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大軍閥
字體:16+-

第六百八十一章 新的戰略理論

孫立人,這個人算得上是中國陸軍中的年輕一代了,而且從軍之路有些不太一樣。1900年出生的他一開始並不是從軍的,而是先就讀與東南大學,畢業後才報考了武漢陸軍軍官學校,在武漢陸軍軍官學校畢業後也沒有和其他的軍校生直接進入部隊服役並一步一步往上爬,而是被送到了美國弗吉尼亞軍事學院留學,當年中國和美國可是處於蜜月期,每年中國都往美國派遣大量的留學生。

畢業回國後升遷速度比較快,並順利跨過了少校的門檻,到了1931年的今天已經是戴上了中校的軍銜,並在第一集團軍司令部裏服役擔任作戰參謀一職。

對裝甲部隊極為感興趣的他對裝甲部隊的運用提出了新的建議,建議在大規模突破作戰中,前期應該盡量避免裝甲部隊的消耗,前期應該用步兵和炮兵部隊打開缺口,然後再投入裝甲部隊迅速突進並擴大缺口,讓裝甲部隊避免前期消耗,保持更多的戰鬥力用於後續的縱深突擊。

而這種建議讓第一集團軍的參謀長黃安源很感興趣,並認為如果在安州戰役的前期,第一裝甲軍如果不參與第一波的攻擊,而是在步兵部隊打開了缺口後再投入戰鬥,就不會受到日軍防守兵力的頑強抵抗,從而避免坦克的前期無畏損失了。

而這一次的平壤作戰計劃製定中,孫立人再一次提出了他的這種構想,並得到了黃安源的支持,雖然說好幾個作戰方案中都是以裝甲部隊的快速突擊為重點,但是怎麽突擊卻是分歧很大的。

當第一集團軍參謀部完善了第三號作戰方案後,受到了第一裝甲軍的指揮官方大山的極力支持,說如果自己的裝甲部隊如果能夠避免前期的突破敵軍防線的消耗,那麽就能夠保存更多的力量用於縱深的突擊。

第三號作戰方案的完整構想是在整條戰線上百分之十以下的戰線長度上至少集中半數以上的步兵和百分之七十以上的炮兵以及相應的空軍航空兵組成第一波攻勢,利用絕對的兵力和火力優勢粉碎敵軍的第一道防線某一點。

取得了第一道防線上的突破口了,迅速投入第二梯隊的步兵部隊擴大缺口,並向敵軍縱深推進。於此同時,裝甲部隊也是投入戰鬥,並通過突破口快速向敵軍縱深挺進,打亂敵軍的部署並包圍敵軍。

現在第一集團軍采用的這種戰略構想的原因很簡單的,那是希望盡量的在前期保存裝甲部隊的實力,而不是說和上一次的安州戰役中一樣,在前期的突破戰鬥中就消耗掉裝甲部隊的大量實力。

盡管孫立人提出的作戰構想已經有些後世裏二戰蘇聯提出的大縱深戰略理論,但實際上不是一回事,或者說孫立人根本就沒有考慮到更深沉次的戰略問題。

他提出的這個構想目的是非常簡單的,那就是避免裝甲部隊在第一波攻勢中被消耗掉。畢竟中國目前的裝甲部隊看似不少了,但總體數量並不多,每一輛坦克都是寶貴的,這些坦克的作用應該是快速挺進敵軍的縱深,而不是讓其消耗在第一波攻勢中。

這種戰術上的帶來的就是整體戰線上的變化,為了在預定突破陣線上集中更多的火力和兵力,中國的第一集團軍在戰線上進行了大規模的調動,對麵的日`本雖然也發現了一些不拖,但是日`本在平壤防線上的第三軍原本兵力就不足,即便是陸續得到了三個師團的增援,使得日`本第三軍的總兵力高達七個師團,不過其中的第八師團乃是原第一軍所轄,從肅川前期突圍出來的殘部,隻有一萬人多點。而第四師團和第九師團在安州戰役期間,為了救出安州的第一軍,進行了激烈的反攻,最後非但擊潰中國的第一裝甲軍的攔截,而且還讓自身損失慘重。

日`本第一軍幾乎全軍覆滅後,日`本就剩下了第三軍和第二軍,其中的日`本第二軍也已經是退守元山港,並和日`本的第三軍一同形成了一道近兩百公裏長的防線,從朝鮮西海岸一直延伸到朝鮮東海岸。其中西部防線以平壤為核心,依托大同江,而東部則是以元山港和朝鮮中部的複雜山脈為依托進行抵抗。

平日裏的中國將領口中的平壤防線並不是說隻指平壤城而是指東西寬度達上百公裏的大同江防線。

實際上也隻有如此長的戰場寬度才能容納雙方的數十萬大軍,要不然隻有十幾二十公裏的話,根本就是無法展開如此多的部隊。現代部隊的展開寬度是非常寬的,一個師控製十幾公裏的戰場寬度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再多的部隊放進去就容易造成麻煩。

現代戰爭中,除了對堡壘要塞的攻擊外,在野戰中基本不可能看到數千人上萬人規模的集中衝鋒,大多數的衝鋒戰鬥都是發生在連、營級規模,不過這些數百人級別的戰鬥可不是隻有一個地方發生,而是整條戰線都是如此。

