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縣並不是安吉州的州治,卻是比州治更為緊要的所在,因為它扼守著入浙的通道,城池的一頭是苕溪水,另一頭是天目山餘脈,因此知安吉州趙良淳才會舍了州治來守這裏,以便與遠處的獨鬆嶺成猗角之勢。
一個不大的縣城,幾千鄉兵,硬是擋了阿刺罕的大軍四天之久,城破之後,他一邊入城想看一看這個守將是何許人,一邊調兵遣將,臨安的大門已經打開了,即使要繞上一截子,他也有信心比獨鬆關那一路還快上幾分。
“傳令高興、撒裏蠻二人,輕騎直搗敵都,本帥隻要一個結果,那就是臨安城,餘者皆不足慮。”
在一眾親兵的護衛下,他來到了縣城中最後的戰鬥發生地......安吉縣衙,從打開的門口走進去,滿眼都是倒斃的是屍體,從裝束上看,地上的那些屍首多數都是宋人的,邊上還有一些傷者和被俘的被看管了起來,阿刺罕看了一眼這些人,眉頭皺了皺。
“人呢?捉到了嗎。”
“就在裏麵,大帥一看便知。”
阿刺罕在手下的指引下跨入後堂,這裏麵的死人更少,有些屍體還保持著一個橫刀自刎的姿式,等到走上台階,當洞開的大門就在眼前,他頓時明白了手下的意思。
大堂一切如常,當中的案幾上放著一頂官帽,長長的帽翅微微顫動著,整個大堂上唯一的一個人......準確地說應該是一具屍體也在微微顫動著,阿刺罕凝視著掛在空中的那個身影,久久沒有說話。
“確認了麽?”
“印信找到了,人也找人指認過了,就是本州知州趙良淳。”
阿刺罕接過那個小小的銅印,那上頭的幾個漢字彎彎曲曲地,以他的那點漢話水平連一個字都認不出,不過略看了一眼,他就將銅印扔給手下。
“割下他的首級,命人傳檄四下,降者俱有加官,拒者此人便是下場。”轉身走了幾步又停下:“找個棺木,將屍身葬了吧。”
走出縣衙,城中街道上,大隊大隊的步卒正衝進城中,零星的小規模戰鬥還在繼續,不過大局已定,阿刺罕瞅了瞅身邊的幾個將校躍躍欲試的神情,哪裏不明白他們在想什麽。
“此事本帥做不了主,需得快馬回報大汗。”頓了一頓,他搖搖頭又補上一句:“大汗要的是整個江南,隻怕未必會如你們所願。”
臨安城候潮門外的錢塘灣海港碼頭,七、八月間那種震天動地的秋潮盛景早已褪去,露出的泊位上,停著一艘艘高大的海船,緣著船身放下來的繩梯,一排排的人流正攀緣而上,為了多載人和物,大部分的武具都給拆除了,原本應該是裝著拍竿的位子上,幾個他從後世弄來的鐵葫蘆,正通過粗大的鐵鏈子,吊著還沒有裝完的圓木,被船上的軍士們一點點地拉上去。
碼頭上,劉禹和葉應及、孟之縉、陸秀夫等幾個人站在一塊兒,看著這一切,包括葉夢鼎在內的幾人家眷,已經登上了海船,眼見著他們也快到離開的時候了。
“君實。”劉禹叫著陸秀夫的字,後者轉眼看向他:“此時官家的船,多半已經接近了餘姚縣,明日就可抵達慶元府,你若是要追趕,可在定海下船,不過最好將嫂嫂和幾個侄兒
送到瓊州去。”
送去做什麽,劉禹相信自己不說,後者也能猜得到,對於這個時代的曆史人物,他越是認識得深,就越是知道,這不是遊戲裏收集名將,這些史上留名的忠臣,忠的是名為“大宋”的朝廷,他們拋棄前程、家族、不惜身家性命,也就意味著自己拿不出可以誘惑他們心誌的東西。
換句話說,如果這種人被自己一蠱惑,就納頭而拜,那他們也不會在史上留名了,可正是因為這樣,他才打算為這些人做點什麽,哪怕陸秀夫最後的歸宿,依然是抱著五歲的小皇帝跳入海中,也不希望,在這之前,他會再一次,親手拿著一把劍,把自己的妻子和兒女趕下海去。
“那就有勞子青了。”果然,陸秀夫感激地朝他一拱手,謝過了這番好意。
都是至交好友,劉禹沒時間同他們瞎客氣,緊接著問下一個人:“老孟,你有何打算?”
“某與筠用商量過了,這勞什子郎中做著也沒什麽勁頭,還不如去瓊州呢。”
孟子縉毫不在意地說道,他沒有為大宋陪葬的打算,又失去了投靠元人的途徑,這麽選擇也是理所當然,劉禹點點頭,轉到了自己的大舅哥身上。
“筠用,城中的安排,都妥當了吧?”
“照你的吩咐,軍器監的工匠將坊中留存的猛火油全都用上了,可某有些不明白,不過一座空城,連值點錢的事物都被你拆了,還鬧這麽一出是何用意?”
