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最風流
字體:16+-

1 張長詈罵府門外

兗州一戰結束已有月餘,時入仲夏。

天氣漸漸變得炎熱,小半個月不曾落雨,日頭曬下來,把昌邑縣城周邊田野上的麥子等作物都曬得有點蔫了。廣闊的田地上,倒是不像去年黃巾亂時那般荒涼,青翠的麥叢間,時見有三三兩兩的農人,或者在除雜草,或者在從田邊的溝渠中引水,細心地澆灌幹燥的土地。

這些農人,泰半是本地的土著,少數是外來的流民。

不管是土著,抑或是流民,便在一個多月前,他們中的大部分都還在給昌邑當地豪強大族家的當徒附,以給豪族做牛做馬地種地,來換取少量的糧食糊口。

但在荀貞從徐州調來了大量的牛、糧種等物,經荀攸等,分給了他們,荀攸並把無主的荒田,亦按每戶的人口多寡,多少不一地分給他們,最關鍵的是,荀攸且明白地向他們許諾,每年的租稅,每畝地隻收糧四升,每戶出絹二匹、綿二斤而已以後,他們一下有了營生的基礎,於是,就陸續地從豪強大族的門下脫離出來,重新成為了漢家的編戶齊民。

田邊的溝渠是此前在昌邑、山陽做過長吏的幾個官員,先後興建而成的,其溝渠中之水,皆是從北邊的泗水引來。

溝渠的兩岸,長著成排的楊柳,被風一吹,枝條搖擺,鵝毛也似的白絮便漫天地拋灑。

下午時分,正是天氣最熱的時候。

一輛黑色的軺車,吱吱呀呀地沿著溝渠邊的道路,由北而來,往昌邑縣城去。

車上坐了一個士子,這人個子低矮,坐於車內,頭隻比兩邊的車欄高出不多,然隻見他以跪坐的姿態,挺胸昂首,雙手置在腿上,卻是一副驕傲的神氣。

正是不久前在荀貞宴請兗州士人的酒席上,諷刺侮辱荀貞,一心求死的那位壽張狂士張長。

那天在昌邑郡府的宴上,張長數次羞辱荀貞,然而荀貞沒上他的當,他卻是求死不能,後來宴會散了,他就怏怏不樂地回了壽張。便在前幾天,他終是憤懣難抑,遂決定二來昌邑。

換言之,他這次來昌邑,與上次來時的緣由一般無二,仍是來尋釁找死的。

對溝渠兩邊田野中與去年截然不同的變化,和田野上雖然勞累,卻疲累中滿是喜悅的農人們,張長視而不見。

他昂著頭,迎著已然在望的昌邑縣城,目光中透出了複雜的光芒。

這光芒,有對荀貞這個亂臣賊子的痛恨,有對兗州被徐州侵占的痛心,也有一種決意為兗州、為漢家犧牲自己的勇氣,並及因想到如果自己犧牲之後,兗州與別州各地的士人在談到他時,會都是多麽的惋惜和佩服,他張長的名字自此就能響徹海內而產生的興奮和自豪。

他暗下決心,想道:“荀公達用些牛、糧、田等類的小恩小惠,施舍與我兗百姓,賤民愚昧,不知大義,若無人及時地挺身而出,也許我兗的民心,就要被荀貞這個賊子給收攬過去了!遍數我兗士人,除了我,又有誰敢於挺身而出呢?此即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舍我其誰。我這一回來,一定要做驚世之鳴,不死不休!”

深深地浮起了為自己感到悲壯的心態,張長眼眶一紅,竟差點為自己落下淚來,他趕忙攥緊拳頭,把淚水忍了回去,又想道,“我是要做英雄烈士的!我怎麽能哭呢?我不能哭!”

保持著這種悲壯而又自以為堅強的心態,張長的坐車駛入了昌邑縣城。

趕車的奴仆問道:“郎君,去哪裏?”

張長咬著牙說道:“去州府!”

