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新疆網10月21日電在北疆,能邊收獲冬小麥邊複播作物嗎?多數人的答案是否定的。而這種不需要騰地、犁地、耙地,就能進行複種的麥後免耕複播技術已經在兵團試驗成功。
“這片青貯玉米采用了滴灌小麥麥後免耕複播技術,能實現一年兩熟,使團場增效職工增收,促進兵團種植結構調整。”9月23日,在農七師一二四團五連,望著數千畝複播青貯玉米,新疆農墾科學院作物所所長魏建軍博士興奮地對記者說。當天,兵團科技局組織專家對這個連種植的免耕複播青貯玉米進行了測產。測產結果是平均畝株數7542株,平均畝產青貯玉米鮮重4.98噸,最高畝產5.64噸。
10月16日,剛收獲226噸青貯玉米的一二四團五連職工楊偉特別高興,因為他今年種植55畝免耕複播青貯玉米,可以純掙2萬多元。據該團生產科科長張康林計算,今年全團種植3700多畝免耕複播青貯玉米,平均畝產4.1噸,最高畝產4.9噸。每畝比常規複播節約成本150元左右,僅此一項,團場節本增效60多萬元。
由於受光熱、水資源及作物品種、品質的製約,多年來,北疆農業一直是一年一作。
2008年初,新疆農墾科學院專家組織實施了科技支疆項目“北疆地區‘一年兩熟’高產高效耕作模式及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今年,圍繞兵團黨委提出的“減棉、增糧、增畜、增果”的農業結構調整目標,項目組加大了研究力度,在北疆選了6個點進行研究示範。
據介紹,圍繞製約複播技術發展的成本和生長期問題,專家們提出了保護性耕作理念,即前茬滴灌小麥收獲後,不整地、不犁地直接複播,這樣可以提前播期7至9天,延長了後茬作物的生長期,且前茬滴灌帶可以二次使用,降低了生產成本。
兩年來,經過在2萬多畝土地上的研究示範,新疆農墾科學院的專家成功掌握了“一年兩熟”耕作模式的核心——北疆滴灌小麥麥後免耕複播技術,並成功探索出滴灌小麥茬後免耕複播青貯玉米的栽培模式。同時,專家們還培育出新玉15號、早青129等早熟複播專用青貯玉米品種。
據兵團農業局副局長劉景德介紹,“北疆地區‘一年兩熟’高產高效耕作模式及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項目,在滴灌小麥麥稈粉碎還田後和保持田間原有的滴灌帶的基礎上,實現了青貯玉米的免耕精量複播,解決了影響北疆“一年兩熟”的播期晚、出苗難等主要問題。(完)
城市化浪潮和農民進城務工,帶來農村勞動力大轉移,那麽誰來填補農村勞動力真空?現代先進農業技術咋推廣?農村土地能否實現規模化經營?記者日前來到我省最早實行“大包幹”的東明尋找答案。
如今在東明,多年推而不開的小麥玉米免耕播種、玉米機收、秸稈還田等技術得到農民認可,去年小麥機收率達到98.4%;玉米免耕播種麵積達到25萬畝,占計劃任務的167%;玉米秸稈還田39.1萬畝,秸稈還田率達到97.7%。農業新技術的應用,還使農民種田畝均節省化肥用量30%、節約種子2.5至5公斤;秸稈還田保墒節水,小麥、玉米較之前畝增產50公斤左右,這又大大激發了農民使用農業機械的積極性。
“現階段,土地依然是農民不可或缺的生產資料。通過農機合作組織將分散在各戶的成百上千畝耕地‘集成’在一起,大家種同一種作物,農戶支付一定費用,收益權不變,這就實現了相對集約經營。”縣長王衛東說。
保護性耕作(免耕播種)技術是農業部“十一五”期間重點推廣的一項之一,可以以增強土壤持水能力,提高降水利用率。由於保護性耕作使作物的秸稈與殘茬覆蓋於地麵,覆蓋層起到減少水分蒸發、減緩地表水流速和蓄水的作用。
保護性耕作可增加土壤有機含量,提高肥力,可增加蚯蚓等生物。據預測保護性耕作兩年以上土壤中的蚯蚓數量增加了三倍可減少土壤風蝕(流)、水蝕(流),有效的減少環境汙染降低生產成本,增加產量。
