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骨
字體:16+-

請假暨湊字數

今天回到老家,同學聚會,喝到吐,因為到了很關鍵的情節,不能胡寫,今天請個假,請見諒。

下麵是湊次數,勿點。

霍去病(前140-前117年),漢族,河東郡平陽縣(今山西臨汾西南)人。中國西漢武帝時期的傑出軍事家,是名將衛青的外甥,任大司馬驃騎將軍。好騎射,善於長途奔襲。霍去病多次率軍與匈奴交戰,在他的帶領下,匈奴被漢軍殺得節節敗退,霍去病也留下了“封狼居胥”的佳話。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十七歲的霍去病被漢武帝任為驃姚校尉(又稱霍驃姚),隨衛青擊匈奴於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以800人殲2028人,俘獲匈奴的相國和當戶,並殺死匈奴單於祖父一個輩分的若侯產和季父,勇冠三軍,受封冠軍侯。

元狩二年(前121年)春,漢武帝任命十九歲的霍去病為驃騎將軍。霍去病影視形象

於春、夏兩次率兵出擊占據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區的匈奴部,殲4萬餘人。俘虜匈奴王5人及王母、單於閼氏、王子、相國、將軍等120多人,降服匈奴渾邪王及部眾4萬人,全部占領河西走廊。匈奴為此悲歌:“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同年秋,奉命迎接率眾降漢的匈奴渾邪王,在部分降眾變亂的緊急關頭,率部馳入匈奴軍中,斬殺變亂者,穩定了局勢,渾邪王得以率4萬餘眾歸漢。從此,漢朝控製了河西地區,打通了西域道路。

元狩四年(前119年)春,漢武帝命衛青、霍去病(22歲)各率騎兵5萬分別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尋殲匈奴主力。霍去病率軍北進兩千多裏,越過離侯山,渡過弓閭河,與匈奴左賢王部接戰,殲敵70400人,俘虜匈奴屯頭王、韓王等3人及將軍、相國、當戶、都尉等83人,乘勝追殺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境內),在狼居胥山舉行了祭天封禮,在姑衍山舉行了祭地禪禮,兵鋒一直逼至瀚海(今貝加爾湖)。經此一戰,“匈奴遠遁,而漠南無王庭”。

他用兵靈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斷,每戰皆勝,深得武帝信任。與衛青被稱為帝國雙璧。並留下了“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千古名句。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卒,年僅24歲(虛歲)。

編輯本段生平英雄不問出身

霍去病馬踏匈奴2

出生在一個傳奇性的家庭。他是平陽公主府的女奴衛少兒與平陽縣小吏霍仲孺的兒子,這位小吏不敢承認自己跟公主的女奴私通,於是霍去病隻能以私生子的身份降世。父親不敢承認的私生子、母親又是個女奴,看起來霍去病是永無出頭之日的,然而奇跡終於降臨在他身上。

大約在霍去病周歲的時候,他的姨母衛子夫進入了漢武帝的後宮,懷孕後發生了館陶公主綁架且欲殺衛青一事,事情敗露後衛子夫很快被封為夫人。衛青被任命為建章監,與長兄衛長君一起加官侍中。這時候恐怕沒有人想到被改變命運的不僅僅是衛家,被改變命運的還有多年來漢匈之間的攻守易形。

當時的漢王朝,邊境不穩,時常遭受匈奴人的侵擾。作為遊牧民族的匈奴,幾乎把農耕為生的漢朝當成了自己予取予求的庫房,燒殺擄掠無所不為。而麵對這樣的局麵,長城內的國家卻從秦以來就無力從根本上改變,勝利的時候極少,秦隻能寄希望於修築長城進行消極防禦而漢朝卻以和親以及大量的“陪嫁”財物買來暫時的相對平安。

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希望改變這樣的形勢,而他很快就在身邊找到了和自己有誌一同的人,他就是衛子夫的弟弟,時任太中大夫的衛青。

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衛青拜車騎將軍,和另三位將軍各領一萬人出塞。在這一次出兵過程中,四路大軍一路無功兩路折損,而老將李廣不但全軍覆沒還被匈奴所虜,奪馬逃回後雖得了‘飛將軍’的稱號[1],但葬送數萬將士的性命被贖為庶人。[2]反而是第一次出塞領兵的衛青,出上穀直搗匈奴祭天聖地龍城,斬敵七百。衛青的軍事天才使漢武帝刮目相看。

漠南之戰,橫空出世

在衛青建功立業的同時,霍去病也漸漸地長大了,在舅舅的影響下,他自幼精於騎射,雖然年少,卻不屑於像其它王孫公子那樣呆在長安城裏放縱聲色享受長輩的蔭庇。他渴望殺敵立功的那一天。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衛青領軍二出定襄,史稱漠南之戰。虛十八歲的霍去病二次跟從衛青出征定襄(年十八為侍中。善騎射,再從大將軍)。武帝特地任命霍去病為嫖姚校尉,領八百騎兵。戰鬥期間,霍去病脫離大軍在茫茫大漠裏奔馳數百裏奇襲匈奴,打擊匈奴的軟肋。(與輕勇騎八百直棄大軍數百裏赴利,斬捕首虜過當。赴利:奔向有利之處,以消滅敵人)此仗霍去病斬敵2028人,殺死匈奴單於祖父一個輩分的若侯產和季父,俘虜單於的國相及叔叔。霍去病的首戰,以奪目的戰果,橫空出世。

