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明
字體:16+-

寫完了,大家都來說說,希望我接著寫什麽樣的書?

曆時三年,終於完成了這部拙作,本以為會有一點小小的成就感,但事到臨頭,卻沒體會到,心裏倒有點悵然若失的感覺。

有人說,《亂明》太平淡,不太像小說,這點,我舉雙手讚成。小說嘛,就需要有尖銳的衝突、鮮明的人物個性、起伏跌宕的情節,這些,我都知道,也努力想做到這點。不過,可惜的是,寫的時候,我總是自覺不自覺地滑入個人的窠臼,大談自己對曆史的理解,展示自己對製度的設計……

這些,顯然會影響小說的可讀性。

而且,小說前後,我對整體的把握也不在一個檔次。

我現在重讀自己寫的東西,兩百多章以前,連自己看得都有點不好意思,處處透露出生澀與稚嫩。兩百多章以後,總算成熟了點,不過成熟的程度也非常有限。

總體上說,我力圖向各位勾勒一幅明朝末年社會、政治、經濟及戰爭的完整畫卷,試圖向各位說明白一個道理,曆史上留下名字的人物,絕大多數都不是笨蛋,最多隻是被時勢推到了他們不應該呆的位置上。

我也試圖引導大家從戰略層次思考大明所麵臨的困境。在文中,我不願其煩地描述皇太極登極之後,大明的戰略環境越來越險惡的態勢。後來,寫到印度時,我還稍稍談了點自己對印度戰略環境的理解,也不知道大家是否讚同。

同時,我還試圖把自己對華夏文明的理解展示出來,拋磚引玉,讓大家深入思考我們華夏文明的內在稟賦。所以,我在最後結尾時,借楊嗣昌的口,說了一段話:“正如一盤精細的華夏美食,一套華美的華夏服飾,別人願意吃,願意穿,我們當然高興。若是別人不願意吃,不願意穿,難道要用武力強迫別人吃和穿?這有違華夏文明海納百川的氣度啊!”

看曆史,或者像我一般意淫曆史,都是為了麵向未來。

不知大家想過一個問題沒有,若是華夏大地率先開始了工業革命,以占據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以華夏內在強大的凝聚力,究竟會發生什麽?

當然,有的人會說,我們會讓漢人的足跡踏遍全球,會讓所有的陸地、海洋成為我們的殖民地。

我個人認為,這種情況不會發生。

殖民地那一套,當前的世界經濟的掠奪本質,都是歐美人定下的規矩。這套規矩,我們即便吃大虧,也不得不遵從。這一切,讓我們在思考問題時,想當然地認為,華夏若是最強大的文明,也會按照這個規矩來。

為什麽我們不想一想,這套規矩難道就是普世的規律?

若正如我在小說裏的意淫一般,大明率先進行了工業革命,以占世界一半的人口,生產了占世界八成以上的產品和糧食,以華夏文明內在的稟賦,也隻會專注於內政,不會對外界投入過多的精力。

無他,外麵都是蠻夷之地,都是落後的地方,投入再多的精力,恐怕也無法解決華夏內部所麵臨的諸多問題。

當然,曆史沒辦法假設,我們隻能回到現實,看看我們現在的世界。

若是中國的國力持續上漲,工業產值占到世界的四成,世界會變成什麽樣?若四成還不滿足,一直漲到五成、六成,世界又會變成什麽樣?

這個四五六成,相信大家不會說我在意淫吧?我想,能讀這段文字的,恐怕都有機會看到這一幕。

若真到了這樣一天,量變引起質變,整個世界運轉的規矩恐怕都要改一改了。改成什麽樣?難道由中國替代美國,騎在其他國家頭上拉屎拉尿?

我個人認為,這個恐怕不太可能。華夏文明巨大的包容性,華夏文明內在的思維習慣,都不會允許他的子民繼續玩這一套。

這個世界,由中國來當老大,是地球之福!

好了,這些都是胡思亂想,搏大家一笑爾。

接下來,我暫時還沒有寫下一部小說的計劃。興許,興趣來了,也就開始了。如果大家希望我繼續寫下一部,就對著我的耳朵吼一聲,想看什麽時代的書?是寫實的,還是意淫的?最喜歡看到什麽情節……

最後,再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