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寶修複專家
字體:16+-

古代妖獸簡介

窮奇

結合天神、怪獸、惡人三位一體,真實麵目不可破解的奇怪生物。《淮南子·地形訓》高誘注解它稱之為北方天神,身體好像老虎騎著兩條龍。《山海經·西次四經》則說它長得象牛,叫起來象野狗,長著粗硬而不光滑的毛,還要吃人。但《海內北經》又說窮奇象虎,長著翅膀,吃人總是從頭開始吃,吃的人總是披頭散發。《左傳》則將之類同饕餮和檮杌,說它是少皥氏不才子,因為總是詆毀忠直的人被人們稱為窮奇。《神異經》總結了它的種種特質,描述它是一種生活在西北,長得像虎有翅膀,喜歡吃人的怪物。它能聽懂人說話,聽到人爭吵就去吃有理的一方,聽說有人忠誠有信義就去咬人的鼻子,但聽說有人凶惡不講道理反而會贈送自己咬死的動物。相比饕餮等怪獸,窮奇顯得更具個性和智慧,但是這種喜歡接近人的習慣大大影響了它作為怪獸的神秘魅力和實力評價。

《神異經·西北荒經》:“西北有獸焉,狀似虎,有翼能飛,便剿食人,知人言語。”它就是西方天帝少昊的兒子,大名鼎鼎的窮奇。

這家夥很有意思,看見有人打架,它就要去吃了正直有理的一方;聽說某人忠誠老實,它就要去把那人的鼻子咬掉;聽說某人作惡多端,反而要捕殺野獸饋贈。由此可見,它應該是頭凶獸。然而有些書上又說它也不是那麽壞,在古時臘八的前一天,宮廷裏要舉行一個叫逐疫的儀式,由方相氏帶著十二隻異獸遊行,窮奇和另一隻叫騰根的異獸,共同負擔著吃掉害人的蠱的任務,於是又讓人感覺它對人還是有些異處了。之後神話被曆史化,神鬼也被人格化,窮奇逐漸演變為天下四凶之一,最後終於被舜帝日翻了。

窮奇作為怪獸的形象有兩種:《山海經.西次四經》上言“狀如牛,音如狗”;《山海經.海內北經》上言“狀如虎,有翼”。但不管是哪種形象,它都是一種食人怪獸,而且有著固定的原則,大致引《神異經.西北荒經》上的說法,它“知人語言,逢忠信之人,齧而食之,食人自首始;逢*邪則擒獸而伺之”。也就是說,好人遇到它會變成食物,而且先被咬掉腦袋,而壞人遇到它反而會得到它送來的野獸之類做食物。這樣“是非分明”且付諸行動的怪獸的確少見。

《史記.五帝本紀》記載了窮奇的來曆,“少昊氏有不才子,毀信惡忠,崇飾惡言,天下謂之窮奇。”舜將其流放,“遷於四裔,以禦魑魅”。少昊為西方天帝,其母名皇娥,其父稱為“白帝子”,即太白之精,他們的故事可見於《拾遺記》,非常美麗動人。在那裏有一棵窮桑樹,其果實萬年一結,吃了的話天老我不老。少昊主宰西方,稱為“窮桑氏”,或者“金天氏”。注意這些關鍵字“白”啊,“金”啊,少昊一族位於西方不容置疑,而窮奇也是被舜驅逐到了西北方向,被一同驅逐的還有黃帝的不才子“渾沌”;顓頊的不才子“桃(應為木+壽,音tao)杌;以及“饕餮”三族,作為怪獸的“渾沌”,“桃杌”,“饕餮”也無一例外地出現在西方,其中饕餮位於西南一些,但想來離被稱為“西王母”(地名)的西荒之地不遠。也就是說,和其他幾位帝王略有不同,被虞舜放逐的都到了西方而不是四方都有,所謂“禦魑魅”的說法很可能是指壓製當地少數民族,從這樣的想法衍生開思考,怪獸們的行為特性也就不足為奇。“渾沌”,“桃杌”,“饕餮”也具有相似的特點,這裏不加贅述了。

一種說法認為“窮奇”是一種怪獸,而少昊子隻是因為其特性而被比作“窮奇”。從家族命名和傳說的情節而言都可以認為這種說法是錯誤的,窮奇就是少昊帝之子,不僅僅是因為有智能而被視為神獸,它本來就是“神-獸”,是一個是非顛倒,善捕禽獸的家夥。至於大儺(舊時的迎神賽會)中的逐疫十二神中負責“食蠱”的窮奇神,因為反而不夠“神話”,也就暫時棄之不理了吧。

檮杌

由來

1.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猛獸。

2.傳說為遠古"四凶"之一,是鯀死後的怨氣所化。

3.泛指惡人。

4.楚史書名。

5.檮杌是北方天帝顓頊的兒子,它還有名字叫做傲狠,難訓,由這幾個名字裏,也可大略推知它的作為了。和窮奇一樣,檮杌後來也成了四凶之一。

文獻記載

根據《左傳》文公十八年:“顓頊有不才子,不可教訓,不知詘言,告之則頑,舍之則囂,傲狠明德,以亂天常,天下之民,謂之檮杌。”這個不可教訓的惡人死後最終演化成上古著名的魔獸。

《左傳》文公十八年道:“舜臣堯,賓於四門,流四凶族渾敦、窮奇、檮杌、饕餮,投諸四裔,以禦魑魅。”敦同沌。此謂舜流放四凶,以檮杌況鯀。鯀,禹父。

唐人張守節《史記正義》引《神異經》注道:“西方荒中有獸焉,其狀如虎而大,毛長二尺,人麵,虎足,豬口牙,尾長一丈八尺,攪亂荒中,名檮杌。一名傲很,一名難訓。”

謂之檮杌。——《左傳·文公十八年》。注:“凶頑無匹儔之貌。”。服注:“檮杌狀似虎,豪長一尺,人麵虎足,豬牙,尾長丈八尺,能鬥不退。”

楚之檮杌。——《孟子》。注:“囂凶之類,興於記惡之戒,因以為名。丁音惡獸名也。”

《春秋》雲:“顓頊有不才子名檮杌也。”

混沌

《山海經》第二卷《西山經》雲:“又西三百五十裏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黃,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於湯穀。有神鳥,其狀如黃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渾敦無麵目,是識歌舞,實惟帝江也。”渾敦即混沌,混沌的形象為識歌舞的神鳥。有的本子為“有神焉”,繁體的“鳥”與“焉”寫法相近,傳抄中可能有差錯,但都講得通。顯然,這裏“渾敦”指太陽。那麽渾沌怎麽又與帝江聯係在一起呢?帝江即帝鴻,古音“江”與“鴻”通。而帝鴻即黃帝——傳說中中華民族的始祖。袁枚(1716-1798)的《子不語•蛇王》中也說:“楚地有蛇王者,狀類帝江,無耳目爪鼻,但有口。其形方如肉櫃,渾渾而行,所過處草木盡枯。”

漢•東方朔《神異經•西蕪經》:“昆侖西有獸焉,其狀如犬,長毛,四足,似羆(音皮)而無爪,有目而不見,行不開,有兩耳而不聞,有人知性,有腹無五藏,有腸直而不旋,食徑過。人有德行而往抵觸之,有凶德則往依憑之。名渾沌。”

也作“混沌”,一種說法稱渾沌是象狗或熊一樣的動物,人類無法看見它、也無法聽見它,它經常咬自己的尾巴並且傻笑;如果遇到高尚的人,渾沌便會大肆施暴;如果遇到惡人,渾沌便會聽從他的指揮。

饕餮

傳說軒轅黃帝大戰蚩尤,蚩尤被斬,其首落地化為饕餮。《山海經·北山經》有雲:“鉤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銅。有獸焉,其狀如羊身人麵,其目在腋下,虎齒人爪,其音如嬰兒,名曰麅鴞,是食人。”根據晉代郭璞對《山海經》的注解,這裏說的麅鴞即是指饕餮(軒二中的一個礦坑內,有一隻怪鳥叫匏鴞,會不會就是麅鴞呢?)。《神異經·西荒經》中有雲:“饕餮,獸名,身如牛,人麵,目在腋下,食人。”

