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宋
字體:16+-

第一百三十一章 楊石的心意

而高懷遠有了鄭清之的配合之後,也總算是可以稍微放鬆了一些,對於這些聚攏在趙昀身邊的人來說,無人不知高懷遠乃是聖上的發小,所以這幫讀書人倒也不敢小覷高懷遠,暗中少不得要和高懷遠進行來往走動,使高懷遠在京城之中的交際麵也達到了一個空前的寬度,結識了不少以前難以接觸到的人物。

在鄭清之和高懷遠的努力之下,兩個月入秋之後,趙昀也總算是擁有了一批支持他的班底,如此一來,朝中也漸漸的開始呈現出了三股勢力。

最大的一股勢力還是史彌遠一黨,他們控製著朝中的言路,以及眾多緊要的位置,另一股勢力就是楊太後這邊的皇親國戚,其中主要成員就是楊氏兄弟二人以及一些皇親國戚,但是他們卻沒有掌握住主要的權利,最後就是以趙昀為首的一股勢力,他們代表了一個新興的勢力,人數不多,而且其中大多位置不高,但是起碼趙昀已經可以從這些人之中,得到了一些控製的權利,雖不足以和史彌遠一黨抗衡,但是也代表了一種趨勢,而且趙昀心中有一種不甘,他自知被擁立是因為趙竑和史彌遠不和之故,所以為了讓世人知道,他並不比趙竑差,故此登基之後在高懷遠的勸慰下,一掃心頭的頹廢之感,隻要閑暇之時,便發奮讀書,寒暑不輟,而且很細心的留意各種反應到他那裏的朝政事務,並且時常招一些大臣議論國事,商量治國之策,這對他的聲望的建立,無疑也起到了良好的宣傳作用。

區區兩個多月之後,朝野之中便開始盛傳出當今聖上勤政愛民的消息,讓坊間那些同情趙竑的言論為之受到了更大的壓製,如此一來,朝中的政治環境開始出現了一種為妙的變化,也隨之開始更加複雜了起來。

而這期間,高懷遠也開始從皇宮之中抽身,繼續整頓他麾下的兵馬,並且在得到了夏震的首肯時候,在護聖軍之中淘汰了一批老弱兵卒,從各地新招了一批精壯之士進入了護聖軍之中,使護聖軍的兵力達到了五千人的足額編製,同時也大大增強了護聖軍的實力。

當有了自己的擁護者之後,趙昀再一次開始想要更多的參與政事之中,但是隨即便被鄭清之進言製止,在政治、鬥爭上,鄭清之深知趙昀的弱點,和老辣的史彌遠相比,趙昀現在還是太過幼稚了一些,而且眼下他們的實力還遠不足以和史彌遠一黨相抗,現在假如趙昀過多的對參與政事的話,無疑將會觸及到史彌遠的利益。

故此鄭清之立即便勸阻了趙昀的這種激情,同時還拉上了高懷遠和他一起勸誡趙昀,在這件事上,高懷遠先找了紀先成商議,而紀先成也同樣表示了他對這件事的擔憂,和鄭清之的意見空前的一致,於是高懷遠也立即入宮麵聖,將他的意見告訴了趙昀。

趙昀在聽了鄭清之和高懷遠的意見之後,頗為懊惱的將一本奏折摔在了案上道:“你們所說朕心中明白,但是你們也看看吧!史彌遠他們現在都做了些什麽?現在他們要大量引發新會子,並且不許以金銀銅錢兌換,如此一來,定要導致大量會子充斥於市,按鄭愛卿你們的意見,如此下去定會使得物價飛漲,時日一多,定會令百姓受損,如此下去,該怎麽辦?難道朕就不能提及此事嗎?”

鄭清之立即點頭道:“官家所說確實有道理,但是眼下官家卻不易立即出言反對,此事史相他們已經決定,假如官家對此不滿的話,倒是不妨先說服太後,請太後暫時壓下此事,比官家親自出麵反駁史相要強許多,也避免了和史相的直接衝突!”

鄭清之到底要比趙昀在處理這方麵的事情熟練許多,一句話便將矛盾推到了太後和史彌遠之間,所以有了鄭清之的輔佐,趙昀確實避免了許多和史彌遠之間的衝突。

高懷遠聽罷之後,也點點頭道:“此事鄭大人說的有理,濫發會子確實與國不利,官家所想極是,但是官家卻不易直接批駁此事,倒不妨交由太後定斷為好!楊氏兄弟於下官私交甚密,不妨將這件事交給下官去代為遊說好了!”

趙昀聽罷了鄭清之和高懷遠的勸告之後,想想也確實有理,於是便將這份折子遞給了高懷遠道:“既然你們兩個都這麽想,那麽這件事就交給太後決斷吧!太後那邊自有朕去說項,至於楊穀和楊石二人那裏,就由你去說項吧!總之這次不能答應史相,會子萬不能如此濫發下去!否則的話與國將會大大不利!”

