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大軍閥
字體:16+-

第七百五十七章 檢閱艦隊

隨著天山號以及青山級航空母艦的陸續服役,標誌著中國海軍正式成為了以大型航母為核心的遠洋海軍。

如果說在之前中國海軍還是航空母艦和戰列艦並重的話,那麽在1937年開始中國海軍的發展已經是全麵轉向了航空母艦上來,第八期、第九期海軍發展計劃中,沒有一艘戰列艦,而甚至連第八期計劃中的三艘伏羲級大型巡洋艦以及第九期計劃中規劃的三艘大型巡洋艦也都是作為航空母艦編隊護航艦進行設計和建造的。

哪怕是四艘老式戰列艦的大規模改裝,也不是為了增加這些舊式戰列艦的戰列炮戰能力,而是為了增加它們的航速,希望提高航速後的這些舊式戰列艦能夠為航空母艦編隊提供護航。

不管從哪一方麵來說,三十年代後期的中國海軍基本都是已經放棄了戰列艦決戰的戰略理念,並全麵轉向與航空母艦決戰的戰略。

天山號服役的同時,還有青山號的二號艦天柱山號也進入現役,天山號的後續艦,也就是天山級的二號艦武當山號也已經進入了最後的訓練試航階段,有著天山號的經驗在前,使得武當山號的設計和建造工作都進行的比較順利,使得武當山號雖然晚開工將近一年,但是施工進度比天山號快多了,加上1939年和1940年階段世界大戰爆發,中國海軍為了短時間內讓更多的軍艦服役,加快了建造的進度,這才使得原本定於1941年上半年服役的武當山號能夠在1940年的12月服役。

由於世界大戰的爆發、中國國內自身的通貨膨脹,使得了這些軍艦的造價也是遠遠超過了原定的計劃,前幾年製定的造船預算根本就不夠用。這並不是說這些軍艦本身的造價提升了,而是說通貨膨脹的非常厲害,而這種通貨膨脹在1940年3月份中國財政部決定以國家債券為擔保,再一次增發五十億華元的時候更顯的嚴重。

1940年的華元在購買力上,實際上已經是遠遠低於1938年時期的華元,這不是幾個百分點百分點的區分,而是成倍的區別。而華元的貶值並非個例,實際上這兩年來各國的貨幣都在大規模貶值,日元,美元,德國馬克基本都一個樣子,最能說明貨幣貶值的東西就是軍火價格了,1938年美國預定一艘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的造價四千萬美元不到,但是到了1940年的時候,造價直接飆到了七千多萬,這裏頭固然有著趕工以及新式技術所造成的額外成本,但是更重要的還是美元的貶值所造成的。

實際上各國貨幣的貶值在三十年代初期各國相繼放棄了金本位後就大規模開始了,前幾年還好,但是戰爭一爆發各國為了籌軍費就開始大量增發貨幣,不過手段是通過發行國債還是直接中央銀行增發貨幣,都造成了各國的貨幣迅速貶值。而這種貶值的背後所代表的就是各國政府開始直接利用民間財富籌集戰爭費用。

在各國所謂的總體戰理念中,增發貨幣以搜刮民間財富用於戰爭是非產重要的一環。

大體上可以認為政府直接印了一大堆的紙片然後向民間購買各種資源和物資,而這種紙片的信用沒有黃金以及任何實物為擔保,隻是政府信用在擔保而已,戰爭勝利了還好,如果戰爭失敗了那麽一個國家的經濟秩序基本也就完蛋了。

陳敬雲在上海吳淞海軍基地停留了好幾天,除了一開始參加了天山號以及武當山號的服役儀式外,還在上海市政廣場上舉行了一場主要麵對普通民眾的煽動性演講,言談大多空洞而無物,不說也罷。而這場演講後陳敬雲又是再一次出海,對海軍進行大規模的檢閱。

參與檢閱的海軍部隊以第一艦隊為主,包括了兩艘改裝後的戰列艦,兩艘大型巡洋艦以及剛服役的天山號為主的數艘航空母艦,而這一次的檢閱除了這些大型主力艦頗為受關注外,實際上還有一款驅逐艦是非常值得注意的。那就是自安級驅逐艦,自安驅逐艦乃是海軍第八期發展計劃的產物,一開始的設計目標就是作為大規模量產化的通用驅逐艦,後期又是加強了防空火力作為航空母艦編隊的主力驅逐艦。首艦在1937年的時候就已經下水,從十六號艦開始,自安級又是進行了大規模的設計細節調整,進行了大規模改進以進一步提高防空火力和反潛能力。

自安級驅逐艦的後期型號中,標準排水量為兩千七百噸,采用全自動模式的四座雙聯裝的四寸高平兩用炮,主炮口徑也是脫離了中國海軍小型軍艦中大規模采用的五寸艦炮,首次采用四寸高平兩用炮。

