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
一個在後世隻見諸於史書當中的地名,不知道什麽時候就消失在了曆史的長河中,而在傳說裏,這個大澤幾乎囊括了大半個江陵府和嶽州,不知道是人類的活動還是環境的改變,讓它變成了如今的江漢平原,隻留下了洞庭湖這個很小的一部分。
從地圖上看,這個時空的洞庭湖就像是人的心髒,大江從湖口的方向蜿蜒而過,仿佛主動脈一般,而由澧水、沅水、澬水、湘水、汩羅等大小河流組成的毛細血管網,向它提供了循環往複的水資源,
當晝夜兼程溯江而上的元人水軍出現在臨湘縣城之側時,這座建在大江邊上的城池甚至還沒來得及關上城門,然而就在他們驚恐萬分,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時候,卻突然然發現敵人根本就沒有停下來的意思,那支遮天蔽日、檣櫓如林的龐大船隊,就這麽在他們的眼皮子底下揚長而去,長得一眼望不到頭。
站在高台之上,對於沿岸宋人的反應,張弘範盡收眼底,那些或是驚惶逃竄、或是呆若木雞的官吏、士卒、百姓,在他看來,才最為正常不過,這樣的人,根本不值得他停下腳步,就讓跟在後頭的步騎去接收吧,等到打垮了宋人的水軍,或許再也不會有什麽大的戰事了,因為據可靠消息,從這裏一直到荊湖南路,宋人的兵力都不算多。
此刻,腳下這條千料大舟上,隻餘了他一人的身影,作為全軍統帥的阿裏海牙已經在進入嶽州境內之前就上了岸,那意思再也明顯不過了,水軍將盡數委於他一人之手,阿裏海牙要的隻是一個結果,那就是勝利。
對於總數多達兩千餘的數目來說,這條寬闊的大江就顯得有些狹窄了,兵力多的一方最為顧忌的就是戰場的狹小,因為那樣就意味著正麵無法投入太多的力量,不利於發揮發他們的優勢,因此,做為水軍統帥的張弘範才會如此急切,在
他的心目中,最好的戰場就是廣闊無比的洞庭湖。
他的座舟並不是來自於繳獲,那些船除了一部分被燒毀在建康城下,其餘的都被阿裏海牙留在了鄂州,這一條是之後新造的,很顯然與宋人的戰船有些區別,為了便於在無風或是微風的環境下行駛,藏於二層甲板之下的是一個很大的劃漿室,被兩排多達上百人的漿手占據著,而在最上一層的甲板中,靠在女牆後麵的幾部弩機和石彈,並不是他們最大的倚仗。
在他身後,數百條這樣的大舟就是這支水軍的主力,連同小一些的平底快船、走舸以及巡船,便構成了這支水軍的全部力量,當然還要包括為數不過三百的前鋒,統領就是他的親弟,保定路行軍副萬戶張弘正。
“報,前鋒打來訊號,我軍已經抵進荊江口,未曾發現宋人形蹤。”
“告訴張弘正,宋人一定就在附近,讓他的人擴大搜索範圍,一旦遇敵,即刻回報。”
對於前鋒探知的結果,張弘範並不感到意外,如果宋人避而不戰,那就意味著他們可能連嶽州城都放棄了,從臨湘縣的反應來看,這種情況不太可能,那就隻剩了一個可能性,對手在什麽地方等著他。
大江在這裏的拐了一個接近一百八十度的彎,水流被洞庭湖吸收之後變得放緩了許多,看似平靜的江麵上到處都充滿著,幾股江水撞擊之後形成的漩渦,發出指令之後的張弘範望著遠處猶如鱷魚嘴一樣的湖口,不自覺地皺起了眉頭。
殊不知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已經被岸上的偵騎報到了嶽州,這麽大的動靜,哪怕沒有千裏鏡這類的大殺器,高世傑也能做到料敵先機,因為這畢竟是他的地盤,自從元人水軍進入臨湘縣那一刻起,源源不斷地消息就從岸上送了過來,對方的來勢之大,動作之快,都讓他感到深深的壓力。
戰還是避?
此刻他還有最
後的一次機會,湖口的兩側,借著岸堤的掩護,他將自己麾下的一千多隻戰船盡數排列於此,敵人越來越近,近得已經能看到帆影。高世傑知道部下們都在等待著他的將令,那一絲猶豫立刻被他拋到了腦後,敵明我暗,又占據著地利,如此還不能戰,他有些不相信。
“打旗號,升帆,加速向前,堵住他們,迎頭痛擊。”
幾乎在同一時間,從湖口的水麵上突然間冒出了一大片黑影,感覺就像是天空被烏雲突然一下子遮住一般,當這片烏雲真實地出現在眼前時,元人水軍的前鋒統領張弘正這才發現,自己的部下們還處於分散狀態,根本沒有結成陣勢。
“擊鼓,迎敵!”
他幾乎是用聲嘶力竭的語調在狂呼著,沒想到宋人就躲在眼皮子底下,更沒料到他們會主動出擊,而不是等在水寨裏,現在他的選擇隻有一個,帶著還能反應過來的船隻,去阻擋他們,為後麵的大隊主力贏得時間。
不得不說,他的反應很快,不一會兒,跟隨在他身後的戰船就排成了一列,以他為中心形成一個微微向前的突陣,凜咧的江風吹起了他的戰意,不利的局麵激發了他的鬥誌,張弘正拔出佩刀,眼都不眨地看著戰船的方向,長逾數重的桅杆上,一麵牙旗隨風舞動著,上麵是一個醒目的“高”字,他知道那就是宋人的主帥,也是他此戰最大的目標。
“石彈一輪齊射!”
宋軍戰船排成了一個U字形,從大江的兩側向元人插過來,由於相向而行,雙方接近的速度很快,一下子就進入了石彈的射程,隨著高世傑的一聲令下,從當頭的戰船上發射出去的石彈籠罩在敵船的周圍,大部分都直接落入了江中,而少數擊中的則打得張弘正的先鋒艦木屑橫飛,不斷地有人慘叫著倒下。
洞庭之戰以雙方都有些猝不及防的方式就這麽打響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