斬秦

第三百二十八章 長治久安之議政院

ps:要大封推了,明天怎麽也要小爆發一下吧,嗬嗬嗬!!

新的一個月到了,兄弟們,我需要月票呀,紅票呀!!!

望一眼在台陛上肅然啟奏的太子丹,公子隆心裏暗自歎了口氣。

這個侄兒,他是越來越看不透了。

太子丹雖然幼時就多次出質外國,但怎麽說也算是公子隆看著長大的。

對於公子隆來說,此子麵相雄武,身材日見魁偉,酷肖父祖,還真是遺傳了燕國王室的傳統。

作為王室嫡脈,看著燕國自從王兄喜即位以後,和趙屢戰屢敗,公子隆還真不是個滋味。

當初公子隆就曾經暗中規勸王兄,燕國之力,不足以獨立製趙,除非另有強援,否則還是不要輕易挑起和趙國之間的大戰。

可惜當時燕王喜正是年輕氣盛之時,栗腹等人又都是好功之輩,根本聽不進去,結果一戰大敗。

公子隆那時不過閑散公子而已,年紀又輕,麵對國事艱難,卻是出不了什麽力,但自那時起,公子隆就一直覺得,燕國偏居東北,南麵齊趙兩強,都是仇敵,以燕國之力,非有強援不足以保國。故而對於和秦一事,一直是大力鼓吹,並曾親去秦國出使。

蔡澤受呂不韋之命相燕之時,公子隆已經成為宗室中的重臣,當時太子丹出質秦國,其中公子隆就出了不少的力在後麵推動。

以公子隆之見,秦趙之戰不可避免,如果燕能趁和秦之機,好好休養幾年,待秦趙彼此對戰,燕國趁勢而出,是很有可能從趙國身上狠狠割下幾塊肉來的。

沒想到太子丹從秦國一回來,居然性情大變。

所謂天帝授夢之語,雖然燕王喜曾在朝堂之上,大加宣揚,並記入史中,但公子隆是絕對不相信的。

在公子隆看來,自己這個素來喜養壯士的侄兒,雖然也有禮賢下士之名,但看人論事,倒是和其父王相似,信則恒信,性格粗疏,最多不過是個中人之才,要說祖上眷顧,實在沒啥道理的。

等太子丹從秦國潛歸燕國,公子隆對於太子丹更是有些鄙夷。

做大事者,當忍人所不能忍才行,豈有如此莽撞之理!

待燕王喜采太子丹之策,盟和趙國,驅逐張唐,公子隆大為憂慮。

不過公子隆攔不住。他隻能盡力而為。

待公子丹推出範增等人進入朝堂,諸步展開變革,公子隆才漸漸覺得,這個侄兒好像和往日大不相同。原來這個侄子所作所為並非一時氣盛,竟然是早有謀劃,環環相扣的。

公子隆不知道燕國會被太子丹領到哪裏,所以他一直以反對和挑剔的目光,盯著太子丹和範增等人。

尤其是王兄父子改定官製,大削宗室之權,重用那些外來之客,這讓公子隆更是惱火的很。

隻是投鼠忌器,公子隆無法強力反對,隻能一直將不滿壓在心裏,冷眼旁觀王兄父子,看看到底能折騰到什麽地步!

