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1275
字體:16+-

第七十章 人手

這一夜注定是漫長而又難熬的,哪怕是懷著不可告人的目地,充當一個旁觀者的劉禹,也出現了少有的失眠,因為此時他才發現,自己還是無法做到心如止水。

說兩浙之地是大宋的精華地區,並非僅僅指的財富,在這兩路裏,集中了絕大多數的士紳,就以政事堂為例,兩個丞相陳宜中、留夢炎全都是浙人,樞府的謝堂是台州人,朱禩孫算是半個,六部堂官也差不多,更不用說太皇太後了,這就意味著朝政幾乎掌握在兩浙人士的手中,從而也使得這裏變成縉紳雲集的富貴之地。

就連他劉禹本人,自己是常州人氏,媳婦是台州人,也屬於這個權力圈以內,正因為如此,要讓他們放棄這片精華之地,難度可想而知。從這個時代一直到後世,江浙一帶都是整個華夏的財賦重地,在忽必烈的計劃中,隻有奪取了它,才能算是功德圓滿,至於滅亡大宋,不過是順手而為的事。曆史上也是如此,伯顏在宋室出降之後,立刻帶著主力返回了大都,而將追剿小朝廷的活,都扔給了張弘範等人。

因此,劉禹才會推動_遷都之議,避免曆史上元人隻用了區區幾十萬人就逼降了宋室,不得不說南宋亡得那麽快,與臨安的早早出降有著很大的關係,連趙家人自己都不要江山了,誰還願意陪著他們去死。可讓人感歎的就在這裏,即便在這樣的情況下,元人拿著謝氏和小皇帝的書信勸降,都遭到了多次拒絕,他們所忠心,應當不是一家一姓,而是心裏的那份堅持。

一大早就起來的劉禹,內心擔擾的並不是即將到來的大朝會,他相信自家老丈人的謀劃,一切都很快會水落石出,而他所擔心的,就是獨鬆關還能撐上多久?剛剛走出自己的居處,一眼就看了對麵的房門被人打開了。

“筠用,起得如此之早,是要去候朝麽?”

“去監裏應個卯,朝會就不去了。”葉應及穿好衣衫,見他眼角發紅,以為是擔心朝議之事,安慰了一句:“父親已經安排妥當,子青大可安坐家中,靜候佳音便是。”

難怪沒有看到他的老嶽丈,南渡之後,像這樣的朝會開得次數遠不如之前那麽頻繁,在京的官員缺席的情況更是比比皆是,就像葉應及,一個正六品的軍器監,沒有特殊的情況,基本上不會去參與,上一次如果不是事涉劉禹本人,他也是不會去的。

雖然此時的朝會還比較人性化,不像後世的明清三更天就要爬起來去宮門外候著,可葉夢鼎已經七十多歲了,昨天又休息得不算好,這麽早起來,為的還是自己的事,劉禹心中隻有感激的。

“既然無甚事,你是一監之正,應不應卯的,想必也不打緊吧,不如陪某坐坐。”

葉應及雖然是個技術宅,但並不代表他笨,劉禹不可能大清早地沒事找他就是為了閑聊,既然開了這個口,一定有什麽事情要做,他點點頭,與後者一塊兒來到了後堂。

葉府中人,大部分都隨著他娘子去了瓊州,留下來的隻有一些仆役,府中唯一的女眷就是那位新夫人,

此刻堂上沒有什麽侍候的人,端茶倒水都得他們自己來,好在兩人都不是那種嬌生慣養的公子哥兒,倒也不以為忤。

“筠用,實不相瞞,昨日嶽丈問某,來此地還有何事,某答曰,為府中百姓,為免他們遭到韃子的毒手,可是要如何讓他們甘心離開,還需費些心思,故此,某在想,你可否晚走些日子,助某一臂之力?”

“可這樣一來,家母也走不成了,讓她一人上路,父親與某都不會答應。”葉應及麵上有些為難,事情是父親吩咐下來的,他從來都沒想過要違抗。

“那就都晚上幾天,到時候一起走。”劉禹當然明白他的顧慮,拍拍胸脯:“嶽丈那裏某來說。”

“好吧,你打算如何做?”

“某需要人,葉府家丁有百餘人吧,你掌著軍器監,監中可有合用的人手?”劉禹的野心很大,需要的人自然很多,一百多個是遠遠不夠的,這才是他找上葉應及的原因。

“那就要看你做什麽了,監下麵有幾個作坊,裏頭的工匠加起來,約有千人左右,夠了麽?”葉應及原以為這麽多人手,怎麽也應該夠了,可是沒想到,劉禹還是搖搖頭。

“多多益善,這些工匠都是技術型人才,務必要一個不漏地全都看住,筠用,你要想法子說動他們,連家眷一塊兒遷到瓊州去,若是說不動,哪怕用強也行。”

“某盡量試試吧,那你能否告訴某,要這麽多人,究竟有何用途?”

