取勝。卓陋見,明將軍可以將計就計,偽作兵疲,誘其遣援,待其援至,兵如少,明將軍可以佯小敗,如此,應仲遠急於求勝,必定就會盡調泰山西北諸縣之兵共來牟縣,令之並攻,以圖一舉擊退明將軍。候其大起諸縣兵,待彼等至,明將軍再發力破之。這樣一來,便既可震牟縣守兵,又能耗泰山西北諸縣之兵力,使其雖然據險,卻不能再有足夠的兵力守禦。接著其後,牟縣不難取,泰山西北也將易得矣!”
荀成大喜,說道:“此真善策也!”
坐下諸人中,陳午有疑,孫觀、吳敦等也各有憂慮。
陳午最先發言。
他說道:“中郎此策固善,而唯一所憂者,若是誘來了泰山西北諸縣的援兵,我軍不能勝之,該當如何?”
孫觀、吳敦表示同意。
孫觀也發言說道:“敵援如多,則內與牟縣城中相應,兩下夾擊,我軍就一定能夠取勝麽?如敗,則非但牟縣不能下,泰山西北諸縣不得取,恐怕連萊蕪、蓋縣也將難保了!”
荀成注意到郭嘉若有所思,對陳午、孫觀所言似不讚同,問道:“奉孝,君以為徐中郎此策何如?”
郭嘉稍微調整了下思路,慢慢地組織語言,說道:“臧將軍今與明將軍會師牟下,我軍兵勢大振,兩位將軍又都是連勝,士氣如虹,反觀泰山兵,接連失地,而今被困於泰山郡之西北一角,其軍心則必然惶恐,而當彼等來援,明將軍佯敗之後,嘉料之,他們定會由惶恐而轉為狂喜,如元直所說,肯定會急於抓住這個機會以求勝,如此,急則可趁。嘉曾聞主公說:古今勝敗,率由一誤。泰山兵一旦急,便易出錯,適時明將軍可伺良機,從容
破取。”
荀成問陳午、孫觀等人道:“郭中郎所言,君等以為然否?”
陳午等細細思忖,皆道:“郭中郎言之有理。”卻是都被郭嘉說服了。
荀成問徐卓道:“元直,君不憂我軍敗,而建言此策,其原因可就是奉孝所說的麽?”
徐卓說道:“奉孝所言,隻是其一。”
“其二何也?”
“正如明將軍適才所說,泰山郡之險,多半在西北,而今泰山的大部雖已為兩位將軍所克取,而西北猶尚堅完,又臨濟北,有外援可恃,雖僅為一角之地,取之實為不易。又如奉孝所言,當下泰山西北諸縣定然軍民惶恐,我軍如不挾連勝之威,趁此機會將之速克,待應仲遠收拾人心,重設部署,劉兗州、鮑濟北的援兵又趕到之時,我軍或就將會陷入苦戰矣!此其二也。”
帳中諸人聽了徐卓的這番話,均是深以為然。
荀成因采納了徐卓此策,定下圍城打援之計,又連著猛攻了牟縣兩天之後,令各營偽作疲憊,誘應劭遣援。
奉高縣,泰山郡府。
應劭連日慌張,寢食不安,日夜盼劉岱、鮑信的援兵到達,憂懼牟縣失陷、奉高被圍。這日,羊秘求見。應劭召他進來,羊秘拜倒說道:“荀仲仁將敗了!”
應劭疑道:“卿此言何出?”
羊秘說道:“徐州兵雖然連勝,而勝則驕,斥候偵知,圍牟縣十餘日不能破,荀仲仁、臧宣高兩部兵馬皆已顯露疲態,驕而且疲,敗之必也,此明公取勝之良機也!”
“如何取勝?”
“明公可遣援往擊荀兵矣!”
應劭猶有狐疑,說道:“荀兵雖露疲態,然素號精卒,吾遣援往擊,萬一不勝?如之奈何?”
“下臣秘有一策,可保明公必勝。”
應劭大喜,急忙問道:“是何策也?快快說來。”
“待與荀兵對陣,明公可以羸弱輜重設疑兵,攻其前,再令牟縣城中兵出,擊其側,揀用精銳由間道至其後,等到荀兵正在與疑兵、牟縣兵交鋒時,精銳由後掩襲。如此,荀兵必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