蟻賊

37 遼東 Ⅰ

最先集合好的部隊不是漢卒,也不是麗卒,而是女真人。

雙城的女真人部落目前有四五個,因為來的並非全部的族民,所以人數都不多,多的七八百,少的三四百人。因為種種的考慮,鄧舍暫時沒有把它們編伍成軍。

當初分地時,雙方約定好,凡有戰事,女真人兩丁出一,戰馬、武器自備,雙城隻管糧餉。破城繳獲,許其自留。若有立功、陣亡,按漢卒的待遇給之賞賜或者燒埋錢。

鄧舍專門在城中給他們劃分了一個區域。召集令一下,一千八百餘人立就。其中不但有雙城的女真,還包括一些聞訊趕來的甲山女真。再加上佟豆蘭的人馬,總共兩千五百多人。佟豆蘭本在忙著遷徙族民,既有戰事,暫時也放下了。

鄧舍永平以來,數戰連勝,未嚐一敗,他的戰功經過趙過刻意的宣傳,甲山各地女真部落無一不知,無一不曉。他既然功勳卓著,戰敗的可能性大約就不大,女真人又知他大方慷慨,是以人人踴躍,所圖者無非借機發財。

女真人清一色的騎兵,很多人貧窮,穿著簡陋的皮甲,弓箭和箭矢插在後腰。多數人有兩匹馬,其中一匹是戰騎,閑暇時牽之,作戰才會騎上。在這一點上,他們要比漢卒好得多,鄧舍的騎兵除了少數軍官之外,沒有可以擁有兩匹馬的。

兩千五百人,連人帶馬,從集結的這一刻起,糧草就該鄧舍負責,一天下來,支出不少,不能叫他們閑著。鄧舍調了陸千十二的一部,領著女真人押運糧草、箭矢、偏箱車、大型攻城器械等,提前往德川運送。

為了不致讓高麗人過早得知情報,鄧舍早在下達女真召集令之前,就命令定州、德川、甲山等前線城市實行戒嚴。城池五裏之外十裏之內,禁止人行。瞞得住高麗人,肯定瞞不過姚好古,不過自從他數日前來找了鄧舍,劃下底線之後,知道管不了,幹脆就兩耳不聞窗外事了。

陳虎、趙過諸人先後回城,連續討論了兩天,進一步完善了鄧舍提出的作戰方案。為了更加穩妥,陳虎要求各城抽調一部分軍力,補充入遠征軍中。鄧舍再三考慮,否定了他的提議,德川等地新占不久,必須留有足夠的軍隊來保持足夠的震懾。

洪繼勳提出他可以去找佟豆蘭再商量商量,多拉點女真人過來。佟豆蘭挺賣他的麵子,又添了五百人。

隨鄧舍出征的將領也確定下來了。文華國的左營全部隨軍,此外,趙過、張歹兒以及鄧舍的中軍等也一起出征;地方鎮戍的任務交給了陳虎、洪繼勳。和上次一樣,陳虎駐守定州前線,洪繼勳坐鎮雙城後方。

趁各部士卒集結的空兒,鄧舍派出了四五路細作,深入南部、西部,做最後一次的戰前偵察。

高麗人毫無反應,王京的注意力大部分放在了南部,倭寇似乎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大規模侵擾。高麗王不得不提高警惕,畢竟,曾令王京兩次戒嚴的不是鄧舍,而是倭寇。

平壤才換了留守官兒,新的西京尹名叫李春富。據洪繼勳講,此人沒甚麽才幹,雖屢拜樞密,卻唯以逢迎拍馬、迎合上心為務,充其量,中人之資罷了。

也就是說,他不值得重視。不過,另一個消息引起了鄧舍的注意。高麗的西北麵兵馬使也換了新人,正是文華國、洪繼勳曾討論過的崔瑩,是個勁敵,不容小覷。

鄧舍對他的了解多半道聽途聞,為了掌握準確的情報,這天下午,來到了軟禁慶千興的院子。

這個院子是精心挑選出來的,不大,卻雅致,院中假山流水,濃綠如茵,草坪四周綠樹相繞。沿著林間鵝卵石鋪成的曲徑而上,迎麵粉牆朱戶,畫窗雕琢,隱約有女子的歌聲從內傳出。

