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的手機沒有調成靜音,當響起一個短促的提示音時,他拿起來看了一眼,上麵是一條短信,用不著打開,他已經知道是誰發來的。
兩人有個不成文的默契,韓曉芸會在每次完成任務之後,發一條看上去像是騷擾短信給他,其中會包含平安兩個關鍵字,隻要看到有這兩個字,他就會明白。
當然了,這種短信是不用回的,回過去了也會是個空號,劉禹關掉屏幕,嘴角不自覺得微微上揚,這個細微的變化,被鍾茗盡收眼底。
“劉禹先生,你不想把你的軍隊,改成現代化的編製嗎?”
發問的人是陳銳,做為曾經的作戰參謀,他負責的除了保衛這一塊,還有為建設一支新軍提供意見。
“當然要改變,但是僅限於內容,師旅團營這樣的名稱就算了,它對應的就是廂軍指揮都,在我的世界裏,這就是標準,讓別人去適應吧。”
陳銳沒有堅持,對方說得不錯,隻是一個名稱,關鍵在於內容。
“那好,你的基本作戰單位是指揮,一個指揮五百人,這個編製的作戰目地,是控製一個縣左右的地區,對抗五到十倍左右的敵人,他的火力配備,每一百人應當配備56式班用機槍十挺,60迫兩門,備彈三個基數,一個基數60發,也就是180發,可以連續作戰一個月,這是考慮到道路和運輸的平均水平製定的,沒有重機槍和野炮,所有的裝備都可以靠人力和和畜力來運輸,沒有車輛,除了道路,還有油料的限製,這樣做可以最大限度地減輕後勤的壓力。”
劉禹的手指無意識地在桌麵上彈動,他知道,對方所說的這個壓力,其實就是指自己的穿越行為。
“可是這樣一來,火力是夠了,但速度還是快不起來啊。”
“對此我的建議是,邊打仗邊修路,你看。”
他指著身後的一付中南半島地形圖:“這是最新的衛星地圖,半島上的森林覆蓋率,高達6成,七百年前,打個折扣,怎麽也該有8成以上,也就是說,你所麵對的基本上都是熱帶雨林,老美都吃過虧,這仗不輕鬆啊。”
“沒那麽誇張,正因為森林覆蓋率高,人躲進去,根本不用追,要麽自己跑出來,要麽就讓動物給吃掉,阿裏海牙一個韃子都快統一了,老子坐擁現代武器,會有什麽麻煩?你隻要告訴我,怎麽加快戰爭的進程。”
“好吧,專家組的建議是用一條主幹道,連接起河內、西貢、曼穀、金光等幾個主要城市,沿著這條主幹道,你可以迅速調動部隊,火車有難度,建設周期長,維護難度大,還是上公路吧,跑汽車,在主幹道以外的地區,用軍馬或是自行車。”
陳銳頓了頓,問他:“軍馬能過去嗎?”
劉禹搖搖頭:“活物都不成。”
“那就自行車,你上回訂做的那種就不錯,加大山地性能,減輕重量,最好背在身上就能走。”
陳銳一邊說,一邊在紙上寫著什麽。
“每個軍配一個汽車都,一個都二十五輛重型卡車,運力保證一次能將一個指揮運到需要的地方。”
“還有動力艇,半島多河流,水路快捷而且是天然的通道,當年倭人南下時,就是充份利用了河流的作用,把船配到都,每個都配三艘充氣式動力艇,一次可載一半的人,就能達到快速運動。”
“空軍的問題,專家的建議是,固定_翼飛機專業要求高,對地麵設施的依賴程度也高,不如直升機,還有一種簡單有效的方式。”
“熱氣球。”
“按照這樣的配備,你的一個廂,一萬兩千五百人,每個月,需要兩百萬發步槍彈,當然,機槍彈也是通用的,一萬五千發迫擊_炮彈,十萬發手榴_彈,一千三百噸汽油,同時供卡車和船用。”
陳銳停了一下,補充說道:“還有至少一百噸左右的各種零備件。”
劉禹按了按自己的額頭,這就是現代軍隊的最大問題,需要海量的後勤來支持,在老美的供應清單上,還有口香糖、安全套這樣看似毫不相幹的東西,對於一支軍隊來說,凡是能影響到戰鬥力的東西,都是不可或缺的。
“成品油還是個問題,運輸和貯存都很麻煩。”
石油是現代工業的血脈,在不能自產的情況下,隻能通過大量的存儲,解決使用的問題,可作戰不是建設,沒有隨時隨地可用的油料倉庫,如果將倉庫設在瓊州,又有一個過海的麻煩。
“在你的世界裏,汽車本身就是武器,上回在蘇省,那次進警局,就是開車碾人了吧?”
