蟻賊
字體:16+-

24 李察罕解圍曹州,劉福通借兵海東

房內,景慧與道衍密議。

“自入城與封帖木分手後,連著幾日,沒有機會與他私下相見。也不知他說動了陸聚沒有?”

“我與封帖木相識較晚,沒有師兄對他了解得深。但以平時接觸看來,這個人雖有些才學,但膽色不足,不像是能幹大事的。指望他說動陸聚?怕是很難。”

“我對他本也沒有太多指望,可如今你我在這益都、吃住皆有趙忠相陪,形同軟禁,出入不得自由!難與陸聚等人會麵。如之奈何?”

“你我是來做大事的,必須謹慎穩重。這來益都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也隻不過才兩三天。來日方長,師兄何必著急?”

“隻怕李公那裏等不急!”

“李察罕親率精銳、馳援曹州,而今怕正與燕賊對壘城下,無暇他顧。就算得了陸聚等人的口信,現在也用不上啊!……,師兄切莫焦躁,再等等看。隻要小鄧對你我不起疑心,與陸聚等人總有機會相見的。”

“師弟言之有理。……,說起‘不起疑心’,盡管紅賊照顧殷勤,可咱們才入城,鄧賊便把你我與封帖木分開;並這幾天裏,趙忠日夜相隨。他們到底是何意思?師弟,你覺得鄧賊起疑心了麽?”

“你我手無寸鐵,在這益都便好似羊落虎口。若是小鄧對咱們起了疑心,還用客氣?早丟了咱們進大牢!……,他召見了咱們不說,又有賞賜下來。並看那趙忠,每日裏相見亦執禮甚恭,對師兄您更口口聲聲言必稱‘高師’。從這些跡象看,鄧賊似乎並未起疑。”

“如此最好!……,不過,也正如師弟所言,你我如今在益都便好比羊在虎口。‘說降’之事固然急不得,需以穩當為上,可卻也不能一拖再拖!……,說不得,還是尋個機會先與封帖木私下見上一見,再看情況斟酌是否與陸聚等人也見上一見。”

“正該如此。”

“可趙忠對你我看管甚嚴,師弟,你可有良策與那老封私下相見?”

道衍和尚沉吟片刻,說道:“正有一計獻與師兄。如此如此,你看如何?”景慧大和尚聞言,喜從中來,連聲說道:“妙計、妙計!”

卻是何計?兩個字而已:“裝病”。

景慧和尚不是以“身體不適”為借口推辭掉了出城遊山?索性就將這“身體不適”搞得嚴重點,來個“水土不服”,“裝場大病”。人在病中,往往脆弱;又加上是在“客中”,病裏思鄉,想見一見“老朋友”,沒什麽不能理解的吧?便用這個做借口,與封帖木私下相見。

景慧歡喜了會兒,複轉憂愁,說道:“裝病確實是個好辦法。但,這病該怎麽裝?裝成什麽病?趙忠對你我甚是禮敬,俺一旦病了,他定會請來醫生。一號脈,不就露餡了麽?”

道衍和尚輕描淡寫地說道:“這有何難?俺上街給師兄尋些巴豆,吃點下去,自然腹瀉。便是再高明的大夫也不能說你是裝的啊。”

巴豆性辛熱、有毒,服用後會引起上吐下瀉。雖然少不了吃些苦頭,但“上吐下瀉”的症狀卻也正好與“水土不服”的病因相吻合。

不得不說,道衍和尚這一招十分“歹毒”。隻是,好一個景慧大和尚,倒是頗有“舍身伺虎”、“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的“大慈悲心懷”,聞言過後,眉頭都沒皺一下,爽快說道:“就依師弟!”

計議已定,事不宜遲。

兩人又說了會兒話,道衍和尚尋個理由,自出門上街,尋巴豆去也。雖有兩個佛道衙門的小吏跟著,但他機智過人,將之暫時甩掉不在話下。不多時,便買到了需要的東西。轉回來,交給景慧吃了。

不到一刻鍾就起了效果。又是嘔吐、又是腹瀉。本還是帶一點裝的意味,半個時辰後,裝也不用裝了,景慧大和尚渾身虛脫無力,麵白如紙,連去茅廁的力氣都沒了,央侍奉的人取了馬桶過來,便在室內,時吐時瀉。

很快,消息傳到了趙忠耳中,忙來探看,見勢不妙,親自去請大夫。

趁他來了又去、尚未折回的空當,覷準室內無人,道衍和尚抓住景慧大和尚的手,低聲問道:“感覺怎樣?”

景慧虛弱地說道:“腹痛如絞,頭疼眼暈。唉喲,有些不妙。……,師弟,是不是巴豆吃得太多了?”

