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種兵爭霸在明清
字體:16+-

第九百九十三章輕飛迅羽慢絲韁,醉踏南屏驚飆從

而在周遇吉統領先頭部隊,一路馬不停蹄的,就此奔到了淑陽鎮之後,卻是不由,被眼前的這一番景象給驚得目瞪口呆起來?等這位周遇吉周將軍,領著全軍分列在淑陽鎮縣城城門跟前。卻見在如今的淑陽鎮的城頭之上,竟然早就不見飄揚著昔日的那杆杏黃色的大明朝的旗幟,卻是不知被誰給更換成為一杆紅麵白底的大旗?就在那個白底裏麵,書寫著一個足有鬥大的,血紅色的,闖字。

自不待言,眼前的這座淑陽城,大概早就已然是落到了李自成的手中。由此看來,北京城如今也是危矣?周遇吉真有心想要帶著手下,去繞過這座淑陽鎮?先趕奔北京城去看看形勢,也好回頭再由此作出相應的對策?如果,京城果然被流民所攻打下來,並且已經是被其給牢牢地控製在義軍之手?那就絕不是僅僅能靠著自己手下這一萬的人馬,就能夠攻打下來的?即便再加上,身後的那些正朝著這麵趕過來的,驍勇善戰的東北軍將士們。

可說也絕無這個可能。要知道,這座北京城當時可說修繕的城牆即高,且又是十分的厚實。較其大明朝別的地方的城池來,都要顯得更為得堅不可摧。何況,在城池的周圍,還有一條十分寬闊的護城河。除非是有人在城內,偷偷地給這夥所謂的義軍打開城門?否則,任其在城外攻打上個幾個月的時間?卻也休想能跨進城門內來一步。人常言,國亂顯忠臣。如何到了大明朝,眼瞅著即將倒塌之際,卻並沒有忠臣良將肯站出來力挽狂瀾呢?

就在這位昔日的大明總兵官周遇吉,坐在馬上為此而垂思不已之時?身後的東北軍將帥也都趕到了其背後。等這位東北軍主帥催馬到了淑陽鎮城頭下,朝著城上麵一眼望了過去。就見在城頭上豎著幾麵大旗,其中的一麵最大的旗幟,就是上麵繡著一個血紅色的闖字的那麵紅旗。

而餘下的幾麵旗,亦不過是一些陪襯旗幟罷了。倒是看到在幾麵旗幟的中間,有一麵不算很大,亦不算很小的旗子上,書著一個劉字?卻又不曉得,其是闖王軍隊裏的哪一位將領?而在看在淑陽鎮的城頭之上,倒是並不曾見有多少個義軍駐守在城頭上麵?在城牆的垛口處,隻見到有數十個,顯得稀稀落落的義軍軍校,懷內抱著長矛靠在城牆上麵。讓人不得不猜疑,就單憑這城頭上,站著的這些顯得稀落單薄的義軍們,到底又是如何把這座淑陽鎮給打下來的?

看了片刻之後,唐楓有意想要看看,這位大明的周總兵,是如何去把這座城池給不會吹灰之力攻取下來?便對其開口吩咐道:“周將軍,如今看起來,這淑陽鎮已然是落到了李自成的部下手中。由此想來那座北京城也定是不保?不過,即便如此,我等也勢必要將眼前這座淑陽鎮拿下來。待到了京城城門跟前,再看看皇帝可是已經退出了京城?”他話是如此說,可在自家心中卻是十分得清楚。

想來,那位大明的崇禎皇帝,很有可能已經在煤山上吊自盡了?自己這一去,不過是為了看看,那位臥底宋獻策的消息到底是否準確罷了?還有一件要緊事,也就是他爹傅青主,再給他所寫的那封信上,特意告知於他。如果一旦要是京城不保?就要帶著那位長公主投奔到他的冰雪城去?

而當時在聽到這個消息之後,真是令這位東北軍主帥為此感到頭疼不已。家中的女人,本來就已然夠多的了。如今,這位便宜的老爹,卻又給自己請回一個小媽回去?這還能讓全家人繼續安穩的過日子麽?所以,這一次帶著人馬趕奔京師。其中的因由,可說有好幾樣。一是為了將李自成趕出北京城,二就是想要勸住自己的那位爹?別把一位金枝玉葉的公主,給請回家中供奉起來?即便這位公主眼下是遭了難的,可畢竟她還是公主。

最好,就是讓他保著公主遠走他鄉?離著自己的麵前是越遠越好。可這些不過都是表麵上的難心之事,在這位東北軍主帥的心中的最底處,卻是還有一件,可以說讓他覺得更為要命的事情?便是李自成的部下,再見到了吳三桂的侍妾陳圓圓之後,在萬一一個把持不住?對其起了旁的心思?到那時候,吳三桂再一怒之下,便去將山海關通往京師的路,主動地去給那些八旗鐵騎閃開?那自己在遼東境內苦心孤詣的度了這許多年,殫思極慮的經營這冰雪城卻還有何意義?要知道,當年在遼東建立起了冰雪城之時,所包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打算借著八旗與大明朝相互爭鬥之時?發展起來自己的力量。而之所以要在遼東修建冰雪城?不過是為了替大明,與這八旗鐵騎的背後,給他時時得搗搗亂而已。為的,便是慢慢來消耗這隻八旗的實力。可對方一旦若是進了關以後?自己得這一腔心血白費不提?更為主要的,自己最不想看到的,那些發生在曆史上的慘案,定都會一一的發生。同時,對於這八旗,也勢必要更難以鏟滅與他?

聽身旁的這位東北軍主帥,如今對自己傳下這麽一道軍令下來?雖然感到帶著人馬,前去攻打這座小城頗有些不值?可畢竟軍命難違,隻得對其在馬上拱了拱手,開口對其應道:“末將遵令,來人,立即與本將去將雲梯先搭起來在城頭?弓箭手列於城頭下,待見到城上隻要是有人出現,便可射箭。我等待攻下此城之後,也好直取京師重地?”隨著他的話音方落,手下的那些原大明軍校們,紛紛跳下自己得坐騎,轉身直奔後麵的那些支架馬車之上。因周遇吉所帶著的軍校,一部分為步卒,另外一部分則是騎兵。而這雲梯,也自然應當是交付由步卒來負責的。隻是其,當初生恐因此而使得軍校們趕路的速度在慢了下來?所以,索性命人製作出一些,由馬拉著的簡易支架。而在每副支架上,都掛有二十架的雲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