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半月,雨季漸漸過去,大清河南岸的齊兵又開始蠢蠢欲動,而姬丹的土山也徹底造就。
這次姬丹征調了上萬民夫,本來一座土山花上五、六天便應該造完了。但是連日暴雨,加上道路泥濘,最後花了一個月才完工。
土山的山頂上可以同時站二十幾個人,南麵是斜坡,有木板做成的台階,士卒進攻時可以很容易地從台階上一路登山,直到山頂。北麵直接連著城牆,雖然沒有連在一起,但是隻要據高臨下,一跳便可跳過去。
一切準備就緒!
這一日,陰霾散盡,碧空如洗,一個難得的好天氣。一大早,姬丹的大軍在阿城南麵集結,不僅土山上站滿了手持弓矢的士卒,而且城外沒有土山的地方也都是士卒。
士卒們排成一個個方隊。除了那些平時常用的攻城器具之外,方隊最前方還有不下一百座木塔,每一個木塔都高達三丈餘,比城牆還高上數尺。
木塔下麵穩穩地架在馬車上,麵對城牆這一麵直直的象一麵牆,後麵斜斜的,中間架了一個梯子,供人爬行。頂上有一個小門,僅供一人通行。
這就是所謂的箭塔了。攻城之時,箭塔的梯子上可以站弓箭手,從遠處攻擊守軍。等接近城牆之時,也可以從塔頂的小門上出去,直接跳到城牆上。
按照以前的攻城方式,士卒們需要從地麵,經過護城河,然後架梯子爬上城牆,一路上一直暴露在城上守軍的攻擊之下。現在有了箭塔,形勢大不一樣,士卒們隻要躲在後麵,便可不受攻擊,將箭塔推倒城牆下。可以想象,有了箭塔士卒的傷亡肯定要小得多。
看著高高的土山和一個個箭塔,姬丹心中滿意之極,比當年得到一千匹蒙古馬還要高興。
"大器已成!從此我將橫掃天下,無人可擋!"姬丹如此想著,頓時雄心百倍,豪氣萬丈。
自我欣賞了一陣,姬丹唰地拔出佩劍,喝道:"殺!"身邊戰鼓聲響起,首先土山上開始居高臨下往城牆上灌注箭矢。同時,下麵的士卒開始推著一個個箭塔徐徐前進。
來到百步的距離,密集的箭雨從箭塔上不同的高度飛出,一支支射向城牆上麵。
還在一個月前,同樣是在南城牆下,將士們在這段距離隻能被動防禦,眼看著齊兵的箭矢、檑木、滾石砸向自己,而沒有一點反擊的餘地。現在則不同,再也不是沒有還手餘地了,而是遠遠地就開始與敵軍對攻,掩護大軍攻城。
見此,城牆上的齊兵一時反應不過來,一個個目瞪口呆地望著高高的需要仰望的土山,還有一座一座越來越近的箭塔,搞不清自己到底是在守城還是攻城。齊軍將領有心增派士卒上城牆守城,但又怕燕軍的箭矢凶猛,人多了反而會傷得更多,隻好一批一批地往上衝。
在箭塔的掩護下,燕兵開始登城。雖然也有很多傷亡,但是守城的齊兵也出現了同樣多的傷亡,而不是象以前那樣一邊倒的屠殺。
首先衝上城頭的是土山上的士兵。燕軍先是一陣箭矢,把城頭的齊兵滅殺了一半,剩下的隻是一味躲在箭垛下,不敢出來。之後,直接有勇士便從土山上跳到了城牆上。然後士卒源源不斷,從土山上跳下去,很快占據了這一段差不多十數丈的城牆。
接著,城外土山附近的士卒趁著齊兵慌亂之際從城牆下麵爬了上去。最後燕軍占據的城牆迅速擴大,達到了裏許。
不過再想繼續擴大,卻遇到了極強的阻力。城上的齊兵象發瘋一樣衝殺過來,而箭塔的攻擊範圍隻能覆蓋到這裏,再往外就覆蓋不到了,所以不能形成一點支援。
不過,馬上有人反應過來,指揮士卒推著箭塔往兩側緩緩移動。現在的計劃很完美,士卒們守住已占領的城段,頂住壓力,然後借助箭塔,一點點往兩邊延伸。隻要有一頭打到城門口,控製住城樓,就可以打開城門,引大軍入城了。
過了一盞茶功夫,有三座箭塔被推到了燕軍控製外的區域。士卒們剛準備爬上箭塔,進行射擊,突然城牆上有人大喊道:"用火箭,射!"城頭上伸出十數支火箭,唰唰唰,每一箭都釘在了箭塔上。
這箭塔是木頭結構,一沾上易燃物,立刻騰起了火苗,然後變成火焰,迅速將箭塔吞沒。經過一盞茶功夫,三座箭塔被燒成灰燼,倒了下來。幸虧下麵的士卒躲得快,不然被箭塔壓上,也會被燒死。
