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1275
字體:16+-

第九十九章 用意

信息的不對等,會造成判斷上的遲疑,甚至是失誤,所有的這些使者所見所得的,全都是發生在廣西境內的事,他們並不知道,這個看似強盛的大宋,已經芨芨可危了,而這個放出狠話的路臣也隻是嘴炮而已。

當然,即便他們了解這一切,也不可能做出什麽來,元人要的不是什麽朝貢體係,而是實實在在的國土。對此,安南這個雲南行省的鄰國有著切膚之痛,因此當這個既不像會議,又談不上召見的過程結束之後,劉禹便收到了要求私下見麵的請求。

“安南?”已經走入後堂的劉禹停下了腳步,思忖了一會兒,向吳老四點點頭。

那片狹長的領土在華夏的曆史上經曆了多次地失而複得,一直到明末才最終離開了版圖,說起來也是很可惜的,統治距離遠,環境難以適應這些客觀條件,雖然也能成立,但實際還是因為沒有足夠的利益驅使。

在後世,那個屢屢與華夏在南海上起爭端的猴國,憑借的就是長達三千多公裏的海岸線,而這些海岸線無一例外都在南海的包圍中,如果曆史上沒有失去的話,整個北海灣乃至大部分的南海都成為毫無爭議的華夏內海,哪怕在海洋價值還沒有完全開發出來的時空,其影響力依然是不可估量的,因為它就是中南半島上各個小國縮影。

來人被領進來的時候,劉禹已經換上了便服,吳老四將他帶到堂下,自己站在了一側,目光警惕地看著對方。

“說吧,你是什麽人,為何要見本官?”劉禹抬眼打量了一下,這個使者生得倒是相貌堂堂,身材也不像一般的安南人那麽矮小。

“在下陳國峻,是鄙國的北境鎮守使,治所就在諒州,與大帥是鄰居。”

劉禹微微一愣,讓他吃驚的並不是此人一口流利的官話,而是他的這個身份,安南的北境同時與蒲甘、大理、大宋接壤,可以說是其國防重中之重,此人能身居鎮守使,差不多已經屬於位高權重的方麵大員了,更何況,他自稱姓‘陳’,這個姓統治安南才不過二十多年。

“你混入使團前來邕州,是想一探虛實?”劉禹的話語沒有絲毫客氣。

“誠如大帥方才所說,貴我既是鄰邦,便有唇齒之依,請相信沒有人比我安南更希望大宋得勝,如此我們的談話才有可能進行下去,不知道大帥以為如何?”來人不以為忤,麵色嚴峻地點了點頭。

劉禹的腦中急速地轉著,來人的用意倒底是什麽?他沒有曆史上的參考,根本猜不出來。曆史上元人在還沒有盡滅大宋的情況下,就迫不及待地發動了對安南的討伐,前後曆經數次,都敗在了糧道不繼和氣候炎熱上麵,最後一次連統帥唆都都喪生在了白藤江邊,一直到忽必烈死,都還念念不忘。

這麽說,還的確有些唇亡齒寒的味道,不過現在麽?劉禹微微一笑。

“未經檢驗,本官也不知道你是真是假,但是你說的話,我還是認同的,那麽請告訴本官,你們安南是否能為大宋提供足夠的糧食?

請放心,本官會按市價支付,支付的方式,可以再談。”

“這個麽......”來人顯然沒有想到對方的眼睛隻盯在糧食上,遲疑了一下他拱了拱手:“鄙國雖有些產出,不過糧食乃是國之根本,貴國用量又大,而我能做主的北境,又非高產之地,還請大帥給我一些時間,好在國內慢慢斡旋。”

“那你來見本官,是何用意?”劉禹的笑容恰到好處地凝結在臉上,迅速地變成了冷意。

“元人逢此大敗,其內裏必然空虛,在下想與大帥約定,一齊出兵,攻入大理境內,你我兩家聯手,將元人趕出大理,所占之地,各依戰果,如何?”來人對他的態度轉變似乎早有準備,仍是站在那裏穩穩地答道。

果然如此,劉禹的表情再一次發生了變化,由冷淡變成了驚詫,這種技巧被他運用得越來越嫻熟了,而在來人看來,對方的表現才符合一個宋人邊臣的正常心理。

且不談宋人早已經進入了戰爭狀態,就是在正麵,他們也承擔著元人的主力,這個時候說什麽一齊出兵,不過是為其行為找個借口罷了。劉禹在腦海裏想像著三國一齊攻入大理時的情形,不知道賽赤典麵對這樣的局麵,還有沒有之前的從容淡定。

其人既然敢這麽說,指不定來之前就已經有了布置,看起來,元人的強硬已經將他們逼上了絕路,與其等著對方大軍來襲,不如先發製人,取得一個不錯的戰果,為最終的談判爭取到有利的條件,想到這裏,他搖了搖頭。

“大帥不允?”來人一臉地困惑,在他看來,這簡直就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宋人沒道理不接住。

“非也,可惜啊,你來得晚了。”劉禹的表情和他的話語一樣,充滿了遺憾。

“此話怎講?”