“不打緊,不打緊。劑量遠不足致死。吃得多些,裝得像些。”

“啊喲,啊喲。又來了。……,師弟,快快扶俺起來。”

道衍和尚忙將他扶起,攙到馬桶處,隻聽得“稀裏嘩啦”,又是一陣廬山瀑布飛。

他這邊裝病成真病,也暫且按下不提。

隻說趙忠,出了衙門,急去找大夫,走在街上,迎麵撞見一騎,馬過處雞飛狗跳,心中納罕,想道:“方補真奉旨巡城,才剛拿下兩個違紀的官兒、斬了一個仗勢的豪奴。這又是誰,這般不長眼?頂著風頭犯法?”

一邊想,他一邊讓在路邊,等那騎士奔至近前,拿眼細看,卻見是個百戶打扮的將校,手執一麵小旗,便催馬疾行,便高聲叫道:“前線軍報,八百裏加急!閑雜人等速速讓開!”

趙忠自言自語,說道:“原來是個信使。”又想,“前線軍報?濟寧打了勝仗,徐、宿亦落主公手中。前線還有什麽軍報值得這般加急?敢是察罕老匹夫又有了什麽異動麽?”說到察罕,他忽然想起一事,“是了,聽說察罕親率精卒、馳援曹州。莫非,來的是曹州軍報麽?”

他猜得一點不錯,來的正是曹州軍報。

那信使打馬過街,徑入燕王府內。鄧舍剛寫完給姚好古的信,命人送走,接到侍衛的通傳,連忙叫他進來。

“啟稟大王,曹州急報。”

“拿來!”

信使呈上急報,鄧舍展開觀瞧。認得筆跡,是趙過親書。他細細看罷,問那信使:“如此說來,趙過已經撤軍?”

“是的。察罕率軍進逼城外,我軍腹背受敵,不得不撤。”

“察罕怎麽渡過的黃河?阿過不是在河邊放的有守軍麽?”

“察罕以一部偽作主力,屯駐對岸,吸引了我河邊守軍的注意力。同時選揀精銳,繞行三十裏,從別的地方趁夜渡河,複又穿插回來,將我守軍打散。繼而全師橫渡,開至曹州城外。”

“他帶了多少軍馬?”

“萬人上下。”

若是換了別的元軍將領統帶萬人馳援曹州,縱然腹背受敵,趙過也許還能擋得住;但而今是察罕帖木兒率軍來援,別說萬人,哪怕隻有五千,趙過也難以抵擋。對此,鄧舍心知肚明。他頷首說道:“前有堅城未下,後有強敵來援,左右難支,腹背受敵。所以,不得已而撤軍。”

“正是如此。”

“撤軍前,可曾與察罕交鋒?”

“打了兩仗。一次是河邊守軍被擊散後,趙左丞立即遣了兩千精銳奔赴河邊,不過卻仍沒能將察罕留住。第二次是在城外,先展開進攻的卻是察罕。……,當時,他剛到城下,距我軍十五裏遠,不等紮營,就親自上馬、引帶三千精騎,來衝我陣。我軍猝不及防,不足半個時辰,被他連拔兩營。”

“不足半個時辰,連失兩營?”

“是。”

遙想當日,城上元軍觀戰,城外敵我交鋒。半個時辰內,燕軍丟盔卸甲、接連後退;察罕一馬當先、連拔兩營,氣勢如虹。如果再敗退下去,城內的元軍定然出戰,內外呼應之下,燕軍全線潰退也不是不可能!

一旦潰退,兵敗如山倒,頹勢就難挽回。莫說曹州,估計便連成武等地,怕也會被元軍趁勢收回。

鄧舍說道:“那這頹勢又是如何被止住的?”

“趙左丞命親兵赴前線插旗,與諸將約定:‘旗在人在,旗失人亡’。並明令:‘敢再有退卻者,立斬之’。隨後親率千人,薄曹州城門列陣,威脅城內,使其不敢出兵。此戰,從中午一直打到傍晚,我軍失去的兩個營盤再三易手,沙場上屍積如山、血流盈野,酣戰的呼聲數十裏外都可以聽到。而直到察罕退軍,城內的韃子雖試探再三,卻始終不敢露頭。”

當其時也,外有強敵、內有堅城,趙過身為主將,該以何方為重?

察罕雖強,但是遠來之師,未及休整,連營盤都沒有立,定難持久。他的這一個衝鋒,打的不過是個“一鼓作氣”罷了,必然“再而衰、三而竭”。所以,關鍵之重點不在察罕,而是在城內。

如果城內趁機出兵,內外受敵,燕軍必然顧此失彼,“大事去矣”。

故此,趙過在給前線的將士下達了嚴厲的軍令後,便對察罕、對前方的交戰不管不問,親自坐鎮城門外,以威嚇城內,令城內的元軍不敢妄動,最終經過一番苦戰,穩住了形勢。

——時人有詩雲:“分得兩頭輕與重,世間何事不擔當”。為將者,當知進退、知輕重,趙過可謂得矣!