資料記載

《辭海》中記載:饕餮是“傳說中的貪食的惡獸。古代鍾鼎彝器上多刻其頭部形狀作為裝飾。”

《辭海》在解釋饕字說:饕即“貪,《漢書·禮樂誌》:‘貪饕險’顏師古注:‘貪甚曰饕。’特指貪食。”

《神異經·西南荒經》:“西南方有人焉,身多毛,頭上戴豕。貪如狠惡,積財而不用,善奪人穀物(上二句原作“好自積財,而不食人穀”,據《史記·五帝本紀》正義引改)。強者奪老弱者,畏強而擊單,名曰饕餮。《春秋》饕餮者,縉雲氏之不才子也。”

《左傳·文公十八年》雲:“縉雲氏有不才子,貪於飲食,冒於貨賄,侵欲崇侈,不可盈厭;聚斂積實,不知紀極;不分孤寡,不恤窮匱。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謂之饕餮。”《神異經》所謂“《春秋》言”,即此。

《呂氏春秋·先識覽》:“周鼎著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報更也。”

宋羅泌《路史·蚩尤傳》注雲:“蚩尤天符之神,狀類不常,三代彝器,多者蚩尤之像,為貪虐者之戒。其像率為獸形,傅以肉翅。”揆其所說,殆亦饕餮。

《左傳》謂饕餮是“縉雲氏不才子”,而《史記·五帝本紀》集解引賈玄曰:“縉雲氏,薑姓也,炎帝之苗裔,當黃帝時在縉雲之官也。”蚩尤薑姓,亦為炎帝之苗裔(《路史·蚩尤傳》),故蚩尤很可能即此縉雲氏之“不才子”饕餮。又《山海經·北次二經》所記“麅(號鳥)”,郭璞注以為即《左傳》之饕餮。

《神魔誌異*異獸篇》:神州極南有惡獸,四目黑皮,長頸四足,性凶悍,極貪吃。行進迅疾若風,為禍一方。

《山海經·北山經》有雲:“鉤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銅。有獸焉,其狀如羊身人麵,其目在腋下,虎齒人爪,其音如嬰兒,名曰麅鴞,是食人。

《神異經·西荒經》中有雲:“饕餮,獸名,身如牛,人麵,目在腋下,食人。”

饕餮是一種“惡獸”,而不是魚蛇蟒鱷,不屬於魚類或爬行類。

《辭海》中還有附有商周鼎上的饕餮紋。你隻要看一看就可以認出那個凶惡的猛獸像誰,非常像狼的正麵像,也是圓眼吊睛,凶狠無比。

饕餮甚貪食。

這個特征鮮明地指出了狼的特性。“極貪食”是草原狼的最突出的特性之一,咱倆養過狼,太知道狼的這個天性了,咱倆可以舉出無數個狼貪食的例子。天下再沒有比狼更貪食的動物了。不信可以讓人去問老牧民,天下最“貪食的惡獸”是誰?回答肯定是狼。人所共知,“貪”就是狼性的代名詞。董仲舒說秦“以貪狼為俗”,也把貪與狼相並列。中國人形容貪食總是用“狼吞虎咽”,而且還把狼排在虎之前,狼比虎更貪食。形容貪心都說“狼子野心”,不會說“虎子野心”。

由於饕餮具有“惡獸”和“甚貪食”這兩個狼的特征,而且饕餮紋又像狼。因此,傳說中的饕餮很可能就是狼,或是從狼演變而來的神獸。

饕餮成為商周鼎的主要紋飾,這就涉及到一係列的問題。

寶鼎是華夏民族在青銅時代的立國之重器。在周朝,“一言九鼎”的“鼎”,是象征至高無上王權的神器和禮器,也是祭天祭祖的祭器,鼎在華夏先民心目中處於民族“圖騰柱”的地位。因此,隻有屬於民族的圖騰才有資格登上如此崇高的地位,而被鐫刻鑄造在寶鼎重器之上。這一現象又反映出兩個問題:其一,到商周時,華夏族可能還仍然崇拜狼圖騰,至少是猛獸圖騰,炎帝黃帝族祖先的圖騰崇拜遺風可能還繼續存在,而周朝時期的華夏族受狼圖騰的影響更深,因為,周起源於西戎,而西戎大多是崇拜狼圖騰的遊牧族。其二,當時的“龍”可能還沒有被普遍接受,尚未真正成為華夏族的民族圖騰,否則,象征王權的寶鼎就一定會以龍作為主要紋飾。而且,當時周天子也還沒有坐龍座,那時還延續著炎黃遊牧遺風,席地而坐。

周鼎上的紋飾主要由饕餮紋和雲紋所組成,以饕餮為中心,雲紋環繞其周圍。顯然,饕餮神獸在天上,從雲層裏探出頭,俯看人間。它的身體則藏在雲裏,不知是否有蛇身或龍身,但是如果在饕餮腦袋後麵續上龍身,那就與後來的標準龍相差不遠了。所以,我認為,在狼圖騰和龍圖騰之間可能還有一個饕餮圖騰的過渡階段。饕餮既有狼的性格,又有後來龍的猙獰麵目。

獸麵紋所指稱的神獸的真正名稱與原型早已沉埋在不可複現的年代之中,後人因其麵相凶惡、神秘、恐怖,有些又口含人首,故賜名為饕餮。饕餮原是《左傳》中用來形容貪財貪食之不仁不義者。近世學者已指出把獸麵紋命名為吃人的饕餮純是牽強附會,有悖於商周的社會文化狀況。

因為麵相凶猛恐怖,又行饕餮惡名,此獸在中國文化與藝術演變中的蹤跡幾乎無從尋覓。西周中期,盛行了幾百年的動物紋飾突然退出了青銅器裝飾主紋的領域。但是,與饕餮紋同時出現在青銅器上的幾種動物紋樣,如龍、虎、鳳、龜等,在以後的文化演變中,都大量出現在官方與民間,成為中國文化中最具盛名的吉祥物、藝術表現源源不絕的主題。特別是龍,在青銅器時代,多數也都擁有與饕餮紋相同的凶惡麵孔。若論神秘、威武和地位,龍在青銅時代遠遜於饕餮。然而,龍後來卻登上了中國文化與政治象征的最高寶座,“饕餮”這一青銅時代的至尊,蹤影難尋了。

燭龍

中國古代神話中的神獸。又名燭陰,也寫作逴龍。人麵龍身,口中銜燭,在西北無日之處照明於幽陰。傳說他威力極大,睜眼時普天光明,即是白天;閉眼時天昏地暗,即是黑夜。今文化史家認為,燭龍為北方龍圖騰族的神話,其本來麵目應是男根,由男性生殖器蛻變而來。其產生晚於女陰崇拜時代。

《山海經.大荒經》:“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麵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視乃明。不食不寢不息,風雨是謁。是燭九陰,是謂燭龍。”又《海外經》:“鍾山之神,名曰燭陰,視為晝,眠為夜,吹為冬,呼為夏,不飲,不食,不息,息為風;身長千裏,在無晵之東,其為物,人麵,蛇身,赤色,居鍾山下。”參閱龔維英《原始崇拜綱要》。

《楚辭.天問》:“西北辟啟,何氣通焉?日安不到,燭龍何照?”又《大招》:“北有寒山,逴龍赦隻。”

燭龍在雁門北,蔽於委羽之山,不見日,其神人麵龍身而無足。(《淮南子·地形訓》)

天不足西北,無有陰陽消息,故有龍銜火精以照天門中。(郭璞注《大荒北經》燭龍引《詩含神霧》①)

《萬形經》曰:太陽順四方之氣。古聖曰:燭龍行東時肅清,行西時,行南時大,行北時嚴殺。(《易緯乾坤鑿度·卷上》)

《海外經》:“鍾山之神,名曰燭陰,視為晝,眠為夜,吹為冬,呼為夏,不飲,不食,不息,息為風;身長千裏,在無晵之東,其為物,人麵,蛇身,赤色,居鍾山下。”