高懷遠和鄭清之領旨出殿,走到無人之處的時候鄭清之苦笑道:“聖上到底還是年輕呀!尚不知朝爭的可怕之處,這件事上來看,聖上對史相已經是非常不滿了,你我還是要多多勸阻聖上,萬莫現在就和史相鬧翻為好!”

高懷遠點點頭:“鄭大人說的有理,聖上現在確實有點心急了些,現在所有奏本都要太後過目,聖上這邊可以說很受掣肘,太後如此下去,也不是辦法,我們要想想辦法,請太後歸權於聖上才行,以利於聖上更多的掌控一些權利才行!”

鄭清之站住腳,想了一下道:“不瞞你說,太後這段時間對於史黨所為也很是不滿,當初史彌遠令我等矯詔,太後可以說是受到史彌遠所迫,無奈之下才答應下來的!太後其實當初並不願意違背先帝的意願,行此廢黜之事,假如能曉以利害的話,太後也是深明大義之人,應該會答應還權於聖上的!

這件事我看還是要從楊氏兄弟身上下手,楊穀於我私交甚密,就由我去說項好了,至於楊石我聽聞你們私交相當好,就交予你去說項好了!

楊氏兄弟其實也並非史彌遠的親信,隻要說通他們二人,料想他們應該能說服太後放權於聖上的,這樣一來,對於聖上執政便方便多了!”

二人商定好了計劃之後,便各自出宮而去,分頭開始忙活了起來,高懷遠自然立即前往楊石府上,在他家見到了楊石。

楊石還是老樣子,一看到高懷遠便要和他比射,高懷遠自然不會拂了他的麵子,連射三局讓楊石二比一取得了小勝,楊石心中歡喜,於是留高懷遠在府中飲宴,設宴款待高懷遠一番。

“我說小友,你的射藝為何還是毫無長進呀?難不成又是在故意想讓老夫不成?說吧!你這廝現在無事不會到我這裏,又故意輸給我的!”楊石年紀到底要比高懷遠大出不少,平日裏別看不怎麽出門,其實心裏麵卻十分明白,當坐下之後,便笑著對高懷遠問道,言語之間很是隨和,將高懷遠稱作小友。

高懷遠還真是大汗了一把,心道怎麽京城裏麵都是一些老人精呀!這個楊石居然一下就看透了他的心思,看來以後和這老家夥打交道,還是要小心一些!

既然楊石已經猜到了他是有事前來,高懷遠於是也不再繞彎子了,他先是請楊石屏退左右之後,這才開口對楊石說道:“其實下官這次前來國公這裏,確實是有事相求!國公也知道下官乃是當今聖上的親信,我也就不繞彎子了!

現如今聖上登基已經數月有餘了,但是卻始終不能親政,朝中之事基本上也都是由史相在一手打理,這次史相又要大量引發會子,聖上對此頗為憂心忡忡,如此濫發會子,隻會導致會子大幅貶值,遲早受害的還是老百姓,聖上憂心百姓,故此不願準其所奏,但是國公也知道,對於這等事情的決斷,聖上還是要恭請太後的懿旨的,下官這才受命於聖上,來托國公代為在太後麵前陳其利害,請太後壓下這份奏本,以免貽害百姓!”

楊石皺皺眉看了看高懷遠,沉吟了一下之後,答道:“史相如此作為,確實有些過分了!官家倒是清明,居然看出了此事的利害,如此濫發會子,確實與國不利,我等身為朝廷命臣,理當為國所想!這件事我回頭入宮一趟,麵見太後自會曉以利害,盡量請太後壓下此事好了!

這段時間官家登基之後,我便不見了你的蹤影,你倒不妨給我說說,當今聖上對於這次太後聽政之事是何看法吧!”

高懷遠有點錯愕的看著楊石,反倒不知道該如何開口說起此事了,這次他來的目的,本來就是要遊說楊石,想說通楊石,代為勸告楊太後能還權於聖上,沒想到楊石倒是先提出了這件事,讓高懷遠還真是有點吃驚。

楊石看著高懷遠的神色,知道他有些吃驚,於是擺擺手道:“你勿要吃驚,你我雖然年紀相差許多,但是卻甚是投緣,我將你視作朋友才這麽問你的!

我們楊家和太後的關係你也知道,家父乃是太後的義兄,故此我們楊家榮辱無疑要和太後綁在一起,這也是我們幫當今聖上的緣故,確實情非得已!

而現如今我也聽坊間多有議論,說太後雖然年紀已大,但是卻還貪戀權勢,如此風平顯然有失太後威儀,故此今日見你之後,才會有此一問!你放心便是,不管聖上如何作想,我們兄弟也希望太後不要垂簾了,否則的話,我們楊家恐怕也要落得不世罵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