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茂侯門
字體:16+-

第三章 家事

遊家嫡長孫媳巫曼娘五月裏才能及笄,因為照顧大夫人的病重提前出閣,所以去年就行了笄禮,過門不足四個月,仍舊帶著新嫁婦的羞澀,尤其端頤苑裏她本就來的少,進來之後行了禮,被班氏和藹的免了,叫她坐下,這才細聲細氣的問:“周嬤嬤親自去告訴孫媳,說祖母有命,未知是什麽吩咐?”

遊家大夫人江氏是正月裏去世的,作為新嫁婦卻是嫡親長媳的巫曼娘不得不早早脫了紅妝穿起了孝服,如今百日還沒過,雖然有長輩在堂,但巫曼娘出來時還是一身素服,她少到端頤苑和長房以外的地方也是為了這個緣故。

巫曼娘生的很清秀,有一種江南特有的小家碧玉的溫潤,但若是作為當家夫人的話,未免顯得氣勢不足,且她如今麵龐上還有難以掩蓋的稚氣,二夫人在旁坐著,心裏就嘀咕,暗道就算如今有班氏在,自己和三夫人懾於班氏,不得不交權與巫曼娘,就是交完了權私下裏不做什麽手腳,這上上下下的一大家子,諒巫曼娘也管不好,班氏到底怕還是要叫她先跟著媳婦們練練手才成。

這麽想著,二夫人心裏就定了定,也帶出了笑影來。

不想班氏就道:“先前你們母親去世,因在百日裏,我也不好說什麽,如今既然出了百日,固然孝還是守著,但這家,你作為嫡長孫媳,也該管起來了。”卻絕口不提叫二夫人三夫人幫忙的話。

二夫人一呆,巫曼娘卻也吃了一驚,忙道:“祖母,孫媳年少,進門也不過幾個月,怎麽能夠就管家呢?”

班氏道:“這有什麽不可以?當年你們母親過門的時候是十六歲,也不過比你現在大一歲,那是過門才滿月,我就把管家之權交到她手裏的,她一直以來管的不是很好嗎?如今你過門都快四個月了,何況你們母親有現成留下的人手,雖然這些日子去了些人,但尋回來也不費什麽功夫!有他們幫著,再有不懂,問問長輩們,學著就是了!”

聽了這話,二夫人頓時有點不自然,所謂這些日子去了些人,班氏這麽說,無非是在晚輩跟前給她和三夫人留點麵子,到底也是敲打了一回——誰不知道自從大夫人去世,二夫人與三夫人輪流管家起,兩人唯一同心協力的就是把大夫人先前用了多年的人手都換成了自己的心腹?

雖然班氏這麽說了,但巫曼娘還是怯生生的道:“可是家中尚且有嬸母們在,孫媳年少無知……”

班氏皺眉道:“誰不是從年少無知過來的?何況塚婦管家,這是自古以來的規矩,至於你的嬸母們,她們有兒有女,各自都要忙著呢,哪有這功夫來替你擔下來這事?”這話頓時堵得二夫人想要主動幫忙也不能,隻得悻悻的住了嘴。

巫曼娘還要推辭,但班氏已經懶得繼續糾纏下去,直接吩咐周嬤嬤:“孫媳過門不久,臉還嫩著,我卻沒精神反複勸說了,這樣,我把你借到她身邊些時候,你幫著她歸攏先前江氏的那些人,再把江氏生前交過來的帳本拿了去,與她交代清楚——江氏先前的規矩已經行了二十來年了,向來沒出過問題,可見是好的,既然如此,依葫蘆畫瓢難道還不會嗎?”

見巫曼娘羞愧的答應了下來,班氏又道:“周嬤嬤也不是一直借給你的,你用用心,早日能夠獨立管下來,我這兒可不能久離了她。”

如此命人從內室取了一個小木箱子出來,裏頭卻是滿滿一箱子的帳本,俱是大夫人江氏臨終前悄悄送過來的。

見了這許多帳本,二夫人臉上就是一陣青紅不定——說起來她和三夫人爭著當家,不就是為了自己那一房占點好處麽?原本想著大夫人去世,自己和三夫人輪流管著家,不占白不占,何況帳本就在自己手裏,自然做的天衣無縫,哪裏想到江氏不愧是做了二十幾年當家夫人,臨了臨了還來了這麽一手!

她這邊如坐針氈,班氏隻作不見,對巫曼娘道:“這兒的隻是副本,你拿了去對著看罷,有什麽疑問就問周嬤嬤,若是周嬤嬤也拿不準呢,再來問我,大房到端頤苑也沒有幾步路,縱然身上帶著孝,都是一家人,沒那許多忌諱,該問的就過來問,知道嗎?”

巫曼娘恭敬的應了,她先前百般推脫,待見班氏定了主意,雖然說話舉止還是斯文秀氣的,倒也不至於惶恐了,到底是江氏親自選定預備做塚婦的人。

當下周嬤嬤就陪著巫曼娘回大房,二夫人想到江氏臨終前交過來的帳本,並自己這兩個多月來做的事情,哪裏還能坐得住,勉強撐著笑臉,尋了個借口就匆匆告退了。

班氏也不攔她,等她走了,才對卓昭節道:“你往後回了卓家,這樣的事情怕也會遇見,你外祖父隻是個翰林,你還沒出生前就告老還鄉了的,所以遊家的事情並不很複雜,你的舅舅們都還算友愛,舅母們有些小心思呢,也隻是想替自己這一房攢點家私,到底翰林清貴歸清貴,那一個清字未必不能解釋成清貧,遊家這點兒產業都是祖上傳下,你外祖父可沒什麽功勞——這爭的東西不打緊,彼此之間一些小算計,總不至於到了仇讎的地步,但卓家就不一樣了。”

從卓昭節八歲之後,班氏處理家事,若是恰好她在,就會叫到身邊仔細教導一番,言必提卓家的複雜遠勝遊家,叮囑她回了京中卓家後務要留心些。

卓昭節就問:“外祖母說卓家不一樣,是個怎麽不一樣法?”

