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大軍閥
字體:16+-

第七百零四章 海軍第七期發展計劃

倫敦海軍條約簽訂後,雖然說明確限製了各國的海軍噸位和排水量以及口徑等等,但是並沒有讓各國停止發展海軍,甚至引發了新一輪的條約型軍艦的軍備競賽,尤其是輔助艦更是被大量開工。

1931年的這一個倫敦海軍條約裏頭,可是限製了輔助艦的總噸位,這樣一來,各國就不能無限製的保留大批量的老艦艇,比如中國海軍中目前就擁有大量一戰前以及一戰時期外購或自建的驅逐艦以及巡洋艦,比如歲鼎級驅逐艦、複桂級輕型巡洋艦和兩艘興上級重型巡洋艦。這三級軍艦在1913和1914年陸續回國或者自建服役,如果按照竣工時間來計算的話,已經是有十八九年的曆史了。如此長艦齡的它們實際上早已經退出了中國海軍的主力序列,目前都分別部署在四大海防艦隊中,承擔一些沿海巡邏的任務,有好幾艘也被改裝為布雷艦。

而根據倫敦海軍條約,那麽各國如果想要在限製噸位內保持最大的戰鬥力,那麽就必須大量建造輔助艦的代替艦,盡管條約中規定了對輔助艦的代替艦艦齡限製,比如1920年前下水的巡洋艦必須滿足二十年才能夠建造代替艦,而在1921年前建造的並不足三千噸的驅逐艦則是需要滿足十六年才可以建造代替艦。然而不管是中國還是日`本又或者是英國美國,實際上都保留了大量的舊式艦艇,盡管他們已經不在擔負主力,但是依舊占據著眾多的噸位。

以此,各國都開始了大規模建造輔助艦用以替換那些舊式艦艇,以求在規定的噸位內保持海軍的最大戰鬥力。

這種情況同樣發生在中國海軍內,目前中國海軍的規模還是比較龐大的,擁有四艘戰列艦,六艘航空母艦,兩艘被劃入了主力艦範圍內的重巡,兩艘條約型重巡,以及八艘之多的艦隊輕巡,六艘雷擊輕巡。之後就是大批的驅逐艦,單單是主力艦隊內的驅逐艦就高達二十四艘之多,此外還有在海防艦隊中的二線驅逐艦也有八艘。

以上這些戰艦就是目前中國海軍的全部家當了,而這些艦種中,主力艦部分的噸位已經是占據的七七八八了,剩下的噸位隻能再建造一艘,而倫敦條約中,中國海軍以放棄對炎帝級兩艘戰列艦的大規模改裝計劃為代價換取了這艘新造主力艦的噸位放寬到兩萬五千噸,也就是說把中國海軍主力艦的噸位從二十萬噸擴充到二十一萬噸。

航空母艦的噸位早已經用光了。

巡洋艦方麵,由於中國的兩艘均衡性重巡是劃入到主力艦噸位中的,所以中國的重巡噸位目前隻有四艘,分別是兩艘1913年購自美國的興上級重巡,今年才緊急服役的兩艘新式華武級條約型重巡,隻占用了四萬噸,還剩下大批空餘噸位可用,不過中國海軍這些年一直對條約型的重巡不怎麽感興趣,一直都在爭論花費這麽大的代價去建條約型重巡是否值得,要不然也不會在英日美等國都大量開工條約型重巡的時候,中國一直到1928年前後才姍姍開工了兩艘條約型重巡,到了1931年才服役。

輕型巡洋艦方麵,中國的數量就比較多,而大多數都是在1923年前後開工建造的,1928年前後隻開工建造了兩艘界字級艦隊輕巡。全部輕巡的噸位加起來約八萬噸左右,距離上限還有兩萬噸的差距。

驅逐艦裏頭,中國的驅逐艦不算太多,目前加起來也就三十二艘,總噸位約四萬五千噸,距離十萬噸還很遠呢。

中國的輕巡和驅逐艦噸位之所以比較少,主要是在中日海戰中消耗了一部分,自從去年的海空大戰後,雙方隨後爆發的海戰大多數都是小規模編隊的交戰,這打起來是旗鼓相當,是屬於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類型,所以中國海軍在交戰中損失的驅逐艦不少,雖然有著戰時緊急造艦計劃的補充,不過在戰爭結束後,數量依舊顯得偏少,比戰前的規模還要小一些。

除了航空母艦外,中國的其他艦種的噸位都有剩餘,而且在輔助艦上麵是有著大量的剩餘噸位,因此在倫敦海軍條約簽訂後,世界各國海軍相繼大規模造艦的時候,中國海軍也是提出了海軍第七期發展計劃。

“第七期計劃以恢複輔助艦隊的編製為核心,填補上一次戰爭後各艦隊留下的空缺。”作為海軍部新一任總長,溫庭和海軍上將親自向陳敬雲回報海軍第七期發展計劃。

為了盡量的避免讓人們以為是海軍在大規模擴充編製,所以海軍方麵是用了相當謹慎的詞匯,第七期計劃的核心內容就用了恢複編製、填補空缺此類詞匯,絕口不談擴充編製,擴張艦隊規模這些詞匯。

“目前我們的四支巡洋艦隊中,雖然有著八艘的輕型巡洋艦支撐著,不過作為巡洋艦隊核心的重型巡洋艦目前隻有四艘,這一支巡洋艦隊隻有一艘重巡實力明顯偏弱,戰時無法有效的擔任航空艦隊和戰列艦隊的護航任務,因為海軍方麵需要在未來的三年內也就是1934年前服役兩艘重型巡洋艦,在1936年前再服役兩艘重型巡洋艦,將四支巡洋艦隊的編製恢複到滿編製!”溫庭和上將如此說著。