實施保護性耕作機械化技術比傳統作業可平均減少機械化次數3—4次,降低生產成本20%——25%,提高產量10%—15%,操作簡單,時間短,施肥和播種一次完成,減少機具進地次數,農機投入成本低,化肥利用率高。保護性耕作(免耕播種)技術主要用於糧食生產的技術路線是:麥收——化學除草——殘茬覆蓋地麵——免耕施肥機播玉米——人工定苗、除草——玉米收獲——免耕施肥機播小麥,秸稈根茬和冬麥小麥覆蓋農田越冬。
一、免耕播種玉米模式:
行距*株距采用50cm*20cm或45cm*20cm或40cm*20cm。
二、保護性耕作中注意事項
1、凡是保護性耕作地塊不準犁地或滅茬(包括人工滅茬和機械滅茬),否則蚯蚓數量減少,達不到保護性耕作目的。
2、保護性耕作地塊地老虎對農作物損害可能比較嚴重,所以玉米播種時必須拌農藥。出苗後及時澆水達到防治地老虎的目的。
保護性耕作項目免耕玉米播種管理技術如下:
1、適期播種
確定複播玉米主適宜的播種期,使滿足光熱指標,使各生育階段所需光熱降水與當地自然相吻合的保證。複播玉米一般播期越早越好,最好不晚於6月20日,收獲期以在9月20日為宜,全生日期95至110左右。
2、提高播種質量,培育壯苗
提高播種質量,是實現個體健壯,群眾發展合理,確保各生育指標,進而實現計劃產量的關鍵。培育壯苗具體措施,除嚴格
篩選良種和進行藥劑處理,防止地下害蟲外,還要具體抓好足墒、均墒播種,播種時墒情要求保持土壤持水量70%左右。墒情不足時要在播種前灌水造墒,或播後澆蒙頭水,墒情力求均勻一致。播深一般3——5cm,並要求深淺一致。特別要注意麥前免耕播種容易出現缺苗斷壟的問題,一定要加大播種量,比實際播種量大10%左右。出苗後的田間管理的重點是及時去弱苗留壯苗,苗補密,或有區別的采取雙株留苗,對生長不齊的點片,要實行補施“偏心肥”,提高整齊度。推廣三葉間苗,五葉定苗措施。同時結合查苗補種和間定苗,及時進行中耕除草,為根期生長創造條件,加強根係的生理活性,促進根係生長。必要時及時施提苗肥。
3、按葉齡指標管理,科學/運籌肥水
玉米拔節管理,主要是采取葉齡指數,按不同地比例澆水,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采取前輕後重式追肥法,即:第一次追肥於葉齡指數達35——40時,追肥總肥量的40%左右,第二次於葉齡指數達60%時,追肥總肥量的60%左右,,在土壤墒情不足時,可同時結合澆灌拔節水和孕穗水追施,這對增加穗數,提高雙穗率和形成大穗十分有利。
4、防治病蟲害
除應用抗病品種外,還應積極采取藥劑和生防等項技術綜合防治病蟲害。地下害蟲的防治主要集中於播種前進行,可采取土壤藥劑處理和藥劑拌種;對於大田病蟲害的防治,如:蚜蟲、粘蟲、薊馬等應搞好預測預報及時用藥劑防治。到七、八月份,主要防治對象是玉米螟、紅蜘蛛、棉鈴蟲和大、小斑病及青枯病等。害蟲應注意消滅第一代幼蟲。玉米螟通常采用喇叭口期撒施藥物顆粒和吐絲期抹藥泥等方法。玉米的大、小斑病及青枯病等,主要采用抗病品種和改善田間小氣候等辦法,以減輕病害和降低產量的損失。
在抓好上述各項措施的同時,還應搞好人工輔助授粉和剪除雄穗安收獲指標適時收獲等項技術措施。
總之,隻要因地製宜地靈活掌握和運用以上促控技術措施,就能使各項指標按照人們的要求向著預定的方向發展,達到高產、穩產、低耗、高效益的目的。
保護性耕作作為一種先進的耕作方式,由聯合國糧農組織倡導在全球普及,並已經在全球70多個國家推廣應用。