“察罕退軍後呢?”

“察罕退軍後,軍中有些將領力主繼續圍城,認為察罕雖然來勢洶洶,但他是遠來奔襲,後勤難運,如無根之萍,小患而已;而我軍背倚濟寧,輜重運輸不絕,隻要能堅持一陣子,定能不戰而勝。”

“既有這樣的意見,為何又撤軍了?”

“因為趙左丞不讚同他們的觀點。”

“噢?阿過是何觀點?”

“趙左丞認為:察罕一來,首先,城中韃子的士氣就上去了;其次,察罕帶的兵馬都是精銳,萬人上下,有王保保等人先前的戰敗之恥,他們此番氣勢洶洶地前來,肯定是懷了報仇雪恨之心。但凡人欲報仇,銳氣必盛。而反過來看我軍,曆經濟寧數戰,早已疲憊不堪,‘是師已老’。一邊敵人銳氣逼人,一邊我軍暮氣沉沉。再加上察罕一來,就先有‘渡河之告捷’、‘首戰之聲勢’,更隱隱占足了上風。因而,再打下去,再僵持下去,對我軍恐怕隻有越來越多的不利。所以,趙左丞力主撤軍。”

“原來如此。”

“趙左丞並說:‘今濟寧盡落我手,曹州孤城,後有黃河。察罕此來,勢難長久駐軍。等到他退走了,我軍再打曹州不遲。……,而如果他不退,待我軍休整完畢,也大可再卷土重來,重與他會獵疆場。到得那時,銳氣逼人的就是我軍,暮氣沉沉的則就是察罕了。既然退軍有此之利,又何必死戰城下呢’?……,如此這般,說服了諸將。”

鄧舍點了點頭,神色不動,心中想道:“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試看今日之阿過,誰又能想到便在數年前,他還隻不過是個小卒呢?”非常滿意,不過這讚賞的話不能當著信使麵講,接著問道,“阿過軍報上語焉不詳,你們又是怎麽從察罕眼皮子底下撤走的?”

“說難不難。當日戰後,察罕連夜修築營壘。趁此機會,我軍連夜撤走。”

“全軍撤入了成武?”

“小人來前,我軍剛剛撤入成武。趙左丞打算在那裏暫時駐紮一段時間,看看察罕是進是走,隨後再作對策。”

事關幾萬大軍的安危,雖然聽起來趙過都處置得不錯,可鄧舍不能不詳問,接著又問道:“我軍撤後,察罕是何動靜?”

“截止小人來前,察罕尚無異動。”

鄧舍心道:“阿過分析得很對,李察罕統率萬人西來,定難以長久駐軍曹州。他的下一步,不是撤走,就是繼續進攻,犯我疆土。……,按常理分析,他既肯離開山西,率師親來,聲勢浩大,目標肯定不止解圍曹州。他到底是何打算?需得寫一封回文,教阿過細細探聽,好生提防。”

正想著呢,門外又有人來報:“報,劉十九求見。”

……

正所謂:閑的時候什麽事兒沒有,一忙起來就一件事兒趕一件事兒。

“李察罕解圍曹州”還沒有問清楚,劉十九又帶來了一件重大消息。他入得室內,恭謹跪拜,從袖中取出一封文書,高高舉過頭頂,奉給鄧舍。

鄧舍接過,隨手打開,一邊問道:“這是什麽?”

“臣剛收到的一封私信。”

“私信?”鄧舍不由奇怪,手上一慢。“私信”,你給我看幹什麽?

“從安豐來的,劉福通所寫。”

“噢?”

鄧舍楞了一愣,抬起頭,瞧了劉十九與那曹州來的信使一眼,忖思片刻,吩咐那信使說道:“曹州之事,我大概知道了。你先退下,去見見洪先生,把此事經過也告訴他一遍。完了之後,便回營歇息吧。”

曹州信使接令,倒退出門。

鄧舍這才拆信觀看。

信不長,除了開頭的問好與結尾的幾句私己話外,中心意思隻有一條:“燕王收複了徐、宿兩州,遣人來安豐請求封賞,使者俺已經見過了。徐、宿兩州在黃河之北,本非山東之地,更遠離海東。照情理而言,本不該給燕王,而應該交給吳國公,或者由安豐自管的。但既然這兩個地方是燕王打下的,有功不可不賞,給他也是可以的。主公對此隻提出了一個要求,那就是請燕王派些人馬,助我取回汴梁、光複舊都。你在益都諸項差事都辦得很好。這件事也交給你來辦了。如能辦成,大功一件。”

因為劉福通的這封信是派專人快馬送來的,所以比益都的使者團來得快。使者還沒回來,信就先到了。

鄧舍摘出信中幾句,念道:“‘請燕王派些人馬,助我取回汴梁、光複舊都’。……,嘿嘿,劉太保這是想問我借兵啊。”又反複讀了幾遍,注意到了一個不尋常之處,“‘而應該交給吳國公,或者由安豐自管的’。……,奇怪奇怪!怎麽忽然扯到了吳國公身上?劉太保莫非是在暗示什麽?”