沒想到,太子丹居然一舉而破東胡!這讓公子隆大為震驚。

等秦軍大舉攻趙,太子丹興兵相助趙國,不但又滅了匈奴,還把雁門、雲中兩郡劃到了燕國的手裏。公子隆不得不佩服,自己這個侄兒還真是不一般的能呀。

回過頭看檢視侄兒所作所為,公子隆發現,侄兒當初確實是對的。

因此當太子丹私下裏和公子隆談及修訂禮儀之事,雖然公子隆心裏很是有點接受不了,但也覺得侄兒所講有些道理,這才勉強接受下來。

當然,公子隆不知道,也正是這個勉強答應,才讓他繼續留在了朝堂之上,能參與其事。

太子丹當時,已經是對這個王叔最後的耐心了。

他知道這個王叔,在宗室之中算是才學最為出色的,也知道公子隆一直對自己的變革諸多的反對和挑剔。

但如今的局勢,如果還不能讓公子隆清醒一些,跟上自己前進的腳步,太子丹絲毫不介意將這個王叔徹底變成一個閑散宗室,送到武陽城閑居。

他知道公子隆會有所反複,但太子丹相信,隻要公子隆答應了,以其身份和為人、才學,他一定是最合適做這件的人。

朝堂之上,群臣還都在琢磨太子推出民功爵的意圖。

軍功爵製,各國都有,太子丹前期推出的軍功爵製,不過是對以前的完善和改進罷了,可這民功爵製,群臣可從沒聽說過。

不過這些大臣一聽太子所列的諸般可授爵之人,倒也明白了:太子這是要提振工商地位。

諸侯各國,雖然沒有民功爵製,但對於朝中重臣和庶民,也有授爵一說,尤其是庶民,像秦昭王、秦王政都有征伐全郡之南,全部賜爵之舉,也有大災之時,給輸送粟穀的庶民賜爵的事情。

太子無非在其中,加入了工商和機巧、才學之人罷了。

由此爵位,可彰顯地位非普通庶民。這對於那些在秦國被視為賤民的商賈之人吸引力那可就太大了。

範增、張耳等人,都知道這是太子一貫兼重工商思想的繼續。

不過這民功爵,既不能免除稅賦,還不賜田宅奴仆,不過是個身份而已,有什麽用呢?

一個沒有吸引力的空名,費這事幹什麽呢?

太子丹的一幹親信大臣都是如是想。而有些宗室大臣,卻從另一個方麵覺得有些不滿。

宗室子弟,皆為召公子孫,原本就該同享富貴,數百年分封都是這麽走下來的,如今為了征戰富強,改設郡縣,收封君之權也就罷了,日後還必須到苦寒之地曆練兩年,才賜一個最低之爵,不去竟要革除宗藉。而那些普通庶民,上陣砍了敵軍一個首級,就可有軍功授爵不算,居然竟還要推出啥民功爵!

太子待我等宗室至親何其薄也!

不過大家都知道太子丹不是個無聊多事的人,既然提出了這個民功爵,想必有其用意,且聽其後言。

太子丹略微一停,然後繼續道:“兒臣以為,軍功和民功,兩爵之製既定,當續推議政院事!”

“議政院可參議國事,否決政令,督查將相大臣,勸諫大王於殿。”

太子丹說到議政院,除了範增張耳和尉繚三人曾和太子商議此事外,其他人都是第一次聽見,不由麵麵相覷,有些不知所以:議政院可否決政令,那豈不是要淩駕於三公之上?

議政院之設,乃是太子丹本次變革的核心措施之一,太子丹可不管別人怎麽想,還是要在朝堂之上闡述清楚自己的構思再說:

在太子丹的規劃當中,既然議政院乃是參議國事,有監督三公和朝政的職能,則應盡可能的概括多個階層和不同的利益群體,故而在議政院的構成上,議政院主要有元老重臣,宗室子弟和功勳之族組成。其中功勳之族乃是構成的主體。

首先是元老重臣:凡是在朝中任職國相、國尉、禦史大夫三公之位和大將軍的重臣,一旦卸去官職,不再執掌具體軍政事,隻要這人不是待罪之身,都要轉入議政院為議政官。不受資曆爵位和名額的限製。

