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醫的由來
古代皇家享有的特權醫療最明顯的標誌便是禦醫。禦醫,有些皇朝稱為太醫,是古代專門為皇帝及宮廷親屬治病的宮廷醫師。因此,禦醫(太醫),是早期國家體製下的醫生職務稱謂之一,專門服務皇帝及宮廷中的家眷。曆史車輪滾滾向前,封建帝國一去不返,禦醫連同封建帝製早就被曆史文獻塵封起來,束之高閣了。但是,我們還是可以通過大量的影視劇穿越千朝古代,看到禦醫的影蹤。
禦醫究竟產生於何時如今很難說得清楚。不過,醫生最早的確是出現在皇宮裏的。因為民間最早也有醫生的身影,但是,根據大量的曆史資料證實,民間的醫生最早並不叫做醫生,而是叫做祭祀,或叫巫祀,開始多為部落首領兼任,他(她)們主要負責部落或宗族的祭祀,是被民間視為有特別“法術”、“與神相通之人”;他(她)們在主要負責部落或宗族祭祀的同時,順便掌握一些“神草神藥”知識以及民間偏方單方,往往以神靈的名義,常常“法術”,配以“靈丹妙藥”、“祖傳秘方”為人們治病療疾,所以,這些民間略懂醫術之人最早被人們稱之為“巫醫”,其醫術被稱之為“巫術”。而比較規範一點的醫生應當說最早還是出現在皇宮裏的。後來皇宮裏有了醫生這一職務之後,為了與民間醫生相區別,便有了禦醫和民間醫生的稱謂。
夏商周時代,有關醫事的記載很少。從現存的資料中看,醫生首先出現在宮廷中。在西周之前,醫生都是為帝王服務的禦醫;到了東周春秋以後,一些民間醫生才開始產生;戰國時期,可以看到有關太醫、太醫令的一些記載,從而才對宮廷禦醫和民間醫生有了一個初步明確的劃分。因缺乏可靠的資料證實,尚難確認秦時就有太醫一職的設置。據《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記載,西漢時已有太醫的設置。這算是禦醫正式的記載了。
雖說都古代專門為皇帝及宮廷親屬治病的宮廷醫師,但是,皇帝禮賢下士,特殊時期或危機時刻,比如皇親國戚、老臣重臣或宮女生命垂危之際,會命禦醫救命或者醫治重疾。也有將禦醫贈予重要的功勞勳著的大臣,短期或者永久貼身保健治療。比如,晚清一品經略督臣傅振邦,曾連連解圍邊疆吃緊戰事,救國朝於危難。由於其陣前督戰腕部受重傷後,同時還在肩負國家重任,皇帝便賜禦醫專門負責他的傷病及健康。後來另賜禦廚,與禦醫共同負責治療和保健工作。
枸杞子的故事
北宋年間,朝廷有位使者,在途中見一位年約十六七歲的姑娘手執竹竿正在追打一個白發蒼蒼、弓腰駝背、約八九十歲的老翁,使者攔住那姑娘問:“為何這樣對待老人?”那姑娘回答:“這人是我的曾孫兒子”,使者驚道:“那你為何要打他呢?”答曰:“家有良藥,他不肯服食,年紀輕輕就這樣老態龍鍾的,頭發也白了,牙齒也掉光了,就因為這個,我才教訓他”。使者好奇地問道:“你今年多少歲了?”姑娘應聲道:“我今年已有372歲了”。使者聽後更加驚異,忙問有什麽方法得到高壽的呢?姑娘說,我沒有什麽神秘方法,隻是常服用了種叫枸杞的藥,使者聽罷,急忙記錄下來,相傳到今。
據民間傳說,有一書生體弱多病,到終南山尋仙求道,在山中轉了好幾天,也沒有見到神仙蹤影。正煩惱間,忽見一年輕女子正在痛罵責打一年邁婦人,趕忙上前勸阻,並指責那年輕女子違背尊老之道。那女子聽了,笑道:“你當她是我什麽人?她是我的小兒媳婦。”書生不信,轉問那老婦,老婦答道:“千真萬確,她是我的婆婆,今年92歲了,我是她第七個兒子的媳婦,今年快五十了。”書生看來看去,怎麽也不像,遂追問緣由。那婆婆說:“我是一年四季以枸杞為生,春吃苗、夏吃花、秋吃果、冬吃根,越活越健旺,頭發也黑了,臉也光潤了,看上去如三四十歲。我那幾個兒媳婦照我說的常常吃枸杞,也都祛病延年。隻有這個小兒媳婦好吃懶做,不光不吃枸杞,連素菜也不大吃,成天雞鴨魚肉,吃出這一身毛病。”書生聽了這番言語,回到家裏,多買枸杞服食,天長日久,百病消除,活到八十多歲。這雖然是神話傳說的故事,但枸杞的功效卻是古今公認的。
