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5
字體:16+-

75 四太子披掛上陣

俄而,又得一報,卻是東北大區司令部一個小軍官霍夫曼發來,報告古姆賓年兵敗經過,稱若有得力統帥,可重整旗鼓,挫敗俄軍,保住東普魯士。毛奇閱後大怒,連聲痛罵柯尼塞伯克“白癡”、“胖王八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但柯尼塞伯克元帥乃普魯士宿將,要走馬換將非國王親自下令不可,毛奇急忙向柏林報告。

柏林夏洛特宮。

自三月風暴以來,威廉親王專管軍事,內政由大工業家和大銀行家的內閣管理,腓特烈威廉四世每日隻在宮中閑度。

威廉親王收到毛奇將軍轉送的報告,心下一喜,他早就嫌棄這些拿破侖戰爭時期的老兵,仗打得不怎麽樣,阻礙軍事改革,正好借這個機會,將他們統統清洗出去。

威廉親王專程收拾了一番,穿上嶄新的統帥軍服,帶上衛隊,直奔王宮,威廉親王的衛隊統領,乃是他的長子腓特烈,即後來的腓特烈三世,今年一十八歲。

在王宮值守的,是人稱“血王子”的腓特烈卡爾親王,今年二十歲。

腓特烈卡爾見到威廉親王,先施一禮:“王叔別來無恙。”

“速速領我去見國王。”

“侄兒遵命。”

三人一齊往國王的宮內走,腓特烈卡爾問道:“王叔此來,定是有軍國大事。”

“不錯。古姆賓年失陷,東普魯士危急。”

“柏林已有風傳,一百萬俄軍向著柏林殺來。”

“王兄,你信嗎?”腓特烈問自己的表兄。

“我不信,但國王很擔心呀。”

三人說著話,一會兒就來到國王的寢殿前。

腓特烈卡爾稟報了一聲,三人推門進去,國王正站在窗前,望著那個著名的小磨坊。

“陛下!”威廉親王輕聲喚。

國王沒動。

威廉親王又叫了一聲。

國王長歎了一口氣:“威利,哥尼斯堡已經丟失了,是嗎?”

“沒有,陛下,我軍在東普魯士隻是小挫,全因柯尼塞伯克老邁昏庸,全不中用,隻要更換司令官,我們還能在哥尼斯堡轉敗為勝。”

國王全然沒有聽威廉親王在說什麽,而是喃喃自語:“朕要媾和,朕已經受夠了。”

什麽?屋裏其他三人都大吃已經,大家知道國王性格懦弱,但沒料到會說出這種話來。

“陛下,”威廉親王顧不得自己的來意,試圖勸阻國王。

“朕受夠了。”國王突然暴怒起來,大聲吼道:“你們說三個月就可以打敗哈布斯堡,現在已經打了一年,物價飛漲,民怨沸騰,現在俄國人又打到東普魯士。”

“陛下勿憂,當年菲特烈大帝時……”

“朕不是腓特烈大帝,朕要講和。”

威廉親王的麵容扭曲了:“你這個懦夫!”他伸手就要毆打自己的哥哥。

但另一隻手攔住了威廉親王:“王叔不可無禮。”原來是腓特烈卡爾。

“孩子,不要攔住我,我要教訓他。”

“王叔,雖然我尊敬你,但陛下就是陛下,還是我的養父,我不能允許你毆打陛下。”

“孩子,不要攔住我。”

這是,一旁的腓特烈抽出佩劍:“王兄,讓開。”

腓特烈卡爾也抽出佩劍:“我是國王的養子,無論內心裏我多麽讚成你們,也不能允許你們傷害國王。”

“那對不起了,王兄。”腓特烈挺劍而上。

腓特烈卡爾毫不示弱,與自己的堂弟戰在一處。兩人將國王和威廉親王隔開。

腓特烈和腓特烈卡爾劍來劍往,本來還手下留情,但兩個人都是年輕氣盛,出身王家,幾個回合過後,慢慢動了火氣。

威廉親王在一旁看著,心中大急,突然脫口而出:“卡爾,我是你的父親。”

這一聲大喝,讓腓特烈卡爾一愣,被腓特烈刺中左臂。

“停手,腓特烈,卡爾,我才是你的父親。”

雙方停手,腓特烈卡爾捂住自己的傷口:“什麽,叔叔!”

