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燕太子丹
字體:16+-

第一百五十四章 紅顏為國

李牧回到內室,將渠急忙從屏風後出來。

“將軍!”將渠對李牧拱拱手,說道:"自古宮闈之事凶險無比,你現在插手其中,恐怕日後給自己招來大禍啊!"

剛才發生的一切,將渠都聽得一清二楚。聯想到自己在燕國的經曆,將渠不得不對李牧提出忠告。

“將軍所言極是!”李牧沉默片刻,說道:"隻是李某身處廟堂,不得不如此。當年將軍在燕國沒有置身事外,想必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吧?"

將渠聽了沉默不語。李牧說得沒錯,官場這個名利場就像是一個巨大的漩渦,一旦進去了,便休想再潔身自好。既然無法改變,將渠隻能支持李牧的決定。

將渠能理解李牧的苦衷,沉默片刻,將渠問道:"李將軍,你果真要對廢立之事向趙王上書直諫?"

"怎麽?"李牧一聽將渠口氣,問道:"將軍有何高見?"

"將某以為此事不妥!"將渠頓了頓說道:"將軍遠在邊鄙,朝中之事豈能盡料盡知?將軍貿然上書,恐怕幫不了太子,反而給自己招來不測之禍。"

見李牧陷入沉思之中,將渠繼續說道:"將軍若是真想幫太子,不如好好經營代地。日後若邯鄲事發,太子也好有個依靠。"

李牧思索片刻,對將渠頓首說道:"多謝將軍指點,若不是將軍提醒,李某險些鑄成大錯。"

將渠與李牧兩人雖然都領兵打仗,卻有所不同。李牧一生為將,沒有在朝堂上為官,所以不知朝堂凶險。而將渠雖然也能領兵打仗,卻被燕王喜拜為大夫,一直在朝中為官,隻是在有戰事的時候才出征,所以對朝堂之事更加了解。

第二天,居庸關守將盤麟正在訓練士卒,突然有軍士來報關外鼓角聲大起,盤麟吃了一驚,急忙帶兵到了居庸關城樓。盤麟凝目往關外看去,隻聞鼓角之聲,卻不見一兵一卒。

盤麟心中疑惑,派了幾名士兵下關去查探。不久,士兵回報,說有大隊趙國兵馬正在山坳處擊鼓呐喊,卻不出擊。

盤麟聽到軍士回報,雖然不知趙軍到底搗的什麽鬼,但既然沒有前來攻關,自然也不好前去招惹。

居庸關地形利於守,不利於攻,盤麟是不會主動出擊的。不過盤麟也沒有放鬆,下令增加警備,謹守城池,以防不測。

過了兩天,代邑中太子趙嘉和李公公告辭回邯鄲去了,隻有郭開身為監軍,不得不留下來。

既然是監軍,李牧便把他當作監軍來對待,每天都主動向他匯報軍情。這些軍情當然是虛假的,今天傷了多少多少人,明天殺敵多少多少,聽得郭開心煩意燥。其實郭開對這裏的戰事並不關心,過了幾天,便找了個借口回邯鄲去了。

郭開一走,居庸關這邊也就徹底消停下來了。不過此事傳到薊城外統領大軍的姬丹耳中,讓姬丹感到一陣緊迫感。

從新年到現在整整半年時間,姬丹一直處於內外交迫之中。燕國內部與姬賢多次血戰自然不必說了,而遼東更是與朝鮮和東胡都交上火,現在姬丹甚至不知道到底局勢如何。

眼看快要大功告成,結果現在來了一個齊國,大戰一場才勉強遏止住齊兵攻勢。如果現在再來個趙國,那姬丹就隻能全線收縮,退守右北平一帶了。

此時薊城內還是秩序井然,除了城門緊閉了一月有餘之外,跟平時沒有任何區別,連著名的醉鄉樓也還是天天開張,生意一點不見減少。

這一日,醉鄉樓的頭牌柳絮還是如往常一樣上台獻唱。雖然柳絮的琵琶聲還是那麽輕靈動聽,歌聲還是那麽悅耳,但柳絮心中一直牽掛著燕國的戰況,牽掛著城外的一舉一動。

此處客人很多,而且多半是有一定身份地位的,柳絮輕易就能打聽到現在的局勢。聽說城外攻城每天不息,卻一直攻不下來。城內的王宮貴族們並不著急,而薊城的老百姓更不急。聽到這些消息,柳絮知道姬丹一定著急了,自己也不禁著急起來。

