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成十九年的正旦大宴是鳳凰山離宮建成後最為冷清的一次皇家聚會,除了幾個年幼的皇子及其母親以外,大部分的與會者都在為遠行的兒子(兄長、丈夫、父親)擔憂,隻是因為怕觸怒了鄭克臧才不得不強顏歡笑。
壓抑的氣氛一直持續到了年後,當先期抵達的八家宗藩已經安全抵達方丈開始經營的消息傳到武昌,提心吊膽的部分妃嬪和諸皇子府上才長舒了一口氣,鳳凰山離宮和武昌城內籠罩的陰雲也跟著驅散了不少。
隻有鄭克臧一人,從頭到尾在人前沒有表露過異態,依舊雷打不動的處理政務,並在年前宣布頒布成立了厚生衙門,新年後又根據內閣的意見將工部正式拆分為負責路政和郵政的郵傳衙門、負責水利工程的都水衙門以及負責衙署和官員府邸建設與維修、城鎮官有土地和房屋售賣與批租、城市公用設施建設維修與管理的營建衙門。由此將華夏朝廷現有的衙門數量從原先的四個,猛增至八個。
鄭克臧的目的當然是逐漸增加事務性的部門,然而他的努力有的地方是成功了,有的地方卻再一次遭到了來自大臣們的抵製---鹽鐵衙門強烈反對拆分,除了焦頭爛額的總理大臣林維榮以外,其餘的內閣參讚大臣和普通內閣大臣也大多法對設立單獨的關稅衙門,以免出現太多的冗官和權責不清的問題。
“領先半步是天才,領先一步則是瘋狂,古人誠不欺我也。”看著麵前一臉凝重的林維榮,鄭克臧沉吟半天後才嘀咕了一句令時人聽不太懂的話。“好啊,真是好啊。”此話一出,林維榮頓時心驚肉跳,覺得鄭克臧清洗內閣在即了,然而出乎他意料的事情發生了,就聽鄭克臧說道。“既然是內閣再三公議,此事就暫且擱置吧。”
饒是林維榮久曆宦海,早就練得一副寵辱不驚的心態,此刻也情不自禁愣住了,好半天之後才醒悟過來,起身躬身應道:“聖上聖明,臣領旨。”
“聖明?”鄭克臧輕哼了一聲,他之所以選擇接受內閣的意見,並不因為怕了文官集團,而是忽然覺得沒有必要,畢竟他穿越的目的並不是要延續滿清的奴化政策,而是要重塑上至文武百官下至黎民百姓的精神麵貌,讓他們挺起脊梁成為有思想有道統的人,進而以此促進華夏在各個方麵的複興,因此過度打壓文官集團隻能是適得其反。“聽了內閣的話,就是聖明,那朕不如掛在牆上好了。”
林維榮嚇得毛骨悚然,一下子跪倒在地:“臣等乃是出於公心,並無架空聖上之意。”
“起來,你是內閣總理大臣,一國之宰相,整日跪拜,成何體統。”等到林維榮艱難的爬了起來,鄭克臧才道。“朕是個小氣的人,既然大臣們都不認為朕分拆鹽鐵衙門的決定合適,那麽朕就依了你們,但是朕收回之前關於保留刑部的決定,拆刑部為司法衙門和捕盜衙門,捕盜衙門專管警察、戶政、海捕、偵探諸事宜,司法衙門負責厘定各項律法,如《刑統》、《商律》、《民律》、《海事律》等等。”
林維榮頓時苦笑起來,這個時候他才覺得麵前的不是君臨萬邦的無上帝王,而是一個錙銖必較的老小孩,但是鄭克臧已經算是讓步了,內閣自然不能得寸進尺,所以他考慮再三向鄭克臧保證道:“臣會盡力說服內閣和刑部諸大人。”
鄭克臧剛準備滿意的點頭,忽然又想到什麽向邊上的翰林學士問道:“這麽一來是不是部隻有四個,衙門倒有十個之多了?”