實施保護性耕作具有保護農田、減少揚塵、蓄水保墒、抗旱節水、培肥地力、增加土壤有機質、促進秸稈還田利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提高單產、降低成本、增加收入等多種功效,是一項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同步、當前與長遠兼顧、農民和國家雙贏的耕作技術,具有顯著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全力推進保護性耕作,是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對推進我國耕作製度改革,提高耕地質量,減災和抗災,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建設節約型農業和環境友好型農業、綠色農業和生態農業,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都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是主要的幹旱國家之一。幹旱、半幹旱及半濕潤偏旱地區的麵積占國土麵積的52.5%,遍及昆侖山、秦嶺、淮河以北的16個省、市、自治區,僅雨養農業麵積達到50%以上。同時,我國大部分旱作地區一直沿襲傳統的以鏵式犁翻耕土壤、裸露休閑耕作法。由於實行翻耕細耙,破壞了土壤結構,降低了土壤的水肥含量,裸露的耕地表土也加劇了沙塵暴的肆虐,水土流失,幹旱加劇,風蝕沙化嚴重。近幾年,尤其是2009年初以來,一場發生範圍廣、持續時間長、受旱麵積大的冬旱肆虐北方;在2010年又發生了中國西南五省市雲南、貴州、廣西、四川及重慶的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災。
究其主要原因是由於全球氣候變暖,太平洋厄爾尼諾現象加劇破壞了大氣結構,造成海洋季風無法登陸形成降雨。但是,不能不看到人為的因素很多:亂砍盜伐、毀林種地、水土流失、城市化擴大,農村水利設施建設不足,水源減少等。今後我們應該繼續實施植樹造林,積極建設水利設施,並且大力推廣實施節水措施和科學的耕作保護性栽培技術。中國農業大學課題組在山西省經過近9年的連續試驗研究,初步研究出一套適合中國國情的保護性耕作技術體係。結果顯示,機械化保護性耕作技術與傳統耕作技術相比,可降低地表徑流60%左右,減少土壤流失80%,減少大風揚沙60%;同時可以增加休閑期土壤儲水量,提高水肥利用效率,減少作業工序,增加農作物產量,確保我國糧食安全。
從20世紀60年代起我國就已開展了保護性耕作的單項技術試驗研究和農藝試驗研究。60年代初,黑龍江國營農場開展了免耕種植小麥的試驗研究,江蘇開展稻茬地免耕播種小麥的研究;70年代末,西南農業大學研究水田自然免耕法;80年代初,隨著人們對旱地農業重要性認識的提高,黑龍江省農機研究院、黑龍江省農科院、中國農業大學、陝西農科院、山西農科院、河北省農科院等都開展了以深鬆耕法、覆蓋或減少耕作為內容的試驗研究,取得顯著的抗旱增產效果。我國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進行保護性耕作的係統試驗和機具開發,經過10多年的努力,已獲得初步成功,並在黑龍江、山西、河北、內蒙古、遼寧等10多個省、市、區示範推廣。借助國內外發展經驗,在不同地區的保護性耕作農藝體係以及秸稈與地表處理、實施免耕施肥播種、深鬆、雜草控製等關鍵作業技術;免耕播種機、深鬆機、淺鬆機及其他配套機具;保護性耕作的生態效應、產量與土壤效應測試,產生了巨大經濟效益。近年來,黑龍江省農業連續遭受旱澇災害,2001年至2006年平均每年受災麵積都在7500萬畝左右。但在這種不利的情況下,該省農業沒有滑坡,卻實現了連續六年豐收。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黑龍江省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進行保護性耕作的係統試驗和機具研發,從2003年開始全麵推行保護性耕作法,尤其是黑龍江農墾狠抓深鬆整地實行鬆、免、淺輪耕模式。即在三年時間內的同一耕地上,按深鬆、免耕(免伏秋整地)、淺耕流程進行伏秋整地作業。2007年黑龍江省遇到了曆史罕見的夏伏連旱,受災麵積達到9000萬畝,其中受災最嚴重的900萬畝幾乎絕產,但經過深鬆整地的地塊都表現出良好的抗災特征。免耕少耕深鬆整地可謂相對於傳統耕作製度的一場“黑色革命”。據測試,鬆土深度達到30厘米以上、打破犁底層的地塊,每畝能夠增加70多噸的蓄水能力,這樣可以明顯緩解旱情。而在洪澇災害發生時,深鬆整地能使雨水迅速滲入地下,又能起到除澇的作用。