“要讓城中的百姓動起來,勸是勸不動的,得有一個讓他們不得不離城的理由。”其實劉禹的頭腦中還沒有一個完整的計劃,多找些人手,也是為了不時之需,畢竟這是一座近百萬人口的大城,上千人撒進去,連個水花都濺不起來。

“僻如說呢?”

“城中失火。”

葉應及被他說得一愣,看他的樣子又不像是在說笑話,不由得怔住了,要說古時候,人們最怕的東西,火災可能會排進前三裏,特別是在一座人口密集的城池當中,到處都是木製建築,一旦失火,就是蔓延之勢,經常一燒就是整個坊,而坊與坊之間相隔的,就是寬達丈餘的防火溝,同時也是水車的取水地。

“某隻是舉個例子,並非真的要在城中縱火,一旦遷都之議通過,官家、聖人離城,權貴、官吏們自不必說,跟著他們的富戶、士紳就能占到大半,留下來的都是沒什麽家業的破落戶,到時候命人沿街宣示,多多曉以利害,哪怕是去鄉下暫避,也比留下來麵對韃子的屠刀強吧?”

“可這麽多人,要往何處避?”葉應及仿佛這會才明白,他是在玩真的。

“浙東吧,聖人的車駕必然是循運河而走,百姓們能跟上就跟上,跟不上的,也能四下裏躲躲,隻要離了城鎮,元人也是無可奈何。”劉禹歎了口氣:“這件事,沒有人會去做,若是你我再不管,這臨安城,必將變成一座鬼塚,冤魂處處。”

葉應及被他說得一個哆嗦,一想到真的發生了,那種慘狀就讓人不寒而

栗,自己這位妹婿盡管說話有些神叨叨,可是每言必中,已經快成大宋第一神棍了,連他父親都深信不疑,他自然也不敢輕視。

“老孟掌著兵部,他那裏隻怕還有些人手,這種事情,讓軍士和衙役出麵,比家丁匠人要強,一會兒我就去將他找來,你說得對,咱們能救一個是一個,為求個心安,也為子孫積點福。”

說服了葉應及,劉禹相信孟之縉也不會有什麽問題,畢竟這是救民,隻要讓他們安全撤出,事情就還有可為,在到來之前,對於一切他並沒有太大的把握,如今一步步地走到這裏,反而變成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葉應及走後,劉禹一直呆在前院,既無法到處走動,又不好出府去,因為他是外臣,無事不得擅離任地,京師到處都是耳目,他的形象又早已深入人心,難保不會為人發覺,不得已隻能無聊地等著。

這一等就到了下午,眼見著太陽都快要落山了,葉夢鼎才在兒子的攙扶下,從肩輿裏下來,一看他的神色,劉禹就知道事情隻怕是不怎麽順利。

“你的處罰定了,嚴旨斥責、罰俸半年。”回到堂上,剛一落座,連朝服都沒有脫,葉夢鼎就告訴了他一個消息。

當然這是個好消息,意味之前所做的那些事,朝廷不會再追究了,要不是老嶽丈提起,劉禹都沒能想起來,他還是這個時空的高級公務員,本應該拿著一份豐厚的俸祿,年薪過千萬才對。可實際上,打一開始,他就從來沒有拿過朝廷一文錢,上一個半年,因為私自賣糧那事兒,就被罰過一回了,再加上這一回,等於穿越以來,全都在白打工。

既然這件事情順利解決,自己又不用上京任職,那麽也就意味著,之前嶽丈與陳宜中私下裏達成的默契,已經在實施了,自己的事情沒有出問題,那麽問題肯定就出在別的方麵,聯想到史書上的記載,劉禹一下子就明白了。

“可是陳相公等人上疏遷都,聖人不願?”

“正是,為了此事,滿朝文武苦勸了一天,聖人不知怎的,就是不鬆口。”葉夢鼎說完詫異地看了他一眼:“你是如何知道的?”

自然是從史書上看來的,這話劉禹也隻能在心裏說說,嘴裏卻是另一套說辭:“於是你們就商議,明日再進宮去勸說?”

葉夢鼎點點頭:“陳與權自行擔下此事,老夫隻怕未能如願。”

一想到今日的朝議,他就百思不得其解,萬萬沒有想到,就連陳宜中都搞定了,反對的人居然會是太皇太後。

“此事,除了小婿,無人勸得動聖人。”劉禹不得不再次扮一回神棍,他信心十足地說道:“事不宜遲,請丈人寫下貼子,小婿這就進宮一趟。”

“你?”葉夢鼎愣了半晌,才想到了一個理由:“就算要去,也該是白天,夜裏出入禁中,終是不好。”

“非是某心急,獨鬆關等不起了,大宋等不起了,臨安城的百姓等不起了,聖駕明日一早必須出城,如此方有一線生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