諸說大同小異,顯係本自《海外經》和《大荒經》。

燭龍是人臉蛇身的怪物,紅色的皮膚,住在北方極寒之地。它的本領很大,隻要它的眼睛一張開,黑暗的長夜就成了白天;它的眼睛一合上,白天就變回黑夜。它吹口氣就烏雲密布,大雪紛飛,成為冬天;呼口氣又馬上赤日炎炎,流金鑠石,成為夏天。它老是蜷伏在那裏,不吃飯,不喝水,不睡覺,不呼吸——因為它一呼吸,就成為長風萬裏。它的神力又能燭照九泉之下,傳說它常含一支蠟燭,照在北方幽黯的天門之中,所以人們又叫它「燭陰」,也寫作逴龍。

白澤

昆侖山上著名的神獸,渾身雪白,能說人話,通萬物之情,很少出沒,除非當時有聖人治理天下,才奉書而至。是可使人逢凶化吉的吉祥之獸。

傳說黃帝巡狩,至海濱而得白澤神獸。此獸能言,達於萬物之情,故帝令圖寫之,以示天下,後用以為章服圖案。唐開元有白澤旗,是天子出行儀所用;明有白澤補,為貴戚之服飾。

相關記載

東晉葛洪《抱樸子.極言》:“黃帝......窮神奸則記白澤之辭。”

《雲笈七簽·軒轅本紀》“帝巡狩,東至海,登桓山,於海濱得白澤神獸。能言,達於萬物之情。因問天下鬼神之事,自古精氣為物、遊魂為變者凡萬一千五百二十種。白澤言之,帝令以圖寫之,以示天下。帝乃作祝邪之文以祝之。”

後世因為白澤能夠趨吉避凶,常將它的形貌使用在物品之上,《通典》記帝王之旗就繪有白澤的形貌,被稱為白澤旗。

《唐書·五行誌》記載中宗韋皇後的妹妹用虎豹枕以避邪,白澤枕以避魅。

《開元占經》卷一一六引《瑞應圖》雲:“黃帝巡於東海,白澤出,達知萬物之精,以戒子民,為隊災害。”

號稱上知天文地理,下知雞毛蒜皮;透過去,曉未來。不過能說人言,曾應黃帝所求作鬼神圖鑒(內有萬一千五百二十種。

黃帝巡遊至東海,遇之,此獸能言,達於萬物之情。問天下鬼神之事,自古精氣為物、遊魂為變者凡萬一五百二十種,白澤言之,帝令以圖寫之,以示天下。

《軒轅本紀》、《抱樸子(極言)》、《瑞應圖》有載。

“白澤”是個傳說中的神獸,它知道天下所有鬼怪的名字、形貌和驅除的方術,所以從很早開始,就被當做驅鬼的神和祥瑞來供奉。尤其到了中古時期,對白澤的尊崇更是隆重。當時《白澤圖》(又稱《白澤精怪圖》)一書非常流行,到了幾乎家手一冊的程度。書中記有各種神怪的名字、相貌和驅除的方法,並配有神怪的圖畫,人們一旦遇到怪物,就會按圖索驥加以查找。在禪宗語錄中,也常見有“家無白澤圖,妖怪自消除。”“不懸肘後符,何貼白澤圖。”“家無白澤圖,有如此妖怪”一類的語錄。人們將畫有白澤的圖畫掛在牆上,或是貼在大門上用來辟邪驅鬼。當時還有做“白澤枕”的習俗,即做成白澤形象的枕頭用於寢臥,其用意也是為了辟邪驅鬼。在軍隊的輿服裝備中,“白澤旗”也是常見的旗號。

鬼車

古代異獸

別名九頭鳥。色赤,似鴨,大者翼廣丈許,晝盲夜了,稍遇陰晦,則飛鳴而過。愛入人家爍人魂氣。亦有說法稱九首曾為犬呲其一,常滴血。血滴之家,則有凶咎。(此疑為個例)

《三國典略》、《嶺表錄異》、《正字通》、《古風》有載。

九頭鳥形象的出現,最早源於楚人的九鳳神鳥。出自戰國至漢初時楚人之手的《山海經》,是記載九頭鳥形象的最早文獻。《山海經•大荒北經》中說:“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極櫃。海水北注焉。有神九首,人麵鳥身,句曰九鳳。”

“九鳳”所居的“大荒之中”,雖不知其確切範圍,卻可以肯定包括楚地在內,因為楚人之先帝顓頊,與他的九個嬪妃皆葬於此。《山海經•大荒北經》開篇就說:“東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河水之間,附禺之山,帝顓頊與九嬪葬焉。”該書《海內東經》則說:“漢水出鮒魚之山,帝顓頊葬於陽,九嬪葬於陰,四蛇衛之。”附禺即鮒魚,古字通用。楚人血統的屈原,在《離騷》中說自己是“帝高陽之苗裔。”這高陽即帝顓頊。顓頊葬於漢水,九鳳與顓頊同在一地,可見九鳳是楚人所崇拜的九頭神鳥。

“九鳳”的神性,以它的名字即可得到證明。鳳是我國古代最為崇拜的兩大圖騰之一,與龍並稱。它是吉祥幸福的象征,《山海經•南山經》中說丹穴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雞,五采而文,名曰鳳凰......自歌自舞,見則天下安寧。”《爾雅•釋鳥》郭璞注:“鳳,瑞應鳥。”《說文》:“鳳,神鳥也......見則天下大安寧。”由於鳳凰是吉祥之鳥,古代有的帝王,如少昊,周成王即位時,據說都曾有鳳凰飛來慶賀。

楚人有崇鳳的傳統。大詩人屈原在《離騷》中寫到神遊天國部分時,第一句就是:“吾令鳳鳥飛騰兮,繼之以日夜;飄風屯其相離兮,帥雲霓而來禦。”據肖兵同誌考證,全世界都十分流行的鳳凰涅盤利用職權故事,最早就出自屈原的《天問》。先秦典籍中,多有楚人將鳳比作傑出人物的記載,如《論語•微子》中,楚狂人接輿就對孔子作歌雲:“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莊子•人間世》中,也有類似的記錄。

楚人崇鳳心理也得到考古資料的證明。如1949年2月在長沙陳家大山發掘到的龍鳳帛畫;1963年和1971年在湖北江陵兩次發現的鳳踏虎架鼓、長沙馬王堆漢墓的非衣帛畫等,都是著名的發現。尤其是馬王堆帛畫,在天堂正中人麵蛇身主神周圍,就有幾隻大鳥環繞。而畫麵中部天堂入口處,也有一隻鷹嘴人麵怪鳥和兩隻長尾鳳鳥。這與屈原詩中描寫的意境十分相似。至今,崇鳳心理在民間審美情趣中還占有重要地位。

說過“鳳”,再來說“九”。九,在中國古代是個神秘的數字,天高曰九重,地深曰九泉,疆域廣曰九域,數量大曰九鈞,時間長曰九天九夜,危險大曰九死一生。。。。。。。就連唐僧取經也是九九八十一難,孫悟空是九八七十二變。為什麽“九”字成為這種神秘的極數呢?據有的學者研究,這乃是因為“九”的本意是“九頭龍”(或九頭蛇)之故。中國古代有許多關於九頭龍崇拜的神話。如《山海經》中就有“九首蛇身自環,食於九土”的神話,“九首人麵蛇身而青”的相柳、以及九首食於九山霸九洲共工等神話形象。九頭龍既為人們所崇拜,九頭鳥當然也不例外。

在楚文化中,崇“九”傳統也很明顯。屈原的十分有名的係列作品,就叫做“九歌”。這是屈原被放逐時,“見俗人祭祀之禮,歌舞之樂,其詞鄙陋”,故而“更定其詞”,在楚地民歌的基礎上修改而成的。屈原還有一個作品叫“九章”,他的學生宋玉則有“九辯”。《選遊》一詩中,屈原曾寫道:“朝濯發於陽穀兮,夕晞餘身於九陽。”《楚辭》中許多地方用到“九”字、如九天、九畹、九州、九疑、九坑、九河、九重、九子、九則、九首、九衢、九合、九折、九年、九逝、九關、九千、九侯等等;連帝顓頊的後宮,也是“九嬪”。可見“九”在楚地信仰中影響之大。