奴仆覺得他的神情不太正常,然不敢多問,就把車子趕到了州府的門外。

張長從車上下來,整了下衣冠,問那奴仆,說道:“我怎麽樣?”

奴仆不知其此問何意,茫然說道:“郎君,什麽怎麽樣?”

“我的衣冠!收束好了麽?”

奴仆恍然大悟,連忙答道:“好了,好了!”

張長伸手,說道:“給我劍!”

劍者,君子之武備也。身為君子,不可不攜劍。

奴仆將他的佩劍奉上。

劍長三尺,張長的個頭實在是太低了,劍往腰間一插,劍鞘的底部就離地麵不遠。張長把劍鞘整好,確保了其不會影響自己雄邁的腳步之後,乃即朝府門行去。

此時的天空上,沒有一絲雲彩,空氣又悶又熱,好像擦個火星就能點燃似的。

有些飛蟲和蒼蠅在空中嗡嗡的飛,那一片微弱的聲音,更叫人覺得煩躁。

府門的值班吏員早就看到張長了。

見張長似是要往府內闖,吏員不知他的底細,觀其穿戴,是個士人,便攔住他,一邊揮驅飛蠅,一邊還算客氣地問道:“足下何人?”

張長仰臉,傲然答道:“吾壽張張長是也!你去把荀攸叫出來,命他速來拜見於我!”

張長那天大亂荀貞的宴席,別的地方不敢說,至少在昌邑的郡府、州府裏邊,他的名氣已是傳開。

那值班的門吏聞得他名,呆了一呆,旋即大怒,說道:“我當是誰,原來是你這個狂徒!荀使君的尊諱是你能叫的麽?還敢妄言命使君……?真是混賬!”喝令左右的吏卒,“拉走!”

張長把劍鞘從腰帶中拽出,探手拔劍,橫在身前,叫道:“誰敢動我?我叫你血濺五步!”

一個身材魁碩的吏卒繞到他的身側,一腳把他踹到,餘下的幾個吏卒一擁而上,奪下了他的劍,拳打腳踢,不過片刻功夫,就把他打的鼻青臉腫。張長的那個駕車的奴仆見狀,駭然至極,掉頭就跑。張長滾在地上,大叫大嚷,罵道:“荀公達,你這老狗!不敢見乃公,便指使你的狗腿子仗人多勢眾欺負人麽?荀公達,我入你老母!……哎喲,哎喲,誰踢乃公襠處?”

他越是罵,吏卒們打得越狠。

郡府臨著城中的通衢大路,這場動靜很快就引來了不少的百姓圍觀。

門吏脫下步履,拽下布襪,塞入到張長的嘴裏,一疊聲地命令吏卒:“抬去遠遠地扔了!”

荀攸在府內,得了稟報,遣吏出來詢問情況。

那張長罵的實在太過難聽,門吏怕荀攸見怒,牽連於他,支支吾吾的,不敢把實情說出。出來探問情況的那吏員認得張長,大概猜出了事情的經過,就也不再問那門吏,回去說與荀攸。

荀攸問道:“你確定是張長?”

那吏員很有把握地答道:“那日他在明公的宴席上大鬧,最後叉他出去的幾個吏員中,就有下吏是其一。確是張長無疑。”

荀攸也是頭疼,心道:“這個狂生,上回我阿父饒了他一命,他不知悔改,卻怎麽又來鬧事?”揮了揮手,說道,“此子雖是個狂徒,在州內薄有虛名,不要打傷了他,趕出城就是!”頓了下,補充說道,“傳令給城門的戍卒,不許再放此人入城!”

那吏員接令,又去到府門口,看到圍觀的百姓比剛才更多了,幾個吏卒正在拽著張長,把他往他的那輛軺車上拖。

吏員交代門吏,說道:“府君命不得將之打傷,趕出城就行了。”

“他要再來呢?”