為了在這長達上百公裏的大同江防線中取得突破口,第一集團軍集中了第八軍和第十七軍,在平壤東南部約三十公裏外進行了大規模的渡江作戰,為了支援陸軍的渡江作戰,海軍派遣了兩艘戰列艦在內的龐大艦隊抵達大同江附近海域,利用戰艦上巨大艦炮對陸軍進行最直接的炮火支援。

當前線的陳儀看著遠方日軍陣地上傳來的巨大爆炸聲時,饒是他向來以陸軍將領自傲,但是也不得不承認,這海軍的巨炮真的很猛。

那些十六寸的巨大炮彈砸到大同江對麵的日軍陣地上時,爆炸的範圍幾乎籠罩數百米,如果命中的話,一炮下去幹掉數百日軍都不成問題。

實際上,中國海軍中的十六寸戰列艦主炮的高爆彈的裝藥量還不如飛機投下的兩百五十公斤的航彈,但是兩者對士氣的打擊是不可同日而語的,而且火力的持續性也無法比較。

這年頭,大口徑艦炮的對陸轟炸還是非常有威脅力的。

在無數的火炮轟炸和大同江對岸的日軍陣地時,渡江的主力第八軍已經開始了渡江。

衝鋒舟、普通的手劃木船,海軍的小型登陸艦,中國第一集團軍幾乎集中了所有能夠渡江作戰的船隻用以發動渡江攻勢,不是有船隻被日軍的子彈擊中,甚至有些船隻被日軍的炮火擊中而掀翻。

渡江的船隻還沒有衝過去一半,就已經出現了不小的傷亡,但是這種傷亡在陳儀看來卻是可以接受的,渡江行動還在繼續。

速度最快的一批衝鋒舟和海軍小型登陸艦已經靠近岸邊,然後上麵搭載士兵們絲毫顧不上下麵冰冷的江水,就這麽跳下了水中,然後向江邊發起了進攻。伴隨渡江的機槍和迫擊炮也是被迅速拉了下來,然後在一些低矮的小土堆上進行火力支援,甚至一些迫擊炮組找不到掩體,就這麽直接在空地上架起了迫擊炮進行轟炸。

子彈不斷的從雙方的槍口中射出,然後鑽進兩國軍人的身體上,江邊很快就是鋪滿了屍體,岸邊的江水已經被染成了紅色,哪怕第一波的渡江部隊傷亡慘重,但是更多的中國部隊卻是陸續渡江,從一個營登陸,再到一個團,然後是一個師。僅僅是一個小時不到,第八軍就已經衝過去了一個師的部隊,這些渡江部隊過去後迅速向日`本陣地進攻,擴充己方的江邊陣地。

兩個小時後,工兵部隊已經是開始架設大型浮橋,於此同時,更多的部隊依舊通過船隻陸續渡江並投入戰鬥,此時日軍雖然想要發起反擊,但是麵臨著中國突然發動並投入了整整兩個軍的渡江作戰,日`本第三軍更是無法短時間內從其他戰線上抽調更多的部隊來增援,而後方的預備隊也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抵達。

而那個時候,中國的渡江部隊估計浮橋都搭起來了,等中國把大型浮橋給搭起來,就會有更多的部隊源源不斷的投入戰鬥,中國的裝甲部隊也會跨過大同江向朝鮮南部縱深挺進,到了那個時候,日`本第三軍苦心經營的大同江防線就等於被打開了一個巨大的缺口,而且這個缺口還無法堵上。

二月七號下午一點,當中國第一集團軍的第八軍發起渡江九個小時後,第一條簡易浮橋已經搭建成功,盡管這條浮橋依舊無法讓重大數十噸的坦克通過,但是大量的野戰火炮和數噸重的汽車和裝甲車已經能夠通過,第八軍的主力部隊已經是開始渡江。

二月八號淩晨六點,經過緊張了一晝夜施工,以第一裝甲軍的舟橋營為核心,抽調了國內大量舟橋部隊組成的臨時重型舟橋團終於是把大型鋼鐵結構的浮橋搭建完畢,這座鋼鐵浮橋完全可以承受裝甲部隊中重達二十多噸的T6坦克通過。

由於裝甲部隊中裝備的坦克重量高達數十噸,而在作戰中又不可避免的會遇到了江河,而以現今的東亞地區的基礎設施,能夠容納二十多噸坦克通行的橋梁並不多,為了能夠避免無法渡江的情況,中國的裝甲部隊曆來極為重視大型浮橋的搭建,每一個裝甲軍都轄有一個重型舟橋營,擁有大量的專業搭建浮橋設備,完全苦短時間內搭建一座可容納坦克通行的浮橋。

浮橋搭建成功後,第一裝甲軍的坦克陸續在煙霧的掩護下通過浮橋,為了給渡江作戰提供掩護,避免浮橋和渡江部隊遭到敵軍炮火的打擊,中國的渡江部隊在渡江區域部署了大量的煙霧彈,使得整個江麵都是籠罩在煙霧中,有效的掩護了浮橋已經通過浮橋的部隊。

二月八號上午九點,平壤城內,金穀範三一臉怒色:“第二十四師團怎麽還沒有抵達鬆林,現在已近過去整整二十四個小時了,他們怎麽還沒有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