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騾馬、車輛,一隊隊、一列列行進在大路上,從頭望不到尾。根據協議,南燁將兗州讓給了劉備,劉備則將多年積攢的錢糧和兗州百分之七十的百姓交給南燁。當然這些百姓大多是窮苦人家,那些家大業大的世家既不願意放棄產業跟南燁走,南燁也付不起他們的拆遷費。
其實以南燁的實力並非守不住兗州,隻不過兗州在孫、曹、劉三家包圍之中,三家動兵都繞不過去。南燁退出兗州的主要目的有二,一是為了增強劉備實力對抗孫權、曹丕,二是抽身事外等著三家反目。
南燁大軍一去,劉備便駐兵許昌。許昌本就屬於豫州地界,可是由於曹丕重兵把守,劉備拿下了整個豫州都沒拿下許昌,如今總算是如願以償。唯一讓劉備感到有些遺憾的就是南燁遷走了城中不少民壯百姓,許昌城顯得冷清很多,少了往日繁華。不過劉備相信用不了兩年就能讓許昌恢複舊貌。
諸葛亮一到許昌便與簡雍、孫乾、荀諶等人商議,欲尊關中王劉備為帝。孫乾上表道:“天下不可一日無君。近有祥風慶雲之瑞,許昌西北角有黃氣數十丈衝霄而起。帝星見於九天,煌煌如月。此正應關中王當即帝位,以繼漢統。”
孫乾表章一上,大小官僚紛紛上表,言曹丕退位禪讓,劉備當繼帝位。劉備心中自然是樂意的,可總要謙遜一番,便假裝不悅道:“曹丕篡漢自立,名不正而言不順。卿等欲讓我受其禪讓,豈非陷我於不忠不義?”
諸葛亮奏道:“非也!如今先帝已亡,天下無君。主公乃漢室苗裔,理應繼統以延漢祀。”
劉備依然推脫道:“此事當再商議。”
三日後,諸葛亮又引眾官入朝,請出劉備。眾人拜伏於前。荀諶奏道:“今漢天子已被賊人所弑,主公不即帝位,天下無一人可為帝。萬民無主,必惶惶不可終日,此非天下之福也。今天下萬民無不欲王上為君,若不從臣等所議,是失民望矣。”
劉備道:“我雖為景帝之孫,卻無大功於民,何德何能以繼漢統?”
張飛在殿下大聲道:“兄長若不為帝,還有何人可為?”
諸葛亮則道:“臣自出茅廬,得遇主公相隨至今,言聽計從。今主公已有豫、兗、並三州之地,根基已成,又正值漢祀將斬。文武官僚,皆欲奉主公為帝,平定天下,共圖功名。主公若執意不肯,眾官皆有怨心,不久必盡散矣。若文武皆散,吳、魏來攻,三州難保。不但大好基業白白葬送,我大漢四百載江山也斷送於主公之手也。”
劉備一聽自己再不繼位就快要成千古罪人了,便道:“我非推阻,恐天下人議論耳。”
諸葛亮知道劉備所恐的“天下人”不是指萬民百姓,也不是曹丕、孫權,而是指南燁。諸葛亮有心與南燁聯合,自然考慮過南燁對劉備稱帝一事的反應,可是他思來想去,覺得劉備如果不稱帝,此時還真沒有比劉備更合適的稱帝人選。以南燁大義為先的行事作風,似乎不太可能自己稱帝,那就沒理由反對劉備稱帝。於是諸葛亮出班道:“聖人雲:名不正則言不順,今主公為帝名正言順,有何可議?豈不聞天與不取,反受其咎?”
劉備聞言這才點頭答應。眾官見狀大喜,紛紛拜服於地道:“主公既允所請,便可築壇擇吉,恭行大禮。”劉備於是命簡雍、孫乾築壇於許昌之南,擇良辰吉日登基。
數日之後諸事齊備,百官整設鑾駕,請劉備登壇致祭。荀諶朗讀祭文道:“皇帝備,昭告於皇天後土:漢有天下,曆數無疆。昔日王莽篡盜,光武皇帝震怒致誅,社稷複存。今天下複亂,主後遭戮。群下將士以為漢祀墮廢,備宜延之。備懼無德登帝位,詢於庶民百官,眾曰:天命不可以不答,祖業不可以久替,四海不可以無主。率土所望,在備一人。備畏天命,又懼高、光之業將墜於地,謹擇吉日,登壇告祭,受皇帝璽綬,撫臨四方。願神佑漢家,萬世無疆!”
讀罷祭文,諸葛亮率眾官奉上早已準備好的玉璽。劉備受了,捧於壇上,再三推辭道:“備無才德,請擇有才德者受之。”
諸葛亮道:“關中王平定四海,功德昭於天下,又是大漢宗派,宜即正位。現已祭告天神,何必再謙!”
劉備這才受了印璽,文武百官皆呼萬歲。拜舞禮畢,改元章武元年,國號依然為漢,以示正統。立甘夫人為皇後,封諸葛亮為丞相,關羽、張飛一為車騎將軍,一為驃騎將軍。大小官僚,一一升賞,而後大赦天下。
孫權得了玉璽回到封地便也有稱帝之意。眾官早知其意,張昭便奏請道:“近聞吳郡東山,鳳凰來儀。大江之中,黃龍屢現。如今天下無主,主公德配唐、虞,明比文、武,天命所歸,可即皇帝之位。”
百官應和道:“子布先生之言是也!”
孫權比起劉備就痛快多了,當時便與百官商議稱帝之事。根據張昭、周瑜等人的分析,劉協一死劉備回軍之後必然稱帝,南燁同樣可能稱帝,孫權若不趁著天下無主的好機會稱帝,日後就沒這麽好的借口了。
張昭也為孫權擬下了一篇告天祭文,當然祭文之中不再強調漢室正統,而是強調天下有德者居之,孫權經營江東國富民強,又得天賜玉璽,理應稱帝。
孫權與劉備一樣,築壇南郊祭拜天地,定都於建業。群臣請孫權登壇即皇帝位,國號為大吳,改元黃龍元年。諡父孫堅為武烈皇帝,母吳氏為武烈皇後,兄孫策為廣陵桓王。立長子孫登為皇太子。又封周瑜為大都督,張昭、張紘、魯肅為三公,其餘百官皆有封賞。
百官朝賀已畢,周瑜出班道:“陛下登基當昭告天下,此外曹丕有獻璽之功,陛下當發詔書,冊封其為魏王,以示修好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