“府君已有命令,不許戍卒再放他入城。”

門吏應諾,待吏卒把張長按在了軺車上,親自駕車,把張長送出到了城外。

那吏員與他一道,把荀攸的命令,傳達給了守禦城門的兵卒。

張長渾身上下,無處不疼,他費勁地從車上下來,扶著車轅,彎著腰,夾著腿,有氣無力地,兀自指著城門,痛罵不休:“鼠輩!敢打乃公,等著吧,乃公饒不了你們!荀公達,你個沒卵子的,見都不敢見我!你以為乃公會就這麽算了麽?你也等著吧!乃公和你沒完!”

城門下的戍卒們,好奇地遠瞧著他,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張長的眼被打腫了,他眯著一條窄窄的線,視線不太清楚,隱約看到了門卒們在說話,他心道:“今日出師不利,沒能見著荀攸,先挨了一頓揍!我見從府裏出來的那吏,剛才似對門卒做了些吩咐,料是交代不許我再進城,今天,估摸著是進不了城了。也罷,那幫狗東西下手真狠,打得老子骨頭都快裂了,這般模樣,即使見著了荀攸,未免顯不出老子的英雄氣概,縣南的鄉中,有我朋友在那裏住,今夜我且投住一宿,權養養傷,明天再做計較!”

想好了,這才發覺駕車的那奴仆不見了。

張長怒道:“我雖雄主,卻有怯仆!”

沒得辦法,他隻能眯縫著眼,自己駕車,前去縣南鄉裏投友。

行不多遠,迎麵來了一群人。

兩邊快到碰頭了,張長才勉強看清,是十餘個吏卒押著一輛囚車。

那囚車中站著一個三旬上下的士人。

張長不認識他是誰,但不影響他立刻生起憤慨。

他忿忿地想道:“此必是我兗州的秀士,不肯附從荀攸的淫威,故而獲罪被抓!按理說,我路見不平,應當拔刀相助,奈何劍已丟矣!而我若被這幾個吏卒所害,就無法達成我死於荀攸之手的目的,是枉死此身而已。罷了,罷了,我且暫作忍耐!”

與那囚車交錯而過之際,張長莊重地站起,衝那士人,拋了一個鼓勵和勉慰的眼神。

張長自己瞧不著自己現在的模樣,他眼皮青腫,鼻血未幹,臉上全是在地上劃拉出的血條,少了幾個牙齒,嘴唇亦是腫的,身上的衣服七零八落,胳臂、半截大腿悉露在外,端得令人不忍目睹,偏他還一本正經地從窄如竹篾的眼縫間朝外拋投情意,那士人倒是被嚇了一跳。

這個士人卻不是像張長想的那樣,壓根不是什麽兗州“秀士”,也不是因為“不肯附從荀攸的淫威”,因被抓的。這個士人與張長同姓,也

姓張,叫本,是劉岱主兗時期的州府主簿張觀的族人。他之所以被抓,是因為他鄉中近月發生的幾起毒殺耕牛的案子,背後乃悉是由他主使的。

卻是說了,張本為何會主使毒殺耕牛?且毒殺的不是一頭?

莫非是因那些牛得罪了他不成?

還真是那些牛得罪了他。

被張本主使毒殺的那幾頭牛,都是州府分到他鄉中的。

這幾頭牛一到鄉中,荀攸“每畝每年隻收稅糧四升”等等的政措一經公布,便引致了他鄉中原本一貧如洗、不得不依附於他家的徒附們,就有百數人不肯再給他家幹活了,而是去到鄉裏,願意領牛等物、接受分田,重做編戶齊民,改而給州府納稅、服勞役。