帶路的士卒停下腳步,鄧舍示意他暫且退下。他立在窗外,側耳聆聽了片刻。管弦聲裏,那女子在唱:“競功名有如車下坡,驚險誰參破?昨日玉堂臣,今日遭殘禍,爭如我避風波走在安樂窩。”

這是前代貫雲石所寫的一首曲子,喚作《清江引》。貫雲石雖是個色目人,少兒遊俠,長大了卻能折節讀書,曾就學名儒姚燧門下,詩、文、詞、書俱佳,尤其善散曲,堪稱一代大家。

他的曲子傳遍極廣,鄧舍常有聽聞,故此知道。那女子唱完一遍,聽得慶千興的聲音,他哈哈大笑,道:“好曲子!”透過窗戶去看,見他咕咕咚咚飲了一碗酒,一拍手,叫道,“再來一遍。”曲管稍歇,那女子又從頭唱起。

鄧舍微微一笑。這才兩月功夫,慶千興起初的尋死覓活,就成了自比安樂,洪繼勳功勞不小。這曲中意思“競功名不如安樂窩”,但慶千興若真的看破,又何需顛倒來回一遍遍聽個不住?

鄧舍不急著進去,耐著性子等那女子再度唱罷,鼓掌喝彩,道:“爭如我避風波走在安樂窩,詞兒寫的好,曲兒唱的也好。”邁步入內。

堂內陳設不多,一幾、一椅、一屏風而已。三兩個樂手羅列柱畔,一個歌姬跪坐一側,大理石的屏風前,慶千興倚幾靠椅,手中拿著酒碗,剛剛斟上。

他看見鄧舍進來,也不起身,自管自舉起酒碗,仰頭幹下。鄧舍笑道:“美酒美女美曲,將軍好生悠閑。”

樂手和歌姬伏地行禮,準備退下,慶千興攔了住,道:“做甚麽?曲子還未聽夠,誰叫你們下去了?”

鄧舍說的恰好相反,慶千興這兩個月半點兒也不悠閑,他悶的壞了。他起初求死不假,一則本有不甘;二來人求死不過一口氣,一過去也就淡了。有哪個人會天天不休,睜眼閉眼吵著去死呢?就如那看破功名一般,他真要想死,也不必求,自己有手有腳,早就了斷,何需等足兩月?

既然求死的心一天天地淡下去;再加上洪繼勳巧言如簧,鄧舍捷報連連,擴地十城,擁眾數萬,結好女真,安撫地方,儼然已成了關北王,隱隱有了和高麗抗衡的實力,他不甘落個庸名給後世的念頭也就隨之一天天強烈起來。有心和鄧舍談談,偏偏鄧舍忙著征戰,沒甚麽功夫;要他主動?他當初鬧的堅決,麵子上下不來。

盼星星盼月亮,好容易鄧舍來了,他臉上冷淡,心裏驚喜,鬆了一大口氣,幹巴巴地道:“將軍大忙人,今日來此,有何貴幹?”

堂中沒鄧舍坐的地兒。有手腳麻利的樂手跑出去搬了把椅子,恭恭敬敬地放在正中,離慶千興太遠,鄧舍親手挪得屏風旁邊。屏風上有幅畫兒,畫的是個女子在水邊濯足。

鄧舍瞧了,坐下來,笑道:“貴幹沒有,這陣子沒見將軍,我很想念。趁今天有空兒,特來看望。”

“哈哈。太也可笑!將軍何許人也?俺一個階下囚,當不得看望二字。”慶千興哼哼兩聲,敲敲案幾,叫那歌姬,道,“珠兒,你傻愣愣地跪著作甚?將軍老爺來了,還不趕緊賣弄精神,唱首好曲兒,歡迎歡迎咱的貴客。”

