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幾年是研發十二寸艦炮,不過進展不大,等上海兵工廠把十二寸四十五倍艦炮搞定的時候,世界潮流早就已經走到了十五寸、十六寸艦炮上麵了,這就注定了上海兵工廠研發的十二寸艦炮根本無法應用在新式戰艦上,不過中國的沿海那麽多炮台都需要海量的岸防炮,所以上海兵工廠也是生產了眾多的十二寸炮用於各地的海防炮台,積累了寶貴的生產也研發經驗。
隨後在中國從美國訂購炎帝級戰列艦的時候,作為購艦合同中的附加條件之一,中國得到了美國十四寸四十五倍艦炮的技術。而這些十四寸四十五倍炮已經是一戰前的技術了,當時美國手裏頭還有更先進的十四寸五十倍、十六寸四十五倍、十六寸五十倍。然而盡管是一戰前的的技術,但是上海兵工廠想要吃透它依舊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上海兵工廠足足花了三年時間才仿製出來了第一門樣炮,並在今年才開始建造了十多門並裝備到了各地沿海炮台上當做岸防炮使用。
然而盡管已經能夠勉強生產十四寸四十五倍炮,但是這些艦炮依舊已經落後於世界,盡管仿製生產了出來,但是注定是沒可能裝備到中國的國產戰列艦上麵去的。
國內無法生產大口徑的十五寸和十六寸的艦炮,那麽就隻能進口了。
好在這年頭沒有什麽技術封鎖,這要進口艦炮的話,不管是是英國人還是美國人都是很樂意的,甚至連戰敗的德國人都是拿著拜仁級上的十五寸主炮上門來推銷。
這也就讓中國海軍對新式戰艦的主炮有了多重的選擇性,十五寸炮裏頭有英國的15寸42倍炮,德國的380毫米45倍炮、意大利的381毫米40倍炮可以選擇。而十六寸炮的話,隻有美國一家可以提供,分別是十六寸四十五倍和十六寸五十倍,也就分別是炎帝級上的主炮和美國科羅拉多級上的主炮。
十六寸炮目前依舊隻有美國和日`本兩家可以生產,其他國家都沒有這個技術,就連英國人預定裝備在四萬噸納爾遜級戰列艦的十六寸主炮都還在研發當中呢。日`本和中國剛剛打了一場,就算日`本腦子再秀逗也不可能把自家的十六寸艦炮提供給中國,所以說中國要獲得十六寸艦炮的話,隻能向美國進口。至於技術轉讓也是別想了,當年向美國訂購兩艘炎帝級戰列艦的時候人家都隻是轉讓了落後無用的十四寸四十五倍艦炮,甚至連十四寸五十倍的都不肯轉讓。現在要想讓美國人轉讓十六寸艦炮技術的話,除非中國從美國買上十來艘戰列艦,不然是別想了。
盡管有著多個國家前來推銷自己的十五寸艦炮,但是對於中國海軍而言,實際上從一開始就是沒有考慮到十五寸艦炮。由於中國之前沒有裝備過十五寸的艦炮,而且中國的最主要軍事貿易國美國也沒有十五寸的艦炮,所以說中國要想獲取十五寸艦炮的話就隻能選用英國、德國、意大利這三家的產品。英國和德國這兩家的十五寸炮性能大體相當,誰也沒強多少。但是要選用十五寸炮的話,那麽中國海軍就必須建立起相關的後勤維護體係,這方麵的花費不小。如果說是專門為了一款威力巨大的主炮重新建立後勤維護體係的話那也就值得了,畢竟對於海軍來說,主炮的威力隻要足夠,那麽海軍是不在乎為他單獨建立一套後勤維護體係的。
但關鍵的是,這英德的十五寸艦炮性能差了十六寸艦炮一大截啊,別說是和中國海軍現役的十六寸五十倍艦炮相對比了,就連那些十六寸的四十五倍炮都是無法相提並論。而這對於已經習慣擁有了十六寸艦炮巨大威力的中國海軍而言,十五寸艦炮顯然是無法滿足那些海軍將領們的野心的。
所以在主炮的選擇上,十五寸艦炮盡管被當做了一個備選,但是實際上在那些海軍將領的心中一開始就已經被淘汰。
對於新式戰艦上的主炮爭論,主要是集中在美國的十六寸五十倍和十六寸四十五倍這兩款艦炮之上。
毫無疑問的,單單考慮威力的話,炎帝級上現役的上十六寸五十倍炮絕對是最大的,這款火炮從數年前到現在,甚至是未來的數年內都會是地球上威力最龐大的艦炮。而這個記錄是否能夠繼續保持下去,還得看美國人會不會在1927年動工的新式四萬噸戰列艦上使用更新式的艦炮,如果到時候美國人繼續沿用十六寸五十倍艦炮的話,那麽很有可能這個記錄會一直保持到華盛頓海軍條約結束。如果美國人在1927年動工的C/D兩艦中選用威力更龐大的十六寸艦炮,那麽這個記錄才會被打破。