這就等於是張本家中的勞力,如今被州府給奪了去。這真是孰可忍,孰不可忍!張本大怒之下,便就生了毒計,主使門客,前前後後的,把分給他們鄉中的那幾頭牛全給毒死了。

此案報到州府以後,荀攸高度重視,派了得力的親近吏員,前往調查。

經常小半個月的排查、偵訊,先是抓到了那幾個毒殺耕牛的張本家中門客,五木之下,何有不招?緊跟著,就把幕後主使的張本給揪了出來。遂乃捕下,送去州府,請荀攸發落。

這就有了張長與張本相遇的那一場景。

卻說張本被押到了昌邑州府。

荀攸放下手頭的政務,親自又訊問他了一遍,查證屬實,見毒牛此案,果是此人的主使,亦懶得對他發脾氣,就叫吏卒們把他帶出,送往昌邑縣寺,依律處治。

萬潛時在堂上。

萬潛在劉岱主兗時期,在兗州州府就擔任治中從事了,與張觀是同僚,卻是不但認得張本,並且還跟著張觀一起,去過幾次張本的家中,受到過他熱情的款待。

這時見張本灰頭土臉的,方才不時地朝他投來哀求的目光,萬潛心中不忍,想了想,便在張本被押解出去後,大著膽子,對荀攸說道:“明府君,張本與故州府主簿張觀同宗,今其雖一時昏悖,犯下重罪,畢竟是我兗衣冠,名族子弟,亦鄉紳也,明府君何不輕處罰之?以此,也可顯出明府君對縣鄉士紳的禮重與明府君的仁厚。”

荀攸笑了起來。

萬潛愕然問道:“明府君緣何發笑?”

荀攸說道:“治中所言固是,如像治中這般的名德之士,我自是真心禮重,而此毒牛之惡徒,卻如何有資格獲我禮重?治中剛才說到‘仁厚’,我要是對他禮重,那隻怕就是對耕牛被毒殺的那些鄉民之不仁了!”

萬潛諾諾,說道:“是,是。”

他暗歎一聲,盡管憐憫張本,卻也不敢再為其求情了。

荀攸伏案,待要繼續批閱公牘,吏員進來稟報:“高校尉、馮軍司馬求見。”

荀攸隻得把公文再暫放下,說道:“請他兩位進來。”

兩人從堂外步入。

一個錦繡服裳,金帶香囊,衣飾華貴,可不就是高素?

一個相貌英俊,嘴角微笑,給人以溫和謙退之感,便是馮鞏。

高素、馮鞏兩人,下揖堂上。

高素說道:“府君,我二人的部曲已然集結完畢,明天就可出發了。”

“見過文謙了麽?”

“來州府前,我二人先謁見了樂將軍,已聽過樂將軍的教令。”

荀攸點了點頭,說道:“好,好!大野澤的賊寇,為患濟陰已久,你兩人今去,必要將之盡數剿滅才好!去到濟陰郡後,要聽受劉太守的指揮,……子繡,劉太守雖是文臣,卻有軍幹,主公對他是極為看重的,你不可輕視於他,不能抗命!如是劉太守向我告狀,說你不聽他的命令,我可是要重重地處罰你的!”

要說別人怎麽怎麽樣,高素可能不當回事,荀攸說到荀貞對劉馥極為看重,高素卻對劉馥就高看了一眼,他說道:“府君放心吧!這個狀,劉太守肯定是給你告不成的!”

劉馥到任濟陰郡後,廣泛地收集民情,發現大野澤,也即巨野澤內的賊寇,在濟陰郡內,目前來說,是民怨最大的,因是,就飛檄州府,請求荀攸派兵,助他把此大野澤的賊寇剿滅。這是既有利於收攬民心,又有利於改善本州治安的的好事,荀攸自無不允之理,便把劉馥的檄請轉給了樂進,樂進遂把高素、馮鞏兩部調出,令之往去濟陰郡平賊。

荀攸聽了高素的話,不覺一笑,沉吟稍頃,顧對萬潛說道:“治中,劉太守是新到任,子繡與馮軍司馬對濟陰更是不熟,此回討擊大野澤的賊寇,就煩請治中也一並跟著去吧?”

萬潛應道:“諾。”

天色已晚,今天是不能出兵了。

翌日一早,高素、馮鞏、萬潛三人,領了步騎四千,出昌邑外的兵營,西去濟陰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