綜上所述,人麵鳥身而九首的九鳳,是楚人先祖所崇拜的一個半人半鳥的圖騰形象,它是我國九頭鳥形象的最早原型。

【從鳥神到鳥怪】

《山海經》中的九鳳,是一個鳥神或神鳥無疑。然而,此後,九鳳卻從中國文獻上神秘地消失了,取而代之出現的種種冠以其它名稱的九頭鳥,不僅完全喪失了神性,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每況愈下,成了一個道道地地的鳥怪。

從漢末至唐宋,古文獻中的“九頭鳥”有著種種不同的稱呼,主要的是:

(一)九頭鳥之別稱

“九頭鳥”一名,最早見於《太平禦覽》卷九二七引《三國典略》:齊後園有九頭鳥見,……然而九頭鳥之別稱,古籍中甚為繁夥。《正字通》雲:鶬鸆,一名鬼車鳥,一名九頭鳥,……《酉陽雜俎》卷十六《羽》:《白澤圖》謂之蒼鸆,《帝鵠書》謂之逆鶬。宋周密《齊東野語》卷十九:鬼車,俗稱九頭鳥,……

以上所見,就有“鶬鸆”、“逆鶬”、“鬼車鳥”、“鬼車”等等異名。由這些異名再加考索,則又會發現很多其他名稱。如“鶬鸆”,是一種鳥名,但是在晉郭璞的《江賦》裏,就有一種“奇鶬九頭”,這種“奇鶬”也就是九頭鳥。我們從下麵的文章裏將可以看出九頭鳥的其他很多異名別稱。

(二)九頭鳥之基本特征

1、“九頭”還是“十頭”?

九頭鳥的最基本特征就是有九個頭。但是關於這九個頭,也有多種不同的說法。有些人說它本來有十個頭。如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卷十六《羽》:鬼車鳥,相傳此鳥昔有十首,……一首為犬所噬。宋周密《齊東野語》卷十九:鬼車,俗稱九頭鳥,……世傳此鳥昔有十首,為犬噬其一,至今血滴人家為災咎。……身圓如箕,十脰環簇,其九有頭,其一獨無而鮮血點滴,如世所傳。明楊慎《楊升庵全集》卷八一《鬼車》條:《小說》:周公居東周,惡聞此鳥,命庭氏射之,血其一首,餘九首。又有些人說它原本隻有九個頭,其中一個頭受傷滴血永不愈合。如前引《三國典略》:齊後園有九頭鳥見,……九頭皆鳴。又唐劉恂《嶺表錄異》卷中雲:鬼車,……或雲九首,曾為犬齧其一,常滴血。以上傳說中,以《齊東野語》所記的那個“十脰(脖子)九頭”的模樣最為嚇人,試想九個鳥頭之外,還有一個鳥脖子在那裏流滴鮮血,那多麽可怕?

2、其他外貌特征

“色赤,似鴨。”(《三國典略》)

“狀如鵂鶹,大者翼廣丈許。”(《正字通》)案:“鵂鶹”今名貓頭鷹。晉張華《博物誌》佚文:“鵂鶹鳥,一名鴟鵂,晝目無所見,夜則至明。”

“衣毛為飛鳥,脫毛為婦人。”(《酉陽雜俎•羽篇》、《玄中記》)

“身圓如箕,十脰環簇……每脰各生兩翅。當飛時十八翼,霍霍競進,不相為用,至有爭拗折傷者。”(《齊東野語》)

“其狀如大蝴蝶。”(宋朱翌《猗覺寮雜記》卷下)

3、滴血為災

“此物愛以血點其衣為誌,即取小兒也。”(《古小說鉤沈》引《玄中記》)

“為鳥祟,或以血點其衣為誌。”(《酉陽雜俎•羽篇》)

“常滴血。血滴之家,則有凶咎。”(《嶺表錄異》卷中)

“血滴人家為災咎。”(《齊東野語》卷十九)

4、晝伏夜出,鳴聲醜惡難聽

“晝目無所見,夜則至明。”(《博物誌》佚文)

“正月夜多鬼鳥度。”(《荊楚歲時記》)

“春夏之間,稍遇陰晦,則飛鳴而過。”(《嶺表錄異》卷中)

“晝盲夜了。”(《正字通》)

“夜飛晝隱。”(《酉陽雜俎•羽篇》)

“秦中天陰,有時有聲,聲如力車鳴,或言是水雞過也。”(《酉陽雜俎•羽篇》)

“周公居東周,惡聞此鳥。”(《楊升庵全集》卷八一《鬼車》)

5、滴血或落毛,危害小兒

“是鳥多落塵於兒衣中,則令兒病。”(《水經注•江水》)

“毛落衣中,為鳥祟,或以血點其衣為誌。”(《酉陽雜俎•羽篇》)

“鳥無子,喜取人子養之,以為子。”(《玄中記》)

“見小兒衣,落毛其上,兒必病。”(《猗覺寮雜記》卷下)

6、其他特征

“愛入人家爍人魂氣。”(《嶺表錄異》卷中)

“見火光輒墮。”(《正字通》)

關於九頭鳥的特征,宋梅堯臣《古風》一詩說得比較詳細,今錄如下:

昔時周公居東周,厭聞此鳥憎若仇。

夜呼庭氏率其屬,彎弧俾逐出九州。

射之三發不能中,天遣天狗從空投。

自從狗齧一首落,斷頭至今清血流。

邇來相距三千秋,晝藏夜出如鵂鶹。

每逢陰黑天外過,乍見火光輒驚墮。

有時餘血下點汙,所遭之家家必破。

(三)民間關於九頭鳥之禁忌

由於九頭鳥是一種凶鳥,民間對它畏懼有加,於是有種種對它的禁忌和防禦它的辦法。

1、禁忌

“豫章間養兒,不露其衣。”(《水經注•江水》)

“凡人飴小兒,不可露處,小兒衣亦不可露曬。”(《酉陽雜俎•羽篇》)

“小兒之衣不欲夜露。”(《玄中記》)

2、禳解及驅除

“故聞者,必叱犬滅燈,以速其過澤國。”(《齊東野語》卷十九)

“惡聞此鳥,命庭氏射之。”(《楊升庵全集》卷八一《鬼車》條引小說)

“家家槌床打戶,捩狗耳,滅燈燭以禳之。”(《荊楚歲時記》)

(四)九頭鳥傳說之來源

九頭鳥的傳說起源甚早,傳播極廣,在久遠的傳播之中,各時代各地區差異很多,要追溯其最初的起源十分困難。從現存古籍文獻中,我們找到幾個起源。

1、起源於“九尾鳥”

《廣韻》:“鶬鴰,《韓詩》雲:孔子渡江,見之異,眾莫能名。孔子嚐聞河上人歌曰:‘鴰兮鶬兮,逆毛衰兮,一身九尾長兮。’”這種“一身九尾”的鳥,曾經被孔子看到過,當時已經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名字,隻覺得它非常怪異。後來有人將它叫做“鶬鴰”,也就是貓頭鷹一類的鳥類。九頭鳥也許就是從九尾鳥演變而成的一種傳說凶鳥。

2、起源於天帝遊女的傳說

《古小說鉤沈》輯《玄中記》:姑獲鳥夜飛晝藏,蓋鬼神類。衣毛為飛鳥,脫毛為女人。一名天帝少女,一名夜行遊女。……一名隱飛。鳥無子,喜取人子養之,以為子。今時小兒之衣不欲夜露者,為此物愛以血點其衣為誌,即取小兒也。故世人名為鬼鳥,荊州為多。昔豫章男子,見田中有六七女人,……匍匐往,先得其一女所解毛衣,取藏之,即往就諸鳥,諸鳥各去就毛衣,衣之飛去。一鳥獨不得去,男子取以為婦。生三女。其母後使女問父,知衣在積稻下,得之,衣而飛去。後以衣迎三女,三女兒得衣亦飛去。今謂之鬼車。