琢磨了會兒,問劉十九:“你怎麽看?”

自被鄧舍收服,劉十九對海東早已忠心耿耿。要不然也不會剛剛收到劉福通的這封私信,就專程跑來呈給鄧舍觀瞧。他說道:“臣以為大王分析得很對。……,劉福通分明就是想以徐、宿兩州為餌,向大王借兵。如果大王不肯,他就威脅把徐、宿交給吳國公,或者自管。”

他頓了一頓,偷覷鄧舍神色,——“遣人去安豐請求賞賜”的提議是他提出的,卻萬萬沒有料到他的族兄“劉太保”會來這麽一手,用“借兵”來換“管轄權”,因此忐忑不安,深恐鄧舍怪罪,沒得“偷雞不成蝕把米”,這也是為何他一接到這封私信,就急忙來求見鄧舍的原因。

見鄧舍並無惱怒神色,他壯起了膽子,接著說道:“以臣的淺見,其實主公根本就不必就搭理他!反正現如今徐、宿在主公手中。他安豐缺兵少糧,鞭長莫及,即便想要自管,也是力不從心!癡人說夢,何需理會?”

鄧舍搖了搖頭,說道:“不然,不然。”

“主公此話怎講?”

“安豐固然力不從心,吳國公可不一樣啊。”

“又有什麽不一樣?難不成朱元璋還敢強搶?”

“強搶不至於,可難免心有芥蒂。……,你瞧劉太保這一句:‘徐、宿兩州在黃河之北,本非山東之地,更遠離海東’。仔細品品,你覺得他是什麽意思?在暗示些甚麽?”

“黃河之北,非山東之地,遠離海東。”

劉十九不是笨蛋,隻因見信後,他害怕鄧舍怪罪,因而沒能沉下心認真分析信中所言,此時得了提醒,頓時醒悟,他“哎呀”一聲,說道:“劉福通的意思,莫不是在暗示徐、宿離朱元璋近而離大王遠?”

“如果我不肯借兵,他再把這層暗示說給吳國公。宿州倒也罷了,想那徐州,控扼淮泗,占據南北咽喉,四通八達,實為兵家必爭之地。吳國公英雄人物,他會不知其中利害,會不眼饞麽?就算暫時不取,隻要劉太保將‘管轄徐、宿’的名義給了他,早早晚晚,必定會生起事端!”

“那以主公之見?”

鄧舍沒有說,隻是歎道:“樹欲靜而風不止,樹欲靜而風不止!”

他還有一層話沒有說出來。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如果他不借兵,可以預見,得到“管轄徐、宿”的這個名義後,朱元璋肯定會被安豐拉攏過去。沒有朱元璋的鼎力支持,安豐朝廷隻有一個“虛名”;而如果因為貪圖徐、宿,朱元璋轉而開始鼎力支持安豐,那安豐朝廷就“名實兼備”。

一旦安豐朝廷“名實兼備”,海東就不好自處了。

他心中想道:“徐、宿是絕不能讓出去的,朱元璋也是絕不能讓安豐拉攏走的。既然如此,當今之計,似乎也就隻有?”

可若是借兵,又實在不甘。鄧舍注意到劉十九惶恐不安的樣子,心知他是害怕受到怪罪,笑了一笑,說道,“你不必惶恐!早先你提議往安豐請賞,當時我是同意的。畢竟沒有想到劉太保會有這樣一個高招出來。……,說起來,倒是我輕視了他。與你無幹!我又豈是遷怒之人?”

劉十九叩頭不迭,連道:“大王大度,不與小人俺一般見識。”

“你起來吧!掐算時日,往去安豐的使者大約也快回來了。且看一看他們帶回的聖旨怎麽說,隨後再議不遲。”鄧舍晃了晃手中書信,說道,“劉太保寫給你的這封信,我便暫且留下,回頭給洪先生也看看。等定下對策之後,再還給你。”

“是,是。大王盡管留下。”

不久前,洪繼勳才剛感慨“偷得浮生半日閑”;這才過了不到兩個時辰,就有兩件要事接踵出現。“樹欲靜而風不止”,這話說得一點兒不錯。

鄧舍打發了劉十九退下,召來隨從,吩咐說道:“去洪先生處看看,若是曹州信使已經匯報完畢,而先生又沒有別的事,便請來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