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鄭之我是鄭克臧
字體:16+-

665.水師之變

要援兵可以,但是一應開銷需要求援國支付,這樣的答複讓安南、越南兩國很是受傷。然而與兩國有姻親的暹羅西有強敵,隻能提供有限的增援,另一個有姻親的真臘實際上是處在分裂的狀況下,王軍根本不敢輕易離開首都,因此想來想去,也隻能接受華夏的勒索。不過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華夏願意出兵而且隻求希望彌補因為出兵帶來的經濟損失,並沒有趁機侵占兩國西部領土的意思,這也讓求援之初患得患失的兩國高層暗中舒了一口氣。

於是就這麽半推半就當中,安南、越南兩國駐華夏國信使相繼在瓊州簽訂了《瓊州借款協定》,在華夏朝廷擔保的前提下,由四海錢莊、通海錢莊牽頭組織華夏國內二十一家錢莊、票號向安南、越南兩國分別提供二百萬貫年息六厘五的巨額借貸,安南、越南兩國則在二十年內以兩國關稅、鹽稅及重慶錳礦、石溪鐵礦的收益歸還上述款項,並同意在還款期內由華夏朝廷派遣官員監督兩國戶部、鹽鐵司和海關等衙門的運作。

還在三方就借款協定的具體細節討價還價之際,從海東、西勃泥、南勃泥、淩牙門等地開出的神策軍各部相繼抵達金蘭行省。

武成十八年三月初七,《瓊州借款協定》簽署的消息傳到金蘭,磨刀霍霍的神策軍各部便在湄公河內河水師的運輸下殺氣騰騰的撲向中寮、下寮---四天後,神策軍左路軍八個團沿公河兩岸殺入下寮;三月十六日,中路軍二十二個團兵分三路出現在賓非河、賓漢河、佤比河之間;三月二十一日,逆流而上抵達中寮地區的神策軍十二個團也在本地安南軍的接應下開始清剿起寮族複國軍的武裝。

以兵力主要構成是吃了大米飯加鹹魚配菜後不想再回老家過苦日子的日本人為主三萬神策軍來對付少則數百、多不過千餘且互相並無嚴密統屬的寮族複國軍,看起來是一個馬到功成的過場,然而武昌城裏的鄭克臧和華夏群臣們卻根本沒有意識到麻煩才剛剛開始---沒有一個統一核心的寮族起義軍在正麵作戰中的確打不過神策軍,但寮國的高原地形和橫亙期間的諸多山係及諸多原始叢林卻給了寮國百姓長期堅持的保障,以至於神策軍進入後不久就有陷入泥潭拔不出來腳的趨勢。

好在夏軍並非孤軍深入陌生的中下寮地區,在神策軍幫助下緩過氣來的安南、越南兩國為了配合夏軍作戰,以驚人的殘暴對寮族及一同反叛的其他少數民族展開無情的屠殺,其中的血腥自是不用一一累述了。

安南人、越南人如出一轍的屠殺嚇壞了相當一部分寮國舊貴族,於是在華夏北寮省的某些寮族土司的中介下,這些軟弱者背叛了寮族複國運動並反戈一擊帶著夏軍和安南、越南兩國軍隊鎮壓自己的同胞和戰友。就這樣,在叛徒出賣及三國強力鎮壓下,各路寮國複國軍相繼失敗---武成十八年七月初七,溫納在南通河畔戰死,標誌著寮族複國運動全麵陷入低穀,隻有少數寮族武裝還繼續在深山老林中堅持••••••

寮國戰事尚在進行當中,華夏朝廷終於就水師改製作出了決定---根據兵部和樞密院的共同建議,鄭克臧下令正式撤銷編製過大的水師一級,將現有六大水師重編為十一個艦隊,這十一個艦隊以數字編列,其負責海域如下:

第一艦隊負責扶桑西海岸北部以及鯨須(阿留申)群島海域,艦隊之下轄扶桑新土港鎮守府和兩個巡洋艦中隊、兩個巡航船中隊、四個軍輸船中隊以及四個信報船中隊;

第二艦隊負責鯨海、苦無海及伊豆諸島以東至鯨須群島間海域的巡防任務,下轄窩闊灣、壹崎、廟屯、鄂霍茨克、石狩川港、釧路港等六個鎮守府和十個巡航船中隊、六個軍輸船中隊以及六個信報船中隊;

第三艦隊負責遼海、黃水洋、朝鮮西海岸、濟縣附近及對馬海峽、關門海峽等海域的拱衛,下轄大沽、旅順、膠澳、西歸浦等四個鎮守府和四個巡洋艦中隊、四個巡航船中隊、五個軍輸船中隊以及三個信報船中隊;

第四艦隊負責東大洋、浙海以及九州島西海岸的巡航任務及長江入海口的拱衛,下轄大衢山、鬆崇、玉環、三都澳等四個鎮守府和四個巡洋艦中隊、四個巡航船中隊、六個軍輸船中隊以及三個信報船中隊;

第五艦隊負責閩海、台海、琉球及伊豆諸島以西日本東海岸的巡航任務,下轄基隆、海壇、高雄、南澳、琉球等五個鎮守府和四個巡洋艦中隊、四個巡航船中隊、四個軍輸船中隊以及三個信報船中隊;

