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國
字體:16+-

第二百二十五章 朝爭

夜迷星稀,萬物虛清,寂靜的汴梁城中,卻是有了少許的響動,眾多軟轎在大街中匆匆行過穿過天街,到了皇城外,略帶疲倦的重臣近侍紛紛在下轎子前打足了精神,整了整身上的官服與雙翼擺動的烏紗帽。

待踏出轎子,不由得又是一番寒暄,三三兩兩的往著宮中的紫宸殿而去,照如往昔,上朝議事。

紫宸殿,燈火通明,待到五更,天子寶輦至,百官自是行禮朝拜,禮罷,有事的持玉矽而出,將請奏之事一一說道,龍椅上的趙光義則是細數聽來,並與朝臣共商。

諸事皆奏畢,大殿上百官不再言語,侯在一邊的王繼恩正想著與尋常一般散朝時,一聲輕咳傳來,當即再次低下首,躬身不言。

寶座之上,聲音幽幽響起。

“眾愛卿,我朝立國十數載,如今四海升平,九州寧靖,此乃我大宋之興,這幾日,朕閑來之時,研讀了聖賢之道,其言如山澗涓涓細泉,蕩人心扉,又如黃鍾大呂,使人醍醐灌頂。於此,朕不由得歎我先賢所學浩瀚如煙,吾等當存敬畏,虔誠所拾。

也更是因為此,朕決定重修三館,見我大宋皇家書院,但凡我大宋子民抱有好學之心,皆可與內,習古今之理,成胸中之溝壑。”

此言一出,殿下,滿是寂靜,稍後,文臣俱是麵露喜色,紛紛彎身行了,叩謝官家的隆恩,而那武將雖有不屑之意,但也隻能隨著行禮,道一句官家聖明。

禮罷,立在前首的身居要位之臣竟是閉口不言起來,趙廷美、趙德昭乃至是趙普,都靜立不言,似乎忘記了一件重要的事情,重建三館一事該由誰來負責?

“官家聖明。”

朝臣中,戶部侍郎,沈倫越眾而出,持著手中的玉簡彎身行了一禮,“聖賢之道乃是萬民之本,而昭文館、史館、集賢院這三館自前朝便已存世,為當今讀書人心中所推崇之聖境,重建三館,對於我大宋社稷,實屬為澤被蒼生,萬民皆福之利舉。”

這一番話說來,朝堂其他諸臣皆是不做言語,隻是繼續靜靜的聽著,趙光義也是如此,但是眉頭卻微微揚起,多年的相處,他知曉性子平穩的沈倫總會有著其他的話要道出來。

“隻是去年旱災延蔓,為了賑災救民,戶部的銀錢已被調出大部,而如今仍處於歲首之時,各地賦稅尚未交來,重建三館,臣隻怕……”

直到這時,殿中眾人才明白他所說,這大宋銀庫掌管人手中沒錢了,聞言,本滿是欣喜的文臣不由得大為失落,而一側的武將仍是雙目半眯,老神在在的低著首,隻是嘴角邊露出絲許笑意。

“戶部還有多少的銀錢?”

沉寂之後,大殿上首聲音再次響起,那沈倫思索了片刻,“約莫三十萬兩,而這些還要包括朝中百官的餉錢與宮中的耗度。”

就剩三十萬了,聽聞這數字,趙光義眉頭更緊,雖然他手中有著閩地運來的一百多萬兩,但那畢竟是為心中籌劃多日的北伐所準備的,絕對是動不得。

“即日起,宮中供應削減三成,戶部抽出十萬兩白銀,以作三館修建之用,沈愛卿,如此,可好?”

十萬兩?

即便是趙普也睜開了眼,十萬兩雖說是不小的數目,但既是重建三館,必定要雕梁畫棟,富麗堂皇,這般,十萬銀子還是遙遙不及。

“臣自當聽候官家差遣。”

沈倫退回到朝列之中,朝堂又是安靜了下來,半低著頭的趙德昭微微抬首,看了前後並無有人無聲,眼神閃爍了片刻,遂又低首不語。

“如此,重建三館一事便議定了,既然是修建三館,主事之人便交由讀書人了,不過翰林院眼下正忙於修撰經書,所以主事之人……”

說到這,趙光義聲音做了停頓,朝臣之中的工部尚書崔先光身子不由得往後縮了縮,他心裏比誰都清楚,這雖是個討好天下讀書人的好時機,但卻也無比的紮手。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總不能憑空裏在變出銀子,即便是主持了多次皇家園林樓台修建的他,不免如芒在背,褻衣中滿是細汗。

感覺到頭頂上那迥然有神的目光,崔先光隻有將頭低了低,大氣都不敢出,不多時威嚴壓迫的聲音傳來,“朕記起來了,這翰林院還是有個憨貨的,剛從福建路回來,便交給他去辦吧!”