正合鄧舍心意,談正事兒前,先試試慶千興心意,揭開他欲降不降的最後層窗戶紙,當下微笑著點了點頭。

有了他的讚同,樂手才放開了膽子,頓時胡琴彈起,檀板悠揚,畫鼓聲催裏,那叫珠兒的歌姬團了歌扇,曼舞清歌,將一闋《清江引》從頭到尾連唱了三遍。

唱一遍,慶千興喝一口酒。他酒量豪,不見醉,一邊兒喝酒,一邊兒手指在案幾上隨節敲打。隻是心不在此,不到半闕,鄧舍聽見,已經連錯了三次。

鄧舍咳嗽一聲,道:“曲有誤,周郎顧。將軍海東名將,不意在曲律上竟也頗是精通,真如這貫雲石一般,文武全才了。”頓了頓,慶千興全無反應,鄧舍又道,“我幼時曾聽過一首曲子,也是這貫雲石所做,調子和這曲子一樣,同為宮調,但在意境內涵上,似乎更上一籌。曲牌名為《殿前歡》的,不知將軍聽過沒有?”

“哪一個《殿前歡》?”

“卻是楚懷王。”鄧舍輕輕拍手,堂下樂師立時換了曲調,珠兒應聲而歌:“楚懷王,忠臣跳入汨羅江。《離騷》讀罷空惆悵,日月同光。傷心來笑一場,笑你個三閭強,為甚不身心放?滄浪汙你,你汙滄浪。”

楚王昏庸,屈原自殺,留傳後世,不過叫人傷心來笑一場。究竟是滄浪汙了他,還是他汙了滄浪?這首曲子和那屏風上女子濯足的畫兒相映成趣,鄧舍的暗指清清楚楚,慶千興神色變幻,曲終良久,一言不發。

鄧舍知道火候到了,所欠者,不過最後一推,微一揮手,歌姬樂師自去。

他站起身,拿出給慶千興預備好的下台階,慷慨道:“曲名殿前歡,君臣真的就能相歡?慶將軍,我怎麽會不知道你的心意?你一心一意要做清直忠臣,但若高麗王真能和你君臣相得,我鄧舍不才,也非卑鄙小人,怎會為一己之利而壞了你的名聲?

“然而,真是如此麽?我自入高麗,區區數千之眾,為何摧城拔寨,如入無人之境?即便勇武智略如將軍者,也不能挽其頹勢,原因何在?將軍雖勇,得不了重用;李岩雖懦,偏能受麗王信任。親小人而遠賢臣,麗軍如何不敗?

“而我鄧舍,為的難道就真的是一己私利麽?高麗民間的情形,將軍應該比我清楚。我以遠來之軍,而所到之處,麗民簞食壺漿、歡喜雀躍的樣子,如迎王師,原因何在?豪門林立,貴人錦衣玉食;兼並嚴重,貧者半餐而不能得。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麗民如何不迎我?

“況我中原、高麗本為一家!將軍,我言盡於此。是當為昏君殉死的愚忠之臣,引後人一笑;或是做為萬民求命的真正英雄,得青史留名。將軍選之。”

堂內陷入沉默。

良久,慶千興歎了口氣,道:“將軍用心良苦。敗軍之將,不足言勇,真正英雄四個字,愧不敢當。能得青史留名,俺所願也。”

鄧舍大喜,你可鬆口了!他哈哈大笑,道:“今得將軍,我如虎添翼!”這個比喻他說過很多遍了,越說越溜。窗紙揭開,尊卑就有了別,慶千興起身,當頭拜倒,道:“末將見過將軍大人。”

鄧舍忙趕上前,攙手扶起,攜手歡笑,道:“何必見外?”拉了他往外走,“走,走,走。得將軍歸心實在不易啊,我真是歡喜。剛好諸將都在城中,我要大擺筵席,迎將軍入夥兒!”他上馬賊的出身,慶千興也知道,入夥兒雲雲,那是故意說笑了。

慶千興不肯走,誠如他所說,敗軍之將,不立點功勞,哪兒有麵目去見昔日戰場的勝利者?他道:“昨日洪先生來,聽說將軍厲兵秣馬,要打平壤?”一個很好的機會,沒有比他更熟悉平壤虛實的了,此時降,起到的作用最大。

“平壤?不急。咱們先去見了諸將,熱鬧熱鬧再說。”

慶千興堅持,道:“將軍厚意,末將心領。兩月來,常受到將軍無微不至的悉心款待,現在想想,叫末將十分愧疚。無功不受祿,待打下平壤,再隨將軍。”