而美國的十六寸四十五倍炮雖然威力也不俗,但是威力是絕對無法和十六寸五十倍艦炮相提並論的,美國海軍提供的試驗數據當中:兩者發射同樣的954公斤的穿甲彈時,在同樣是兩萬碼的距離上,十六寸四十五倍艦炮的穿甲能力隻有三百毫米左右,但是十六寸五十倍艦炮的穿甲能力卻是高達四百毫米左右,由此可見兩者的威力相差極大。
然而威力相差巨大的同時,所帶來的也是這兩者間重量和身管壽命的極大差距。十六寸五十倍艦炮的重量高達一千三百多噸,但是十六寸四十五倍艦炮隻有一千零幾噸,差的不是一點半點。而同樣的身管壽命上,十六寸四十五倍炮有三百五十發的壽命,而十六寸五十倍炮卻是隻有兩百五十發的壽命。
而這裏頭最關鍵的就是重量問題了,艦政司在設計的時候,發現根據魏瀚中將的設計方案裏保留九門十六寸五十倍艦炮根本就無法做到,因為艦炮的重量太大以至於根本就無法騰出足夠的重量來滿足新式戰艦的航速和最基本的防護要求。畢竟當初炎帝級戰列艦可是花了足足四萬噸才造出來,而新式戰列艦想要用三萬五千噸就裝備上九門十六寸五十倍炮,那幾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如此情況下最開始提出的三個設計方案中,魏瀚中將的九門十六寸五十倍艦炮方案以及秦逸的十五寸艦炮方案是被先後拋棄。而在韓通林上校的設計方案中,是采用四座雙聯裝的八門十六寸四十五倍艦炮,火力布置和日`本的長門級、美國的科羅拉多級是一樣的,整個設計顯得過於保守而傳統,雖然兼顧了火力和防護以及航速,但是四座雙聯裝的火力布局並不為海軍高層所喜。
中國海軍近年來主力艦的火力布局一直都是沿用三聯裝布局,包括在建的世廣級重巡以及炎帝級戰列艦都是如此,而雙聯裝的布局隻有在老式的興上級重巡上才有。
海軍高層的意見就是,四座雙聯裝不但需要布置更長的裝甲帶來保護主炮和彈藥庫,而且連火力也比三座三聯裝減少了一門,要求新式戰艦沿用三聯裝布局,於是乎韓通林上校的設計方案也是被否決。
這樣一來,艦政司提出的三個設計方案都是被否決,不過戰列艦這種國之重器的設計方案向來是困難重重的,當時炎帝級的設計方案可是有幾十個備選方案,改來改去才確定了最終的炎帝級設計方案。
初始的三個設計方案被否決後,魏瀚中將因為身體狀況惡化而沒有參與到下一輪的設計中了,而這個時候作為十六寸四十五倍炮的支持者,韓通林上校依照炎帝級戰列艦為藍本,在縮小了噸位、弱化了防護後,將上麵的九門十六寸五十倍炮改為十六寸四十五倍炮,並由此再一次提出了設計方案。
這一設計方案迅速得到了秦逸中將的支持,並很快進行了細節優化後,再一次作為艦政司的初始設計方案提交給海軍部。
“這次的設計方案裏,雖然采用的四十五倍炮不如炎帝和黃帝兩艦上的五十倍炮,不過任舊具備較大威力,足以和世界列強海軍上裝備的其他艦炮一較高低!”海軍部總長薩鎮冰上將拿著艦政司提出來的初始設計方案找到了陳敬雲。
戰列艦作為國之重器,整個國家才有那麽幾艘的情況下,這已經不單單是海軍自己的事情,而是整個國家的事情了,所以戰列艦要怎麽造,需要具備什麽樣的性能海軍部自己也是不能專斷,還需要陳敬雲批準才行。
陳敬雲仔細聽著薩鎮冰解說著,陳敬雲自己對海軍的一些詳細技術細節自然是搞不懂的,那是海軍裏頭那專業人員的工作,隻不過威力強,威力小他卻是多少知道一些,而更關鍵的是他陳敬雲也知道一些未來的趨向,而這一點很重要。
“按照這個初始設計方案,將會采用三座三聯裝共九門主炮,主炮為進口美國的十六寸四十五倍炮。這個主炮方麵海軍也同美國方麵進行過探討,以美國海軍現役的科羅拉多級上的十六寸主炮為基礎,進行輕量化設計,預計保持性能的同時會進一步減輕主炮的重量!”薩鎮冰說到這裏的時候,陳敬雲插口了:“主炮方麵可以爭取下技術轉讓實現國產化嘛!”
這時候,薩鎮冰麵露苦色道:“這個有些難度,美國方麵很堅持,隻能是全炮進口!”
陳敬雲卻是道:“海軍要把眼界放開一些,國產化不一定是要讓上海兵工廠製造,技術進口也不一定是要進口全套的技術,我們可以通過另外的方法,比如讓美方在國內設立生產工廠,設立相關的維修維護工廠嘛!”
薩鎮冰這個時候聽了也是略有疑問:“就和蕪湖鋼鐵公司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