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林純鴻幾乎同時接到三份劄子,大喜,立即將三人召集起來起草《邦泰改製細則》,然後分發給各地,令其提出修改意見。當意見匯總至枝江,林純鴻又將核心層召集到枝江,進一步討論。這一忙就到了八月,《邦泰改製細則》正式下發,各種調整接踵而來,邦泰集團迎來了最大的震動。
邦泰集團幾乎成了一個小小的朝廷,將經營功能剝離,成立了中書府、都督府和監察府三大機構,分別處理行政、軍事和監察的事務。但由於人才缺乏和規模太小,很多行政部門和軍事部門重合,暫時尚未分開,按照中書府令張道涵的說法就是因時而異。張道涵成功的把持了中書府,而朱之瑜主管科教司,成為他的下屬,這點讓他自得不已。
此外,林純鴻還成立了閣幕屬,由張道涵、朱之瑜、李崇德、李承宗、張兆、周望、郭銘彥等七人組成,所有重大事務由閣幕屬擬定方案,林純鴻決策通過,方由各部門執行。邦泰的人俗稱為七大屬員,他們權力極大,可謂邦泰集團的核心。
當然,各個機構對外宣稱為邦泰商號的管理機構,以避免引起外人的疑慮。但這逃不過有心人的注意,林純鴻建製的消息不到半月,便順著長江而下,迅速抵達瞿式耜的案頭。瞿式耜正在為東林的榮耀殫思竭慮,並未將此事放在心上。
與瞿式耜不同,包哲東和譚傑希可謂如坐針氈!
每日百裏洲的喊殺聲和炮聲猶如給他倆唱喪歌一般,讓他倆提心吊膽,惶惶不可終日。他倆對林純鴻毫無辦法,隻好動用自己所有的資源活動,期望能盡快調出枝江,離開這個是非之地。
唯一讓他們感到安慰的是,高鬥樞對林純鴻的囂張舉動似乎並不在意,並提拔林純鴻為荊州府經曆司經曆。這也讓包哲東和譚傑希暗自鬆了一小口氣,畢竟,林純鴻並不在枝江任職,他們的責任要小得多。新到任的典史剛開始還自命非凡,但連續碰了一鼻子灰後,方才知道枝江的地頭蛇到底是誰,招惹了林純鴻的典史根本不敢繼續在枝江待下去,辭官歸故裏。現在典史一職尚是空缺,這在別的縣實屬罕見。
活動了好幾個月,包哲東的調令終於下達,包哲東升任河南汝州同知。這個調令讓包哲東長舒一口氣,一時之間又有點舍不得離開枝江。畢竟,每年他能從林純鴻那裏得到幾千兩銀子的紅利。試圖贖回股份的包哲東得到了林純鴻的保證:不管他至哪裏上任,紅利永遠屬於他和他的子孫。
官運財運亨通的包哲東興高采烈的赴汝州上任,而譚傑希則沒有這份活動能力,繼續留任主薄,苦苦的等待新任知縣的到任。
下屬鬧出那麽大的動靜,高鬥樞豈能不知?
所謂的中書府、都督府和監察府是邦泰商號的內部機構,可能說出去連老太太都騙不了。但是這個世界就很奇妙,一個誰都不信的借口大家都會當成事實,當然,必要時,真正的事實隨時可以轉化為借口。怎麽轉化、什麽時候轉化,得看對自己是否有利。
真正如火山一般的是林純鴻的五千弓兵!是五千,而不是一千!得到真實數據的高鬥樞直後悔自己的疏忽。而且這些弓兵兵甲精良,非一般弓兵可比!
是按下去還是默認事實?這是個難題!
默認事實沒準會給自己帶來玩忽職守、監管不力的罪名,但是按下去呢?
五千裝備精良的弓兵,還攜有火炮!高鬥樞不認為荊州守備嚴介和有守住荊州的本事,一旦將林純鴻逼急了,狗急跳牆,整個荊州府就完蛋了!自己可能立即死於非命,大明朝廷多了一塊烽煙之地,那可真是雪上加霜!
要不就命令林純鴻到荊州,一聲令下,刀斧手從幕後衝出,將林純鴻砍為肉泥?高鬥樞自我解嘲的笑了笑,將這個可笑的想法從腦海裏趕開。林純鴻是他的下屬,居然采用這種手段對付他,正顯得自己無能,況且自己監管不力的罪名怎麽看都要成為事實。
況且如果他的部下要為他複仇呢?整個荊州豈不是照樣兵連禍結?自己還需要林純鴻修築城牆呢。
高鬥樞想來想去,選擇了一條對自己最為有利的措施:推薦林純鴻去剿匪,讓他和匪寇互相對咬。林純鴻咬贏了,他有舉薦之功,一旦他咬輸了,正好省卻了自己的麻煩。
高鬥樞給湖廣巡撫唐暉上了啟文,聲稱荊州府訓練弓兵卓有成效,願為君父解憂,錢糧自給,北上剿匪。並匯報了枝江邦泰商號建立各種製度的事情。對建製,他隻陳述事實,不做任何評論,免得惹火上身。
當高鬥樞、瞿式耜都盯著林純鴻時,林純鴻卻每日遙望朝廷,每日痛罵瞿式耜:辦點事情怎麽那麽慢?虧老子還拿出兩萬兩白銀讓你幫我活動!
一隻張牙舞爪的老虎正在虎窩附近徘徊,伺機撲向獵物……
※※※※※※※※※※※※※※※※※※※
本卷完,下一卷名為北上,林純鴻將投身於更為廣闊的活動空間,政爭、戰爭、商爭將接踵而至,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