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5
字體:16+-

27《海權對中國大革命的影響1839-1849》

與筆者以前的論著(譯者注,指《海權對曆史的影響1660-1783》、《海權對法國革命和法帝國的影響:1793-1812》和《海權與1812年戰爭的聯係》三部曲)不同的是《海權對中國大革命的影響1839-1849》一書中敘述的曆史,是同一國土內幾個相互競爭的政權如何利用和控製海權的過程。鑒於長江及其水係在中國的重要地位,以及大型船隻在長江可以像在海上一樣便利的航行,本論著的用了兩章,來記錄和分析長江上的作戰。

更為重要的是,家父哈特馬漢上校,以太平天國軍事顧問團副團長的身份,參加了這場戰爭,也是基於對這場戰爭的經驗,家父完成了《論野戰設防》、《論永久設防》、《論地雷及其它輔助器材》、《論建築和切石》、《論兵種組成及戰略》、《論機械》等陸軍相關的著作。筆者也由此積累了“由海向陸”的第一手資料。

……

在共和革命的中期,也就是1846年左右,對於製江權的鬥爭,仍舊是依托人力戰船來進行的。中國的古典戰法有其可取之處,但海軍首先是一種物質的軍隊,中國的海軍,無論是王朝軍隊、地方自衛組織還是天國的軍隊,都不可避免的受到西方世界先進的槍炮艦船的影響。從1844年長江——洞庭湖一係列的水戰,到1846年初的九江——湖口之戰(冬戰),再到1846年夏季的鄱陽湖之戰,雙方的作戰艦隻、武器裝備,都在迅速的西方化。1844年長江之戰數千條小漁船的戰鬥是再也不可能出現了,雙方的艦隻都在快速的巨大化,紅單船以及它的改型,迅速成為了地主自衛隊和叛亂者雙方的主戰裝備。

天國的太平軍在1846年初的冬戰中取得了勝利,奪取了九江、湖口、彭澤等城,成功的將水麵武裝衝進了鄱陽湖。通過鄱陽湖和贛江沿岸,使太平軍可以輕易到達江西的任何一個戰略要點。這就意味著,太平軍在機動力上取得了優勢。

地主自衛武裝忠義救國聯軍,則進一步加強了自己在裝備上的優勢。其所為長龍、快蟹一概棄之不用,在南昌建造了四十艘紅單船,又從福建獲得了新的卡隆炮。卡隆炮在西方作為一種已經過時的武器,在東方因為它輕便、便於安裝,受到了各方麵的歡迎。

要研究鄱陽湖的水麵形勢對戰爭的影響,就不可避免的需要簡述雙方在鄱陽湖的戰鬥。

1月31日,太平軍用在外江所繳獲的聯軍師船,冒充王朝的正規軍,輔以百餘隻小舢板,自湖口上駛進攻聯軍水師。楊載福識破詭詐,挫敗太平軍偷襲。

2月5日,楊載福至吳城鎮,探知湖口太平軍已分軍占領都昌縣城,有大、小船隻400餘號停泊在縣河,裝載著輜重,遂於13日出動舢板40餘號,借清晨煙霧迷漫之際,突襲都昌太平軍,實施火玫,焚燒箱重船數百號。

地主武裝的領袖曾國藩深知,要在鄱陽湖取勝,需要陸地的支援。他糾集了江西的流氓無產者一千餘人,交給儒生李元度,加上李元度原來的度民營,共三千人進駐吳城,與內湖水師相依護。

3月28日,曾國藩移駐南康,水師進泊青山。

南康城,是鄱陽湖上的要點,背山麵湖。距罐子口40裏。自罐子口而上,由都昌以達饒河為東都陽湖,由潔溪以達於吳城鎮為西都陽湖;自罐子口而下直至南康府城,為宮亭湖;自府城以下為土目,屏峰青山、姑塘、鞋山等處,凡90裏而至湖口。南康與九江中間僅隔一廬山,青山、姑塘及湖口對麵之盔山皆是廬山支脈,是鄱陽湖上必須控製的要點。

南康陸路由曾國藩的族弟曾國荃、曾貞幹聯合防守。聯軍水師控製著南康,北可攻湖口,南則防都昌,為太平軍所必爭之地。為爭奪水麵優勢,羅大綱在彭澤修造炮船,操習水戰,也都仿製的紅單船,而且集中了從浙江新運進來的一批火炮,足與聯軍水師爭衡。

5月3日,羅大綱的水營恢複了實力,他率領戰船百餘號,舢板數十隻,自姑塘揚帆,像大雁一樣展開陣型,進攻青山聯軍海軍,雙方鏖戰兩個小時。青山聯軍搶奪的民船、坐船悉被太平軍焚奪。楊載福敗逃至火焰山紮泊。

5月5日,曾國藩派戰船進犯都昌。6日至馬家堰,圍燒太平軍的後勤糧船百餘號,在徐家埠、都昌城、土塘等地複又燒毀太平軍船近200號。

26日,太平軍水營由姑塘進攻聯軍水師,攻勢淩厲,激戰兩日之久。適曾國藩自上遊遣

師船60餘號趕來接應。太平軍寡不敵眾,退至鞋山以下。③

6月13日,太平軍水師再度上攻姑塘、青山,黃文金、韋誌俊等以繳獲之曾國藩座船以為前隊,率領戰艦70餘艘,“揚帆直上,炮聲如雷”,意欲由東岸轉抄敵軍之尾。

聯軍則沿西岸潛駛而下,偷襲太平軍水師後尾。

這樣,就在鄱陽湖內形成了戰史學家田中芳樹所稱的雙追尾局麵。太平軍後隊先敗,前隊亦亂。整個船隊為敵包圍,損失嚴重。韋誌俊等乘小劃脫逃。聯軍內湖水師奪同拖署大船,“軍心為之一振。

太平軍據有都昌,活動頻繁。曾國藩函欲拔除這個釘子,多次派兵侵襲,焚燒駐軍運輸船隻,企圖控製都陽湖北岸。都昌北麵要津徐家埠,由太平軍監軍把守,為太平軍與附近居民交易中心。6月25日,曾國藩派賀虎臣、李逢春等帶聯軍水師與400名流氓無產者水陸進犯。次日,賀虎臣等經馬家堰駛人小河,攻陷徐家埠、焚毀糧食數千石、船80餘艘。

幾次水戰,太平軍水師皆遭失利,實力不斷削弱,優勢漸至喪失。究其原因有二:其一,地主武裝在物質上具有優勢,曾國藩在江西設局造船、添募水手,聯軍內湖水師日益擴充,終於自成一軍;

其二,雖然太平軍有美國的軍事顧問,但卻沒有聘請海軍人員,使海軍在訓練和裝備上仍舊采用中國傳統的形式,相反,忠義救國聯軍的裝備和訓練都在逐步西洋化

都陽湖控製權始終掌握在地主武裝手中,這就導致了無論太平軍在陸戰取得多麽大的勝利,仍舊無法控製江西,太平軍的後路,始終麵臨被陸戰隊切斷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