這是最早的關於仙女下凡的傳說故事。仙女下凡之後,穿著毛衣是鳥,脫下毛衣是女。她在與豫章男子結婚生女後,回到天上,後來又把三個女兒都接走了。所謂“鳥無子,喜取人子養之”,指她飛回天上未接女兒時,再到凡間來尋找女兒。為了防止她把別人家的小兒當成自己的女兒接走,於是民間形成了這種對它的禁忌。這個傳說一直延續下來,各個時代有各自不同的版本。

如:《搜神記》卷十四:豫章新豫縣男子,見田中有六七女,皆衣毛衣,不知是鳥。匍匐往,得一女所解毛衣,取藏之,即往就諸鳥。諸鳥各飛雲,一鳥獨不得去,男子取以為婦。生三女。其母後使女問父,知衣在積稻下,得之,衣而飛去。後複以迎三女,女亦得飛去。《水經注•江水》:陽新縣地多女鳥。《玄中記》曰,陽新男子,於水次得之,遂與共居,生二女,悉衣羽而去。豫章間養兒,不露其衣,言是鳥多落塵於兒衣中,則令兒病。故亦謂之夜飛遊女矣。《敦煌變文集•句道興〈搜神記〉》略雲:昔有田昆侖者,家貧未娶。禾熟時見三女於池洗浴,其二抱天衣飛去,昆侖攫得小者天衣,遂挾以為妻,攜回見母。經年產子,名曰田章。昆侖被點兵西行,三年不返。女乃向母索看天衣,屢經懇求,母不忍拂其意,即發藏畀之。女著衣便騰空上天而去,雖母哀號,不之顧也。然終念兒子,乃與二姊複下凡遊戲,冀見其兒。其時田章五歲,受董仲先生教來覓母。三女遂將天衣共乘小兒上天。天公憐憫外甥,遂教其方術伎能。經四五日,兒年已十五矣。天公即與以文書八卷,令其下凡。兒三才俱曉,天子聞知,即召為宰相。後犯事,遂流配西荒之地。……

3、起源於“女岐”

《楚辭•天問》:“女岐無合,夫焉取九子?”王逸注:“女岐,神女,無夫而生九子也。”丁晏箋:“女岐,或稱九子母。”這是古代楚國關於神女女岐的傳說。從女岐無合(無夫)而生了九個兒子,那麽她九個兒子是怎麽來的呢?當然是“取之於人”,於是民間就有對她的禁忌,認為她會時常下凡來取人之子。又由“九子”演變成“九頭”之說,後又與“天帝遊女”或姑獲鳥等傳說糅和流傳,形成九頭鳥的傳說。

4、產婦所化的厲鬼

這個起源說法僅見於《酉陽雜俎》卷十六《羽》。作為一個流傳久遠的傳說,九頭鳥傳說肯定是一個多源而又分派的傳說故事,要完全弄清它的源頭和流變,尚須進一步的考證。

【古籍中關於九頭鳥的有關資料】

1、《楚辭•天問》

2、《太平禦覽》卷九二七引《三國典略》:齊後園有九頭鳥見,色赤,似鴨,而九頭皆鳴。

3、《文選》晉郭景純(璞)《江賦》:若乃龍鯉一角,奇鶬九頭。

4、張華《博物誌》佚文:鵂鶹鳥,一名鴟鵂,晝目無所見,夜則至明。

5、魯迅《古小說鉤沈》輯《玄中記》:

6、晉幹寶《搜神記》卷十四:

7、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江水》:

8、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正月夜多鬼鳥度,家家槌床打戶,捩狗耳,滅燈燭以禳之。

9、《廣韻•鶬鴰》:

10、《敦煌變文集•句道興〈搜神記〉》

11、《正字通》:鶬鸆,一名鬼車鳥,一名九頭鳥,狀如鵂鶹,大者翼廣丈許,晝盲夜了,見火光輒墮。

12、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卷十六《羽》:夜行遊女,一曰天帝女,一名釣星,夜飛晝隱,如鬼神,衣毛為飛鳥,脫毛婦人,無子,喜取人子,胸前有乳。凡人飴小兒,不可露處,小兒衣亦不可露曬,毛落衣中,為鳥祟,或以血點其衣為誌。或言產死者所化。

13、又:鬼車鳥,相傳此鳥昔有十首,能收人魂,一首為犬所噬。秦中天陰,有時有聲,聲如力車鳴,或言是水雞過也。……《白澤圖》謂之蒼鸆,《帝鵠書》謂之逆鶬。

14、唐劉恂《嶺表錄異》卷中雲:鬼車,春夏之間,稍遇陰晦,則飛鳴而過。嶺外尤多。愛入人家爍人魂氣。或雲九首,曾為犬齧其一,常滴血。血滴之家,則有凶咎。

15、宋梅堯臣《古風》詩:

16、宋周密《齊東野語》卷十九:鬼車,俗稱九頭鳥,……世傳此鳥昔有十首,為犬噬其一,至今血滴人家為災咎。故聞者,必叱犬滅燈,以速其過澤國。……身圓如箕,十脰環簇,其九有頭,其一獨無而鮮血點滴,如世所傳。每脰各生兩翅。當飛時十八翼,霍霍競進,不相為用,至有爭拗折傷者。

17、宋朱翌《猗覺寮雜記》卷下:嶺外有蟲名暗夜,見小兒衣,落毛其上,兒必病。其狀如大蝴蝶。

18、明楊慎《楊升庵全集》卷八一《鬼車》條:《小說》:周公居東周,惡聞此鳥,命庭氏射之,血其一首,餘九首。

重明鳥

重明鳥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鳥。其形似雞,鳴聲如鳳,此鳥兩目都有兩個眼珠,所以叫作重明鳥,亦叫重睛鳥。它的氣力很大,能夠搏逐猛獸。能辟除猛獸妖物等災害。舊時新年風俗,貼畫雞於門窗上,實即重明鳥之遺意。

重明鳥的傳說

晉王嘉《拾遺記》卷一:“堯在位七十年......有掋支之國,獻重明之鳥,一名雙睛,言又眼在目。狀如雞,鳴似鳳。時解落毛羽,肉翮而飛。能搏逐猛獸虎狼,使妖災群惡不能為害。貽以瓊膏,或一歲數來,或數歲不至。國人莫不灑掃門戶,以望重明之集。其未至之時,國人或刻木,或鑄金,為此鳥之狀。置於門戶之間,則魑魅醜類,自然退伏。今人每歲元日,或刻木鑄金,或圖畫為雞於牖上,此其遺象也。”

九尾狐

九尾狐,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奇獸。傳說中,九尾狐乃四腳怪獸,通體上下長有火紅色的絨毛。善變化,蠱惑。幸喜吃人,常用其嬰兒哭泣聲引人來探也。

九尾狐出,乃世將大亂之象。

在中國與韓國、日本的傳說中,常出現的九尾狐是隻有九條尾巴的狐狸。它可以變成豔麗的女人誘惑男人,據說每條尾巴都有不一樣的法力。其實九尾狐並不是指它隻有九條尾巴,而是有無數條。據說,當一隻狐狸活了超過一千年,它就會變成九尾狐。

九尾狐要想變成人,需要吃掉100個人類肝髒。有個傳說,當九尾狐為了第100個肝髒要去誘惑一個男人時,如果那個男人向曾經接受他幫助的動物或是鬼求助,就可以把九尾狐擊敗。

九尾狐每一百年就會有一個尾巴出現。當九條尾巴齊全的時候,再過100年,也就是說九尾狐活了1000年之後,這個九尾狐就可以變成人。所以,活了1000年的九尾狐是已經吃了100個男人的肝髒後而變成的美麗女人。當它吃了第100個肝髒後,就可以以人的身份活下去。但是故事裏的九尾狐往往在要吃第100個肝髒的時候而失敗。

九尾狐和玄狐、白狐等最先出現在原始宗教的圖騰信仰中。《山海經》就記有青丘九尾狐。解讀這些古老記載,九尾狐其實是位於東方或南方的青丘這個地方原始部族的圖騰物,《山海經》說它“能食人”,表明它在威脅敵人、保護本部族安全方麵具有神性。又說“食者不蠱”——吃了它的肉可以不受邪氣的侵害,這顯然是與九尾狐圖騰信仰相關的原始巫術,相信九尾狐具有辟邪的魔力。

