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條長達一千五百多裏、縱貫整個廣西路的逃難線路上,位於其終點的瓊州,幾個主事者也在問著同樣的問題。
按照劉禹的計劃,原本屬於瓊州本地的百姓,都將同雷州、欽州等地過來的百姓一塊混編,進入先期劃出來的居民區,也就是那幢樣板房的附近,因此被稱為“樣板小區”。
不同於外地人的遲疑,瓊州當地的百姓全都是這種變化的受益者,從大半年前開始,他們就不用離開這個人煙稀少的大島,去別處做些散活來增加收入,大規模基建的開展,給了他們一份穩定而豐厚的收入,現在又有了一個優先改變生活的機會,哪裏還能坐得住。
因此,在瓊州境內的一係列工程,包括將整個瓊山縣城拆成了白地,都是在這些本地的百姓積極參與之下完成的,事實證明,對於美好生活的企盼,在任何時代都是百姓們最為迫切的需求。
而這一切,都讓作為本地的最高民事主官,知瓊州陳允平在欣慰之餘,還有些憂心仲仲。
“今日過海的人數有多少?”
隨著各項工程的按部就班展開,他的角色更接近於一個統籌者,最大的工作量就是統計每天新到的百姓,他們的資料全都完整地進入了數據庫,當然因為科技太過超前,他們隻是完成了數據采集工作,隨後的整理隻能讓劉禹自己來,或是放到後世去做。
“徐聞縣到來的約為一千七百人,廉州的合浦等地九百五十人,欽州隔得遠,今日的船還未到港,隻怕要晚間去了。”
說話的書辦是個本地人,世代都在衙中當差,也就是俗稱的胥吏,與三年就要輪換一次的主官相比,他們才是衙門中最為熟悉鄉情的人,再加上本地人不得在本地當官的製度下,三年的時間,主官往往連本地的情形都還沒有完全熟悉,就要調離了,哪裏會有什麽功夫放到細務上,不得已才會催生出鄉紳這種階層出來。
他交上來一本帳冊,因為省掉了田畝等資料,沒有尋常所用的那麽厚,上頭自然就是傳統的戶籍登記法,對於那些看不見,摸不著,神秘感十足的黑科技,就連陳允平都覺得還是摸著這種紙冊子心裏更踏實些。
整個移民工作,現在已經不限於雷州一地了,凡是沿海的,比如欽、廉等州都在開始,先期過來的,毫無疑問都是沒有土地牽絆的雇戶或是客戶,還有就是雖然家中薄有田產,但是被沉重的賦稅壓得喘不過氣,根本不足以維持一家生計的下戶,與其這樣,還不如來瓊州碰碰運氣。
“晚上到?”陳允平的手上一滯,他突然想起來,現在的瓊州,已經不需要區分白天黑夜了,有了那些風車一樣的高大轉子,黑夜中也能帶動工地上所安置的大燈,它們所發射出來的光,極為亮眼,幾乎能將整個工地照成白晝一般,如今都成為瓊州一景了。
光明之城,就是那些蕃商對於這個景象所發出來的讚歎,而被劉禹普及了一番後世知識的他們幾個,才明白那不是什麽神跡,隻是某個叫做“電”的東西,帶來的自然現象,但不管怎麽說,能夠將雷電收服,成為一種照明光,本身已經足夠神奇了,當然這樣的小心思就不足為外人道了,那些蕃人對於天朝上國的仰慕,本來就是理所當然的。
“走,出去瞧瞧。”
瓊山縣城現在真成了一片白地,除了這幢府衙之外,隻有寥寥無幾的一些建築還挺立著,當然那並不是什麽釘子戶,隻是臨時保留做為辦公之用的,官府麽,多少還是需要一點特殊性,沒有人會對此大驚小怪。
那些拆下來的磚瓦基本上都沒有用處,除了一些梁木之處,大都被用作了填充物,按照規劃開挖的濠溝裏已經開始鋪設排水管,那咱足有半人身高的預製管一個一個地被拖車拖著,在前麵拉動車子的,並不是常見的黃牛,而是大象。
這些看似高大、實則溫順的龐然大物,也成為了瓊州當地的一景,特別是那些半大的孩童,在經曆了初見的驚詫之後,知道是為人馴服的,便再也不會害怕,反而每當它們拉著長長的車身從倉庫那頭出來,就跟在後麵起哄,趕都趕不走。
而被規劃出來的第一批居民區,就在那些馬路的附近,當中留出來的除了寬達數丈的路麵,還有兩旁的綠化帶,將會栽種移自山區的高大樹木,陳允平甚至能想像出,樹蔭映照之下的那種清涼,再加上排列整齊的路燈,將是何等動人的景象。
在他看來,這些居民區就像是城中的坊市,將來甚至會有坊門和坊丁,不一定會叫這個名稱,但作用上大致是不差的,整個居民區用白色的石灰標出了界限,將會容納五十幢左右的多層居民樓,其中大約三十多幢已經開工了,作工的就是將來會入住的百姓們。
