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九龍秘籍

外篇 茅山

更新一章外篇,公眾版,免費

在茅山積金峰東南間不遠處,有座海拔156公尺的山峰,此峰雖然不高不大,但卻獨立挺秀峰蒼鬆翠柏奇秀,奇花異草異香,周圍群峰環抱,重巒疊翠.四麵山溪縈繞,泉水,景色秀美,風光迷人,特別是每年的春夏二季,峰頭時常被白雲繚繞,登山遠望,此峰時隱時顯,虛無縹緲.好似飄浮於雲海之中的東海仙山,大有風動雲飄山山移之妙境.她就是茅山眾多風景秀麗的山峰之一飛來山。

傳說此山峰原是四川峨眉山區的一座很小很小的山峰,因為峨眉山高人雲天.雄偉險峻,氣勢磅礴,名揚天下.故而此峰每日總感到自己也十分高大,認為天下沒有那個山峰能夠與它比高低,常帶自高自大,自吹自擂,自拆自滿,自不量力,自以為是;附近別的兄弟姐妹峰巒經常告訴它說:“天下很大很大,比我們高大的山峰到處都有,豈不聞‘天外有天,山上有山’嗎”,可是她根本聽不進其它兄弟姐妹峰巒的勸說,毅然我行我素,始終堅持著老子天下第一的思.

一年春天,她忽聞一位從茅山前去峨眉山雲遊的道士說:茅山如何如何的高大秀美,風水極佳、心想:你說茅山高大,我倒要去與他比比,看看究竟誰高難低,第二天,這座峨眉山的小小峰巒便飛到了茅山,由於她試比高低心切.竟意不擇位,錯落茅山的一個山穀之內,不僅沒有比過茅山的大茅、二等、三茅、抱樸、積金等峰巒,而且連茅山的疊玉/峰也沒有比過;更令她傷心的是從此再也不能自拔而永駐茅山山穀之中.後來人們根據這個傳說,便將這座山指稱之為“飛來山”。

在茅山老虎崗西北坡林間的山岩之下,有三個大小不一的天輪石灰溶洞。這就是茅山著名的華陽洞、玉柱洞、汕人洞,其中最見錢名的是華陽洞;此洞之口上端坐間石刻有“華相洞”三個紅色大字,每字大約1未見方,筆力蒼勁,傳為來代著名文學家蘇東坡手跡,壁上另有石刻20餘年,隱約可強印均為曆代文人星客甚名遊洞之後所題刻.據元代劉大彬編著的《茅山誌》記載,華陽洞共有東、西、南、北(南分二口)五個洞,亦稱五便門,其中三裏二踢,深約數百裏;《洞天福地·天地宮府圖》載其為中國道教十大洞天之中的“第八洞天”,名曰“金壇華陽洞天”;相傳西漢時茅盈、茅固、茅衷兄弟三人與西晉時的汗澆及東晉時的許明,均曾於洞內隱居修煉過,人稱“山中宰相”的齊梁時著名道教學者、醫藥學家、煉丹家陶弘景也曾隱於洞中,並借洞而設華陽上、中、下三論,著書立說,收徒傳教;此洞與茅山齊名,曆代均有許多文人雅士與達官貴人慕名先後人洞遊覽,觀賞洞景,如韓愈·應日休、李商隱、顧況。劉長卿、範仲淹、王安石、於謙、唐伯虎、在重光、康有為等等。並都留有讚譽此洞的詩文顯寶傳世。洞內泉水叮哈作響,各種自級形成的鍾乳石是千姿百態,令人目不暇接,美不勝收,洞外林木蔥籠,修竹青翠,怪石四立,溪水雲霧飄渺,環境清幽。

傳說古時有位名叫吳綽的人,聽說茅山2中盛產有各種名貴的中草藥材,一日閑來無事,他便身背竹委,手拿藥斧進入茅山采集中草藥材,當他走到華陽洞附近時,忽然發現離華陽洞口不遠處的鬆林下,有一個活潑可愛的小男孩手拿三顆大明珠正在那裏玩耍,吳綽心想:深山之中那家的小孩能跑到這裏來玩耍呢?而且手拿三顆大明珠,沒非他是山中仙子吧!於是他便走上前去並隨聲問到:“你家在哪裏?父親名叫什麽?快來讓我看一看你手中的大明珠。”可是小孩聞聲見人之後,並不回答,隻是隻奔華陽洞內,吳綽害怕小孩被山中洞內的野獸所傷,一邊繼續大聲叫問,一邊快步入洞中尋找,人們剛追趕了片刻,卻見那小孩將三顆大明珠填入自己的左耳之內,忽然變成了一條小龍,吳綽平時膽量過人,便舉起藥鋤向小龍的左耳砍去,小龍躲避稍慢,竟被吳綽用藥鋤將左耳砍落在地,而三顆大明珠卻沒有看見,小龍隨即也無蹤無形了,吳綽隻好走出洞來,背上藥委繼續采集他的中草藥材.此事既奇又任縣廣為流傳,你若不信,那麽請看看來代著名文學家韓愈先生在受由茅山木耳之後所作的《答贈木耳》一詩:

軟溫青紅狀可倩.