第六艦隊負責粵海、瓊海以及西沙諸島、東沙諸島、中沙諸島周邊海域的巡防,下轄香山澳、白沙、欽州灣、安遊港等四個鎮守府和四個巡洋艦中隊、三個巡航船中隊、四個軍輸船中隊以及三個信報船中隊;

第七艦隊負責安南、越南、金蘭外海及暹羅灣周邊至馬來半島北海岸的巡航震懾,下轄金蘭、豆蔻(磅遜)港、富國島、宋卡港等四個鎮守府和六個巡航船中隊、四個軍輸船中隊以及三個信報船中隊;

第八艦隊負責中沙諸島、南沙諸島、婆羅洲北部海域、呂宋海域、蘇祿海域的鎮戍及東部太平洋群島的探查,下轄新晉、納閩、長島港、山(打根)港、馬(尼拉)港、桑(切斯將軍)城等六個鎮守府和九個巡航船中隊、七個軍輸船中隊、六個信報船中隊;

第九艦隊負責東印度群島東部海域及方丈周邊海域的巡防並探索衣洲以東島域,下轄安汶、萬鴉老、巴厘巴板、衣洲港、方丈南港、方丈東港、方丈西港等七個鎮守府和十二個巡航船中隊、十一個軍輸船中隊以及七個信報船中隊;

第十艦隊負責東印度群島東部海域、馬六甲海峽、蘇門答臘南部海域的鎮戍和巡航,下轄淩牙門、普吉、檳城、椰城(巴達維亞)、泗水、馬辰、坤甸等七個鎮守府和六個巡洋艦中隊、十一個巡航船中隊、九個軍輸船中隊以及六個信報船中隊;

第十一艦隊負責東天竺洋海域的巡防及對東非海岸並阿拉伯沿海地區的探索,下轄緬南、吉大港、東天竺、賈夫納、馬累等五個鎮守府和四個巡洋艦中隊、五個巡航船中隊、五個軍輸船中隊以及六個信報船中隊。

這次水師改製中除了艦隊的變化巨大之外,另外一個顯著的變動就在於固化了中隊的規模:一般而言,巡洋艦中隊和巡航船中隊都編有兩艘主力軍艦和一艘二等信報船;信報船中隊則單獨下轄兩艘一等信報船;而軍輸船中隊則根據所轄軍用運輸的載荷大小有獨特的編製,通常每個中隊或轄一艘三萬料級巨型軍輸船和一艘二萬料級大型軍輸船或轄兩艘二萬五千料重型軍輸船。

之所以將中隊的編製固化,是為了方便艦隊一級根據不同烈度的作戰需要編組大小適宜的分艦隊,因此從這一角度來看,分艦隊便成了臨時性的編製;至於各鎮守府則可以視作常設的港口分艦隊,而根據鎮守府的規模大小,每個鎮守府下轄若幹巡航船、信報船、軍輸船中隊,隻不過原編列的雜式船隻將被統一的三等巡航船、三等信報船、一萬五千料中型軍用運輸船、一萬料輕型軍用運輸船及五千料小型近海運輸船所替代。

鑒於華夏水師編製的龐大,改編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等到整個整編計劃完成後,華夏水師將擁有五十四門炮以上一至四等巡洋艦五十六艘,四十門炮以上一至二等巡航船一百四十艘,三等巡航船以下輔助船隻超過四百艘,幾乎相當於此時英法荷三國海軍的總和。而且與陸師執行的移防改置政策一樣,水師各中隊之間也將每隔三年進行一次大規模的換防,隻是由於各鎮守府名下中隊裝備的船隻船型較小的原因,因此換防隻在鎮守府與鎮守府之間、外洋艦隊與外洋艦隊之間進行,至於人事交流則不限於三年的概念。

由於華夏水師不單包括外洋水師,因此內河水師一樣進行了改編---長江內河水師被分拆成負責洞庭湖及武昌上遊地區的荊江艦隊、負責鄱陽湖及贛江流域的湖口艦隊和負責長江中下遊的兩江艦隊;黑龍江內河水師也拆分為烏蘇裏江艦隊、鬆花江和牛滿江艦隊、黑龍江上遊艦隊---再加上原有的珠江內河艦隊、湄公河艦隊在內,內河水師也分成八個艦隊。

內河外洋水師整編為艦隊之後,配合作戰的龍驤軍也從原來的八個師一下子擴充到十九個師,然後在部隊數目增加的同時,單個師的兵員卻依照騎軍、馬步軍的編製予以縮編為每師六千人,以適應更靈活的調度。

水師的整編動作很大,但卻不是這次水師改製中最最重要的部分。為了更好執行華夏海路並進的國策並依照水陸兩軍不同的特點實施有效的指揮,鄭克臧在單一兵部體製不做變動的情況下,將樞密院一分為二,分別組建負責指揮陸師的北樞密院以及負責指揮水師的南樞密院。麻英如願以償的成為首任南樞密院使,而原樞密副使金言智也取代尹民通成為首任北樞密院師。在南樞密院成立後,為了加強水師方麵的話語權,鄭克臧還改變了原定將蒙古義從軍並入神策軍的計劃,規定神策軍為專司在南方各都護府作戰的部隊,且與龍驤軍、伏波軍一樣歸由南樞密院統一調度,至於東北六都護府及北海、喀爾喀兩大都護府繼續以蒙古義從軍的名義招募蒙古、巴爾虎、錫伯等族雇傭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