鄧舍順水推舟,善解人意地道:“也好。”同慶千興對坐下來,沉吟道,“說起打平壤,實話講,我還有點猶豫。……將軍熟知平壤內外,覺得可打不可打?打的話,我軍有幾分把握?”猶豫未必,借此話來探詢慶千興的見解。

慶千興道:“雙城一戰,……哈,雙城一戰。”他苦笑了聲,“將軍天縱英才,末將敗的心服口服。”

鄧舍笑道:“能得將軍,換了我敗我也願意。”

慶千興有了受到重視的感覺,明知鄧舍此話不當真,心裏也舒坦許多,笑了笑,接著道:“雙城戰中,末將所部被殲四五千,可謂平壤的主力。平壤老卒總共不過萬人,剩下城中的不出四千。我朝,……”他頓了頓,改口,“麗朝北人少而南人多,或有補充,料來也多是南部賤民。賤民非我族類,他們的戰鬥力將軍在德川應已見過,別說新卒,即便老卒,也不堪一擊。”

“城郭如何?”

“高麗西北麵諸城中,平壤最大,城郭最高。並且城北負龍山,南環大同江,為形勝之地。倘能得一名將指揮,攻取不易。”慶千興問道,“將軍可知,現今的西京尹及西北麵管軍的是何人?”

“西京尹李春富,西北麵兵馬使崔瑩。”

慶千興皺了眉頭,道:“李春富庸庸碌碌,無需在意。崔瑩此人風姿魁偉,武勇過人,麗朝中頗有聲望,不太好對付。”隨即道,“不過將軍不必憂慮。麗朝中有兩黨,一為近蒙元,一為親麗王。崔瑩是為親元黨人的魁首,而李春富則為王黨一員。李春富人品低卑,崔瑩素來看不甚起,文武不和,成不了我軍的憂患。”

這等消息,除了麗朝中人,外人無從得悉。鄧舍聚精會神,聽他將親元黨和王黨之間的對立、不和細細分析一遭。

原來,現今的麗王登基至今已有八年,中原一直戰亂不止,蒙元自顧不暇,對高麗的控製力大為減弱,沒人願意永遠做傀儡,他就起了借機自立的心思。

隻是朝中大臣很多有和元朝高官結為婚姻,這中間,甚至包括了元帝、元皇太子。當今元朝的皇太子,其母就是高麗女子奇氏,有一嬪妃姓權,也是高麗人。

有了這層紐帶,這些大臣們自然就不願沒了元朝這個大靠山。於是,就和另一批曾在元朝留學、抑或來麗漢人有在麗朝中任官的連接一起,結黨成派,同擁護麗王的王黨,隱隱有了針鋒相對的意思。

針鋒相對不代表他們不忠誠高麗,不管怎麽說,總好過團結和睦。對鄧舍來講,是個好的機會。鄧舍點了點頭,道:“平壤糧草、軍械的儲備,將軍知道麽?”

“平壤大城,糧草甚豐,軍械充足,不過火器不多。值得注意的是,平壤近海、又有大同江環繞,所以有一支水軍。數年前,元帝刷麗朝軍馬協攻高郵,其中就有三百西京水軍。”

“西京水軍有多少人?”

“大小船隻二三十,軍馬千餘。”千餘人不多,也不少,鄧舍沒船,水上需得提防。他暗暗記下,問出自己最關心的問題,道:“將軍以為,我若出軍,王京會有什麽反應?”

“倭寇屢擾南邊,麗朝國庫空虛,兼且李岩新敗,好比雪上加霜,王京縱有反應,也不會太快。將軍無需過慮。平壤以北諸城,戍卒不多,將軍隻需放一支軍在清川江畔,足以震懾。”清川江在德川等地的北邊。

慶千興分析透徹,最後總結道:“平壤空有堅城,卒弱、內不和、外無援;糧雖足、械雖精,為將軍備,待將軍取之耳。”他斷言,“萬五千人,順江而下,足可破城。平壤不但可打,而且我軍有必勝把握。”

最有利的一個因素,他沒說,鄧舍也沒問。西北麵多為他的舊部,憑鄧舍的功勳,借他的威望,平壤或許不能,但是沿途諸城不戰而定的可能性也不是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