黨和國家領導人高度重視保護性耕作技術及其推廣應用。溫總理曾就此事專門做出批示;2005、2006連續兩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發展保護性耕作,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提出,要“鼓勵農民開展土壤改良,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和保護性耕作,提高耕地質量,大幅度增加高產穩產農田比重”。農業部把推廣該技術列為農民所辦的15件實事之一,並作為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九大行動”的重要內容。
主要做法:(一)玉米秸稈還田:推廣玉米機械收獲(或人工搬棒)→機械秸稈還田→小麥免耕施肥播種→地表覆蓋。秸稈作為有機肥施入土壤,提高土壤肥力,降低化肥施用量,發揮了生態農業示範帶動作用。
(二)玉米秸稈青貯、微貯:推廣玉米秸稈收獲→秸稈揉/搓(鍘切)加工→晾曬(根據含水率)→配加添加劑→機械打包→人工包裹→堆放發酵→商品草的技術模式。從選料、揉絲、添加菌劑和菌種、打捆包裝、保管各個環節製定技術規範,嚴格按規範操作。
(三)保護性耕作技術模式:小麥機收高留茬→秸稈處理→玉米免耕硬茬播種→田間管理(雜草化學防控)。通過秸稈覆蓋、土壤深鬆、化學防病除草、免耕播種等技術的使用,提高了秸稈綜合利用率。通過以上項目帶動實施秸稈綜合利用工程,農民強度大幅度減少,秸稈區域性剩餘和季節性短缺問題得到徹底改變,對“種地不犁地,種秋不鋤地,滿地是柴禾”的懶漢種地法被普遍認可,同時大大促進了秸稈綜合利用,秸稈的綜合利用既提高了農民應用農機新技術,科學種田的積極性,達到了資源的充分利用,又消除了秸稈在田間、家庭院落亂燒亂堆現象,有效地改善了生態環境,而且發揮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保護性耕作與傳統耕作是完全相反的耕作模式。采用機械方式進行秸稈還田覆蓋,不犁地,直接播種,隔3年深鬆1次,以利於土壤蓄水,減少蒸騰。農業專家認為,該模式是北方克服幹旱製約,發展循環農業最有效的方式。今年,在遇到罕見的大旱天氣下,保護性耕作突顯優勢。今年2月28日,陝西日報頭版就“渭北75萬畝小麥大旱之年不顯旱”進行專題報道。記者看到,渭北保護性耕作的麥田色正、苗壯、分蘖旺,一點不顯旱象。從全省近年來的規模時間看,保護性耕作一年至少減少翻、整地兩次,畝均節省農戶開支20元以上。據合陽縣農機局局長張局長說,像今年的幹旱,對比傳統田至少增收80公斤,保護性耕作每畝可節支增效65元沒有一點問題。
研製的“玉米莖穗聯合收割機”已申報專利項目,目前已轉讓進行產業化生產,填補了國內空白;研製的“秸稈粉碎覆蓋還田深鬆機”,在去年7月召開的全省機械深鬆現場暨保護性耕作技術培訓會上,25台設備被搶購一空。
近期,省農機局著手對近幾年出國培訓成果進行全麵總結,並製成PPT進行廣泛宣傳,推進保護性耕作技術在全省廣泛推廣應用。
俗話說:種地必須先耕地。這種流傳了幾千年的傳統耕作法,2008年被150團打破。該團突破這種慣性思維,配以新型農業技術,在收獲後的麥茬地嚐試著“免耕法”複播青貯玉米5400畝,平均單產4噸多,畝增效近千元,實現了一年收獲兩茬的目標。