“無他,阻敵耳。”劉禹見他們都露出一個疑惑的表情,繼續說道:“三天了,官家的座船還沒有出紹興府,而韃子呢?正日以繼夜地撲過來,探子來報,他們根本沒有去管沿途的幾個縣,大隊騎兵順著翦溪水、官塘河一路疾進,最多還有兩個時辰就會到達臨安城下。”
“筠用、老孟、君實,你們說說看,若你是韃子前鋒,發現臨安已是空城一座,會停下來,任由那些離城的百姓走遠嗎?他們可才走了半日功夫。”
“這......”聽他這麽一說,幾個人立時變了臉色。
劉禹說得一點也沒錯,無論是已經走了三天之久的官船大隊,還是跟在後頭的百姓,速度都非常低,元人的騎兵在這京師之地,修得十分平整的官道,將會發揮出最大的效果,到時候,他們連個屠城的罪名都用不著擔,就能光明正大地屠戮這些百姓,搶去他們分得的那一份口糧!
“難怪你將那些木頭都堆在路口,又將草料場、紙庫、布庫的存貨盡數找出,可是,人都走了,現在放上一把火,就能阻得了敵人?”
葉應及是個技術宅,他的分析也自然從可行性上去考慮,韃子會因為城中失火就停下來救火麽?哪怕能耽誤他們一會兒,隻要發現城中實際上沒有人,他們還會繼續停著不走?他不太敢相信,同樣孟、陸二人也是一樣。
“誰說,某隻是想放一把火?”
劉禹出人意料地否定了他們的猜測,認識了這麽久,幾個人都十分了解他的個性,順著他的話頭思維這麽一發散,頓時就想到了一個可能性。
“難道你是想......”陸秀夫當了多年的首席幕僚,對於軍事方麵要敏感得多,毫不意外地猜到了他的打算。
“要讓他們停下來,就要將他們打痛,這把火,會讓韃子知道,何謂‘寧為玉碎,不作瓦全’!”劉禹的眼神變得無比堅毅,讓他們又想起了那個屹立在建康城頭的年青人。
“萬萬不可!”
“某也要留下來。”
“三思......”
三個人異口同聲地出言勸道,劉禹擺擺手示意自己還有話說。
“此次遷都,將百姓盡數勸離,全是某一人的主張,如今他們麵臨大難,某若是不聞不問,坐看他們遭劫,還不如當初什麽也不做呢?”為了讓他們放心,劉禹又解釋道:“此事,某一早就計劃妥當,如何安全撤離,在哪裏接應全都安排好了,因此,隻能某來做,你們都不行。”
“放心吧,劉某比你等都惜命,不會隨便拋卻的。”劉禹看著陸秀夫,鄭重地說道:“臨安這裏,最多能拖延韃子兩天功夫,紹興府某還有後招,可韃子絕不會甘心。你到了慶元府,一定要將這一切告知官家他們,想要擺脫追兵,唯有拋下行裝,輕車簡從,迅速進入福建路,同陳君賁的大軍匯合一途!”
從他的話語中,陸秀夫還聽出了另一層意思,官家的大隊走不快,百姓們就隻會更慢,這樣一來,從浙東到福建的這一路,搞不好就成為了死亡之路,他當下也不再多說,鄭重地一個大禮揖下去。
“定不辱命。”
“筠用。”劉禹再次看著自己的大舅哥。
“你說,某無有不從。”
“殿下若是想在慶元府下船,盡可由她,可船上的那些宮人,務必要帶往瓊州去,還有......”劉禹深吸了一口氣:“有位姓顧的娘子,請一定要好生照顧她,拜托了。”
葉應及神色複雜地看了他一眼,點點頭:“放心。”
“行了,都上船吧。”
在他的注視下,幾個人隻能依次從繩梯爬上去,等到人物全都上完,一艘接一艘的海船開始離岸,錢塘灣的海水被船身掀起一陣又一陣的波浪,潮水般地卷上碼頭,打濕了他的褲腳。
“韃子到哪裏了?”看著船影慢慢遠去,劉禹頭也不回地問道。
“剛剛收到的消息,剛過了安溪鎮。”一個親兵迅速答道。
“各人的位置都記下了麽?一定要等到韃子大部進城,行動之後,各自撤離,向福建路一帶集結。”
留下的人就是構成整個通訊網中,兩浙一帶的那部分探子,總數也不過四十餘人,將計劃再一次在腦中過了一遍,劉禹更不二話,轉身上馬,朝著洞開的候潮門當先馳去。
這支四十餘人的小隊伍,自進了城門就開始分路而行,首先是兩騎從隊伍分出,沿著東華門、和寧門的方向奔向大內的方向。
進城之後,馬隊在寬闊的禦街上馳聘著,每隔上一段,都會有兩名手下跑向各自預定好的方向,等到隊伍過了眾安橋,劉禹“籲”得勒住了馬兒,這裏就是他的位置,興安坊自家的府第。
“弟兄們,保重!”
“東家保重!”餘下的所有人都在馬上一抱拳,速度不減地衝過他的身邊,這些人都已經將自己當成了他的家人,而不僅僅是下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