在上古有一個夏族大禹娶塗山族女子的神話,此中牽涉一個神秘物象,便是九尾白狐。據東漢趙曄《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外傳》和《藝文類聚》卷九九所引《呂氏春秋》佚文記載,大禹來到塗山——據考在今河南嵩縣,遇見一隻九尾白狐,並聽見塗山人唱歌,說“綏綏白狐,龐龐九尾”,如果你在這裏“成家成室”,就會子孫昌盛,於是大禹便娶了塗山氏的女孩子,叫做女嬌。由於神話記載得很晚,明顯加進後世思想文化觀念,如果恢複其本來麵貌,便是大禹在塗山娶了九尾白狐做妻子。這個人獸婚配神話背後所隱藏的文化意義,乃是塗山氏是一個以九尾狐為圖騰物的部族,九尾白狐被塗山氏當作自己的祖先。由於九尾狐有這麽一件很風光的事情,所以後代的狐狸精們總喜歡驕傲地說自己是塗山後裔,炫耀血統的高貴。

漢代盛行符命思想,於是本為圖騰神的九尾狐也被符命化了,成為祥瑞的神秘象征符號。

在中國狐文化史上,狐的一件倒黴事也是發生在漢代,就是被妖精化,在“物老為怪”的思想作用之下,普普通通隨處可見的狐狸不比龍鳳麒麟,是很難保住它的神聖地位的。盡管在唐代流行狐神、天狐崇拜,但那已經是妖神了,既然是妖神就不像正神那般正經,不免胡作非為,就像沒成正果之前的孫猴子一樣。不過在唐代人的觀念裏,最厲害的天狐——九尾天狐卻仍保持著正派風範。可惜九尾狐的光榮史終究是要結束的,隻不過因為它神通最大比別的狐結束得晚一些,也正因為它神通最大,當它被妖精化後也就成為妖性最大的狐狸精了。

九尾狐最晚在北宋初期已被妖化了。田況《儒林公議》說宋真宗時陳彭年為人奸猾,善於“媚惑”皇帝,所以“時人目為九尾狐”,可見九尾狐在人們心目中已經不是什麽瑞狐、神狐,變成壞東西。而也在這個時期,中國遠古史上一個著名女人被說成是九尾狐,而且傳到日本,這便是商紂王的妃子妲己。日本《本朝繼文粹》卷一一收有一篇江大府卿寫的《狐媚記》,其中說“殷之妲己為九尾狐”。《狐媚記》記日本康和三年(1101年)事,相當於宋徽宗時期,可見在此前中國已經有這種說法了。其實唐代白居易在《古塚狐》中已經把“能喪人家覆人國”的妲己和周幽王的妃子褒姒比作狐妖,當九尾狐變成妖精時,妲己這個用美色把紂王迷惑得亡國喪身的王妃被說成是九尾狐精,實在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妲己成了九尾狐狸精,真可說是超級狐妖的完美結合。在小說中的描寫,則是由元代講史話本《武王伐紂書》開了頭,再由明代長篇章回小說《封神演義》廣而大之。

在《武王伐紂書》中,吸盡妲己魂魄元氣骨髓而借其空皮囊化形為妲己的是隻“九尾金毛狐子”。妲己的結局是在武王克殷後被薑太公用降妖鏡逼住現出原形,然後把她裝進袋子用木碓搗死。之所以費了這麽多周折,原來是因為行刑的劊子手讓她那“千妖百媚妖眼”撩撥得下不了手。

《封神演義》在《武王伐紂書》基礎上對千年九尾狐狸精妲己的妖媚之性大加發揮,寫了她做的許多壞事。相反商紂王“才兼文武”並不那麽壞,而且外有忠臣良將,內有賢後淑妃,本來江山穩固得很,都是這個千年九尾狐狸精帶著九頭雉雞精和玉石琵琶精把他迷惑得失去“真性”。有趣的是妲己被斬時也有一段媚人的描寫,比《武王伐紂書》更為生動細致。小說極力渲染她如何如何“嬌滴滴”地把行刑軍士迷得“軟癡癡攤作一堆”,最後還是薑子牙用寶貝葫蘆取了她的首級。《封神演義》的九尾狐狸精妲己形象,把古來關於淫婦型狐妖媚人的觀念推向極致,把狐妖之最的九尾狐觀念推向極致,也把女色禁忌觀念和“從來女色多亡國”的女禍觀念推向極致。

漢時石刻像及磚畫中,常有九尾狐與白兔,蟾蜍、三足烏之屬並刻於西王母座旁,以示禎祥。

九尾狐象征子孫繁息,亦禹娶於塗山氏之女的遺意。後世反其意,以“食人”之九尾狐為妖,六朝時李邏注《千字文》“周伐殷湯”,已謂妲己為九尾狐,明人小說《封神榜》則更發揮其說,因而乃成為妖媚工讒的女子主詈稱。

《山海經.南山經》:“[青丘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郭璞注:“即九尾狐。”

漢趙曄《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外傳》:“禹三十未娶,恐時之暮,失其製度,乃辭雲:‘吾娶也,必有應矣。’乃有九尾白狐,造於禹。禹曰:‘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王者之證也。塗山之歌曰:綏綏白狐,九尾龍龍。我家嘉夷,來賓為王。成家成室,我造彼昌。天人之際,於茲則行。明矣哉!’禹因娶塗山,謂之女嬌。”

宋趙令疇《侯鯖錄》卷八:“錢塘一官妓,性善媚惑,人號曰九尾野狐。”

九尾狐,最早是出現在《山海經》。“青丘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山海經·南山經》),“青丘國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山海經·海外東經》。狐,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一直是一個亦正亦邪的形象(按照正規說法,狐,狸是兩種動物,隻是人們叫習慣了,統稱狐狸,而隻有狐有仙氣,狸似乎隻是是俗物)。《山海經》中的九尾狐,乃是一個能“食人”的妖獸。到後來的漢代石刻畫像及磚畫中,常有九尾狐與白兔、蟾蜍、三足烏之屬列於西王母座旁,以示禎祥,九尾狐則象征子孫繁息(見《白虎通德論·封禪篇》)。“食人”之傳漸隱,“為瑞”之說漸漸出現。但同樣是東漢的《說文解字》中,解狐為“祆獸也,鬼所乘之”。可見,狐有靈氣(妖氣),在數千年前,已是公認。再到後來的唐宋時期,狐已經被人設廟參拜,而且十分流行。唐朝張鷟《朝野僉載》說﹕“唐初以來,百姓多事狐神,…當時有諺曰﹕無狐魅,不成村。”而到了明清,狐的形象就更加豐富了。九尾狐中最著名的妲己形象,就是在那時出現的(《封神演義》),而《聊齋誌異》、《閱微草堂筆記》中,狐仙、狐妖的故事更是舉不勝舉。“妖媚”、“邪氣”、“仙靈”、“神秘”、“狡猾”,可以說是中國人想到“狐”後最明顯的感覺。

《山海經·南山經》:“青丘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郭璞注《大荒東經》“有青丘之國,有狐九尾”則雲:“太平則出而為瑞”,又為禎祥之物。漢趙曄《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外傳》雲:“禹三十未娶,恐時之暮,失其製度,乃辭雲:‘吾娶也,必有應矣。’乃有九尾白狐,造於禹。禹曰:‘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王者之證也。塗山之歌曰:綏綏白狐,九尾厖厖。我家嘉夷,來賓為王。成家成室,我造彼昌。天人之際,於茲則行。明矣哉!’禹因娶塗山,謂之女嬌。”此即郭注所謂“為瑞”之意。考漢代石刻畫像及磚畫中,常有九尾狐與白兔、蟾蜍、三足烏之屬並列於西王母座旁,以示禎祥。九尾狐象征子孫繁息(見《白虎通·封禪篇》),亦禹娶塗山神話之遺意。“食人”之說漸隱,“為瑞”之說終張。又六朝時人李邏注《千字文》“周伐殷湯”,說妲己為九尾狐。《封神演義》也以妲己為九尾狐精,當源於此。

