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早,大理城告別了連日來風和日麗的天氣,從半夜開始便已起風。秋風蕭瑟吹過發尖,涼爽中帶著幾分寒意。高崇站在驛館門前,看著駕車遠去的羅宏民,良久凝望。幾顆雨珠灑落,先是斷斷續續,漸漸地多了起來。秋雨終於來了……
像這般秋日飄雨的季節,總是讓人心中不免有一絲淒涼之感。那一串串由歡樂和痛苦構成的記憶,如同埋在沙中的珍珠,偶爾撥弄開來,在日光下總是會顯現出耀眼的光芒,時而美麗,時而詭異。
高崇望著羅宏民那已經消失在雨中車駕痕跡,有些淡淡地出神。其實他十分羨慕羅宏民,若不是此次大理之行別有目的,他甚至想讓自己承擔這個罪名回去。雖說作為此處的主事者,他回去和羅宏民回去在別人的眼中會截然不同,但是,他真的不在乎這些。他在乎的隻是宋師城的那些人,嶽少安、卓岩、李青琴……這些人都是他心中最為牽掛的存在。他做夢都想和他們在一起,隻可惜他不能。
甩了甩微微有些濕潤的頭發,高崇回過神來,看了看天色,時間已經差不多了。他輕輕擺手,招來隨從,道:“走,我們去皇宮!”
隨從看了看他,詫異地說道:“大人,您就這般去?”
高崇低頭一看,這才發現自己的衣服都已經被淋濕了。忍不住拍了拍額頭,段易明怎麽也是一國之君,如果這個樣子去見他,終究不妥,隨即擺了擺手,說道:“還是更衣後再去吧!”
一行人來到皇宮,段易明照舊,先是把高崇請到了書房,兩人單獨談了起來。關於宋師城這次的目的,有些問題,他還是不想讓臣屬們知曉。高崇與他都是心知肚明,兩人卻並不點破。書房之中,高崇依禮坐下,客氣了一番後,段易明開門見山地問道:“關於昨日之事,高大人想好怎麽給朕交代了嗎?”
高崇笑了笑道:“陛下放心,此事的主使者具是副使羅宏民擅作主張,外臣已經將他治罪。”
段易明臉色一沉,道:“既然禍首已經查出,又是在大理犯案,那麽便不勞高大人了。還請高大人將人交出來,我大理依律嚴辦便是。”
高崇聽罷,依舊帶著笑容,道:“真是不巧,若是陛下早些說的話,外臣便也將人交於您了。隻可惜,昨夜查出之時,我太過氣憤,便命人將那羅宏民杖責四十,現在已經送回去交給我家帝師治罪了。”
段易明早已經知道清晨十分高崇將羅宏民送走之事,也推斷出來,他必然讓羅宏民定罪,現在聽他說出這番話來,不由得冷冷一笑,道:“高大人真是好手段,難怪嶽少安會派你前來。英雄出少年啊……”
高崇對段易明的諷刺直接當做了誇獎,坦然受之,謙虛一笑,道:“陛下過譽。宋師城人才濟濟,便數我高崇最是無用,加之現在少了一條臂膀,已經是個廢人,可堪大用的地方,我已經不能勝任了,如此,這出使的事才輪到了我。當真慚愧,慚愧之至……”
高崇能把諷刺當馬屁來聽。段易明卻是不行,他久居高位,那裏聽得有人對他如此說話。若不是他素來涵養較好,再加上他一直認為嶽少安對他有火又不能開戰,故而才令高崇處處為難以便泄憤,這才忍住了沒有發怒。對於炮轟宮門之事,既然宋師城已經給了一個交代,雖說這個交代敷衍的成分較多,但是他也不打算再追究了。便跳過了這件事,直接說道:“宋師城無端索要二十萬擔糧食的事,昨日朕已經與眾臣商議過了。此事斷然不可……”
高崇麵色一變,道:“這麽說來,大理是要與我宋師城公然決裂嗎?”
段易明看著高崇激動的神情,心中略微平衡了一些,接著道:“高大人先莫著急,朕的話還沒有說完。這要是不成,不過借嘛,還是可以的。若是宋師城向大理借二十萬擔糧食,作為友誼之邦,加上嶽少安又是我大理的駿馬,當然是義不容辭……”
高崇眉頭一皺,道:“借?那陛下打算讓我們什麽時候還?”
“這個容後再議,朕的意思是宋師城什麽時候有了餘糧再還便是,不過,此事還需朝堂議過之後,再行定奪。”段易明說著,摸了摸他那下顎的胡須,神態十分的從容。
高崇閉上了眼睛仔細地將此事的前因後果全想了一遍,這個時便到了考驗他的時候,作為使臣,若是一切順利的話,那麽他隻不過是一個傳話工具,隻有麵對困境之時才能顯出他的才幹。高崇知道嶽少安此次對他的期望極高,而且這邊的事也給了他極大的自主權。但是,越是這樣,他便越覺得自己肩上的責任極大,他不知道這樣一來,會給宋師城對大理用兵上帶來什麽變數。故而,一時之間,竟是有些難以決斷了。
段易明看著他沉思的模樣,還道是高崇怕不好與嶽少安交代,故而遲遲不能決斷。對於自己思考了一夜所想出來的對策能讓對方頭疼,他也很是滿意。隻可惜段易明不知道,就是他這自以為聰明的一招,卻被動地讓嶽少安利用了起來,使得大理幾乎丟了一半有餘。
隻是高崇並沒有預料先機的本領,此刻還因答不答應此事而苦思冥想。
段易明靜靜地等著他,直到過了良久,才輕聲說道:“大理三日一朝的規矩你也是知曉的吧,今日正好有早朝,時間已經差不多了。是否可以給朕一個答複了呢?”
高崇咬了咬牙,道:“便按陛下的意思辦吧!”
聽到了高崇的作出了這個艱難的決定。段易明臉上的神情瞬間變得和顏悅色了起來,在這一輪的交鋒中,他終於占據了上峰。把給糧弄成了借糧,他當然也沒指望嶽少安歸還,但是,如此一來,對他來說,卻多出了兩個好處,一來,現在宋師城對大理方麵,從被迫給糧,變成了債主,這名聲上卻是好了許多。再者,他不相信會和嶽少安就此一勞永逸,永久和平。在他看來與嶽少安遲早還是要交戰的,那麽,到時候自己便有了借口,也就出師有名了。當然,這個機會不一定會用的上,但總好過沒有。
在上早朝前,高崇返出了宮外。這個也是段易明的意思,他不想讓群臣看到自己這個皇帝和大理使臣在一起,到時候引起他的誤會,以為自己對大理方麵很是看重,從而不敢提出異議。
高崇當然也不在乎這些細節,不過,剛剛行出宮門,便有手下急匆匆的上前稟報,宋師城加急密函剛剛送到。高崇不敢怠慢,急忙尋了一個僻靜之處,讓來人將密函遞了上來,攤開來一看,高崇猛地一驚,隻見上麵寫道,在雲糧之時,必須要求從石城郡送出。
高崇乍看之下,還以為嶽少安已經知曉了段易明改送糧為借糧了。不過,轉念一想便明白了過來。這一次嶽少安讓他來要糧,顯然是勢在必得,故而,這石城郡送糧之事,卻與借和要這個前提是沒有關係的。想到此處,他安心了下來,匆匆上朝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