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榮最大的優勢就是還有蔡邕弟子這層身份,更好的將賈榮包裹了起來,怎麽說也是當世大儒的門生,即使世家有心發難卻也無從下口,還有就是賈榮的水舟之論將他爭取到了很大的民心,這句話圍繞的就是普通百姓,賈榮的招賢令更是牽動了天下寒士的心弦。
這一刻,張昭迷茫了,賈榮是一個好主公好將軍好太守,但卻和與世家不和,不是一個好臣子,不知道這樣的金城郡能夠強大起來嗎,西涼軍還能維持多久,可以肯定的一點是,隻要賈榮一倒下,眼前的一切也會化為烏有,金城的繁華完全是賈榮一個人挑起來的。
賈榮給予了張昭足夠的特權,可以到隨意的參觀城內,不過匠作坊卻是不能去,作為金城郡的最高機密,或許隻有張立等一幹核心人員才能接觸,匠作坊的工人也都是經過嚴格的篩選,對於這些,張昭也沒有在意,畢竟沒有真正的入圍西涼軍核心,就是弟弟張立對自己說什麽也是極為的注意言辭。
次日,張昭漫無目的的走在金城郡的大街上,此次規劃之後,金城郡的街道很寬,主幹街道能容下五馬並駕。
看著身邊的百姓臉上洋溢的笑容,張昭感到自己的心被再次觸動了一下,賈榮的水舟之論再次出現在他的腦海裏“民為水,君為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儼然是“民為貴君為輕社稷次之”的詳解版,而且將民與君的關係進行了更為深刻的解釋。
張昭似乎看到了陳勝吳廣振臂一呼從者雲集的情景,這天下不就是由一個個的百姓組成的嗎,世家是什麽,不也是從百姓中演變過來的,沒有百姓,何談這些世家,又何談整個天下,這一刻,張昭似乎是抓住了什麽,又感覺失去了什麽,張家在彭城也算是一個世家,不過到了張昭這一代已經變的有些沒落了,連二流世家也稱不上,對於世家,張昭沒有什麽好感。
張昭可以預見的是隻要大漢的天下有了變化,而這個變化的最主要因素就是賈榮,亂世之中,世家的實力不是普通的八星所能撼動的,這是四百年大漢積累下來的結果,非人力所能改變,或許有一天這個天變了,世家的影響才會降低。
每一個被張昭問及的百姓對賈榮都是交口稱讚,羌人提及賈榮的時候眼中更是充滿了一種叫做狂熱的東西,張昭能理解這些百姓,最下層的勞動人士,一直是被剝削的對象,而今終於有一個人能夠站出來為其說話,放到任何一個人身上都不會平靜的。
來到城內的仙戀閣,張昭更加的不平靜了,仙戀閣的張昭是有所耳聞的,這個和當今聖上有牽連的商鋪在金城也有,問及裏麵的價格之後,張昭的再一次緊皺眉頭,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金城的仙戀閣竟然比內郡的價格要低,看著往來商人興奮的麵孔,張昭感覺賈榮越發的深不可測,這也造成張昭對賈榮的興趣提高到了最大。
造紙廠每日的紙產量很可觀,賈榮走在造紙廠內,親切的和每一名工人打著招呼,工人對這些事情已經習以為常了,從最開始的受寵若驚到現在的習慣,基本上隔上幾天賈榮就會來到廠內和工人聊著一些家常話,完全沒有官架子,工人也樂於把難處和賈榮說。
賈榮找到了正在不斷指導著一名年輕人學習如何造紙的胡為,耐心的站在一邊等候。
那名年輕人看到賈榮站在旁邊,渾身上下感覺很不適,任誰看到最崇拜的人就在自己的身邊,也不會平靜的,察覺到異樣的胡為轉身看到了正在一旁仔細聽著的賈榮,正欲行禮,被賈榮製止了。
在賈榮的示意下,二人繼續進行著方才的工作,賈榮則是來到造紙廠內單獨為自己留下的房間。
大約一刻鍾之後,胡為氣喘籲籲的趕到了賈榮的身邊,躬身拜道:“草民胡為拜見大人!”像胡為這樣的老人,有權利見到縣令太守不下拜的,這也算是漢朝對老人的優待吧。
賈榮急忙將胡為扶起,親切的說道:“以後老伯在私下裏稱呼我誌遠就行了,別一口一個大人的,聽著挺別扭的!”
胡為也不是矯情的人,笑道:“如此,老兒就托大了,誌遠!”