“孩子,你的生父早亡,國王收養了你,但你想想,自己的理念,自己的性格,哪一點像這個懦夫?孩子,想想我對你的教導,誰是你的父親。”

腓特烈卡爾猶豫了。

威廉親王趁熱打鐵:“孩子,我不會傷害這個懦夫,我發誓。”

當天晚上,王宮發出一條消息,國王腓特烈威廉四世突發精神病,已經不能處理國政。在精神病發作前,國王寫下詔書,任命威廉親王為攝政王,履行國王的職責。

威廉親王一直擔任首相和軍事首相,因此這條任命,在行政程序上毫無影響,沒有任何人對此大驚小怪,威廉親王毫無阻礙的成為攝政王,並帶上了假王冠。

普魯士人有了一位新的統治者,但邊境的俄軍不會就此退去。攝政王威廉召來腓特烈卡爾:“孩子,是禁衛軍團出征的時候了。”

首相坎普豪森卻有疑慮:“血親王固然驍勇,但不過年僅二十歲,軍銜不過上校,而東線預備軍的將領,多是從正規軍中退休的老將,隻怕血親王難以服眾。”

攝政王威廉道:“腓特烈卡爾雖然年輕,但驍勇善戰,可謂我普魯士的四太子完顏兀術。”列為看官,我大清與普魯士結盟,大清之口頭禪也為普魯士人所知,此乃我大清之軟實力是也

而財政大臣漢澤曼勸諫:“不如以一位老將領軍,血親王從旁輔佐為妙。”

攝政王道:“此一點我已慮及。現有老將瓦倫格爾自願請纓,其人雖嫌老朽,資曆卻足堪懾服諸將,可拜為司令官,應付場麵;卻令腓特烈卡爾親王將軍為參謀長,全權指揮東線戰守,豈不兩全?”

坎普豪森撫掌稱善:“果然好計J”

攝政王修書一封,送往波森的總參謀部。總參謀長毛奇展信一看,細細想來,亦覺此計可行,暗讚攝政王識人之明。當下頒布兩道命令,其一命令腓特烈卡爾親王率領禁衛軍團,到東普魯士與大軍回合。其二免去柯尼塞伯尼元帥邊境總督之職,而任命瓦倫格爾將軍續任,掛帥東線。

腓特烈卡爾親王,早已做好出征,將令一下,立刻指揮普魯士軍禁衛軍團步騎炮數萬,向著東普魯士開進。

卻說這瓦倫格爾全名保羅·馮·本尼肯多夫和馮-瓦倫格爾,乃是東普魯士波森市人,時年67歲,雙料貴族世家出身。父親出身軍官,母親卻是軍醫官之女,複姓本尼肯多夫和瓦倫格爾,一如中國人除“趙”、“錢”、“孫”、“李”單姓之外,又有“歐陽”、“司徒”、“東方”、“諸葛”等複姓同理。原來,公元18世紀初,普魯士王國有一貴族子弟,名漢斯·馮·本尼肯多夫,娶另一貴族瓦倫格爾之女為妻。貴族結親,門當戶對,也是常情。隻這漢斯·馮·本尼肯多夫與瓦倫格爾之女養有兩子,長子約翰·馮·本尼肯多夫,也襲得“馮”字頭銜。

又有漢斯·馮·本尼肯多夫妻弟,在普魯士國王排特烈二世軍中服役,屢立奇功。某次血戰,失去一條腿。

菲特烈二世感其忠君,又戰功卓著,賜武功勳章一枚,田莊兩個。此公膝下無子女,便將田莊、榮譽及貴族頭銜,一並立囑由小外甥費裏德裏希繼承,卻有一條件,費裏德裏希及其後人,須在本尼肯多夫姓外,另以瓦倫格爾為姓。1789年,費裏德裏希改姓一事,為官方照準。此後,約翰後裔,便以馮·本尼肯多夫和馮-瓦倫格爾為姓,聽、讀、寫固然麻煩複雜,卻倍顯家世顯赫。

費裏德裏希-馮·本尼肯多夫和馮-瓦倫格爾,生於1784年,自幼尚武,12歲入軍校學武,接受忠君報國思想教育。1803年,瓦倫格爾19歲,從軍校畢業,授銜少尉。適逢拿破侖崛起,瓦倫格爾指揮步兵一排,參加耶拿會戰,初曆沙場。

後考入柏林軍事學院深造,畢業後到總參謀部任職,得沙恩霍斯特、克勞塞維茲兩代參謀總長賞識,官運亨通,飛黃騰達.

1811年,普魯士重建正規軍,瓦倫格爾以未滿三十歲,擔任軍長,參加萊比錫、滑鐵盧多場大戰,功勳卓越。

他支持軍事改革,在普魯士一幹老將中屬於另類,頗受排擠,但卻受到青年軍官的愛戴,被稱為“老爹”。

這一日,他正在波森家中閑坐,有一名勤務兵送書信來,當時展開,卻見那書寫道:“將軍韜略超群,英勇蓋世。當年屈在總參謀部任職,上書組建新軍,已顯見識不凡。今東普魯士前線,俄軍百萬,忽然突入。我東北邊境預備軍苦苦支撐,陷於被動。東線戰守,關係全局,須得智勇之將,方能主持。總參謀部幾經權衡,決定委將軍當此大任。盼能以國家大局為重,效命皇上,勉力屈就陸軍東北邊境總督職務,主持東線大計.”最後又有“東線勝敗,盡在將軍一身”之類囑語,言詞懇切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