劉禹一想也是,麻是麻煩了點,效果還是不錯的,拿來對付韃子的騎兵,比撒開腿跑要強。
見他同意了,鍾茗拿起一份資料,遞給他:“油料其實不是問題,你們的用量,一個月才千把噸,一年也就兩萬不到,一艘三十萬噸級的油輪,足夠你用上很久了。”
劉禹拿起資料一看,上麵是一個浮動的油料倉庫,簡單來說,就是利用一艘不怎麽動的油輪,通過管道接到岸上,既可以供應成品油,也可以轉化為電力,直接為一個中等城市提供照明和生活用電。
真是天才的構想。
當然了,前提就是,他的那個小門,能通過那個龐然大物。
在與國家展開合作之後,進度陡然加快了許多,一切都在圍繞著戰爭進行,按照最新的編製方案,他首先就要將兩個廂的武器彈藥運過去,同時還要開展汽車駕駛的學習,光會開還不成,還得會修,否則隻能寄希望,車子不出問題,這在異時空的環境裏,幾乎是不可能的。
而他自己,也要學習,因為每一件工作,都需要他去傳授,一時間忙得不可開交,除了武器裝備,科學技術的傳播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黎母水大壩的第一台一萬千瓦小型水輪發電機,經過調試和試運行,已經為瓊州的電網,注入了第一波動力源,安裝的成功,極大地鼓舞了那些技術人員的士氣,第二台十萬
千瓦機組已經運到了水壩,他們鈄會再接再勵,一步步地通過實踐,逐步掌握水電站的運作,以及整個瓊州電網的組建和調配。
這樣一來,一百人的數量就不夠了,好在經過了三個多月的學習,第二批學子即將畢業,他可以從中挑選的人數更多,這些選出來的人,將在第一批百人團的帶領下,一邊學習一邊工作,成長的過程將會比之前還要快,這就是規模效應,他做為一個播種者,在經曆了最初的艱難之後,慢慢地贏來了豐收的喜悅。
而要實現這一切,金錢就是必不可少的,上回帶來的樣品,得到了專家組成員的交口稱讚,都認為無論是在藝術性還是文物屬性上,都有很高的價值。
為此,新成立的手工業品作坊,搜集了為數十分龐大的從業人員,管理者就是那位曾經的權閹,聖人的內侍都總管黃公公,當然了,人家是有名字的。
一個近八萬人的企業,在後世算得上大型企業了,怎麽也得是國家五百強之類的,而在瓊州也就比蜂窩煤聯合加工廠強點,難得的是,這八萬人裏頭,大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男女都有,不男不女也有,手藝的類型也是五花八門,從一人高的大型整體雕塑,到一塊漂亮的手帕,難得的是,幾乎每一種都不一樣,這是真正的純手工,宋朝純手工藝品。
因此,當第一批近萬件送到帝都時,被那些諳熟內情的老專家、老教授、老資格一搶而空,其中一多半直接進了中南海,成為國家臉麵的一部分,當然給的價錢也很公道,遠遠超過了他那兩個廂的庫存老舊武器。
劉禹把這種交易方式稱為,手藝換裝備,在這種形式的驅使下,瓊州的老手藝人們,如同煥發了第二春,其中許多技術精湛的老工匠,都被直接列入了有特殊貢獻人士的行列,將會享受一係列優惠政策,反過來又促使了他們的創造力,從而形成一種良好的循環。
那些來自於瓊州的手藝品,在帝都文玩圈子裏,引發了巨大的好奇與探究,因為有些工藝,竟然是古書記載中早已失傳的,經過那些專業人士的鑒定,人人都是半信半疑,很多東西都可以造假,工藝不行,失傳的工藝就更不成了,結果,那些東西的訂單,雪片式地飛往南島,忙得陳述應接不暇,自從畢業進入社會以來,從來沒有這麽忙碌過,也從來沒有一種貿易,被這麽多人求上門,出大價錢收購。
“這些訂單,都是大客戶,錢多能當火燒的,官大嚇死人的,你可得注意點,別拖拉,其他的這些,你自己看著辦吧,天哪,你上哪找的這麽多老師傅,個個都是國寶級人物啊,你給人多少加工費?”
劉禹接過那撂單子,看也不看地塞進懷裏,轉身欲走,被女人拉了一把。
“差點忘了最重要的,懷仁堂訂製的整套桌椅加牆壁裝飾,要用最好的黃花梨,就是上次那種,工藝不要有任何改進,越複古越好。”
“複古?”劉禹給了她一個沒見識的眼光:“哥們這是真正的古物,要不然,能拿到這一單?”
說完,吹了一個口哨,揚長而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