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半月,五萬大軍的將官從最高的節度副使,下至火長,全部被了奇襲軍將士取代了,接下來五萬大軍分成了五軍,張洪波親統兩萬大軍駐紮在常熟縣,繼續與無錫縣的唐軍對峙。
另三萬大軍則分別開赴了太倉縣,華亭縣和吳縣,駐紮後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打土豪,分田地,一張張官押銀契到了大軍將士的手中,在莫名的意外歡喜之後,才知道了已然是唐國的子民,而且還是吳城公主府的官押銀契。
知道了真相,各地的大軍也沒有發生暴/亂,原因是底層士兵就是牆頭草的心態,而且甚少擁有領導者的能力,也懼怕當了出頭鳥,所以成了唐軍就成了唄,反正還有了田地好處,雖然這賜給的田地是那麽的不靠譜。
至於吳城公主府的官押銀契,卻是辛琴兒力主的,她的理由一是能夠讓蘇州軍民知道屬於了那個勢力,二是常州的官押銀契的信譽已然深入人心,日後自然可以影響到了蘇州,三是能夠混淆視聽,讓張洪波上書承認是蘇州官押銀契的發放者,會給人一種故意往吳城公主府潑髒水的感覺,最後張洪波主動的表示了支持。
蘇州轟轟烈烈,卻又潤物細無聲的進行著變天,陸七,小青和魚華軒父女,卻是已然回到了茅山躲閑,朱武也隨同回去了常州的吳城軍。
對於陸七給予張洪波的信任,朱武表示了擔心,認為應該用一些親信了的降卒,任副職的牽製張洪波的權柄,陸七隻是笑說了一句,蘇州之得本就是賭局,既然合作的很好,那隻宜了用人不疑。
朱武也隻能無奈的點頭,他對回到常州倒是沒有抵觸,他也是明白人,他和陸七確實不宜久留了蘇州,而且對他而言,固然不放心蘇州的事情,卻是更不放心吳城軍的事情,吳城軍才是他朱武的軍力根本,他不在,或許會讓萬斌借機的收買了軍心,吳城軍和中府勇,才是他朱武的主攻戰場。
忽忽的一月過去了,陸七在茅山的日子表麵悠然,實則卻是擔憂的很,無錫縣大軍的對峙,太湖水匪的封鎖,讓蘇州的信息壓根傳不來常州,更不能傳到了茅山。
半月來,陸七經常去金壇縣露臉吃酒,親和的與金壇縣人打著交道,甚至還管了一樁閑事,命令羽林衛抓了一個金壇縣惡霸送去了縣衙,嚇的縣令不得不秉公重判了那個惡霸流放,抄沒了主要家財。
陸七的所為,自然是故意露臉,但也成了金壇縣良善百姓心裏的萬家生佛,一見麵幹脆尊敬的禮稱陸真人。
在陸七離開蘇州的一個半月後,消息閉塞的蘇州之變,竟然還得靠了張洪波的上書披露了出來,張洪波首先是與無錫縣的唐軍做了溝通交涉,聲稱越軍不願了苦戰,暗中投降了江陰軍,如今他已經接收了降卒,編製為江陰左軍,共六萬大軍。
江陰左軍建製後,攻破了吳縣城,活捉了越國信王,如今請顧節度使開放道路,他要使人送戰俘信王去江寧彰功,另外還請節度使大人移軍昆山縣以西,與江陰左軍一起抵禦越國的進攻,如果無錫縣軍力不肯移軍昆山縣,那後果請自負。
顧將軍聽了當然不信,使親信入了常熟縣調查,結果是,蘇州確實是變了天,不但軍隊是自稱唐國江陰左軍,就是地方官吏也自稱是吳城公主府所屬,說蘇州為吳城之地,是唐皇陛下親封給吳城公主的,而且蘇州也實行了吳城公主府的官押銀契為賞功,不過那些官押銀契的本契,據說是在張洪波手裏。
顧將軍難以置信的皺了眉,唐軍上下也傻了眼,前段時間還戰的你死我活,現在對麵的敵軍,搖身一變也成了江陰軍,玩什麽呢?不帶這麽玩的,不過大多數的唐軍卻是歡喜的,沒人願意殘酷的拚死拚活,既然對麵的敵人叛變成了江陰軍,不管是左是右,應該是不能繼續對拚了。