良繁4連職工王朵去年種植了100畝春小麥。去年7月6日小麥收割後,為了搶抓農時,團農技推廣中心和連隊沒有安排犁地,隻是對她家的麥茬地進行了一遍旋耕,又在播種機前播行處加裝了幹齒,幹齒劃開地表的麥稈和雜草,隨後點播器把玉米種點播進土壤。直播完成後,立即鋪設小麥地用過的滴灌毛管進行滴水出苗,比用傳統犁地、平整土地再播種的種植模式節省時間12天左右。去年10月6日,她家的複播青貯玉米開始收割,單產達到5.4噸,春小麥單產410公斤,兩項收益遠遠超過一季棉花的收入。
按照傳統的耕作方法,在播種前必須先犁地、平整土地,然後再把種子播下去。而采用免耕法,土地不翻不平,采用經過改裝的播種機(播種機前加裝小犁頭),小犁頭把地表秸稈、雜草撥開,深度恰好接觸泥土,然後的把種子撒在表土層內。由於表土層長期被作物覆蓋,一般較濕潤,加上微生物豐富,種子播撒後,利用節水滴灌技術,可以較快地發芽,也很容易紮下根。而且,種子發芽後,地表的秸稈和雜草恰恰成了嗬護小苗的保護層。
150團地處準噶爾盆地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南緣,由於受大陸性幹旱氣候和季節影響,一年隻能種植收獲一茬農作物,傳統的耕作方式製約了土地產出率和職工收入。該團突破“種地必須先耕地”的慣性思維,大膽嚐試“不耕而種”,卻體現出了降低成本、增產、環保的眾多好處。
實施免耕直播法的農田,最初一兩年產量可能會略有下降,但是隨著地表秸稈殘留物形成的有機覆蓋層越積越厚,土壤質量會越來越好,農作物產量也會逐年提高。原因在於,作物秸稈覆蓋層既提供了肥力,又有利於保護土壤和保墒;土壤一旦翻耕後,最有肥力的表層沃土就會暴露在陽光下,迅速被風化,隨後又被雨水衝走或被風吹走。免耕法使這層沃土得到了保護,而且殘留的秸稈不斷腐化,持續向土壤提供肥力。
另外,由於采用秸稈還田,配合一定量的除草劑、高效低毒農藥控製雜草和病蟲害,減少了化肥農藥的投入量,保護了土壤和環境。
更重要的是,免耕法使土壤微生物達到平衡水平,並由這些微生物承擔起“耕作”任務。收獲作物時,秸稈還田,對土壤形成一層保護層,保持了土壤水分,減少了人工灌溉,這樣既減少了機械耕作次數和能源消耗,又減少了水資源的消耗。實施免耕法,免去了翻耕的生產環節,省時、省力、省能源。
中國青海省地處青藏高原,青海省農業主要集中在東部農業區的河湟穀地和柴達木灌區,全省耕地麵積880多萬畝,在耕地中山旱地618萬畝,占耕地麵積的7l%,由此決定了青海省旱作節水農業的基本特征。
2003年,青海省明確了發展保護性耕作的目標和措施,先後在互助、湟中、興海等縣承擔國家級保護性耕作項目,剛察、共和縣承擔了省級項目,還有同仁、民和等縣也實施了縣級項目,這些縣相繼開展了小麥、油菜等作物的保護性耕作試驗、研究與示範推廣工作,並開始得到大麵積推廣應用。經過幾年來的努力,保護性耕作保護生態、維護耕地和節本增效的作用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柴達木灌區
各位聽眾,我現在是在互助土族自治縣南門峽鎮西山根村村民雷萬福家的耕地旁。在往年秋收過後,雷萬福在耕地上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用犁把耕地表麵的殘茬和雜草翻到地下,等到來年春季通過耙、壓使地表疏鬆、細碎、平整進行播種。然而,現在(已經進入十一月份,)秋收已經過去了兩、三個月,雷萬福收割完了地裏的小麥後不但沒有翻地,就連以往要收割後全部收走的秸杆也都留在了地裏。對於習慣將秸稈取走喂牲口或者焚燒的農戶來說,將秸稈覆蓋在農田上意味著什麽﹖用雷萬福的話來說,這種不用深耕細翻的懶漢種田方式,不僅省時省工省錢,而且可以提高農作物產量,增加農民收入。
“記者:你們家是從什麽時候開始使用免耕播種技術的?