拉近了這麽一層關係,胡為顯得很興奮,即使放到未來一個平民百姓和市委書記這麽親切的交談也會十分興奮的。
賈榮向胡為谘詢了一些造紙廠的事情,胡為年紀大了,但是技術卻是沒話說,不然金城郡造紙廠也不可能這麽快就生產出紙來,就是長時間的工作讓胡為的身體有些吃不消,隻有在精神好的時候對造紙廠的工人進行輔導,平時胡為都是負責監工的,。
見時候差不多了,賈榮將活字印刷引了進來,當賈榮將活字印刷的方法和胡為說完之後,胡為愣了半晌才反應過來,當即拜道:“草民代表百姓多謝大人!”以胡為的眼光自然能看出來活字印刷的價值,而賈榮之前曾經說過讓百姓家的孩子也能有書讀,當初胡為還以為賈榮是安撫百姓才說的話。
當書籍不再是稀罕東西,那些世家最神秘的麵紗也就被扯了下來,百姓一旦經過了知識的充實,也就不會甘於那些世家的糊弄,到時水舟的理論才能達到最大的效果,而西涼軍就會成為百姓最好的歸屬,因為水舟理論就是賈榮提出來的。
活字印刷技術不怎麽難,有著匠作坊輔助,很容易就能搗鼓出來,但這一舉措卻是劃時代的,解決了無數學子書籍缺乏的問題,這一舉動將會為賈榮爭取到多少的人才,他自己也無法估量,即使與世家做對了又有何妨,屆時我將擁有整個天下的人才,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丟了芝麻撿了金礦。
即使書籍再匱乏的時代,以仙戀閣的實力弄來幾本也不是問題的,首先要印的就是《春秋》,這個在曆史上很受關羽喜愛的書,賈榮甚至想著印成之後送給關羽一本,和關羽這樣重情義的人結下善緣是賈榮最喜歡的,想到華容道關羽能夠悍然違背軍令放走曹操,賈榮在扼腕長歎的同時也為關羽的所震撼,這樣的事情放在自己身上一定會將曹操給弄死。
有了賈榮這個未來人的指導,一個個的印章被匠人做了出來,然後排在一起,這些印章絕對不能夠出錯,而且由於印章的體積有些大了,一頁書印不了很多的字,相比於後世的五號字來的大多了,如此以來勢必又會耗費許多的紙,這些隻是初期的技術,以後純熟了做出來的書字體就會逐漸的變小,活字印刷也被當成了金城郡的最高機密。
而且這些模板上的字也不能夠出錯,不然無法做出改正,當一頁頁的紙被印上字裝訂成冊之後,賈榮翻著這些書籍,一時間感慨萬千,不愧是盜版的,這些書籍不僅有些字體有些模糊,而且紙的質量還是後世最差的那種。
不過就是這樣一本書,卻是牽動著無數學子的心,它可以改變很多人的命運,知識改變命運!或許在未來世界有很多沒讀過書的人能通過創業成為某個企業的大老板,但是在漢朝,這種情況很難發生,世家基本上壟斷了整個朝堂。
這一次的《春秋》一共印了一千本,賈榮首先做的就是拿著《春秋》到軍營中進行發放,像李文候等一幹重要將領人手一本,各地的官吏人手一本,就連張立、張昭也被發了一本。
得到這本《春秋》,郭汜激動了好幾天,郭汜也讀過書,但是並不多,這樣的一本書郭汜很難估量出他的價值,當賈榮拿出這樣一本書的時候,郭汜在驚喜的同時充滿了詫異,來到西涼軍這麽久,除了聽說賈榮的武藝很好之外,從未聽士兵提起賈榮還是一個愛看書的人。
郭汜也明白賈榮將自己和華雄留在西涼軍的目的,二人默契的沒有揭穿,郭汜了無牽掛,孤苦伶仃的一個人,能在兄弟賈榮的身邊,郭汜已經很滿足了,而華雄呢,更加的不想離開賈榮。
飽漢不知餓漢饑,擁有書籍的世家永遠不能想象一本書對普通百姓意味著什麽,各部將領基本上都有一本,這些將領也不獨吞,每日都會單獨劃分出一個時間段進行學習,這些士兵大都已經二十五歲以上,學習起來十分的困難,但是這卻沒能阻擋他們對學習的渴望,不少的士兵甚至想著把學習的資格讓給家中的孩子。
張昭拿到這本書之後,草草的翻了幾頁,而後再次木然,以張昭的聰明也不知道賈榮為什麽會給他們這麽一本書,《春秋》張昭早就讀過,不過這本書的質量確實不怎麽樣,紙張不怎麽樣,而且有的字體還有些模糊,不過這不耽誤正常的閱讀。
喜歡本書的朋友記得收藏一下,斷崖每日更新不易,特別是這段時間,更是忙的時候,各位讀者大大給斷崖來一點精神上的支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