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們見諒,哭……作者下鄉耽擱了,還沒回來,我也很無語,不好意思了各位!明天恢複文章內容,再不恢複我都該揍他了!
簡介
青花是運用天然鈷料在白泥上進行繪畫裝飾,再罩以透明釉,然後在高溫1300攝氏度上下一次燒成,使色料充分滲透於坯釉之中,呈現青翠欲滴的藍色花紋,顯得幽倩美觀,明淨素雅。青花是我國最具民族特色的瓷器裝飾,是釉下彩瓷的一種,也是我國陶瓷裝飾中較早發明的方法之一。
清代龔軾在他的《陶歌》中這樣稱讚青花瓷:“白釉青花一火成,花從釉裏透分明。可參造化先天妙,無極由來太極生”。
鑒賞
古代陶瓷款識,是鑒定其製作年代的重要依據,由於曆代青花瓷的款識的字體、寫法、料色和風格都有其顯著的特點,因此,隻要掌握了款識的基本規律,就能準確地判斷古瓷的時代、窯口。古代青花瓷款識中的書法、圖案,對於書畫、篆刻藝術的創新也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特點
青花是我國最具民族特色的瓷器裝飾,也是我國陶瓷裝飾中較早發明的方法之一。其特點一是著色力強,發色鮮豔,呈色穩定;二是紋飾永不退色;三是豐富多彩,明淨素雅,有中國水墨畫的藝術魅力;四是不含鉛、砷等有毒元素,對人體無毒副作用;五是不但適合裝飾餐、茶具等日用瓷,而且也適合裝飾花瓶、大缸等陳設瓷;六是其製作原料含鈷天然礦物蘊藏豐富。
曆史
青花瓷器起始於唐宋,但了元代,景德鎮青花瓷器的製作已經成熟,這是我國製瓷史上的時代的進步。元代以前,影青刻花的運用較為普遍,自莊重渾厚的青花出現以後,影青刻花的裝飾變便漸漸退居次要地位。明代永樂、宣德年間,成化年間,嘉靖、雍正、乾隆三朝的青花,以康熙朝的青花最為突出,有瑩澈青翠、明亮靜麗的藝術效果,因此在明清兩代,青花瓷成為中國瓷器生產的主流,備受人們喜愛,成為帝王嬪妃、達官貴人的必備之物。就連歐洲人也常以珍藏青花瓷來炫耀自己的富有。據說15世紀的薩克森國王,竟用4隊近衛軍向鄰國君主換取12個青花瓷瓶,來取悅新的王後。
新中國成立後,景德鎮的青花瓷器繼承曆代優秀傳統,開發了清新、明麗、具有時代氣息的新品種,在禮品瓷、展品瓷盒內外銷商品瓷等方麵,都獲得了顯著的成效。不但國家機關、人民大會堂和我國駐外100多個使館選用了青花瓷器,全國各大中城市的賓館、飯店,甚至單位團體、家庭等幾乎都用青花瓷器。更值得一提的是,青花瓷器已成為我國外交禮儀上的珍貴禮品。如美國總統尼克鬆1972年訪華時,***總理送給他一套名貴青花餐具;1978年10月***副總理訪日以青花文具禮贈日本皇太子、福田首相。Z7p帝國開發
現代景德鎮青花瓷器從總體上看,釉質白裏泛青,青料發色青翠,造型美觀大方,裝飾有古樸典雅的藝術效果。在眾多的青花品種中,人民瓷廠生產的“青花梧桐餐具”是青花瓷中的代表產品。它由數十件乃至一百幾十件大小不同、器型各異的瓷器配套組成,器型輕巧大方,輪廓秀麗勻稱,線條工整細膩,色彩和諧誘人。
“梧桐”是指青花傳統畫的名稱,“梧桐”為呈吉祥之意,這是根據我國民間傳說“梧桐引得鳳凰來”的美句而定的。畫麵通過點、線、麵的巧妙結合,對江南的園林風光做了理想的描繪:近處是石橋杏仁、花鳥樹林、樓台亭閣,遠處是層巒疊嶂、平波蕩舟,如此湖光山色,確有“白浪青峰非人間”的意境。藝人運用中國畫散點透視法,將繁雜的景、物、人鋪敘在一幅畫麵上,運用吊珠圖案裝飾,中間襯以民間象征吉祥的“八寶”圖案紋樣。整個畫麵構思深邃,寓意深刻,具有強烈的民族色彩和東方藝術風格。優秀畫麵除“梧桐”外,還有芙蓉、海棠、滿蓮、敦煌、雙龍、錦葵、金魚等裝飾,或豐滿嚴謹、端莊秀麗,或揮灑自如、詩情畫意,令人賞心悅目,愛不釋手。1979年人民瓷廠生產的青花梧桐餐具榮獲國家優質產品金質獎,1984年又榮獲法國萊比錫、捷克布爾法、波蘭波茲南國際博覽會三枚金質獎章。
裝飾
青花陳設瓷裝飾更為精美,如繪有蘇州園林、北京天壇、頤和園、桂林山水、廬山風景、“四美圖”、“史湘雲就最少要眠”等紋樣的千件青花缸、萬件和超萬件青花瓶,畫麵生動,料色層次清晰,裝飾別具一格。
民間青花是來自民間、淳樸活潑的一種青花瓷器裝飾形式。民間青花最大特點在於用筆流利豪放、點染錯落有致。如畫山水小景,僅兩棵雜樹,一個山坡,一條小溪,著筆不多,卻把幽靜秀麗的大自然美景描繪的意趣無窮。不少嬰戲圖中的小孩,五官發眉可以完全不著筆墨,隻在圓圈商洛以濃料就成小孩的頭部,天真活潑的形態卻表現得惟妙惟肖。