“元人入境之時,本官就遍遣使者,以尋求諸國的幫助,像你們,是以糧食為主,糧船我們自己出,價錢也並非有所虧欠。然而諸國的態度都是敷衍,要麽就是幹脆不許,你們怕在元人入主廣西之後被他們算帳,也怕大宋戰勝之後,其勢更大,因此雙方最好打得兩敗俱傷,天長日久地對峙下去才好,我說得對嗎?陳鎮守使。”

來人的麵色有些局促之意,不過身體依然站得很直,國與國之間本就是如此,他並沒有認為有什麽不妥,當然也不知道這位新任撫帥為什麽要較真。

“如今戰局已定,元人不日就將被趕出廣西,甚至會被反攻回去,本官的終點在哪裏?善闡、大理、你想像不出來,因為就連我自己都不知道,所以才會要這許多糧食,有備無患嘛。你現在問本官,我就回你一句話‘機會不是別人給的,而是自己爭取的。’,你們已經錯過了。”

“錯過了什麽?”來人一愣。

“就在數日之前,本官的使者代表大宋與某國訂立了同盟,相約一同攻元,他們的大軍已經深入了大理故地,如今隻怕都快打到大理城下了,你說你們晚不晚?”

來人的臉色一下子變了,他直

愣愣地盯著劉禹看了半晌,隻看到了一片摯誠,對方根本沒有必要騙他,因為這件事是自己主動提出來的,那麽就剩下一點,如果他說的是真的,這個某國是誰?

“蒲甘!”根本不用多想,這個名字就脫口而出,兩國之間沒有邊境,但是都與大理相鄰,做為安南的北境最高長官,陳國峻又豈能不知道那個國家是誰。

如果說一直以來,大宋是溫和無害的,那麽這個蒲甘就是強勢而逼人地,被他征伐過的國家幾乎遍布整個中南半島,無法想像一旦他們得到了大理故地,會變成什麽樣子?

大宋居然會與他們結盟?這簡直是比廣西淪於元人之手還要令人驚訝的消息,然而陳國峻知道這個消息十有八九是真的,因為正如對方所說,在他們要求糧食等物資的時候,各國都采取了觀望、敷衍的態度,不願意介入過甚,唯一有可能說動的,就是這個自恃武力的蒲甘,他們甚至敢於主動攻擊元人。

難怪,對方會對他的建議置若罔聞,人家早在很久之前就已經開始布暑了,這種事情當然要找武力最強,最具有侵略的國家來商量,而不是他們這些首尾兩端的小國了。一時間,陳國峻的冷汗直冒,他另可讓元人占據大理,也不想同為半島之一的蒲甘取得,那樣的話平衡就被打破了,要知道蒲甘人可沒有任何適應上的問題。

“蒲甘一旦取得大理故地,就與陳鎮守使相鄰了吧,我希望雙方本著睦鄰友好的態度,和平共處下去,大宋不會介入你們之間的爭端,因為雙方都是我們的朋友。”劉禹很認真地補上了一刀。

“多謝大帥告知實情,在下這就回去,就你們所需的糧食一事與鄙國主商議,相信不會讓大帥失望。”

陳國峻立刻就有了決定,在同時麵臨蒲甘這個有可能成為心腹之敵的情況下,他不得不再一次將希望寄托在了宋人身上,至少也要讓他們保持一個不偏不倚的態度,否則,就憑宋人強大的水師,安南是沒有一塊清靜之地的。

要知道,安南......也是宋人的故地!

劉禹很客氣地同他告別,對方這麽心急,顯然是想打探出真實情況,再怎麽說這種消息也是他提供的,不經過證實,沒有人敢妄下定論,否則就是一個亡國滅種的下場。

“收拾一下,我們也要走了。”劉禹轉過身向吳老四吩咐了一句,後者什麽也沒有問,抱了個拳就退了下去。

堂上的人都走了以後,劉禹的神色依然沒有放鬆,原本從這裏到橫山寨,通過後世隻需要幾個小時的車程,可是他一點都不想那麽做,感覺就像有人無時無刻地在盯著,讓人不寒而栗,因此他另可騎上馬,連夜趕上幾天的路,磨得雙股出血。

怎麽辦?是將這一切向國家和盤托出,等著某個上級有關部門接手,還是裝作和以前一樣,直到被人揭開一切,劉禹隻要一放鬆下來,腦海裏就充滿了這種糾葛,甩都甩不掉。

一種前所未有的孤獨直襲而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