難怪,今天跟在大象後頭的孩童少了許多,想必是自家的樓開建了,所有能幫上忙的,都被各自的父母叫了去,小孩也好,女人也罷,對於普通的百姓來說,能出一分力的,都不會吝惜,既然分了戶,沒人不想早一天入住,享受旁人羨慕的眼光。
這一切都是他親自經手的,眼看著在那幢已經建成的五層樓房後頭,無數的百姓正在平整土地,開挖地基,動作快的,甚至已經開始了第一層樓的牆柱澆砌,之所以隻有這麽多樓一起開建,並不是缺少人工,也不是少了材料,而是沒有足夠的老師傅來帶,隻有等到這一批樓房建起來,多了一批熟練的作工者,才能進一擴大建築的範圍。
當然,這已經是有些吹毛求呲了,三十多幢樓一齊開建,這在他的見識中都是頭一回,自己居然還會嫌慢了,陳允平不禁搖搖頭,帶著自己的屬吏來到了碼頭上。
瓊州港的碼頭上依然熱鬧非凡,不過大部分的登記工作都在海峽的對麵完成了,過來這邊的全都是進入了數據庫的百姓,他們按照官府的要求,一戶隻有三、五人,或是父母帶上幾個未成年的孩子,或是老人領著未成家的兒女,無一例外的是,每個人的臉上都是惶恐中帶著希冀,對於未來,他們不敢有太多的幻想,但又不希望太過不堪,結果就成這複雜的表情。
“排好隊,一個個來,不要急,好日子就在後頭呢。”一個官員拿著大喇叭,不停地提醒,衙役們則引著每一個下來的百姓,在碼頭上排成長長的隊列,他們要通過書吏們的檢驗之後,當場再進行編戶和房屋分配,從而成為正式的瓊州居民。
陳允平來到一個書吏的身後,默不作聲地看著他們行事,隻見一個五口之家,夫婦二人在前,三個尚不足十歲的孩童在後,慢慢地
在差人指點下,將手指伸到一個光滑的小小鏡麵上,然後麵對著陳允平這邊的一塊四四方方的屏幕上,突然就出現了一張張著嘴,略帶驚恐的臉。
“你叫什麽?”書吏在屏幕和對麵男子的臉上看了又看,還是多問了一句,直到對方說出的名字同登記的相符,才揮手讓他站在一旁,讓後麵的女人上前,然後是他們的三個孩子,一一驗完身份無誤了,他就著一個冊子上翻看了一下,用一根硬筆,在桌子上的一塊黑色板上劃了幾下,就在陳允平好奇的注視下,將這家人未來的居住地給輸入了數據庫當中。
最後,再換成毛筆,將這個編號寫在一張紙片上,遞給當家的男子:“這是你們的戶號,拿到後頭去蓋個印,他們會安排你們的臨時住處,等到屋子建好了,再到官府去換身份牌子,可記得了?”
男子接過那張紙片,牢牢地拽在手裏,他們舍棄了家園,背井離鄉來到這個不毛之地,求的不就是一個居處,如今這張小小的紙片,承載了一家五口的希望,如何不被珍而重之,書吏對此已經見多不怪了,見他一臉的緊張,笑了笑。
“你們運氣不錯,趕上了頭一批,多少人想分都分不到,別怕,以後你就知道了,這裏的日子,是別處想都想不到的。”
對於這種好意地安慰,男子帶著妻兒,忙不迭地謝過,不管日子如何想不到,至少有了一個好的開端,官府的人和顏悅色,並不因為外地人而有所輕視,如何不感激莫名。
隻有後麵陳允平才明白,書吏所說的好運氣是什麽意思,這戶人家,因為是外地人的關係,恰好填補了一幢即將開工的樓房中,最後的那個位置,而別的人家,還得等一段時間,才能做出安排。
從對麵過來的百姓全都要經曆這麽一回,一直到領到那個小小的紙片,才算是正式在瓊州落了戶,將來,這種指模會成為唯一的辨識依據,凡是沒有在數據庫中的人,都將失去落戶的資格,其好處還遠遠不隻如此。
隨著登記的進行,後麵的隊伍慢慢在縮短,等到一艘船的百姓全部登記完畢,才會再安排另一艘進港和下人,而海港外停著十多艘這樣的移民船,每一天幾乎都是這樣,忙碌的情形一直要持續到夜裏。
“啊!”天色漸漸黑了下來,就在這時候,碼頭上的幾根柱子上,突然發射出一束束的白光,將登記的那幾個區域照得雪亮,猝不及防的百姓哪見過這種陣勢,無一例外都被嚇得抱頭蹲在了地上,嘴裏發出驚呼。
“莫要怕,這是咱們瓊州的電光燈,白日蓄電,夜裏發光,不會傷人的。”經過官員的不斷解釋,這些百姓才漸漸安定下來,再看遠處,一排排的路燈像天上的星星一樣閃爍著,人人都感到了一絲興奮,天上的雷電都能借來,莫非就是傳說中的仙境?
經過了這麽久,陳允平的心境已經漸漸趨於平和,就在這時,身後的一個屬吏低聲提醒了一句。
“府君,欽州的船來了。”
他抬起頭,在這些大燈的照射下,幾艘海船緩緩駛進了港灣,聚集在甲板上的百姓們,都在用震驚的表情看著眼前的一切,不知道應該用什麽樣的語言來形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