為表彰霍去病的功績,漢武帝將他封為“冠軍侯”,讚歎他的功冠諸軍。特意割穰縣的“盧陽鄉”和宛縣的“臨駣聚”地為冠軍縣做為霍去病的封地,《史記》記載此次封邑一千六百戶(《漢書》為二千五百戶)。

河西大戰,戰神無敵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的春天,霍去病被任命為驃騎將軍,獨自率領精兵一萬出征匈奴。這就是河西大戰。19歲的統帥霍去病不負眾望,在千裏大漠中閃電奔襲,打了一場漂亮的大迂回戰。六天中他轉戰匈奴五部落,一路猛進,並在皋蘭山與匈奴盧侯王、折蘭王打了一場硬碰硬的生死戰。在此戰中,霍去病慘勝,一萬精兵僅餘三千人。而匈奴更是損失慘重——盧侯王和折蘭王都戰死,渾邪王子及相國、都尉被俘虜,斬敵八千九百六十,匈奴休屠祭天金人也成了漢軍的戰利品。此戰後,漢武帝益封霍去病二千戶(《漢書》記載為二千二百戶)。

霍去病勝利最根本原因

國力的養成與利用

自高祖至景帝,漢朝長期積儲,府庫充實,是武帝變和親為征戰的前提之一。漢武帝繼位後,一改以往忍讓求和的妥協政策,放棄“和親”,采取強硬的攻勢作戰行動,以徹底消除匈奴侵擾。與匈奴打了十幾仗,匈奴的威脅基本得到解決,漢朝還收回了被匈奴侵占的河套地區,並在邊疆地區大開官田,補修長城,屯軍達10萬人之眾。邊疆出現了欣欣向榮的和平昌盛景象。

主動和精準地進攻戰略思想的確立與堅持執行

雖然漢武對匈奴的征戰一直不休,漢朝對消滅匈奴更是不死不休的執著。但第一北方遊牧民族消滅一個必然會興起另一個,第二中原對遊牧民族的作戰代價極大,漢武後期國力不支,甚至漠北之戰已號稱傾全國之力了。對北方遊牧民族的政策除了戰與和,霍去病的選擇是強勢共存。相比唐太宗的天可汗,霍去病謹守武將的地位,他可以選擇攻擊和利用的對象,結盟卻是他權限以外的。

戰術上大兵團突襲作戰的正確運用與發揮

1)騎兵的建設與使用。武帝時期,是中國軍製史上由車騎並用向以騎兵為作戰主體這一重大轉折得以完成的重要階段。大規模使用騎兵集團,快速機動,長途奔襲,是漢軍前期戰勝匈奴的主要原因之一。漢代騎兵的發展大致可以漢武帝為界劃分階段,此前是騎兵與車兵並重,此後則由騎兵完全取代車兵,進而成為漢代軍隊的主力兵種。

《驃騎將軍霍去病》

2)是突襲作戰戰術的運用。霍去病的作戰方略可以說是對漢軍戰術觀念的革新。他的作戰可謂是迂回縱深,穿插包圍,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迂回穿插,對匈奴實行合圍,從最薄弱的環節入手對其實行毀滅性打擊。

3)在漠北之戰中,霍部帶著的傾一國之力準備的物資舍棄不用,反常地取食於敵(僅此一次),就是在漠北想辦法補充軍需物資。客觀上最大程度的打擊了匈奴的生產能力。同時也可以解決漢朝國力不足以支持對匈奴作戰的問題。

4)霍去病任用匈奴裔武人。包括取食於敵,千裏奇襲都可能與這些匈奴裔武人有關。

匈奴之患是古代中國秦漢時期的夢魘。但經過漠南、河西、漠北3場戰役匈奴之患終於基本從中國曆史上消失。這次漢朝向北推進到沙漠邊緣,而且占領了全部河西走廊與青海新疆部分地區,設立了西域都護府。漢人的生存空間第一次大規模伸展,幾乎奪取了匈奴兩胡的全部邊緣根據地。

後人對霍去病將軍的仰慕和喜愛的情結,不光是對少年英雄的懷念與哀思,更重要的本質內容其實是對尚武精神的推崇與向往。所以霍去病打的戰役是漢民族戰爭史中最為蕩氣回腸的,他的勝利已不單是幾次對外戰爭的完勝,更成為了一種精神象征的豐碑,整個漢民族為之驕傲,他鼓舞感召著一代一代的漢族兒女,他那句“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豪言壯語更讓無數性情漢子血脈賁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