林維榮心一下子揪了起來,但邊上的翰林學士不以他的意誌為轉移,認真的回應道:“聖上說的是,拆分刑部和工部之後,六曹隻餘其四,衙門倒是因此增加為十個了。”
鄭克臧連連搖頭:“不妥,不妥,此事還要重新權衡。”
所謂重新權衡,依照鄭克臧的意思是:“幹脆禮部也撤銷吧,重新改為禮儀院,與大審院、監察院並列,將宗人府也納入禮儀院之下,宗正兼領禮儀院正卿,宗佑兼領禮儀院少卿,並另設一名掌院少卿具體管理禮儀院諸事。”
抬高禮部地位是崇禮尚古,林維榮自然不能說什麽,隻能把鄭克臧的意思帶回內閣討論,但鄭克臧的話並沒有完:“吏部也重新改為審官院,與通政院並列,天官的權力太大,對中外來說都不是什麽好事。”
林維榮幹脆靜待鄭克臧的下文,果然,鄭克臧繼續道:“學部還是改名文教部,兵部也拆分為陸軍部和水軍部,以對應南北樞密院;這樣隻剩兩部了,那麽再將度支衙門改為度支部、鹽鐵衙門改為鹽鐵部、農政衙門改為農林部、總理衙門拆分為理藩院和外務部。不,理藩院不必單獨設立,與捕盜衙門的戶政司及審官院的地方司合並,組成內政部,主管宗藩、內藩、土司、蒙藏事務、地方行政區劃、戶籍和僧道錄。”
按照鄭克臧的意思,不啻是將華夏朝廷打爛後重組一遍,這樣的決心讓林維榮冷汗直流,不禁誠惶誠恐的回應道:“聖上所言幾乎全盤改動朝廷官製,期間牽扯甚多,隻怕還要由內閣及各部妥善商議才好。”
“卿可是以為朕老糊塗了,才行這倒行逆施之舉?”鄭克臧冷冷的看著林維榮,半響之後才搖頭道。“朕是覺得六曹體製既然已經被朕破壞了,不如破壞的更徹底一些,也好進一步厘清諸部權責,同時使部和衙門之間有所區別。”鄭克臧意興闌珊的擺擺手。“當然,也可以徹底取消部製,統改為衙門,以大臣、幫辦代替尚書、侍郎舊稱,隻是這樣的改動更大。”鄭克臧不想再繼續政改的話題了。“好了,卿且去與內閣商議吧。”
林維榮退下後不久,前工部尚書、現任營建衙門會辦大臣周遇山和內廷營建處會辦閻星振便聯袂請旨求見,這兩個人是來報告天津府新城及上京行宮建設的---經過幾十萬滿人四年多的艱苦勞作,天津新城和上京行宮已經繼永定河、海河綜治工程之後完工了。
根據華夏附廓離城的製度,原來的明代的天津衛城、清代的天津府城被改名海河縣城,新的天津府城在武清縣城和寧河縣城之間,位於海河縣城東北五(夏)裏的地方,其原址是一片鹽堿沼澤,經過填埋、開挖等一係列工程,建立起一個與江淮收複新昌城一樣具有下水道設施的近代化城市。雖然由於人口限製,新天津城不是很大,但城市保留有擴張的餘地,為此還專門為這座新城從潮白河引來活水並修建了四個外圍水庫和羅馬式的輸水管道。
至於上京行宮既不在天津新城也不在海河縣老城,更不是一組建築,而是利用滿清公鐵和權貴在香河、通縣(州)、大興等天津周邊地區建立的行宮、別院改建的數個行宮群落,分別以春夏秋冬為主題,各自擁有皇莊、殿宇、馬場、林帶、獵場、人工湖、引水渠等配套建築,並專門分拆設立了禁衛軍第二師予以就近守衛。
由於年長諸子遠行,國中空虛,鄭克臧不方便離京北巡,因此隻能通過宮廷畫師的《上京行宮組圖》以及內外營建部門的圖紙來領略天津新城壯觀及上京行宮的景物。
看罷這些圖紙和畫卷,聽完兩位臣子的介紹,鄭克臧便不動聲色的揮退了兩人,讓興衝衝而來的周、閻二人完全摸不著頭腦,隻好悻悻的返回各自的衙署,但在兩人視線之外,度支衙門會辦大臣蔡通和新任都水衙門大臣姚澤培匆匆領旨而來。
“天津城和上京行宮已經建設完畢了。”鄭克臧開門見山的向兩人說道。“北地的滿人、漢奸還剩下三十來萬,總不能讓他們吃白飯,所以,朕想該是治理黃河的時候了。”鄭克臧問蔡通道。“明年再準備一千萬貫有問題嗎?”
蔡通叫苦道:“朝廷處處用錢,臣又沒有點金手,如何變得出來一千萬貫,就算砸鍋賣鐵,明年也最多湊出一兩百萬貫來。”
“那就說定了,度支衙門每年拿兩百萬貫出來。”鄭克臧並不給蔡通反悔的機會,一口咬死了度支衙門承擔的費用,不過兩百萬貫聽其來很多,但要完成黃河綜治顯然是不夠的,因此鄭克臧命令蔡通道。“以這兩百萬貫為抵押,發行黃河治理國債,利息,卿去和四海、通海兩錢莊商量,但要保證每年籌募一千萬貫。”
蔡通麵無人色的應道:“二百萬貫,度支衙門咬緊牙關或許能擠出來,可借貸一千萬貫日後如何歸還?”
鄭克臧胸有成竹的回答道:“用改造後的沿黃水澆地償付本金。”
蔡通急道:“沿黃土地都是有主的。”
鄭克臧轉而向姚澤培問道:“卿把都水衙門的方略告訴蔡卿。”
“是。”曾經的做過工部都水司郎中的姚澤培衝著蔡通言到。“隻武成十五年起,工部都水司就在黃河沿線做了勘測,最終由聖上聖斷決定采用地方阻力最小、花費最大、效果最好的方案,即黃淮分流方案,讓黃河回過故道,從而徹底解除淮河水患。”
蔡通張口結舌:“黃河走,走山東,入海?”
“正是!”鄭克臧斬金截鐵的回應道。“朝廷這些年已經遷走了中州、冀南、山東黃河故道沿線的百姓,如今這些地都是官地,整治後發賣是不存在問題的。”
蔡通不解的問道:“不用征地,那為什麽要一年一千萬貫?”
“因為河堤及基底要盡可能的用水泥敷設,而且此番要趁著有無償的勞力在,同時修兩條入海河道,”姚澤培給了個石破天驚的答案。“每五年讓黃河改道一次,期間將清除舊河道之淤積泥沙,如此再加上朔方造林,千年黃河水患將徹底不複存在。”
蔡通終於驚呼起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