看著被押過的越國信王囚車,顧將軍不得不接受了難以置信的事實,他一麵警令大軍不得懈怠,一麵寫了上書陳情所見事實,最後問唐皇是否移軍昆山縣,如果不去昆山縣,那必須退守晉陵縣,否則就會陷入八萬大軍,腹背受敵的危機境地,如今的吳城軍和中府勇,根本不足以對抗了兩萬江陰本軍。
而張洪波的上書也已發出:“臣張洪波,沐天恩,得太子殿下禮遇,心感激,今奉長者命,策反蘇州六萬中吳軍,為安降卒軍心,應其請,整編為江陰左軍,願遙奉江陰節度使之中軍,尊江陰侯爺麾下為右軍。
策反時,降卒求獲賞功田地,言甚信吳城公主府之官押銀契,臣亦知蘇州是皇帝陛下親賜之吳城公主封地,為成策反,臣應長者許,代吳城公主府實行官押銀契,亦代吳城公主府承認了蘇州官勢,臣與蘇州軍民,願奉吳城公主為主上,盡心為唐國效力。
臣策反中吳軍成功,捉越國信王賀送陛下,揚了我大唐國威,請彰臣之為國功勳,封侯於華亭縣。
另請江陰中軍移駐昆山縣之西,與臣為鄰共禦越國之軍。
為安六萬降卒之歸屬誠心,為了不生意外變數,臣叩請陛下恩旨,盼回音。”
............................
轟!不是什麽巨響,而是京城又轟動了,萬眾排街的迎觀俘虜,常州大戰的餘震未息,突然蘇州歸唐的消息不脛而走,立時掀起了數不清的爭議,置疑,多數人都覺得是聽到了一個天大的笑話。
但才過了半日,以為是笑話的傳言,卻是得到了朝廷官員的證實,張洪波和江陰軍節度使顧將軍的上書,幾乎同時抵達了兵部和政事堂,兵部一收到了張洪波的上書,看了後嚇的沒敢立刻上交,而是上問了一下,結果被政事堂的宰執們惱斥後,匆匆的交了上去。
又是排雲閣內,但氣氛壓抑的厲害,唐皇看過了兩份上書,一張臉陰沉的似乎多了青暈,那是憤怒到了極點的征兆,來排雲閣的大臣也是空前的多,有近三十位,一個個的神情卻是各異,緊張的居多。
“眾卿,怎麽看這兩個折子?”唐皇淡然問道,眼睛冷然的掃了一下。
大臣們互相看看,右相起禮道:“陛下,江陰軍節度使顧將軍,不會虛言的,但蘇州事應該使查後再議為妥,如今最急的,是要決定江陰節度使所屬,該移駐了那裏適合,一旦久了,確實危機。”
唐皇點頭,他看見了顧將軍折子上的八萬大軍之說,立刻是驚惱交加,江陰軍張氏竟然擁有了八萬大軍,而且張洪波小兒的上書,充滿了赤裸裸的威脅,大有唐皇若是不及時給了回應,他可能會做了什麽。
“陛下,還是移駐晉陵縣為妥,即能夠避開了腹背受敵,又可以守護了潤州門戶。”吏部尚書建言道。
“陛下,移駐晉陵縣應該不妥,如今江陰節度使軍已然在了夾擊腹地,一旦移駐去晉陵縣,隻怕會引發江陰張氏的誤會,會以為朝廷已然有心要對付了張氏,隻怕會起了先發製人的激變。”兵部侍郎起禮反對道。
“若是移駐去了昆山縣,那會與常州之間隔了蘇州和太湖,後果豈不是棄了兩萬大軍一般。”吏部尚書惱駁道。
“移駐昆山縣怎麽會是棄了?張氏既然表明了歸唐,大軍移駐昆山縣就是正常的防禦,當前最重要的,是要穩住了張氏,若是張氏借口朝廷沒有誠意的合力禦外,而悍然攻滅了江陰節度使軍和吳城軍,其兵鋒隻怕會過了十萬,那時若是進襲潤州,哪怕隻是六萬大軍,也會造成了京城的危局,朝廷現在還來不及調大軍拱衛江寧的。”兵部侍郎釋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