薊城乃是燕國首府,曆代燕王苦心經營,城內糧食用途足可支撐三年,隻要好好防守,姬丹便是攻上三年也不見得攻得下來。

其實,不要說三年,便是三月恐怕姬丹也撐不下去了。現在薊城內盛傳齊國和趙國都答應燕王出兵,隻要兩國兵馬一到,姬丹的大軍自然兵敗如山倒,到時候薊城之圍不戰自解。

這些消息對於普通的居民也許是件好事,但落入柳絮耳中卻如同針氈刺入骨髓一般,痛苦無比。

“可惜我是女兒身,不然我便是舍卻這身家性命不要,也要助上太子一臂之力!”柳絮心中想道。

外界關於姬丹的各種傳言,柳絮自然不信。柳絮心中堅信姬丹絕對做不出謀殺燕王,自己的親身父親的事情,從心底裏希望姬丹能打贏這場沒來由的戰爭,登上王位。

現在柳絮每次獻唱時還是會抬頭看看二樓。不過不是為了看姬丹,現在姬丹便在城外,不可能到這裏來,這一點柳絮很清楚。柳絮之所以要看看,是因為那個經常出現的身影又出現了,而柳絮知道,這個身影的主人便是劇辛的心腹大將司馬先。

本來司馬先作為燕國的虎將在薊城也有些勢力,現在自己的靠山劇辛作戰不利,回到薊城便被處死了。司馬先作為劇辛心腹,雖然沒有被處死,但也已經失勢,不再擔任鎮守薊城的大任,而是被燕王閑散在家,聽候招用。

對於這些,司馬先並不在意。戎馬一生都是替別人賣命,現在反倒樂得清閑,可以每天來看自己心愛之人獻唱。

司馬先真正在意的是,雖然自己每天晚上都來,柳絮獻唱的台子就在自己對麵,卻從來不拿正眼看自己,這讓司馬先痛苦不堪,常常一個人喝得酩酊大醉。

這一晚,眼看著柳絮獻唱完畢,又要離開,司馬先再也忍不住了,對身旁的小廝說道:"去!把柳絮姑娘叫來!"

不久,柳絮被叫到了房間之中。不過柳絮進來的時候,也有兩名彪形大漢來到了房間門口,隻要柳絮一叫,便能進來護衛。

雖然柳絮是賣藝不賣身,但是有客人要見,還是不得不出來相見。不過,自從姬丹來過這裏之後,醉鄉樓的老鴇杜媽媽長了個心眼,每次有客人要見的時候便會派人隨行。杜媽媽也怕萬一真的出什麽差錯,日後如果姬丹攻入城內,向她要人便無法交代了。

推門進去,見到是司馬先,柳絮心道不妙,轉身便想離開。

"站住!"這已經是第二次了,司馬先早有預料,說道:"我有太子消息,難道你不想聽?"

柳絮一怔,果然站住,轉過身來,鎮定地問道:"太子?哪個太子?"

"哼,"司馬先冷哼一聲,說道:"還有幾個太子,不就是哪個廢太子姬丹嘛!"

柳絮沉默半晌,終於開口問道:"你有什麽消息?"

司馬先把玩著手中酒杯,看了柳絮一眼,說道:"太子不太妙啊!"

柳絮沒有說話,轉身又要走開。司馬先說道:"我有辦法讓太子轉危為安。"

柳絮停下腳步,問道:"什麽辦法?"

司馬先站了起來,走上前去,看著柳絮絕美的臉龐,壓低聲音說道:"打開城門,放太子進來,薊城自然攻破。"接著,司馬先又加了一句:"別忘了我是燕國大將。"

司馬先說的還真能讓柳絮動心,不禁沉吟起來。司馬先繼續說道:"其實大王子贏也好,二王子勝也罷,對我都沒有什麽關係。我隻求能得到自己的心愛之人!"

柳絮若有所悟,接口道:"你是說•••"

"對!"司馬先說道:"我想你早就知道我的身份了,說起來我還是你的救命恩人。那次追殺太子,若不是我救了你,你已經是栗忠、栗勇兩兄弟的刀下之鬼了!不過我知道你心中已經有了太子,所以也不強求。你自己選,隻要你答應嫁給我,我就幫太子攻下薊城!"

