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萬多的興化軍跑路,讓周正風勃然大怒,歸屬於他的將士也跑了三千多,他氣的要率軍追殺,卻是被周鋒苦苦勸住了,勸告周正風,若是去追殺,隻怕會引得更多的將士離心跑路,如今就是不要有了什麽動作,能夠順利的接管了沒跑的將士,就是最好的結果。
周正風被勸住後,旗軍的主帥們卻是來見他了,在一起商量後,共同具名上書,他們不知道有個晉國建立了,所以認為一萬多興化軍是叛投了楚國。
周正風上書時,陸七的信使也從晉國返回了,帶回了被策反將官的直屬家眷名單,陸七交給了王仲良,讓王仲良立刻予以找到接聚一起,好送入信州,讓晉國軍隊接去.
事實上,信州也被楚軍占據了,但因為信州實在是殘敗,楚軍隻駐紮了很少的軍隊在信州,楚軍也缺糧,半靠了就地而食。
陸七謹思後,又給王勇寫了封密信,言明了此次兵變的緣由和晉國的真相,說他隻是想策動燕魁山去建州,卻是沒有想到燕魁山會進而策動了一萬多的將士跑路。
給王勇寫信,一是為了避免王勇誤會,進一步表明他與王勇是親近的,為日後布局一個暗勢。二是一萬多的將士跑去了晉國,王勇知道真相後,隻要念著情誼和後路,就會暗中幫了他反駁將士是跑去了晉國。
王勇接到陸七的密信後,隻是愉悅的笑了笑,事實上,他已然猜知了將士兵變與陸七有關,因為將士兵變的發起者是張戟和燕魁山,那兩個人能夠去了京城,如今興化軍知道是陸七舉薦的,有很多。
王勇對於兵變沒有做什麽,與別的將帥一樣,就是默然的觀望縱容,興化軍的軍魂還沒有散,沒人願意此時用出賣了戰友,而去討好了京城來的主帥,也是不敢了出賣即將兵變出走的將士,幾乎所有沒有跑路的將士,都存了幸災樂禍的看熱鬧心態。
既然陸七來信解釋了,王勇當然會做點什麽,他寫了一封舉薦信,然後喚來了二十三位營中將才人物,讓為首者拿著陸七的密信和他的舉薦信,繼一萬多將士之後,也悄然跑路去了晉國,卻是及時的趕上了合軍,辛琴兒一看是陸七的軍中大哥,當然不能怠慢了舉薦,讓為首者成為了三千將士的團軍主帥,其餘的也依次在那個團軍成為了將官。
王勇的回應可以說高明之極,即表明了對陸七的親近,也實實在在的支持了陸七,日後陸七真的成就了帝業時,他今日的舉薦,就成為了獲得高位的基石,反之陸七若是失敗,則他也不會受了牽連,而他舉薦走了的將士,日後可以在對楚國戰事中,會自然的依了失蹤上報。
*****
在京城皇宮,排雲閣內,李國主的臉色很難看,容顏也明顯的憔悴了很多,周國的強霸威迫,楚國的造反進襲,讓他的心頭承受了很大的打擊,如今西麵竟然又來了讓他極為意外的上書,他的眼睛看著老臣右相,有些尷尬。
“韓卿,是朕急功了,悔不該不聽你的勸諫。”李國主苦澀的道歉。
他先前執意而為的拆軍之法,右相是極力反對的,言與楚國的戰事,非常需要了戰力強大的興化軍,一旦實行打亂式的外任之法拆軍,會造成新軍將士的戰力大打折扣,甚至會出現了不穩定的後果。
可是拆分了興化軍,是李國主存在了很久的心病,早就做好了拆軍的準備,卻是覺得西部戰事,正是易於安插京城將帥的良機,於是不顧右相的反對,執意實施了外任拆軍,結果周正風等主帥來了上書,稟告在重分軍力中,突然有一萬多的軍力,悄然兵變的逃離去了信州方向,可能是投降了楚軍。
右相的神情有些陰沉,他對李國主隻知道想當然的做法,實在是為之寒心,根本不了解外軍的心態和軍力背景的複雜,不過一萬多的將士投了楚軍,卻是讓他很意外,他原本擔憂的是,宇文氏會借機挑撥了兵變,使得興化軍將士跑路的去歸附江州。
“韓卿,你看該怎麽辦好?”李國主又低氣的問道。
“陛下,一萬多將士的出走,表明了軍心的不穩定,很可能隨時會再現了出走,如今之計,隻能讓王文和去統軍,如果陛下不願再用王文和,那就隻能延遲了反擊楚軍,讓新軍駐紮在餘幹縣,整軍歸管,否則倉促的出征,於戰事很不利。”右相壓下不悅,回答道。
李國主默然,過了一會兒才道:“朕調原興化軍節度副使去統軍,卿看可以嗎?”
“原興化軍節度副使趙大人,以老臣的了解,是個迂腐庸才,在興化軍毫無威望,調回去隻能誤事。”右相不客氣的回答道。
李國主一怔,神情愈發的不自然了,事實上,原興化軍節度副使,就是他使去牽製王文和的,本就是文官出身,他調原興化軍節度副使去了康化軍,是想降職王文和為節度副使,不想王文和竟然主動的告病離軍了。
李國主想了一下,道:“西部戰事拖不得,朕使人請王卿去西部。”
..................
半日後,夏大人回複了李國主,王文和自言時而會犯了昏厥之症,身體已然不能了上陣,恐誤了國事,請李國主見諒。
王文和的拒出,讓李國主呆怔了良久,他忽然有一種被能臣離心的惶然感覺,想著應不應該去親請了王文和,想了良久,又覺得自己的做法沒有錯,王文和若是再久掌興化軍,若再立功勳的擊敗了楚軍,那或許會擁兵自重的占據了西部自立。
李國主的旨意離開了京城,發去了餘幹縣,令周正風諸帥在餘幹縣整軍,暫時與楚軍保持對峙,待軍心歸管穩定之後,再進軍收複失地。
李國主的旨意剛離開京城,次日,晉國使臣叩辭,之前李國主已然接見過了一次晉國使臣,禮儀性的應付了一下,這一次再見晉國使臣,李國主卻是問了很多,問晉國有多少人,晉王年齡幾何,等等問題,魚華軒一一從容回答了,他將陸七的年齡長了十歲。
魚華軒叩辭後回了鴻臚寺,準備啟程歸去,他為此次的順利而心暢,這一次他身為國使完成了使命,可以說為以後的郡王之封,有了更多實質性的功勳支撐,陸七是承諾了他,但若想服眾而封,還得看了功勳。
正要跑路似的急離了江寧,忽一個刑太監找上了門,直接就告訴了他,國主陛下想與晉國長久友好,會下嫁一位宗室女賜婚給晉王,讓魚華軒主動求聘和親。