欲烹還喚水盤回;

想君在太華陽洞,

到取乖龍左耳來.

雷劈池的傳說

三茅峰.又名小茅峰,是茅山著名的九峰之一,傳為小茅祖師茅衷當年結廬修道煉丹之處,故名.峰上原有一座古樸典難的道教建築——仁佑觀.創建於元代.古為專田小茅祖師茅衷塑像之所,抗日戰爭期間,此觀被毀,現存遺址.就在這道觀遺址的旁邊山石之上,卻有二個大小不一的天然水池.一池之內,雜草叢生,他水混濁,蚊蠅亂飛.臭氣熏天;一地之內水碧如鏡,清澈見底。俯首飲之甘甜如安·且四季不絕,既是遇上大旱之年地內也絕不會幹涸.高山峰頂之上為什麽會出現二個天然水池?又為什麽二地同在一峰頭而他中之水卻截然不同呢?

傳說三茅峰仁佑觀原無食用之水,每天清早觀中都要派二名道童到峰下挑水上來以供觀內食用;平日還好,二個道童每天清早各挑一擔,基本可供觀內食用一天,但是一進入每年的茅山香期廟會,不僅急壞了觀內的住持道長,而且累得所有道童腰痛腳酸,您想每天從早到晚香客不絕,遊人如織,他們那個不要吃喝,得需挑多少擔水才能夠用呢!

有年剛過罷香期廟會,住持道長將全觀的道眾們召集在一起,然後對大家說邁:“仁佑觀古來就無食用之水,我們經常過著水貴如油的生活,這點你們心中也都比我清楚:我想了很久很久,但也沒有想出一個好的解決辦法來!常言道:‘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今天我將大家召集來,主要就是請您們動一動自己的腦子,想一想如何解決現內的長期食用水之田··。…”“窮道無才無知,心中倒是有個想法,但不知是否可以實現!”未等住持道長說完隻見觀內一位仙風仙骨的老道長起身如此說道,住持道長急不可持地問他:“您老有何良策過快快說出來.那位老道長接前說:“俗語雲‘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我們何不啟建法壇,諷誦他經,敬析蒼天為我們用決現內食用之水.”住持道長與全觀過眾聽罷他的這一席話之後,成到他說的活極有道理,便決定開始按照他的擔法去辦.第二天一大清早,觀內除了二個下山繼續挑水的道童之外,所有道士都忙著啟建法壇;準備諷經上表蒼天以求助其解決觀內食用水之事,經過一番忙碌之後,法壇很快後建成功,於是觀內高功、經師走上法壇,身穿法農,按照道教科儀分別隆重而虔誠地舉行了上香、禮拜、諷經、焚表等法事。

話說葛玄真人此日正仙遊途經茅山上空,遠遠望見三茅峰仁佑觀道士在作道場。變駐足細察,得知其意之後.就急忙駕雲來到天闕,找到雷公.請求雷公能大發善心,為茅山三茅峰仁佑觀道眾在現外山石之上劈開一個水池,以解決其長期食用水之事.雷公見推卸不過,便答應這就去幫他解決。

又說三等峰仁格觀的過眾剛剛做完法事,忽見峰頭山風四起,烏雲滿天,電閃雷鳴,片刻功夫傾盆大雨從天而降,隨之雷聲不斷,聲聲振耳,大約過了有半個時辰,風辭而止.雷電消失,烏雲漸退;天氣轉睛.

這時有位走出現外祖步觀雲的道士,忽然發現現外不遠處的山石之上竟被省電突出了一個水地來,而且畜存了滿滿一池清水,這位道土興高彩烈的跑回觀內,將自己看見的水池之事告訴給了觀內的住持道長與道眾,住持道長與眾道士一起走出觀外前來觀看,果真觀外山石之上出現了一個天雷所劈的水池,住持道長與眾道上見狀高興地不知如何是好,個個喜笑顏開,特別是那幾個小道童高興的連蹦帶跳,口中還不停地說道;“感謝蒼天雷公的來助,我等今後可再也不要下峰挑水了……。

於是住持道長便叫觀內道童拿來木桶與水舀,然後一擔接一擔的將池中之水挑回觀內,以做自用.可是當觀內火頭道士上用池水燒好飯菜與開水之後.全觀道眾誰也不願意食用,原來飯菜與開水之中含有一股極為濃烈的硫磺味,實在無法食用.眾道士你看著我,我看看你,兩眼時兩眼,愁雲又上麵,個個底頭不語,人人搖頭歎息!住持道長亦束手無策,愁鎖雙眉.這時又見那位仙風道骨的老道長走到位持道長麵前,神情自然地對住持道長說道:“雖然此池之水不能食用,但它畢竟是天雷專門為我們所開,我們不如再重新啟建法壇,諷誦仙經,上表天界,也許天公會給我們重新劈開一個完全可以食用的水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