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5

62安慶

“王團練,有人在城下,自稱故人來訪。”安慶團練總目王須水聽到手下的傳報,心中大疑。現在淮上的兵力,大部分都在向天京戰場周邊聚集。安慶位置緊要,全靠他手下上萬團練守著。是什麽樣的故人會在這節骨眼上來訪呢?

王須水來到城頭上往外一看,城下站著一人,帶著幾個隨從,一身江湖大豪的打扮,王須水在江湖上混了這麽久,卻不認識這個人。

“敢問是哪一路的好漢,故人二字,王某高攀不起。”

城下那人一抱拳:“天王地虎有相逢。”

王須水聽到這句話,趕緊命令手下打開城門,將客人迎了進來:“原來是好朋友到來,快請到書房敘話。”

原來“天王地虎有相逢”這句話,是王須水和人約定的暗號。

到了王須水的書房,讓小廝上了茶,王須水道:“還未請教?”

“在下張國梁。”

“原來是赫赫有名的大頭羊。”

“我已投奔共和,大頭羊的外號,提也休提。”

王須水知趣的說:“不知道鈞座有何吩咐……”

王須水在《禮部弘文館文史資料匯編》中寫的《自述》中,是這樣描述這次會麵的:

我叫王須水,安徽安慶人,就是現在江淮布政司下的皖州。我家世居安慶,既是安慶的大地主,又是淮南著名的鹽商。從乾隆時期起,我家就是著名的“官鹽”的販運商和鹽稅包商。

因為出身原因,我的家族,包括我自己,對走私鹽的撚子,是非常的痛恨,恨屋及烏,對於和撚子狼狽為奸的太平軍也沒有什麽好感。

但我很早就和共和有了接觸,在共和仍舊局限於廣東的時候,我就曾經參加了李穎修平章(當時我們都叫他李軍師)主持的物資轉運協議。我從共和的控製區運出糧食、布匹和糖料等緊俏商品,用來補給清廷統治區的民生,同時按照共和的戰略部署,摧毀清廷的鄉村經濟。

道光十四年春,太平軍沿江東下,路過安慶,為了保護家鄉不受兵災的荼毒,我組織了安慶本地的團練,並和李鴻章和苗人鳳合作,守住了安慶城,讓這座長江上的重要樞紐沒有受到大的破壞。保全安慶的行為受到了鈞座和李平章的表揚。

1846年,我以購入糧食為名,在共和區進行了兩個多月的參觀訪問,受到了鈞座和李平章多次接見。鈞座對當時的國內形勢,解放鬥爭的偉大意義和光明前途做出了有力的闡述和極其重要的指示。但為了方便我在四麵皆敵的環境中便於活動,保障共和販運通道的暢通,讓我繼續保持清廷團練頭目的身份。

我回到安慶以後,和安慶軍械所的總製(我的堂弟)和安慶鹽幫的掌堂(我的另一個堂弟)交換了意見,他們都同意保持和共和的關係。

兩淮經曆了清軍和太平軍反複拉鋸,還有撚軍的乘火打劫。導致安慶成為相對安寧的樂土。許多難民拖家帶口到安慶周邊避難。這也使安慶軍械所和安慶團練有了充足的人力。

到1847年秋天,我手底下直接控製的安慶團練,包括安慶軍械所的工人,超過兩萬人,有前裝槍三千杆,彈藥充足。成為淮上的重要力量,兩江總督周天爵和巡撫袁甲三多次發文,讓我支援天京戰場。我都以民壯未經訓練,純屬烏合之眾為由搪塞過去。但肅順已經對我越來越不信任。

就在這個時候,共和的張國梁來到安慶,勸說我起義。我當即表示,義不容辭。但鑒於淮上複雜的形勢,我認為不應當亮明旗號,而是暗地裏給予共和軍通行方便,以便保障安慶這個重要通道的安全。經過仔細協商,張國梁同意我,在團練身份的掩護下,保護安慶這個重要的前線轉運站。……

但張國梁的《一千八百個日日夜夜》中這樣記述:

王須水是舊鄉紳,舊地主,舊豪強投機革命的典型。早在共和初起的時期,王須水就通過販運共和的工業品到清廷統治區,積聚了巨額財富。他用這些財富豢養了一批走狗,裝備了燧發槍,作為自己的爪牙。

當太平革命的怒潮卷過兩淮大地,王須水就暴露出了他的階級本質,多次派出他的爪牙,參加了對太平軍和撚軍的圍剿。在廬州合圍期間,以王須水為代表的淮上團練,更是直接組成了整個包圍圈的基礎。正是有王須水這樣地頭蛇的參與,才使得廬州合圍密不透風,並讓清廷取得了數量上的優勢。

平東都護府在擬定兩淮作戰計劃的時候,認為安慶這個長江上的樞紐必須控製在手中。但王須水的手下人數很多,解決起來太過麻煩。鈞座指示:能夠利用的反動武裝要盡量利用。因此,我趕往安慶,與王須水談判。

王須水十分狡猾,對亮明旗號投身人民革命百般推脫。但是,他又是多次到過共和區的人,見識過現代工業的偉大力量,知道人民革命不可阻擋,對成為車輪下的螞蚱的命運非常恐懼。

我利用他的這一心理,迫使他從三個方麵支援革命:第一、保障通路安全,第二、征集民夫,協同大軍作戰,第三、為大軍提供一部分物資。

考慮到當時的實際條件,我同意他不立即宣布起義,而是保留他清廷團練的身份。

這樣的妥協,在當時是絕對必要的。鈞座給予平東都護府的時間表及其緊迫,如果我們在安慶耽誤太多時間,那麽鈞座計劃中1848年一連串宏大的革命進程都將受到阻礙。而且,這一方案也是在得到中書門下和大都督府最後批準之後,才正式執行。

……

在張國梁與王須水達成協議的同一天,位於河南的雄武、壯武、熙武三個軍,沿渦河東下,迅速突破清軍綠營和團練的阻截,占領潁州(阜陽)。

這次東進的三個軍,規模擴大了一倍,每個軍都有六個步兵營,兩個炮兵營,工兵和輜重各一個營,外加一個騎兵分隊。所有新增的營都是從留守河南的六個軍中調出來的有戰鬥經驗的老兵。

而留守河南的六個軍,則以剩餘人員為框架,加上在河南招募的新兵,也擴充成十營製的軍,正在投入緊張的大練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