這裏麵的原因主要是受到了射速的影響,中國海軍的五寸艦炮中的炮彈重量比較大,而且又是采用半主動的發射模式,射擊過程中需要人力搬運炮彈,但是要求射速非常高,而且中國人的體格比白人和黑人要小一些,所以對五寸炮彈的搬運顯得比較吃力,這種情況實際上很早就存在,不過在一戰以及二十年代甚至三十年代的時候,中國海軍注重的是火力,那時候恨不得在驅逐艦上裝備六寸艦炮,而且早期五寸艦炮的射速也比較有限,人力搬運勉強也可以辦到。

不過當時是射速即便還普遍較低,但是第二次中日戰爭中,曾經發生過驅逐艦上的炮組成員因為長時間搬運五寸炮彈,導致力竭而死的情況。是到了三十年代末期,海軍對中口徑艦炮的射速要求大大提高,而技術上的進步也讓射速的提高得以實現,但是速射提高了對炮組成員的體力要求就更大,而且受限於技術上的限製,中國海軍目前還無法實行對五寸艦炮的全主動化射擊,哪怕是勉強實現也會導致成本大大提高,這對於一款預期大批量建造的通用驅逐艦而言是不可接受的,如此情況下也就不得不讓海軍重新審視通用驅逐艦上的主炮口徑問題。

於此同時中國在四寸口徑艦炮上的全主動射擊已經取得了技術上的突破,能夠有效的大量提升四寸艦炮的射速,這種情況下中國海軍采用四寸艦炮作為通用驅逐艦的口徑也就不難理解了。

八門四寸全主動化射擊的高平兩用炮,在火力密度上遠遠大於六門五寸半主動射擊的艦炮,而火力密度對於一艘小型軍艦,尤其是側重防空性能的通用驅逐艦來說尤為重要。

同時自安級驅逐艦還有不少的40毫米以及20毫米防空炮,作為一款驅逐艦所必須的魚雷發射器和反潛武器也不少。

在這麽小的噸位中裝備這麽多的武器,自然是需要在其他方麵進行犧牲,比如航速就不算太快,隻有三十四節,而這對於一款驅逐艦來說算得上非常慢了,要知道之前中國在三十年代所設計的另外幾款驅逐艦中,基本都是三十五節以上的航速,甚至三十七,三十八節的航速。

海軍之所以減低對自安級驅逐艦的航速需求,主要還是海軍戰略發生了變化,設計的這款自安級是準備用來給航空母艦護航的,主要工作實際上就是防空和反潛,對雷擊作戰沒有太大的要求,所以對高航速也就沒有了迫切的需求。

這一點不但體現在自安級驅逐艦上,同樣也體現在第八期以及第九期計劃裏的其他部分輔助艦上,航速都不算太高,基本以能夠跟上航空母艦的機動速度為要求,基本上三十二節到三十四節之間。不過話又說回來,造成航速降低的除了航空母艦編隊對高航速沒有太大需求外,更主要的還是成本問題,一艘軍艦裏,尤其是小型軍艦中,最主要的成本是動力係統上的成本,每提高一節的航速所代表的都是大量的成本,而成本對於需要大規模量產軍艦來說是限製的極為嚴格的。

當然了,也不是全部軍艦的設計都是按照航空母艦編隊來要求的,實際戰爭中,全範圍的航空母艦編隊作戰實際上就是艦隊決戰,而平時間在廣闊海域上還會發生眾多的小型編隊之間的作戰,畢竟航空母艦再多中國現在也就十二艘,哪怕是第九期的那些航母相繼服役了也就二三十艘,不可能分散部署到每一片海域,所以實際戰爭中,次要戰線上的作戰也是非常的頻繁,第二次中日戰爭期間實際上中日海軍直接就隻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決戰,而其他時候基本都是巡洋艦、驅逐艦之間的小編隊交火。

為了滿足次要戰線上的作戰需求,中國海軍還有另外的高航速,強大的雷擊能力的驅逐艦和輕型巡洋艦,犧牲了防空火力,注重雷擊、和航速,甚至連造價都是比防空型的各輔助艦都要高,不過這一部分的造艦計劃數量不算太多,基本都是按照雷擊艦隊的規模來配屬的。

第八期和第九期的計劃主要還是完善擴大航空母艦編隊為基礎,其他的隻是一些次要的東西。

陳敬雲檢閱了第一艦隊後就沒有在上海停留太久,隨後就是回到了南京,剛回到南京,空軍的伍世鍾就是找到了陳敬雲,開口第一句就是要錢。

---------

自安級的原設計為戰列艦論壇的‘烽火·星辰’所有,此外其他的多級軍艦,包括還沒有寫到的大型巡洋艦、防空巡洋艦也會參考他的設計;另外本人對戰艦的描寫一般更注重背景,詳細參數不會太過涉及,需要知道詳細參數的朋友可以加群詢問。

對於各級軍艦的設計雨天基本都是參考史實,不會出現劃時代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