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七笑了,道:“事實上不是清源軍進襲的閩國,而是我的常州軍力進襲的,如今閩國已然被我占據了,可是我卻缺少能夠統領降卒的將帥,我信得過哥哥,所以興化軍這一不存,我就想請求了哥哥,悄悄的去了建州幫助我。”
燕魁山驚怔的點頭,忽壓聲道:“陸兄弟,你是不是在造反了?”
“也是也不是,我還是唐國之臣,我進襲占據了閩國之後,就用清源軍的名義立了晉國,又上書朝廷請封,如今朝廷已然承認了晉國為附屬國,所以哥哥若是去了建州,那依舊會是唐國的將帥,隻不過是歸屬於晉王麾下。”陸七平和回答道。
燕魁山明白的點頭,眼睛流露了難以置信的看著陸七,陸七微笑道:“我告訴了哥哥實言,哥哥願意幫了我嗎?”
燕魁山一怔,但很快點頭道:“能夠為陸兄弟效力,我是願意的,不過就我自己嗎?宋都尉也應該是願意去的,張戟也能夠隨了陸兄弟的。”
陸七點頭,道:“老青暫時不能去了建州,張大哥若是願意去,我當然願意去請。”
燕魁山神情明白的點了頭,立刻道:“好,我帶你去見張戟。”
一起去了張戟的營中,張戟如今歸屬了馬將軍麾下,聽了陸七的請求與解釋,張戟愣了好一會兒,在燕魁山的催促下表示了願意為陸七效力,不過他卻是細致了解了一下晉國如今的情形,陸七一一實言了。
燕魁山和張戟聽說所謂的晉國那裏,竟然會有了二十多萬大軍,都驚的難以置信,陸七卻是告訴了他們,去了晉國隻能成為一萬軍的主帥,日後才能論功而升,另外萬不可泄露晉王就是他陸天風。
陸七悄然離開了餘幹縣,隻留下了兩個護衛暗中聽消息,他此次前來冒危的挖將才,是對晉國危機的一種積極應對,他主要是想挖了燕魁山去晉國,燕魁山是建州人,能夠減少了建州本地人的敵視。
另外挖將才的另一目的,是想建立新的軍將勢力,陸七不可能願意一再的提拔越國降卒領軍,因為軍中勢力太容易抱團了,他需要形成一種互相顧忌的軍勢牽製。
以後在晉國的三大屯軍之地,興化軍出身的將帥,蘇州軍出身的將帥,石埭縣兵勇軍兄弟出身的將帥,會穿插的形成軍團,而不能數萬將士都出身一個勢力,李國主為什麽要拆亂了興化軍,就是要打破了軍勢的抱團,抱團的軍勢,很容易反叛。
第二天午後,陸七的一個護衛飛馬返回,告訴了陸七非常意外的消息,餘幹縣的駐軍,突然在昨夜發生了大規模兵變,在後半夜突然出走了一萬多的將士,都是整營的開拔離開的,方向好像是去了信州。
陸七聽了為之驚愕皺眉,他本想策動了燕魁山和張戟就知足,不想會鬧出一萬軍出走的兵變,一萬軍去了晉國,那根本瞞不了唐國,後果還真不好說了,張戟和燕魁山,怎麽能夠策動了一萬軍叛離呢?