話一出口,殿下滿是驚呼聲,此時,誰還不明白,官家心中的人選是那從閩地調回的狀元郎,楊璟。

任誰也沒想到,官家竟然將這關係到天下讀書人的事情,交給那名不經轉,乳臭未幹的小子,吃驚之下,必然也有著不滿。

而群臣之首,齊王趙廷美依舊不出聲,眉眼緊闔,似乎已經立在遠處,入了睡,身後趙德昭抬起了頭,握著玉簡的手上已滿是汗水,額頭上的皺痕越發的深了,許久,寬大袖口上所秀的金絲蟒隨他手抬起而晃動著,左腳抬起,眼看就要向前跨出。

見此,緊鄰的趙普卻是猛然睜開本是閉著的雙眼,繼而是輕咳了兩聲,須臾,殿尾處請奏聲響來,“官家,臣有話要說。”

聞此言,趙德昭止住了身形,回過首,卻見是太中大夫陳鑫,此人處事一向謹慎,印象中,似乎從未見他在朝堂上出言,而今日高位上之人明顯是欽點了楊延昭,他究竟是為何要出身反對?

此時,趙德昭隻覺得心中滿是疑惑,不禁收起了之前那難以抑製的衝動,豎耳傾聽起來。

“陳愛卿,你有何事?”

“官家聖明,三館重建可謂是天下百姓之福,讀書人之興,而臣作為識聖賢之道的讀書人,也是倍感恩澤,但正因為如此,臣才鬥膽請奏聖上,這主事之人是否還需另作商議,楊璟雖是才華橫溢,可年紀尚輕,怕是難以擔當此重任。”

陳鑫話落之後,又是中書省侍郎上前俯身請奏,所言,也大抵是言三館修建乃是國之大事,楊延昭歲輕資淺,並非最佳人選。

接著,文官之列,陸陸續續的有人走了出來,叩請趙光義收回旨意,一時間,本是鼓舞歡喜之氣蕩然無存,朝臣之中,更有痛哭流淚,力陳三館事關國勢,非弄泥耍墨的孩提幼子所能勝任。

“夠了!”

一聲厲喝,讓本是各抒己見的文臣老儒止住了言語,大殿之上,臉色陰沉,目露陰厲,顯然,已是動了怒。

“都這般如蚊蠅嗡然吵雜,成何體統!楊璟雖是年少,但所為之事,爾等未必能及!

率兵平亂,處危而不驚,幾經生死,剿滅閩南邪教,安撫我大宋邊疆,爾等可為呼?

不到一載,便能掃閩地蠻夷之氣,開民智,誦經卷,爾等可為呼?

離任之時,萬民夾道二送,皆是淚盈雙目,爾等又可為呼?”

一連三問,語中帶著帝王之威,使得本痛斥楊延昭的老臣重臣語塞低首不言,朝堂之上,又是讓人滲得慌的寂靜。

“官家聖明,楊璟雖年少,但著實是我大宋不可多得的人才,不過重建三館一事頗顯冗繁沉雜,老臣鬥膽,向官家薦工部侍郎,荀魚,來分擔此事。”

此言一出,崔先光身後,一人方麵薄唇,下頷一縷寸許長黑須抖動著,眼中滿含怒意,臉色也是青白一陣。

三館修建一事,本該由工部負責,哪怕是因為銀錢少,恐遭此棘手的事情落到頭上,但如今將此事交予給一名不經傳的後生晚輩,而他還得作為副手,豈不是顏麵盡失。

先前不出聲,是傲嬌,可是如今,卻是心中滿是屈辱和不敢,好似本該自己的東西,給了平日裏瞧不起之人,還要與他做幫手,荀魚自然是要心中不滿,也頗為的厭恨提出這主意的趙普。

“趙太保所言極是。”

趙德昭低聲行李道了一句,稍後,前首的趙廷美,乃至右射仆薛居正乃至吏部尚書盧多遜皆出言附和,一時間,反對之聲悄然無了蹤跡。

見此情形,龍椅之上,趙光義的臉色似乎緩和了許多,掃視群臣,最終在趙廷美的的身上停了下來,“齊王,你有何看法?”

百官之首,趙廷美將低著頭抬了起來,雙眼似乎有些惺忪未醒,聞此言,將手中歪到一側的玉簡往胸前提了提,輕咳一聲道,“皇兄任人唯賢,臣弟自是無異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