其次是宗室子弟:宗室子弟當中,凡爵位在將級以上或者是現任大王成年子、兄、弟,隻要有爵在身,無現任軍政官職,亦可入議政院,隻是總人數不得超過十五人。

大臣和將士當中,凡是得授軍功爵為上將及以上,無現任官職的,也可入議政院。隻是總數不得過十五人。爵位在少將以下,無現任官職的,每郡推舉一人,為議政官。

民功爵九級,無現任官職,入議政院,總數亦不得超過十五人,其中工、商、農、官、學各類,都要有人包括在內,民功爵在八級以下,由各郡推舉一人,為議政官,但各郡推舉之人,不得為因官授爵之人。

另有五人,乃是由大王遴選全國之賢達充之。

這樣的組成,既保留了元老重臣和宗室的一部分特權,又基本上照顧了整個統治階層的各個方麵的人員。

當然了,隨著執行時間的延長,各種高爵位的人員可能會越來越多,必然會導致有些人群,遠遠超過所需要的人數,比如元老重臣,宗室子弟,或者幾次大戰以後,將級封爵可能也會越來越多,所以太子丹同時建議:如果適任人數多於所需,則按資曆,資曆深者入議政院,資曆淺者,回本身所在各郡及封地,入郡議政院議政。

有多就有少,如適任人數少於所需,則自下一級同類爵位類型當中遴選補齊。

這是議政院的組成,至於議政院的具體職能,太子丹提出:主要是對政令、詔旨行使審核否決權、對列卿重臣行使彈劾權和主動提出法案的立法規定權。

凡大王詔旨及朝中政令,俱同時發到議政院,供議政官查核審閱。但覺不妥,可公議之,並請三公和相關列卿到院說明,然後票決。如票決之後,否定政令,則三公或列卿必須立刻收回政令,重新處置。

為了保證議政院的權威,太子丹的方案中規定:三公或列卿,但有不將政令發至議政院,或議政院票決否定以後,依然不給予收回的,或者大臣當中,有貪汙、枉法、不忠者,則議政院可啟動彈劾票決。

當然,用人權不全在議政院,故而又規定:一旦彈劾票決通過之後,大王可予以慰留,並請議政院再次票決,如二次票決依然通過彈劾的,則彈劾之官則立刻去職。

結果的權威性,還需程序的正義性來保證,太子丹提出:議政院票決諸事,票決之時必須有八成以上議政官到場方為有效票決,有效票決隻要票數達到半數,即位通過。

議政院既然要參議國事,又都是國之上層構成,總不能亂糟糟的一片,所以太子丹還謀劃了議政院組成。為了防止元老重臣和宗室把持議政院,太子特地說明:從功勳之族當中,選軍功爵一人,民功爵一人為執議政院事、同執議政院事,負責執掌會議流程,設立表決。

議政院既然不參與具體政事,也不需要天天有事沒事開會報到,則每旬第三日,即為開會為票決之日。凡是票決,一般都在這一天進行,議政官在票決之前,應自行查看了解需要票決的文書和提案。當然,要是議政官沒事,可隨意來往,到議政院查閱公文,議政院吏二十人,分別負責傳送、保管文書和接待議政官查詢等事。

這是國議政院的組成,同時各郡仿效國議政院,設立郡議政院。

各郡議政院人數不得多於五十人,其構成比例與國家議政院相似,隻是要求的爵位等級低於國家議政院罷了。

當然郡議政院的職權和國議政院也差別不小,郡議政院沒有自己通過法案的權力,隻是負責審核郡守等郡中官吏政令是否符合國家政令詔旨,不符合的可予以否決,並對郡守等官吏不法行為進行彈劾。

但凡被郡議政院彈劾的郡中官員,必須做出申辯,由國家參政院根據彈劾理由和官員申辯進行二次票決。

同時,郡議政院還負責選舉本郡派往國家議政院的議政官。

縣裏設議政司,職責和郡議政院相似。隻是縣議政司的所有議政官,均有本縣有爵之人互選而出,並由爵位最高的,為執議政司事,每縣限定議政官數為四十人。

對於議政官,太子丹建議了任其製:各郡縣議政官,每兩年改選一次,可以連選連任。國議政院則為三年改選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