陸七皺眉不解,他卻是不知道去挖牆角時候,正是興化軍將士心情憤懣不平的時候,如果李國主拆軍用的是提拔之法,那對興化軍將士會是一種升官的喜事,可李國主用的卻是京官外任之法,想要牢控了興化軍將士,後果卻是造成了興化軍將士的不滿,那種不滿在軍規下隻能憋屈的忍了,可是一經了挑撥就容易激變。
燕魁山不善於遊說,可是張戟卻是一個交遊很廣的人物,與很多興化軍的矯健有過交往,張戟應了歸屬陸七,特意問過了晉國的現狀,在知道晉國的軍力不穩的現狀後,他的想法自然是多拉一些人去,於是和燕魁山一通串聯。
張戟的遊說就是告訴唐國準封了晉國為附屬,如今晉國據有了處州,那是毗鄰衢州和婺州的富裕之地,隻要去了就可以分得賞功良田,就可以成為統領降卒和募兵的將官,於是很多矯健動了心,再拉友好的串聯,最後出走了一萬兩千多人,當然大半的人,都是隨了將官命令開拔離開的。
一萬多將士的出走,別的將士會不知道嗎?當然會知道了,但卻是早知道的保持沉默,後知道的偷偷冷笑看著熱鬧,等京城來的主帥知道時,一萬多將士已然離開了,新任主帥驚怒至極,可是在夜裏還不敢發兵去追,怕發兵去了再發生兵變逃走,更怕遇上了楚國軍隊。
陸七絕對想不到,他的這一次挖牆腳,不單是策反得到了一萬多的善戰將士,也對唐國軍心造成了極大的震撼,一萬多將士的自發離開,比昭武軍的反叛,對唐國的打擊還嚴重,那反應了唐國將士,對李國主的一種離心的失望。
張戟和燕魁山帶著策反的一萬多將士,順利的走過了信州,抵達了建州的晉安府,拿著陸七的手書進見了辛琴兒。
辛琴兒已然得斥候急報,說有一萬多披甲整飭的大軍進入了建州,卻是嚇的她芳心惶恐,就想去調處州的兩萬蘇州軍來救,在晉安府駐紮的所謂十萬軍,根本經不起戰事的衝擊,好在張戟先使人送遞了陸七的舉薦信,辛琴兒才由驚變喜。
進見後,辛琴兒根據陸七的手書和張戟的舉薦,自我靈活的做主,讓一萬兩千興化軍將士,與了十萬建州屯軍合組改製,燕魁山統領了三萬晉安軍,專職於鎮守建州。
張戟也統領了三萬彰武軍,也先鎮守建州,還有三萬南平軍,歸為魚華軒回來統帥,還有兩萬軍調歸了清源軍,另外軍製也發生了改變,三萬軍的主帥可直轄六千軍,其他兩萬四千軍分成八個團軍,每個團軍三千將士。
軍製的改變,一是盡量讓興化軍來的將士成為將官,二是照顧一下原本的將帥不降職,三是最重要的,分散了軍權,在晉國也實行了軍府治軍,隻不過王權軍府名晉王軍府,節製軍府是處州的虎賁軍府,和漳州的龍源軍府。
辛琴兒依照陸七的大略指示,三天就完成了合軍改製,接著就為一萬多的來軍發賞功田,全部都定在處州,並且向將士們保證,會盡快接了將士們的親人來接收了軍田。
軍田的給予,軍餉的到手,軍食的豐足,還真的成為了領軍將官,讓忐忑而來的一萬多興化軍將士安了心,軍心安則士氣振,一個個打了雞血似的開始整治十萬烏合之眾。
十萬烏合之眾當然抵觸外來人的接管,但很快就服管了,撫州來的遷民兵勇一知道了是興化軍將士入主,立刻就心敬的服了管製,興化軍在西部太有名氣了,那是真正的善戰大軍,而能夠來了晉國的興化軍將士,多數都是有真本事的軍武,隻有真本事的人,才會不安於現狀,在興化軍鬱鬱不得誌的將士,有很多。
不過五日,十萬烏合之眾就軍容大變,沒有了散漫和混亂,雖然大半沒有披甲,但軍容的整飭,掩飾了不堪一擊的內虛,辛琴兒看了軍力的變化,自然是愉悅的,但隨之而來的是將官們的抱怨,抱怨武備缺的太多了,很多的兵就是菜刀或竹槍,那種兵還不如打發了去種田。
辛琴兒也不想養這麽多的軍力,如今就是靠著蘇州所出支撐著這裏,晉國的六個州域,事實上就處州獲得了豐收,建州糧食原本尚可自足,可是二十多萬的移民和蘇州軍的進入,立刻讓糧食供給緊張了數倍,好在有蘇州米運來解急,而得了糧食救濟的閩地人,多數是有奶便是娘的,很少出現了造反。
雖然應該裁軍去做民生,可是辛琴兒那裏敢了裁軍,她告訴將帥們,很快會有三萬兵甲運來的,而之前辛琴兒是沒有打算將兵甲運來晉國的,原因是她對晉國能否立住不敗,很是缺少信心,所以隻願意運來糧食安撫人心歸治。
承諾了會運來兵甲,辛琴兒也接受建議的成立了軍器監,挑出了會製軍器的將士聚在一起,開始了冶煉製造兵器,六州之域,還真不缺礦藏,不久,蕭府舉薦的一大批官吏,乘運糧的船抵達了晉國,繼軍府分治之後,讓晉國的政權治理也步入了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