雷萬福:大概有三年、四年了吧。
記者:它跟傳統的耕作技術相比有什麽不一樣呢?
雷萬福:就是少犁一回地。我們傳統的種地是收割完了以後要犁地,第二年平整以後才播種,免耕播種不需要犁地,直接播種,犁地時拖拉機用的柴油省了,也省了力氣。
柴達木灌區
記者:就是少犁了一回地,省時省工了?
雷萬福:油也省了,一畝地看不出來,五、六畝就多了。
記者:拖拉機犁地的油省下來了,等於種地的成本降低了。你們家有幾畝地采用免耕播種技術了?
雷萬福:五畝。
記者:你們家種了哪些作物?
雷萬福:小麥、油菜。
記者:農作物的產量有沒有什麽變化?
雷萬福:高一些。
記者:能高多少?
雷萬福:半袋子。”
河湟穀地
事實上,不少農民起初對保護性耕作持反對意見。保護性耕作也叫免耕播種,主要是針對當前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的過分耕翻作業,土壤在休閑期內地表長時間裸露,造成嚴重的土壤風蝕和水蝕,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現狀而采取的耕作改革措施。青海省互助縣南門峽鎮西山根村村委會主任劉應祿告訴記者:“因為保護性耕作與傳統的精耕細作截然不同:收麥子隻割麥穗,收油菜隻要菜籽,麥稈和油菜稈全部留在地裏,任其腐爛;第二年春天,地也不翻,壟也不打,鬆鬆土就下種。種了一輩子莊稼的老漢們認為這是瞎胡鬧。”
“記者:免耕播種技術跟傳統的耕作技術相比的確有很大的差別,一開始的時候村民們能不能接受這種耕作技術?
劉應祿:不能接受,村裏的老年人就不答應,他們說你們青年人這樣種田我們從來就沒見過。
記者:他們為什麽不答應呢?
劉應祿:他們認為這樣種田產量不高。
記者:最後大家是憑什麽來接受這個的?
劉應祿:經過幾年的觀望,看到這種耕作不用犁地,省錢省力,還能增產,一畝地可以增產40多斤。”
要讓農戶真正接受這種全新的農耕方式,需要用事實說話。青海省互助縣農機技術推廣站工程師竇全興介紹:“由於作物秸稈和殘茬覆蓋地表,減少了雨水地表徑流和水分的蒸發。另外,秸稈腐爛形成大量的有機質,對作物的生長十分有利”。在竇全興看來,保護性耕作省去了傳統耕作方法中的犁、耙、磨、壓等好幾道工序,每年至少畝均節省種植成本40元,加上畝均增產作物20公斤,采用保護性耕作每畝平均節本增收可達100多元。並且保護性耕作有利於降低株高,並促進莖稈的穩健生長,提高小麥的抗倒伏能力。
“保護性耕作這項技術與傳統的耕作農業播種的方式相比,主要一個特點就是取消了傳統的鏵式犁耕翻的工序,把秸稈在土地休閑期留在地表不翻埋在土壤裏麵,這樣對於生態和水土保持,土壤保墒有很大的好處,春季播種以後出苗快、出苗齊,成熟期趨於一致,有增產增收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