雖然說海軍自身方麵對條約型重型巡洋艦不甚喜歡,但是目前已經沒有辦法繼續建造均衡性重巡了,而巡洋艦隊也不能隻靠那些五六千噸的輕巡支撐著,沒有萬噸以上的重巡上的八寸艦炮撐著場麵,這些巡洋艦隊連次要戰線上的炮戰任務都不能勝任,更別說給航空艦隊和戰列艦隊護航了。雖然雖然條約型重巡有著眾多的缺陷,但是海軍方麵也是打算建幾艘用著先。

陳敬雲聽到這話,也是一陣皺眉,他自己也是對條約型重巡沒什麽好感,那貨不但戰鬥力有限,而且價格還死貴死貴的。因為防護能力低下,條約型重巡都希望用航速來間接換得防護能力,所以條約型重巡的航速往往都非常高,甚至有提出三十七八節的重巡方案來,高航速導致僅僅萬噸的條約型重巡裝備著堪比航空母艦和戰列艦的主機。

嵩山級航空母艦的動力係統是十四萬軸馬力,擁有三十二節航速,然而同時期的華武級條約型重巡為了飆到三十五節的高航速,采用的動力係統高達十三萬軸馬力。這僅僅是差了一萬軸馬力而已,然而它們的噸位卻是差了一倍還多啊,嵩山級航空母艦標準排水量是兩萬五千多噸,而華武級條約型重型巡洋艦的標準排水量不過一萬一千噸。

采用了近乎奢侈的動力係統後導致條約型重型巡洋艦的造價急速上漲,僅僅是一萬噸的華武號造價直追一萬六千噸的世廣級重巡,然而高昂的造價下卻是沒有帶來相應的戰鬥力,一艘一萬六千噸的世廣級重巡完全可以壓著那些萬噸的條約型重巡打。

盡管明明知道這些條約型重巡是坑爹貨,但是也不能不建啊。因為日`本、美國、英國都在大批量的開建條約型重巡,但是中國不跟進的話,將來就會吃虧,因為條約型重巡就算再坑爹也不是那些輕巡可以對抗的,必須要有萬噸以上的軍艦來對抗他們,而中國海軍中以重巡使用的均衡性重巡目前隻有兩艘、世廣號、世南號。雖然在倫敦海軍條約中中國海軍爭取到了再建造一艘兩萬五千噸主力艦的許可,但是這艘還在設計中的兩萬五千噸的主力艦說什麽也不會是重巡了,那可是預計裝備十二寸新式艦炮的主力艦。在中國的海軍規劃編製被,被單獨規劃為輕型戰列艦這一個級別。

因此要對抗英日美海軍裏的大批條約型重型巡洋艦,那麽中國也得跟進建造一批。而這個原因也是世界各國海軍裏掀起條約型重型巡洋艦競賽的主要原因,不是說這船有多好,而是本著敵人有自己也要有的心態,不管它好壞,建了再說,反正到時候要是坑了大家一起坑,反正不會自己一個人吃虧。

基於這些顧慮,盡管陳敬雲不喜歡那些條約型重巡,但還是批準了海軍繼續建造兩艘條約型重巡的計劃。

“在輕型巡洋艦方麵,我國海軍的四支巡洋艦隊中雖然已經滿編製,但是五支驅逐艦隊裏依舊缺乏三艘雷擊輕型巡洋艦擔任旗艦,所以第七期海軍發展計劃中,計劃建造三艘五千噸規模的雷擊巡洋艦。”溫庭和如此道。

中國海軍中的輕型巡洋艦原本是沒有分類的,但是隨著海軍作戰任務的細分,輕型巡洋艦也出現了側重反潛和防空的艦隊巡洋艦,也出現了側重雷擊的雷擊輕型巡洋艦。而實際上,中國海軍中劃分的雷擊巡洋艦和其他國家海軍中的驅逐艦領艦是類似的,隻不過噸位要略大一些。

“五支驅逐艦隊中,也缺六艘驅逐艦才能補滿編製,此外第六驅逐支隊中的三艘歲鼎級改型驅逐艦也已經老邁不堪重任,未來三年內就得建造代替艦替換。因此在第七期海軍發展計劃中,計劃陸續建造九艘驅逐艦!”

海軍第七期發展計劃並不是說一年兩年的計劃,而是一個從1931年一直蔓延到1936年的發展計劃,而這麽多驅逐艦的建造也不可能說是短短幾個月內就全部開工,和平時期了可不會像戰爭時期一樣那麽緊張,根據驅逐艦隊的編製,會以三艘為一批,1932開工一批,1933開工一批,然後到了1934年再開工一批。

溫庭和詳細的向陳敬雲解說著海軍第七期發展計劃,從海軍對未來的戰略預測,再到未來世界海軍局勢的對抗,以及到實際的造艦計劃,足足讓溫庭和說了三個多小時,這個過程中陳敬雲大多時候都是聽著,偶爾會插一兩句話,這一場會議對於陳敬雲來說很重要,他要根據海軍的實力來製定未來十年甚至二十年的國家戰略。

對於未來的那場世界大戰會在什麽時候爆發,陳敬雲現在也是無法判定時間,但是大體上可以肯定的是應該會是在1936年海軍條約到齊以後,到了那個時候,世界局勢估計也就開始亂起來了。

如何利用世界局勢崩潰之前的這幾年時間最大程度的發展國力和軍力,這是擺在陳敬雲麵前的一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