柳絮秀美緊蹙,沉默不語。半晌,柳絮開口說道:"我答應你!你什麽時候把太子放進城來?"

"那就看你什麽時候跟我走了。你今天跟我走,我便今天放太子進城。你明天跟我走,我便明天放太子進城。"司馬先頓了頓,繼續說道:"你放心,你是我心愛之人,如果你不願意,我司馬先絕對不會對你怎麽樣!"

柳絮沉默半晌,咬咬牙,說道:"好,明日你再來,我跟你走!"

這一天,姬丹又指揮大軍進攻了一天,結果除了南門城下多出許多屍體之外毫無收獲。到了晚上,姬丹隻好命令大軍休整。

雖然姬丹盼著城內軍馬出來決戰,但是晚上卻不得不設防。敵軍就在城內,萬一在晚上突然殺出,姬丹大軍若無防備也會被殺個措手不及。所以每天晚上,各營地巡邏兵不斷。

旌衛許完是姬丹從遼東帶來的,現在隸屬於石頭。今天南門外的巡邏任務落到了許完的頭上。

這不是第一次了,所以許完也不是特別緊張,照例帶著士卒在營內外巡邏,檢查各個哨位,以防敵軍偷襲。

當許完經過薊城南門外不遠處時,突然一支箭射到了許完身上。一陣刺痛傳來,許完心道:“這下完了,肯定是被弓箭射中了。”誰知當許完低頭看時,那支箭卻已經落在了地上。

照理,這裏離薊城城樓也有兩、三百步,已在射程之外,現在卻被一箭射中,還隱隱生痛。許完大驚,抬頭朝城樓看去,卻見一個身影依稀可辨。許完正想細看,此時又是一箭射來,又射中了許完。

許完剛想後退,卻發現這箭似乎與眾不同。許完撿起箭矢一看,發現鐵箭沒有箭頭,而且箭身上纏了一塊白布。許完心中一動,正想拆開來觀看,卻聽城頭上傳來吵鬧聲。

"什麽人?"

許完抬頭往城頭看去,剛才射箭那人一閃不見,卻多了幾個守城的士兵。

許完知道這箭上必定大有文章,急忙將兩支箭一收,回營去了。

不久,這兩支箭送到了姬丹手中,姬丹拆開一看,發現兩支箭上都纏著白布,而且白布上寫的東西一模一樣。姬丹沉思片刻,便急忙叫來荀達、樂閑等人。

"明晚三更,某將打開南門,助太子大軍進城。若太子收到此信,明日可於南門營門外打一白旗,待得城頭射出火箭,便可入城!"

荀達讀完,將信紙正反麵翻來覆去看了數遍,卻找不到署名。荀達與樂閑對望了一眼,然後兩人看向姬丹。

"昌國君,軍師,旌衛許完在營外巡鑼,得到兩支短箭,發現了此信。你們看此事如何是好?"

"太子,"荀達問道:"許完可看清射箭之人?"

"沒有。"姬丹答道:"夜裏看不清,許完隻見到一個人影,等許完想再看,已經驚動了城上守軍,此人便不見蹤影。"

荀達想了想,說道:"這信來得沒來由,而且也沒有署名,一時難辨真偽。若是城中埋有伏兵,引我軍進城,我軍豈不是要全軍覆沒?"

"此乃天賜良機,若是就此放過,實在可惜。"樂閑想了想,卻有另外一番見解,說道:"我軍已經攻城多時,如此遷延時日,一旦局勢有變,將前功盡棄。即使此事有詐,我軍也不怕,沒有成功也不過是另一次攻城而已。"

樂閑所說正是姬丹心中所擔憂的。聽樂閑如此一說,姬丹急忙問道:"昌國君可有良策?"

樂閑遲疑一下,說道:"臣也不是很有把握,不過有一計可以一試。"

"何計?"

"明日太子可命大軍進攻北門,日夜不息,另伏精兵於南門外,等待城中接應。若是果真有人接應,則可南北兩邊同時發力,必能成功!"

"嗯,此計甚妙!"姬丹想了想說道:"就照此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