班氏歎道:“譬如說,你外祖父隻是個清貴清貧的翰林,告老還鄉之後,也就在這秣陵城裏有些名聲,但你的祖父敏平侯,他身上的爵位即使降襲那也是伯,問題隻能傳一房,餘者卻隻能各憑本事了,卓家如今有五房人,這五房人中有三房是嫡出,問題是你那嫡出的五叔與你父親、大伯卻又不是同母,蓋因你嫡親祖母去世後,你祖父又續了弦,生下你五叔、十姑來!”

“你嫡親祖母所出的就是你大伯、二姑、你父親三個,說起來你嫡親祖母的身份可不一般,她姓梁,乃是先帝景宗元配梁皇後的嫡親侄女,沒出閣時就以美貌名動京城,當年差點就嫁給了今上呢,後來先帝為今上聘了如今的淳於皇後,這才嫁給了你的祖父!可惜啊,梁皇後紅顏薄命,生先帝嫡長子燕王的時候難產去了,繼立的鄭皇後亦生有嫡子,先帝時燕王、齊王皆自恃嫡子身份爭位,甚至鬧到了謀逆的地步,惹得先帝大怒,將兩位嫡子都打發去了邊疆,改立了今上,今上登基之後齊王叛亂,因當時燕王已經過世,齊王被生擒後竟把燕王的母家、即梁家拖下了水——你嫡親祖母是因為梁家合族被發配才鬱鬱而終的!

“說來倒是你祖父有眼力,齊王叛亂時,他是堅決站在了今上這邊的,如此非但無事,反而在齊王之亂平定後越發的受今上倚重信任!”班氏摸著她的頭,語重心長道,“按理說呢,你大伯既是元配嫡長子,這爵位合該給他的,但這幾年聞說你祖父甚是喜歡續娶的夫人,對幼子幼女也十分的憐愛,遲遲都沒有立世子——偏你大伯,咳,聽說頗為平庸……”

正說到了這裏,外麵有人笑鬧著一路奔進來,門口的使女來不及稟告,就聽一個脆亮的童聲道:“祖母祖母!今兒我與祖父釣到了好幾條大魚!”

這撲進來一頭撞到班氏懷裏的卻是個八、九歲模樣的男童,眉目清秀,生得有些虎頭虎腦,煞是可愛,穿著一身靛藍錦衣,身上幾處都沾了水漬,還隱隱帶著一抹魚腥味,與班氏說了一句,才注意到卓昭節,忙又挪過去惋惜道:“表姐你今兒居然沒去!我釣到了一條最大的魚,都快有我高了,可惜叫祖父,祖父幫忙慢了一步,使它弄斷了線逃走了。”

遊若珩告老之後無事一身輕,除了偶爾指導一下子孫並同族裏頭沒進入懷杏書院的子弟讀書外,就是閑來帶著喜歡的孫輩外出遊玩或垂釣,他最喜歡的正是四房裏的嫡幼子,也是孫輩如今排行最小的遊小六郎遊煊,還有就是外孫女卓昭節。

此刻伴著遊煊的嘰嘰喳喳,卓昭節的詢問聲,就見遊若珩慢悠悠的踱進門來,在門口方解去了蓑衣——遊若珩年過花甲,因為告老的早,沒操過太多的心,身子骨還硬朗,頭發也沒花白多少,他是個麵容清臒、看著不苟言笑的長者,沉默寡言,進來後隻與班氏點了點頭,又看了一眼卓昭節,自顧自到班氏左側坐了,對卓昭節的請安也隻微微頷首。

看著仿佛不近人情,實際上相處久了就能發現遊若珩一直在用心聽著老妻與孫兒、外孫女的話——就知道遊若珩並非冷漠,卻是木訥了。

若不然,當初他科考得了二甲頭名傳鱸,與如今朝中大名鼎鼎的內閣首輔時斕是同窗同鄉兼同科的交情,唯一的嫡女遊霽與敏平侯四子卓芳禮的婚事還是時斕尚主之後幫著做的媒,這般好的局麵,也不至於四十歲才出頭就告了老,他委實不擅長與人交往,亦不擅長理事,除了讀書之外,竟無一事擅長,當真是離了翰林就沒奈何,若是趕上了吏治不清不楚的時候或許還能靠一靠幕僚混著,偏先帝與今上都是勵精圖治之君,以他這性.子若當真授了官職,恐怕反而容易出事,要說在翰林院裏待上一輩子——遊若珩思來想去還不如早早歸鄉,京中的氣候他還住不慣呢!

對遊若珩的本性,遊家人上至班氏,下至遊煊,並在遊家長大的卓昭節都清楚的很,班氏仔細問了遊煊釣魚的經過,安慰了他一番走脫大魚的事情,看了看天色,正待問遊若珩是不是這會就用飯,忽的想起一事,皺眉問不遠處的使女:“方才叫廚房裏燒薑湯,怎麽燒到現在都沒拿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