款識
我國古代青花瓷,繪畫裝飾清秀素雅,瓷器底部的文字,圖案款識種類繁多,各個時期的款識均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根據青花瓷款識的形式、種類來看,主要可分為紀年款、吉言款、堂名款、讚頌款和紋飾款五大類。
(1)紀年款
在青花瓷上,用寫、刻、印等方法標明瓷器燒造年代的款識,稱為紀年款。我國古代瓷器款識,以紀年示為主,紀年款又帝王年號的年款和以天幹地支表明年號的幹支款兩類。明代永樂年間,在青花瓷上開始出現紀年款,篆書字體飄逸流暢,邊飾蓮瓣紋。宣靖款端莊剛勁。成化款鐵劃銀鉤,釉麵有雲蒙氣。嘉靖款筆畫粗重,勁中藏秀。前人曾將明代紀年款歸納為:“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雜”五句話。清代康熙款字體工整,青花料色明麗。雍正款楷書蒼勁有力,格式講究。乾隆、嘉、道光款多為篆體,字體排列緊密,猶如一枚篆印。近代款識中“江西瓷業公司”款較多,楷書秀逸,其中還有英文款識“CHINA”,是近代出口瓷的標誌,是青花中最早使用的英文款。民窯青花瓷的紀年款很少,有“大明年造”等,字體草率。書寫得很隨意。
(2)吉言款
書寫含有吉祥寓意的詞句,民間青花瓷上常普遍見到。字體多為行草,瀟灑飄逸,一氣嗬成。“福壽康寧”、“長命富貴”、“萬福攸同”等語句表達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
(3)堂名款
以典雅的堂名、人名書寫在瓷器上,作為私家收藏的標誌。有“浴硯書屋”、“若深珍藏”、“白玉齋”等。堂名款瓷的製作精良,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4)讚頌款
寄托了陶瓷藝術對瓷器的喜愛之情,如“玉石寶珍”、“今古珍玩”、“昌江美玉”等。“哥瓦弟玉”四字款,清新俊逸,很有意思。“瓦”即陶,比瓷器曆史悠久,是為大哥,而瓷又比美“玉”更潔白光潤,“玉”就隻能屈居為“弟”了。
(5)紋飾款
又叫“花樣款”,以簡練的圖案裝飾器底,為民間青花瓷的特色款識,與篆刻中的“肖形印”有異同工之妙。圖案有博古圖、暗八仙、八吉祥等。紋飾款中的“豆幹款”為菱形框架結構,猶如現代建築中的高樓大廈,是民間作坊的記號,又叫“花押”。
色料
“蘇麻離青”又稱“蘇尼勃青”,是元末明初景德鎮青花瓷器使用的一種優質色料,據專家考證來自於伊拉克。
明代永樂年間,鄭和七次下西洋從伊斯蘭地區帶回一批“蘇尼勃青”料,這種青料含有高鐵低錳,在適當的火候燒造下呈現出藍寶石般的鮮豔色澤來,同時又因含鐵高,在燒製過程中在青花上會出現黑斑點,平添了幾分自然美,這也是永樂青花瓷器的一大特色
繪有“鬼穀下山”場景的元代青花大罐。這件瓷器高29.8厘米,口徑21.4厘米,底徑20厘米,器形不太規整,器身上有黃豆或玉米粒大小的凸起,可能與當時燒製過程中產生的氣泡有很大的關係,有鐵斑和暈散。其胎體瑩潤,胎骨渾厚,內壁不甚規整,足裏微凹,三段拚接而成。整器平口,短頸,豐肩;圓腹,腹至脛部逐漸內收,腹脛交接處直徑和口徑大體相同;素底,大矮圈足,較寬,較淺,圈足斜削,有明顯旋紋。它共有四組紋飾,主體紋飾為“鬼穀下山”的情景,另外三組為輔助紋飾。具體情況如下:
第一組為頸部幾個連續的水波紋單元。該器水波紋單元的畫法為元代的典型畫法,從目前的資料看,在元代以前的瓷器和以後的明清瓷器中,都沒相同或類似的畫法。
第二組紋飾為纏枝牡丹,葉片有大有小,有葉脈的痕跡,多則五瓣,少則三瓣,錯落有致,葉片頂部細長。葉片和花卉色澤濃鬱,葉芽、枝條色澤淺淡,花繁葉密,相映成趣。
第三組為“鬼穀下山”場景。此故事來自於元代平話。平話中的人物形象,就目前所能見到的資料來說,主要在元代壁畫、版畫和瓷器上。佳士德亞洲部顧問蘇玫瑰認為此故事來自於元代至治年間建安虞氏所刻版畫《樂毅圖齊七國春秋後集》(其為世界孤本,藏於日本內閣文庫,民國和解放初期個人和出版機構對此書多有影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