宋徽宗時,順州築城,民工們在土中挖到枸杞的根,其外形如犬,立即獻入宮中,這就是傳說中的千歲枸杞。又傳唐代潤州有個開元寺,寺裏有一口井,井旁長有很多枸杞,高的有一二丈,其根盤結粗壯,寺裏人飲此井水,人人麵色紅潤,至80歲而頭不白、齒不掉。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為此做《枸杞井》一詩:僧房藥樹依寒井,井有清泉藥有靈。翠黛葉生籠石甃,殷紅子熟照銅瓶。枝繁本是仙人杖,根老能成瑞犬形。上品功能甘露味,還知一勺可延齡。
人們曆來把枸杞作為進補的佳品,《本草匯言》中說:“枸杞能使氣可充、血可補、陽可生、陰可長、火可降、濕可去,有十全之妙用焉。”自古以來,常食枸杞而強身長壽的例子很多。相傳蓬萊縣南丘村各家各戶都種有枸杞,村裏人多長壽,活到100歲的老人就有十幾個,縣令得知此事報到皇宮,皇帝叫人送匾,稱此村為“長壽村”。
按《本草綱目》記載,古代的枸杞產於常山的為上品,到了唐代就生產於山東、河北一帶,明代時是陝西、甘肅的最好,清代的極品枸杞則產於寧夏,其子圓、大小像櫻桃一般,肉厚子少、曬幹後也紅潤甘美。枸杞,性甘、平,歸肝腎經,具有滋補肝腎,養肝明目的功效,常與熟地、菊花、山藥、山萸肉等藥同用。
香港理工大學近期的一項研究發現,中老年人每日服食少量枸杞,有助降低老年性黃斑變性的發病幾率。
抓藥的傳說
提起抓藥,還有一段動聽的傳說。唐代藥王孫思邈經常外出行醫采藥,無論走到哪裏,隻要有好的藥材,他就不畏艱難困苦地去采藥,或進入深山老林,或攀登懸崖絕壁,或穿越河川峽穀。因為采的藥材很多,它們的性味功用又不相同,所以不能混雜放在一起。為了便於分類放置和使用,他就特意做了一個圍身,在圍身上縫製了許多小口袋,凡采到一種藥材,就裝到一個小口袋裏,使用起來就方便多了。
一次,孫思邈行醫采藥來到一個村莊。忽然間一陣狗叫,隻見有一婦女躺在地上,嘴裏不斷發出"唉呀唉呀"的痛苦喊聲。原來這位婦女的小腿被狗咬傷了,鮮血直流。他急忙從圍身口袋裏拿出一種藥來,給這位婦女敷上,不大一會,這位婦女小腿上的血止住了,疼痛也減輕了許多。她的丈夫趕來,見此情景,十分感激,忙拜謝藥王的救治之恩。
藥王就是這樣采藥走到哪裏,行醫治病到哪裏。他給病人診治後,就從口袋裏拿出藥來,因為藥物配伍不需要很多,總是從小袋裏一小撮一小撮地抓出來,所以人們就把它叫"抓藥"。
後來,人們開藥店,為了使眾多藥物不易混雜,更便於分類取藥,店主也仿照藥王的辦法,將藥櫃內做成一個格子一個格子的小抽屜,小抽屜裏再隔成三個或四個方格,來貯藏放置各種藥材。小抽屜的外邊寫上中藥名稱,以便記取,免於混淆。直至今天,病人到藥店買藥時,有的地方仍叫"抓藥"。
中醫藥之祖
我們都自稱為炎黃子孫,視炎帝與黃帝為我們的祖先,實際上我們中國人都有中醫學的文化基因,因為炎帝與黃帝也一直被奉為中醫藥之祖。
炎帝神農氏嚐百草的神話故事流傳久遠,且至今不衰,《史記•補三皇本記》曰:“神農氏作蠟祭,以赭鞭鞭草木,嚐百草,始有醫藥。”《淮南子》則說:“神農氏嚐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這個傳說至少說明兩個問題,其一,生動地論述了遠古先民在生存的實踐活動中積累了對客觀事物,包括醫藥的經驗與知識;其二,用“一日而遇七十毒”展現出先民們不畏艱辛,為探求真理而不怕犧牲的精神。神農氏作為創造者的化身不單是農耕之祖,更為曆代醫家奉為醫藥之祖。
黃帝軒轅氏為最早統一“中國”的部落聯盟領袖,不但是中華民族的創始代表,而且也是最早向人們無私傳授醫學知識之人,因而也被後人奉為醫家之祖。我國現存最早最全麵的醫學經典《內經》就是托其名而為《黃帝內經》,本書就是以黃帝問,其精通醫藥的臣子答的形式編寫而成。相傳岐伯為黃帝的首席大臣,精通醫學理論,故二人問答最多,後世也將中醫學稱“岐黃醫學”。相傳雷公也為黃帝之臣,善醫,精針,《內經》亦有君臣相問之篇,故後世有托雷公之名的典籍,如《雷公炮炙論》、《雷公藥對》等。還相傳有黃帝臣子精藥物的桐君,精脈理的臣子鬼臾區、精外治法的俞跗以及少俞、伯高等。這至少說明兩個問題,其一,中華民族的先民們從一開始就非常重視關乎人們生命健康的醫藥學;其二,中醫藥學一開始就是善於總結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博采眾長的原創人體生命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