不久之後,又有三座箭塔被推到了這裏,城頭又射出火箭將其燒毀。見此,姬丹急忙下令不要用箭塔了。
這裏離城樓還有百丈的距離,燕軍不甘心功虧一簣,不停地領兵跳到城牆上,發起一輪又一輪的攻擊,就是衝不過去。
城頭上不停地有齊兵和燕兵士卒的屍體被拋下來,給活著的士兵挪出位置來。而土山上跳到城牆上的燕兵一批接著一批,但是城牆上地方狹小,基本上是在雙方相交的位置近身搏殺,雙方誰也不肯退一步。
姬丹不停地催促靠近雙方搏殺的城牆下的士卒攻上城去。但是現在燕軍士卒失去了箭塔的支持,又回到了以前的那種狀態,要攻城非常吃力。燕軍死傷累累,再也卻沒有士卒能順利登上城頭的。
戰鬥一直持續著,漸漸的,城牆上浸透了血水,遠遠看去,就好像被塗上了一層猩紅的塗料。城牆內更是血流如水,士卒在上麵奔走,每一步都有一種腳底被粘住的感覺。
自曉至暮,雙方一直在激戰著,燕軍又推進了幾丈,但也僅僅是幾丈而已。這樣的戰鬥,對誰也沒有好處,完全是互相消耗。不過總得來說,還是齊兵死的人多,燕兵死的人少,每死兩名燕兵,齊兵就要死亡三名。
到了晚上,城頭的戰鬥還在繼續,而姬丹這邊又出了新招數。士卒們不再拚命向城牆兩側衝殺,而是死死守住自己的地盤,然後土山上不停地有士卒跳到城牆上。士卒們一跳到城頭,也沒有在城牆上停留,而是在城牆內側架起了繩索,直接沿著繩索跳到城內。
同樣一根繩索,從城牆上下去,與從城牆下上去的難度完全不同。不久,城牆內側迅速集中了數百燕兵。這時,齊兵也發現了,急忙組織數千兵馬趕來圍堵。
數百燕兵哪裏是數千齊兵的對手?眼見就要被齊兵圍住包了餃子,城牆上射下來一陣箭雨,將一大批齊兵射殺。
這裏是數丈寬的廣場,廣場對麵是大戶人家的後院,被高高的圍牆圍住。而廣場兩邊連著街道,齊兵隻好守住兩邊的街道出口,將燕兵封死在裏麵。
有了城頭燕兵的支援,進城的燕兵站穩腳跟,便越聚越多,迅速達到了千餘人。這裏地方不大,千餘人已經很擠了,不可能再增加了。雖然聚集了千餘人,但是想要衝出去卻不容易。
聽說有士卒衝進了阿城,城外的姬丹急忙下令不遺餘力,四麵攻城,以便分散齊兵。阿城齊兵守軍數量不少,雖然有很多將領都被吸引到了南門附近,但是四麵城牆的守軍數量足夠,姬丹一時難以得手。
此時南麵燕兵雖然突入城去,卻一時無法展開。見此,其中一名佰什長急中生智,大喊道:"弟兄們,把這個圍牆推倒!"
眾人醒悟過來,站在牆角的士卒一齊大喊:"一、二、三,推!一、二、三,推!••••••"
圍牆雖然是用石塊堆砌,但是並不牢固。這個時代水泥還沒發明,士卒們推了幾次,便將圍牆推倒,露出裏麵的房子。這裏果然是一個富戶。燕兵踏過圍牆,衝過裏麵的屋子,然後從正門出去了。
有了這個方法,燕兵很快衝破重圍。越來越多的燕兵衝進城去,雙方進入了巷戰。
此時入城的隻有一名旌衛算是最高級別的將領,但是燕軍一聽說城內燕軍已經突破了封鎖,孟霸率先入城去了。
這裏雖然不是城門,但是士卒入城的速度卻一點不見得慢。燕軍猛攻南門,然而齊兵早有防備,很難南門攻下來,一部分燕兵隻好轉攻東門。齊兵的注意力都被南麵的燕兵吸引住了,現在突然有燕兵進攻東門,齊兵猝不及防,在內外夾擊之下,竟然被燕兵突破城門,城外燕兵趁機湧了進來。
從南麵城牆進入的燕兵越聚越多,現在又奪了東門,燕軍進城再無障礙,大批大批地湧入,向北麵、西麵街道進攻。姬丹索性停止南麵、西麵、北麵的進攻,而是下令燕軍牢牢守住東門,與齊兵展開城內的爭奪戰。
到了這一步,攻下阿城再無懸念,下麵就是如何全殲敵軍的事情了。現在進城的已經達到兩萬燕兵,雖然聽起來數量還比不上齊兵,但是一個是守城,一旦被攻破城門便心膽俱裂,現在已經有小隊的齊兵棄械投降了。一個是攻城一方,一旦入城便是勝利在望,個個爭先,人人奮勇,士氣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