《魏書·誌第十八·靈征八下》當中記載道,在各地現身的異獸裏,狐狸占據了很大篇幅,這是某種瑞祥的征象麽?似乎有些讓人不解。在白狐、黑狐、五色狗的交錯身影裏,僅從“肅宗正光二年三月”開始,計有:“南青州獻白狐二;三年六月,平陽郡獻白狐;八月,光州獻九尾狐;四年五月,平陽郡獻白狐;孝靜天平四年四月,西兗州獻白狐;七月,光州獻九尾狐”等等記載。到了元象元年四月以後,九尾狐好似集體行動一樣,突然密集地從人們的視線裏穿行:“光州獻九尾狐;二年二月,光州獻九尾狐;興和三年五月,司州獻九尾狐。”這麽多“獻寶”的案例,動機不外乎是以此來佐證皇恩浩蕩並獲得宮廷的賞賜,九尾狐不幸再一次成為了體製的晴雨表。對此,還是北周皇帝睿智一些。《北史·周本紀下第十》記載道:甲子,鄭州獻九尾狐,皮肉銷盡,骨體猶具。帝曰:“瑞應之來,必昭有德。若使五品時序,州海和平,家識孝慈,乃能致此。今無其時,恐非實錄。”乃令焚之。

三足烏

三足烏又名三足金烏,中國古代神話中的神鳥,也稱金烏、陽烏,或稱三足。傳古代人看見太陽黑子,認為是會飛的黑色的鳥——烏鴉,又因為不同於自然中的烏鴉,加一腳以辨別,又因與太陽有關,為金色,故為三足金烏。

三足烏是神話傳說中駕馭日車的神鳥名。為日中三足烏之演化。三足烏亦稱“踆烏”。居於日中,有三足。

《玄中記》:“蓬萊之東,岱輿之山,上有扶桑之樹,樹高萬丈。樹顛有天雞,為巢於上。每夜至子時則天雞鳴,而日中陽鳥應之;陽鳥鳴則天下之雞皆鳴。”傳說此鳥為日之精,居日中。漢代畫像磚上常有三足烏,居於西王母座旁,為其取食之鳥,或說即青鳥。

《洞冥記》卷四:“(漢武帝)曰:‘朕所好甚者不老,其可得乎?’朔曰:‘東北有地曰之草,西南有春生之草。’帝曰:‘何以知之?’朔曰:‘三足烏數下地食此草,羲和欲馭,以手掩鳥目,不聽下也。食草能不老,他鳥獸食此草則美悶不能動矣。’”

《藝文類聚》卷一百引《黃帝占書》:“日中三足烏見者,大旱赤地。”後因以指日。

《河圖括地圖》:“昆侖在若水中,非乘龍不能至。有三足神鳥,為西王母取食。”

漢代王充《論衡·說日》:“日中有三足烏,月中有兔、蟾蜍。”

《淮南子·精神訓》“日中有踆烏。”漢高誘注:“踆,猶蹲也。謂三足烏。”

《春秋元命苞》:“日中有三足烏。”故太陽也叫作三足烏或金烏。又西王母有三足烏,是替西王母取食的青烏。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西王母]戴勝而穴處兮,亦幸有三足烏為之使。”

張守節正義引張揖曰:“三足烏,青鳥也,主為西王母取食。”後亦因以借指日。

唐代杜甫《嶽麓山道林二寺行》詩:“蓮花交以響共命鳥,金榜雙回三足烏。”仇兆鼇注引黃生曰:“三足烏,即日也。”

宋陸遊《月夜短歌》:“明星雖高未須喜,三足陽烏生海底。”

慶忌

又名要離。澤精,人形,大概十幾公分高。黃衣黃帽,稱黃色小車,日馳千裏。叫它的名字可使之報信(亦有捉魚之說)。曆史上也有人名(吳王僚子,猛將)、塔名為此。

贔屭

也稱龜趺。形狀像烏龜,好負重。長年累月地馱載著石碑。人們在廟院祠堂裏,處處可以見到這位任勞任怨的大力士。據說觸摸它能給人帶來福氣。

狴犴

又叫憲章。相貌像虎,有威力,又好獄訟之事,人們便將其刻鑄在監獄門上。虎是威猛之獸,可見狴犴的用處在於增強監獄的威嚴,讓罪犯們望而生畏。

貔貅

貔貅又名天祿、辟邪。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獸,龍頭、馬身、麟腳,形狀似獅子,毛色灰白,會飛。貔貅凶猛威武,它在天上負責巡視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擾亂天庭。古時候人們也常用貔貅來作為軍隊的稱呼。它有嘴無肛門,能吞萬物而從不瀉,可招財聚寶,隻進不出,神通特異。現在很多中國人配戴貔貅的玉製品正因如此。

漢書“西域傳”上有一段記載:“烏戈山離國有桃拔、獅子、尿牛”。孟康注曰:“桃拔,一日符拔,似鹿尾長,獨角者稱為天鹿,兩角者稱為辟邪。”辟邪便是貔貅了。

但經過朝代的轉變,貔貅的形態比較統一,如有短翼、雙角、卷尾、鬃須常與前胸或背脊連在一起,突眼,長獠牙。到現在常見到的貔貅多是獨角、長尾巴。

螭吻

也叫鴟吻、鴟尾、好望,等。形狀像四腳蛇剪去了尾巴,這位龍子好在險要處東張西望,也喜歡吞火。相傳漢武帝建柏梁殿時,有人上疏說大海中有一種魚,虯尾似鴟鳥,也就是鷂鷹,能噴浪降雨,可以用來厭辟火災,於是便塑其形象在殿角、殿脊、屋頂之上.

椒圖

形似螺蚌,好閉口,因而人們常將其形象雕在大門的鋪首上,或刻畫在門板上。螺蚌遇到外物侵犯,總是將殼口緊合。人們將其用於門上,大概就是取其可以緊閉之意,以求安全吧。

囚牛

形狀為有鱗角的黃色小龍,好音樂。這位有音樂細胞的龍子,不光立在漢族的胡琴上,彝族的龍頭月琴、白族的三弦琴以及藏族的一些樂器上也有其揚頭張口的形象。

蒲牢

形狀像龍但比龍小,好鳴叫。據說蒲牢生活在海邊,平時最怕的是鯨魚。每每遇到鯨魚襲擊時,蒲牢就大叫不止。於是,人們就將其形象置於鍾上,並將撞鍾的長木雕成鯨魚狀,以其撞鍾,求其聲大而亮

睚眥

相貌似豺,好腥殺。常被雕飾在刀柄劍鞘上。睚眥的本意是怒目而視,所謂“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報則不免腥殺,這樣,這位模樣像豺一樣的龍子出現在刀柄刀鞘上就很自然了。

狻猊

傳說形如獅,喜煙好坐,佛主見它有耐心,便收在胯下當了坐騎。所以形象一般出現在香爐上,隨之吞煙吐霧。獅子這種連虎豹都敢吃,相貌又很軒昂的動物,是隨著佛教傳入中國的。由於佛祖釋迦牟尼有"無畏的獅子"之喻,人們便順理成章地將其安排成佛的座席,或者雕在香爐上讓其款款地享用香火。

《山海經·大荒經》記載:東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裏。其上有獸,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黃帝得之,以其皮為鼓,橛以雷獸之骨,聲聞五百裏,以威天下。

傳說中國東海上有一座“流破山”,夔就居住在此山之上。夔的身體和頭象牛,但是沒有角,而且隻有一條腿,渾身青黑色。據說夔放出如同日月般的光芒和雷鳴般的叫聲,隻要它出入水中,必定會引起暴風。在黃帝和蚩尤的戰爭中,黃帝捕獲了夔,用它的皮製作軍鼓,用它的骨頭作為鼓槌,結果擊打這麵鼓的聲響能夠傳遍方圓500裏,使黃帝軍士氣大振、蚩尤軍大駭。

禺疆

“禺疆”為傳說中的海神、風神和瘟神,也作“禺強”、“禺京”,是黃帝之孫。海神禺疆統治北海,身體象魚,但是有人的手足,乘坐雙頭龍;風神禺疆據說字“玄冥”,是顓頊的大臣,形象為人麵鳥身、兩耳各懸一條青蛇,腳踏兩條青蛇,支配北方。據說禺疆的風能夠傳播瘟疫,如果遇上它刮起的西北風,將會受傷,所以西北風也被古人稱為“厲風”。

猰貐

又稱為“窫窳”(yayu)。傳說猰貐曾是天神,被名為“危”的神殺死,後來被複活,但是變成了食人的怪獸。關於猰貐的外形有很多種說法,比如人麵龍身、大小和狸一樣,也有的說是人麵牛身馬腿,或者說龍頭虎身的巨獸(如圖)。據說由於猰貐喜食人類,所以堯帝命令後羿將它殺死。

禍鬥

“禍鬥”原本是指傳說中居住在中國南部的少數民族,但是它被形容為外形象犬的妖獸,吞吃犬糞、並且噴出火焰。禍鬥所到之處皆發生火災,所以古人將它看作火災之兆和極端不祥的象征。也有說法稱禍鬥吞食火,並且排出帶火的糞便。禍鬥應該是在神話中被妖魔化的中國南方部落的象征。

虛耗

虛耗是給人招來禍害的惡鬼。傳說虛耗身穿紅色的袍服、長有牛鼻子,一隻腳穿鞋著地、另一隻腳掛在腰間,腰裏還插有一把鐵扇子。據說唐玄宗曾經在夢中見到一個小鬼偷盜了自己地玉笛和楊貴妃的香袋,玄宗叫住小鬼,鬼自稱叫“虛耗”、喜歡偷盜他人的財物,也能偷去他人的歡樂、使他變得憂鬱。玄宗大怒,立即喚人,於是有一個大鬼出現將虛耗撕成兩半吃掉了。大鬼指的是鍾馗。

五通神

中國傳說中的五個淫魔,據說在南方作祟,曾經有“北狐南五通”的說法,五通神經常到人家中找尋美貌女子。其實,五通神也被稱為五顯神,是泰山之神的五個兒子。《聊齋誌異》中有一些關於五通神的記述,稱一名姓萬的書生斬殺了其中三通,並且重傷了另一通,最後一通被金龍大王之女的丫鬟XX,最後X盡人亡。

化蛇

水獸。人麵豺身,有翼,蛇行,聲音如叱呼。招大水。《山海經(中次二經)》有載。

英招

人麵馬身,有虎紋,生鳥翼,聲音如榴。號稱是替天帝看花園的神,但看起來充其量不過是隻神獸而已。《山海經(西次三經)》有載。

玄蜂

其實就是巨蜂,腹大如壺,蜇人,有毒,能殺人。《楚辭(招魂)》有載。

青牛

出名主要是作為老子的坐騎。但真正的原形是千年木精(土精成形是玉羊)。《嵩高記》、《錄異傳》有載。

呲鐵

形狀象水牛,但有巨角,皮毛漆黑,以鐵為食。排泄物利如剛,可作兵器。《神異經(中荒經)》有載。

山臊

山神,人臉猴身,一足,能說人話,而且會變化,特別喜歡吃蝦蟹。《神異經(西荒經)》、《國語(魯語下)》、《訴異記》有載。

火鼠

又名火光獸。生活在火山中(非現在通指的火山,乃是燃燒的森林),重百斤(體形應甚大),毛長接近一米,細如絲,見水即死。用它的毛就可製成“火烷布”(如果髒了用火一燒就可變幹淨)。《神異經(南荒經)》、《十洲記》有載。

商羊

一足鳥,招大雨。《說苑(辨物)》有載。

訛獸

別名誕。人麵兔身,能說人言。喜歡騙人,言多不真。其肉鮮美,但吃了後也無法說真話了。《神異經(西南荒經)》有載。

民鳥(此為一字)

嘴為赤色,身為翠色。可禦火。《山海經(西山經)》有載。

欽原

鳥,形狀象蜂,和鴛鴦差不多大(可能就是一種巨蜂)。蜇獸獸死,蜇樹樹枯。《山海經(西次三經)》有載。

鉤蛇

蛇,身長二十米以上,尾部有分叉。捕食時於水中用尾巴鉤岸上動物食之。《水經注(若水)》有載。

並封

類豬,黑色,前後皆有頭。述蕩則是左右有頭。《山海經(海外西經)(大荒西經)》、《周書(王會)》有載。:

夫諸

象白鹿,但有四角。招大水。《山海經(中次三經)》有載。

當康

有牙的小豬狀,因叫聲而得名。可以預見豐年。《山海經(東次四經)》有載。

山蜘蛛

巨蛛,大如車輪,其絲可止血。《南部新書》有載。

鳴蛇

大體如蛇,但有四翼,發磐磐之音。見則大旱。《山海經(中次二經)》有載。

南海蝴蝶

巨型蝴蝶。有人曾捕之,去掉其翅膀和須足,仍有八十斤,極其鮮美。《嶺南異物誌》有載。

幽安鳥

類似有條紋的小猴子,經常發笑,看見人則躺倒,因叫聲得名。《山海經(北山經)》有載。

狸力

豬狀獸,腳後有突起,聲音就像狗叫。應該是有操土之能。《山海經(南次二經)》有載。

馬交

類馬,白身黑尾,頭有一角,利齒,四足為爪,發音如鼓聲。以虎豹為食。一說可禦兵。《山海經(海外北經)(西次四經)》、《管子(小問)》、《周書(王會)》有載。

孰胡

馬身鳥翼,人麵蛇尾(與英招類似)。喜歡載人。《山海經(西次四經)》有載。

似羊非羊,似豬非豬。在地下食死人腦,能人言。用柏枝插其頭方可殺之。《搜神記》、《晉太康地誌》有載。

身長數丈,類牛,青眼光耀明亮,四腳於土中,雖在動卻不移開。唯灌酒能消。因為其為憂傷之氣所聚,酒能忘憂,所以可消。《搜神記》有載。

九嬰

水火之怪,為羿所殺。《淮南子(本經訓)》有載。

飛廉

鹿身,頭如雀,有角,蛇尾豹文。有說其為風伯。但我覺得應該是操縱風力大氣的神獸更合理。《楚辭(離騷)》有載。

奚鼠

巨鼠,居於冰下,重千斤,肉可食。皮毛可以製衣被,為禦寒上品。用其皮蒙鼓,其聲可以傳千裏,它的毛發可以召集鼠類。《神異經》有載。

傲因

類人,穿著破爛衣服,手為利爪。襲擊單身旅人,喜食人腦。舌頭暴長,有時伸出盤在地上休息,用燒燙的大石擲之,可殺。《神異經(西荒經)》有載。

天狗

傳說中神獸名。可禁凶害。其說始見於秦。

《山海經·西山經》:“陰山……有獸焉。其狀如狸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榴榴,可以禁凶。”

三角獸

傳說中瑞祥之獸名。頭生三角,王者法度修明則此物至。帝王儀衛有繪其像之旗。

《元史·輿服誌二》:“三角獸旗,赤質,赤火焰腳,繪獸,其首類白澤,綠發,三角,青質,白腹,跋尾綠色。”

九嬰

傳說中怪獸名。能噴水吐火,堯時出,作害人間,被羿射殺於北狄凶水之中。其說始見於漢。

《淮南子·本徑訓》高誘注:“九嬰,水火之怪,為人害……北狄之地有凶水。”

山犭軍

亦稱“hui子”。傳說中怪獸名。狀如犬而人麵,見人則笑,其行如風。其現為大風災之兆。其說始見於先秦。

《山海經·北山經》:“獄法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犬而人麵,善投,見人則笑,其名山hui,其行如風,見則天下大風。”

角端

傳說中祥瑞之獸名。形似鹿而鼻生一角,可日行一萬八千裏,通曉四方語言。其說始見於漢。

《宋書·符瑞誌下》:“角端者,日行萬八千裏,又曉四夷之語,明君聖主在位,明達方外幽遠之事,則奉書而至。”

諦聽

相傳為金地藏菩薩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